首頁 > 職責大全 > 移動電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移動電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3147

1.目的和適用范圍

為規范移動電器設備的安全操作、節約維護費用、延長使用壽命,特制訂本規程。本規程適用于集團公司范圍內的所有移動電器設備的使用和管理。

2.管理職責

2.1適用屬地管理原則,移動電器設備的使用部門是其使用管理的直接責任部門。負責設備的檢查和保養,定期檢查和保養并建立記錄,建立維修記錄。定期聯系生產設備,電氣科,安??频嚷毮懿块T進行安全評價,并建立記錄。

2.2安??曝撠熞苿与娖髟O備操作使用的安全督察工作,并建立記錄。

3.管理內容

3.1本規程中移動電器設備包括范圍

高壓清洗機、行車及電動葫蘆、電焊機、手電鉆、沖擊鉆、磁力鉆、手提砂輪、角向磨光機、砂輪切割機、舊書本封膠分切機、等離子切割機、風鼓子、排氣扇、吸塵器、電烙鐵、電風扇、電熨斗、萬用表等。

3.2移動電器設備的通用安全要求

3.2.1使用移動電器設備之前,首先要檢查設備電源線有無破損;接線頭是否絕緣良好;移動電動設備各種零部件是否齊全完好;移動設備要求使用的電壓是否相匹配等。

3.2.2移動電器設備必須使用專用插座,即為公司電氣科安裝有漏電保護器的插座;工作場所周圍若無專用插座,可使用公司電氣科配備的帶有漏電保護的專用移動電盤,嚴禁部門內部人員亂接亂用;并由使用部門將漏電保護器每月試用一次,檢查是否好用。

3.2.3在使用移動設備前應清理好工作現場;若在危險區域作業時須由部門負責人現場監管。

3.2.4在使用移動設備前應根據移動設備性質要求穿戴好各種防護用品,做好個人安全防護;同時須設有安全監護人,嚴禁獨自作業。

3.2.5接好電源后,在正式使用之前要先進行試運行,看是否運轉良好,確保無誤后方可進行作業。

3.2.6在使用過程中,若發現設備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并拉下主控開關,找電工檢查電器、專業人員檢查移動設備,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操作。

3.2.7進行任何設備維護保養、更換工具、移動位置等工作之前,必須先斷掉電源。

3.2.8移動電器設備嚴禁雨中操作;若確需進行作業時,必須采取防水、絕緣措施確保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

3.2.9工作完畢,使用插頭的可直接拔下插頭,無插頭插座的要找專業電工拆下電源線,不許自行拆線;最后應徹底清理工作現場以消除隱患。

3.2.10各部門因各種原故在上一班次或上一工作日未修復完畢的移動電器設備,應做好交接班記錄:接班人員應負責繼續修復設備直至完成,嚴禁出現推委扯皮現象,使設備帶病作業。

