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筒裝備檢查工操作規程

井筒裝備檢查工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4678

一、一般規定

本規程適用于從事立井井筒中裝備、設施的檢查維修工作的工種。立井使用的提升容器連接裝置、提升鋼絲繩、平衡尾繩、防過放和過卷裝置、曲軌、罐道、井架、天輪、搖臺、阻車器、尾繩保護裝置等檢查工種。

二、上崗條件

1、經過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能進行井筒維修作業。

2、熟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和標準,具備一定的機械維修、高空作業、起重等基礎知識,能獨立工作。

3、熟知所維修的各種井筒裝備設施的結構、性能、技術特征與安裝、檢修、質量要求及安全技術措施,并了解井筒淋水、井壁狀況的變化情況。

4、熟知井筒作業的各種聯絡信號。

5、熟知《煤礦安全規程》中對鋼絲繩的有關規定,了解并掌握所負責的鋼絲繩及其提升系統的技術參數和質量標準,能獨立工作。

6、無妨礙本職工作的病癥。

三、安全規定

1、上班前不準喝酒,不得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遵守有關各項規章制度。

2、鋼絲繩檢查工應保持相對穩定,明確分工,對主要提升和運輸設備的鋼絲繩應由專人負責檢查。

3、各種股捻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斷絲斷面積與總斷面積之比,達到下列數值時,必須更換:

(1)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為5%。

(2)專為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平衡鋼絲繩、防墜器的制動鋼絲繩(包括緩沖器)的鋼絲繩為10%。

4、以鋼絲繩標稱直徑為準計算的直徑減小量達到下列數值時,必須更換:

4.1提升鋼絲繩或制動鋼絲繩為10%。

5、鋼絲繩在運行中受到卡罐、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立即停車檢查,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停車檢查并做鋼絲繩檢測試驗合格后方可繼續運行:

5.1鋼絲繩產生嚴重扭曲變形。

5.2鋼絲繩產生捻距內斷絲面積與總斷面積之比超過上述規定時。

5.3鋼絲繩標稱直徑減小量超過上述規定時。

5.4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的長度伸長0、5%以上。

5.5鋼絲繩使用期間,斷絲數突然增加或伸長突然加快時。

6、鋼絲繩的鋼絲有變黑、銹皮、點蝕麻坑等損傷時,不得用作升降人員,鋼絲繩銹蝕嚴重,或點蝕坑形成溝紋,或外層鋼絲松動時,不論斷絲數多少或繩徑是否變化,必須立即更換。

7、摩擦輪式提升鋼絲繩的使用期限應不超過2年,平衡鋼絲繩的使用期限應不超4年,如果鋼絲繩的斷絲、直徑縮小和銹蝕程度不超過《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時,必須經過礦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繼續使用,但不得超過1年。

8、鋼絲繩的定期檢驗工作符合《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

9、在井口驗繩時應系安全帶。

10、井筒維修作業時不應少于2人。

11、多人(2人以上)從事一項井筒維修作業時,要設作業負責人和安全檢查員,統一指揮作業及檢查安全狀況。進行井筒維修、檢修作業時,不得上、下方多組人員平行作業,只能自上而下的順序作業;因情況特殊,需上下同時作業時(如更換罐道),必須按制定的安全措施執行。

12、需站在罐籠或箕斗頂上作業時,必須遵守以下事項:

12.1在罐籠或箕斗頂上必須設保護傘和欄桿。

12.2進行維修作業人員必須佩戴保險帶和安全帽,保險帶應系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12.3提升容器的速度一般為0、3-0、5米/秒,最大不能超過2米/秒。

12.4檢修用的信號必須安全可靠。

12.5作業所需用的工具、量具必須拴牢工具繩,繩的另一端應固定在可靠的位置,以防工具墜落。

12.6作業所需的零、配件、器材要放整齊牢靠,小型零件應裝箱放在罐籠內部或者箕斗檢修平臺,以防墜落。

13、井筒內有人工作時,井口及井筒內各出口應設警戒,10米范圍內不準有無關人員;清理干凈井口附近的浮煤、雜物等,嚴禁往井下丟棄雜物。

14、需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條款執行。

15、提升容器的罐耳在安裝時與罐道之間所留的間隙:采用滾動罐耳的組合鋼罐道的輔助滑動罐耳,每側間隙應保持10—15mm。

16、罐道和罐耳的磨損達到下列程度時,必須更換:

16.1罐耳的任一側磨損量超過8mm,或在同一側罐耳和罐道的總磨損量超過10mm,或者罐耳和罐道的總間隙超過20mm。

16.2組合鋼軌罐道任一側的磨損量超過原有厚度的50%。

17、對金屬井架、井筒罐道梁,應每年檢查一次。發現松動,應采取加固或其它措施;發現防腐層剝落,應補刷防腐劑。

18、提升裝置的各部分,包括提升容器、連接裝置、防墜器、罐耳、罐道、阻車器、罐座、搖臺、裝卸設備、天輪和鋼絲繩,每天必須由專職人員檢查一次,每月還必須組織有關人員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檢查和處理結果都應留有記錄。

19、立井提升容器與提升鋼絲繩的連接,應采用楔形連接裝置。每次更換鋼絲繩時,必須對連接裝置的主要受力部件進行探險傷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楔形連接裝置的累計使用期限:單繩提升機不得超過10年;多繩提升不得超過15年。