3.2.11本辦法未盡事宜,以各部門內部管理為準。

4.幾種常用的移動電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一)《高壓清洗機安全操作規程》

1.通電要求

1.1生產車間使用高壓清洗機時電源電壓必須跟型號標牌上給出的電壓一致。

1.2生產車間使用高壓清洗機時須用專用插座即為公司電氣科配置的漏電保護器。

1.3生產車間使用時電源連接導線必須和制造商規定的一致;需要加長時應使用大于或同規格的電源線并做好防水處理。

1.4車間操作工在使用前嚴禁用濕手觸摸電源插頭;不得碾壓、拖拽電源連接導線,應保護線纜遠離熱氣、油以及銳利設備的邊緣。

2.水管連接要求

2.1高壓清洗機進水需要無雜質的清水,嚴禁使用白水、地溝污水等。

2.2高壓清洗機進水管應與設備進水口相符,并用專用夾具扎緊;連接高壓出水軟管的螺紋套管接頭須擰緊。

2.3使用高壓軟管時應確保完好無損,嚴禁使用有損傷的軟管;若有損傷應及時更換,需要更換時應使用與設備相配套的軟管。

3.使用高壓清洗機前的準備工作

3.1高壓清洗機使用前應安放在干燥安全的地方并確保其穩定。

3.2高壓清洗機使用前應檢查高壓泵曲軸箱內潤滑油液位,確保液位在一半偏上。新機曲軸箱內潤滑油在磨合期內使用50小時后應更換;正常使用時應3個月更換一次。

3.3高壓清洗機使用前應檢查進水濾網并及時清理雜質。

3.4高壓清洗機使用前應檢查進水水質,杜絕抽吸具有有機溶劑的液體。

3.5高壓清洗機使用前應檢查工作場所:就近相關電器部件應做好防水;工作場所內的被清洗設備應確保其穩定性;操作者應站好位,登高作業時應戴好安全帶確保自身安全。

3.6操作該設備至少設有一名監護人同時確保工作場所無閑雜人員;操作者應穿好工作服、水鞋、戴橡膠手套后方可操作。

3.7高壓清洗機使用前應檢查設備電源保護是否可靠、連接導線是否開裂老化、進出水管是否泄漏、噴槍噴頭是否松動、壓力開關是否靈敏等。

4.高壓清洗機操作運行

4.1合上電源閘刀啟動設備后,檢查高壓清洗機有無異常。

4.2檢查完畢后,將壓力開關由O位置轉動至I位置,觀察壓力是否在規定范圍內,檢查高壓軟管及噴槍有無異常和泄漏后,方可正常使用。

4.3因噴射水柱會產生反沖力,故操作者在操作中應抓牢噴槍。

4.4在使用過程中操作者嚴禁用手接觸水槍射流;嚴禁朝向自己、他人的身體及衣物和無需清洗的其它設備等。不使用時,槍頭應處于朝下方向。

4.5操作者在使用過程中應確保高壓軟管不能扭曲、打結、擠壓,以防損傷高壓軟管。

4.6在使用清洗管道內部的旋轉噴頭時,操作者應控制好旋轉噴頭以防旋出傷人。

4.7操作者在使用完畢后應先轉動壓力開關至O位置、再拉下閘刀拔下插頭,將電源線、高壓軟管盤好并把噴槍噴頭妥善放好;同時將進水管閥門關閉、進水管拆卸放好。

5.安全注意事項

5.1清洗維護設備以及更換零部件之前應先關閉設備并拔下設備電源插頭。

5.2維修、保養設備需專業人員和相關部門才能進行。

5.3設備運行需設監護人,嚴禁機轉人走。

5.4移動高壓清洗機要斷電。移機嚴禁拽軟管、拔插頭嚴禁拽電纜、用完噴槍嚴禁亂扔亂放。

5.5嚴禁雷雨天使用該設備。

5.6嚴禁將設備置于溫度低于0℃的環境中,在冬季使用應做好防凍工作。

5.7車間使用的高壓清洗機原則上不外借,若外借需征得車間主任同意并確保設備的完好性方可外借;用完歸還時使用部門應確保設備完好無損。

5.8車間及相關部門應負責定期檢查并做好維修保養檢查記錄。

(二)《行車、電動葫蘆安全操作規程》

1.使用前的準備和檢查工作

1.1導繩器是否完好、鋼絲繩在卷筒上是否錯纏、限位器是否限位。

1.2吊鉤是否有裂紋是否扭轉變形、輪槽磨損程度是否超標。

1.3行車電動葫蘆的噸位型號是否清楚、所吊物件重量是否明確。

1.4把子線及控制手柄是否完好、電源閘刀及急停開關是否清楚。

1.5檢查完畢確保安全后方可操作。

2.行車、電動葫蘆安全操作要求

2.1吊拉物品應使用專用起重吊索,嚴禁亂用索具。

2.2起重吊點的選擇、吊裝物品的綁扎應科學;吊裝重要物品須專業人員做好起重作業方案后方可操作。

2.3吊升重物應平穩,避免震動擺動,應確保離地面100-200毫米低重心運行。

2.4作業過程中應設監護人并清理好作業現場、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作業區。

2.5現場操作若遇到蒸汽、水霧等影響視線時應停止作業;夜間進行作業應確保足夠的照明條件。

2.6在操作中出現電器、設備失靈等異常情況,監護人應迅速按下急停開關或拉下電源閘刀,并及時保護現場尋求相關人員解決問題。

2.7吊裝設備工作結束后,應安全放置好重物及索具并將吊鉤升至安全位置、切斷行車或電動葫蘆的電源。

3.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3.1嚴禁在運行中進行維修。

3.2嚴禁在操作中斜拉、斜吊。

3.3嚴禁吊件在人頭上運行。

3.4嚴禁吊物在空中靜止停留時間過長。

3.5嚴禁在操作中用兩臺起重機同吊一重物。

3.6嚴禁在操作中超負荷吊拉重物。

3.7嚴禁操作方向與操作開關標識不一致。

3.8嚴禁在操作中將卷筒上鋼絲繩全部放完、收繞鋼絲繩嚴禁用手引導。

3.9嚴禁在光線陰暗看不清吊裝物時進行起吊。

3.10行車電動葫蘆應持證上崗操作;嚴禁亂指揮、無證操作。

3.11嚴禁吊拉埋在地下的、半掩埋的、凍結于地面的、連掛于其他物件的吊物。

3.12使用部門應做好設備的保養潤滑和日常的安全檢查并做好相關記錄。

(三)《電焊機安全操作規程》

1.使用前的準備和檢查工作

1.1在室外或危險區域作業須到安全部門開具《非常規作業證》,以加強監管。

1.2進行電氣焊操作前,必須清理現場并攜帶滅火器,必要區域應備好消防水帶等消防用具;同時設好專人防護,嚴禁一人單獨操作。

1.3工作前要檢查焊機設備的絕緣防護、電源線地線有無破損、電焊鉗是否完好、電源接地是否可靠。

1.4焊接作業前,操作工必須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

2.電焊安全操作要求

2.1在潮濕地點操作時,操作人員應鋪設橡膠絕緣墊或木板等搞好現場絕緣防護工作。

2.2在金屬容器內、金屬結構上或其它狹小工作場所焊接時,要加強防護措施,使用24V以下安全照明,并設好監護人。

2.3在推、拉電源閘刀時,應站在閘刀側面,以防電弧火花灼傷臉部。

2.4焊接密閉容器、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油罐時,應由相關專業部門人員確定焊接方案后按要求實施;嚴禁私自進行焊接作業。

2.5在搬運焊機、檢修焊機、更換保險絲、改變極性、改變二次回路的布設時,必須切斷電源開關方可進行。

2.6安裝、檢修焊機或更換保險絲等工作,應由專業人員進行實施。

2.7焊接電源的安全要求:焊接電源必須有控制裝置,如熔斷器、自動斷電裝置;焊機外露部分必須有隔離防護裝置;焊機須接零保護或接地保護。

2.8剛焊過的工件必須用手鉗夾持,以防燙傷。敲渣時應注意焊渣飛出方向,以防燙傷或引起火災。禁止直視電弧,以防眼睛灼傷。

2.9不得將焊鉗放在回路工作臺上,以免短路燒壞焊機;發現焊機或線路發熱燙手時,應切斷電源暫停工作。

2.10作業完畢后應徹底清理現場消滅火種。

(四)《電鉆、角向磨光機等移動電器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1.使用前的準備和檢查工作

1.1工作前要檢查設備工具的絕緣層有無破損、電源接地是否良好,必須使用專用插座或專用移動電盤。

1.2工作前要檢查設備本身零部件是否齊全,防止使用過程中對人體造成傷害。

1.3工作前要清理檢查現場做好防纏繞、防火、防觸電等工作;并設有專人監護,嚴禁一人單獨操作。

1.4操作人員要配戴好防護用品:工作服穿好、袖口系好、帶好防護手套、戴好防護眼鏡等。

2.安全操作要求

2.1使用電鉆、沖擊鉆、角向磨光機、手提砂輪、磁力鉆等過程中要緊握住機體手柄,緩緩用力均勻,以防負載過大燒壞電器。

2.2使用電熨斗、電烙鐵等電器設備時要注意使用前后的安放位置,以防設備高溫、余熱引起火災。

2.3使用風鼓子、排氣扇等電器設備應注意進出口防護工作。

2.4使用舊書本封膠分切機時應做好與廢紙的隔離工作,預防火災。

2.5使用磁力鉆時應選擇好磁力平面并驗證磁力效果后方可進行操作。

2.6使用萬用表、搖表等專業工具時,應做好表體、表筆、表線用前的例行檢查,以防觸電事故。

2.7角向磨光機、砂輪切割機、手提砂輪等電器設備只適用于干式切割及研磨,作業時不可用水;砂輪片在磨損2/5部分后應及時更換,并重新裝夾定位好后方可使用。

2.8工作時要注意保護設備電源線,以防被磨破或燙破絕緣層,發生危險。

2.9移動電器設備的電機降溫風葉應及時檢查,以防設備發熱而損壞設備。

2.10在移動設備位置或更換工具等情況時,必須要拉閘斷電。

2.11移動設備的電器部位應做好防水,防止漏電傷人。

2.12在使用過程中操作者要注意不要觸及設備轉動部位以防傷人;同時將身體偏離設備工具運動方向或屑體旋出方向,以防傷人。

2.13設備使用完畢,要拉閘拆線,清理現場防止誤操作。

篇2:機械電器設備安裝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機械、電氣設備安裝工是本崗位的直接責任者,必須熟練掌握相關知識并依法經過培訓,取得安全資格。

一、崗位職責

第1條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

第2條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

第3條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機械安裝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安全技術措施。

第4條熟悉作業范圍內機電設備(設施)、管路系統的結構、性能、原理以及維護、保養知識。

第5條負責機電設備、管路系統的安裝、撤除、提升、運輸、起吊所用的設備(設施)器具符合規定要求,正確選設起吊點,裝封車符合標準要求。

第6條嚴格按技術要求和工藝施工,保證施工質量。

第7條在機電設備、管路系統的安裝、撤除、改造過程中對頂板實施監控。

第8條正確佩戴勞動保護用品。

第9條工作中杜絕違章作業。

二、責任追究

第10條未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的,機電安裝工負直接責任。

第11條未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機電安裝工負直接責任。

第12條違背《煤礦安全規程》、《機械安裝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安全技術措施的,機電安裝工負直接責任。

第13條工作中不熟悉作業范圍內機電設備(設施)、管路系統的結構、性能、原理以及維護、保養知識造成經濟損失或人身傷害的,機械安裝工負直接責任。

第14條機電設備、管路系統的安裝、撤除、提升、運輸、起吊所用的設備(設施)器具不符合規定要求,未正確選設起吊點,裝封車不符合標準的,機電安裝工負直接或主要責任。

第15條未按技術要求和工藝施工,施工質量出現問題的,機電安裝工負直接或主要責任。

第16條在機電設備、管路系統的安裝、撤除、改造過程中未對頂板實施監控,機電安裝工負主要或重要責任。

第17條未正確佩戴勞動保護用品的,機電安裝工負直接責任。

第18條有下列行為之一者的,給予機電設備安裝工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違章作業造成事故的;

(二)對他人屢次違章作業熟視無睹,不加制止的;

(三)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四)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19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行政、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

篇3:電器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1、所有電氣設備和線路(包括低壓)必須絕緣,所有帶電導體不得裸露和不得有多處接頭。特殊情況應安裝于碰不著的處所,否則必須設置安全遮欄和明顯的警告標志。低壓線路或高壓線路均不得帶電接線和帶電處理故障,否則按違章處理。

2、電氣設備必須安有配套的可熔保險絲或者自動開關。電氣設備和線路要符合規則和定期檢修,電氣開關應指定專人管理。

3、可能由于絕緣損壞而帶電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根據技術條件采取保護性接地或者接零的措施。

4、電氣設備的接地線、接地網和絕緣裝置每年至少檢查一次,接地電阻和絕緣性能要符合有關規定,手持電動工具使用前必須采取保護性接地或接零措施,手提砂輪要有保護罩。

5、活動照明燈電壓不能超過36伏,在金屬容器內或潮濕處所照明電壓不能超過12伏。

6、交流電焊機應有自動安全斷電設備。在潮濕、高溫區域或在金屬容器內進行焊接時,必須使用絕緣用品,并設專人監護。

7、非電工(經過多種訓練并能獨立操作者除外)不得從事電氣作業,學徒必須在師傅的指導下操作,電工作業時,原則上至少應有兩人。

8、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停電后,對有關的設備進行檢查和檢修時,應有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在電氣開關處掛“不許合閘”的警告標志。電氣故障處理完或檢修結束需要送電時,嚴禁未經確認或情況不明時就擅自送電。

9、嚴禁帶電進行維護、檢修作業,嚴禁身上潮濕從事與電氣有關的工作。

10、電氣設備和線路的安裝都要符合安全技術規定。有大量蒸氣、煙氣、粉塵的工作場所,應使用密閉式的電氣設備;有爆炸危險的氣體或粉塵的工作場所,應使用防爆型電氣設備。

11、嚴格控制安裝臨時線路,必須安裝臨時線路時,應取得機動部門同意,接線也要符合安全要求。

12、表示設備停送電的信號裝置和經常接通的電壓表等處于無電狀態時,不能以此判定設備為無電;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維護、檢修時,必須先進行周密的驗電和檢查確認,防止觸電事故發生。

13、各種防雷電裝置,每年應在雷雨季節前檢查或安裝完畢,防雷性能應符合規定。

14、電氣人員和經常接觸電氣設備的工人(如吊車司機、電焊工及電氣操作人員等)在操作電器設備時,應按規定穿戴和使用絕緣手套、絕緣靴、絕緣工具、防護眼鏡等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用具。

15、電工及經常接觸電氣設備的人員應進行系統的電氣專業技術培訓和電氣安全知識教育,包括觸電急救知識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