四、操作準備

1、作業負責人向參加井筒維修作業全體人員講明本次作業要求、作業環境、作業程序及質量要求。作業負責人和施工安全檢查員一起向作業人員貫徹安全措施。

2、由作業負責人和安全檢查員負責檢查所用的工具、設備、器材是否齊全可靠,安全帶及工具上的綁繩是否牢靠。

3、由作業負責人與井上、下信號工、把鉤工和絞車司機聯系好,確定提升速度、作業內容、時間和信號等。

4、準備好合格的工具、量具和檢驗儀器,對在檢查中需要使用的安全帶進行認真檢查。

5、檢查工作開始前要與司機、監護人員及信號工共同確定好檢查聯系信號。檢查期間不得同時進行井筒和提升機的其他作業。

6、在檢查鋼絲繩之前應在繩上做好檢查起始的標志和檢查長度的計算標志,在同一根繩上每次檢查的起始標志應一致。

五、正常操作

1、檢查井筒裝備時,只允許從上往下檢查(包括井架),并隨時清理在罐道梁上的碎石、木塊和其他雜物。

2、檢查罐道和各部件間隙或清除間隙中污物時,應采用工具不能直接用手,以防擠傷。

3、進行更換罐耳等零部件及緊固罐道螺栓等作業時,應注意配合,工具應拴保險繩,傳遞零部件時要等對方拿穩后再松手。

4、在更換罐道、井筒電纜及風水管路等大型檢修項目需分組分班作業時,應按施工進度表及施工程序順序作業,在交接班時必須做到:

4.1核對工程進度。

4.2臨時懸掛緊固裝置應可靠,并一一交代清楚。

4.3對出、入井筒的工具、零配件一一點清交接。

4.4交接的安全帶必須由安監員逐條檢查,方可再次入井使用。

4.5工作時拴系工具的保險繩應逐一檢查,確認拴綁牢固可靠后方可再次入井使用。

5、遇特殊情況需調整施工內容及進度圖表時,要先停止作業,由施工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研究決定有關事項后,方可繼續施工。

6、提升鋼絲繩每天檢查一次,平衡鋼絲繩、緩沖鋼絲繩和井筒懸吊鋼絲至少每周檢查一次,對易損壞和斷絲或銹蝕較多的一段應停車詳細檢查。斷絲的突出部分應在檢查時剪下,檢查結果應記入鋼絲繩檢查記錄簿。

7、對使用中鋼絲繩的日常檢查應采用不大于0、3米/秒的驗繩速度,用肉眼觀察和手捋摸的方式進行。

8、驗繩時,應由2人同時進行,1人在井口,另1人在出繩口,以便檢驗全繩。

9、應利用深度指示器或其他提前確定的起始標志,確定斷絲、銹蝕或其他損傷的具體部位,并及時記錄。對斷絲的突出部位應立即剪下、修平。

10、對容器停車位置的主要受力段、斷絲、銹蝕較嚴重的區段,均應停車詳細檢查。

11、若檢查時發現鋼絲繩出“紅油”,說明繩索芯缺油、內部銹蝕,應引起注意、仔細檢查。必要時可剁繩頭檢查鋼絲繩內部銹蝕情況。

12、對使用中的鋼絲繩月檢時,除包含日檢全部內容外,還應詳細檢查提容器在上井口和井底時,鋼絲繩從滾筒到天輪段,詳細檢查繩卡處有無斷絲;用游標卡尺測量直徑。

六、收尾工作

1、檢修結束后,應清理施工現場,清點工具、材料、配件等,及時通知并配合絞車司機、信號工、把鉤工,提升系統空運行一個提升循環正常后,才能正式提升。

2、將檢修內容及發現的問題如實填寫檢修記錄和鋼絲繩檢查記錄表,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所發現的問題。對每一根鋼絲繩建立檢查檔案,記錄好鋼絲繩的使用地點、規格型號、啟用時間、定期試驗情況、檢修問題及處理情況、檢修日期、檢修人等內容。

3、大型檢修項目結束后,應由專人負責進行質量檢查,確認符合規定要求后,方可投入運行。

篇2:主副井井筒裝備檢查安全措施

一、?施工內容

主(副)井井筒裝備檢查

二、施工地點

主(副)井井筒,天輪平臺

三、施工時間

2012年每日9:00~11:00,15:30~17:30

四、?施工組織

技術負責人:

施工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五、?施工前準備

1、提前準備好備件、對講機、安全帶和常用工具等。按施工安全規程檢查,不合格者嚴禁使用。

2、加強主(副)井司機、信號工的安全意識,提前學習好本措施,了解施工過程。施工期間主(副)井絞車如需動車,安排專職司機進行看護。

3、車房掛“井筒施工,注意動車”警示牌。

六、?安全注意事項

1、施工負責人每次檢修前要提前準備好施工中所有可能用的工具、材料配件等,并檢查校對好提前運至施工現場。

2、安全負責人必須專門檢查安全工作,不得從事具體施工,重點抓好安全,杜絕違章蠻干現象,發現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行為要及時采取措施處理或制止。

3、所有在井筒內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并系緊系牢,安全帶在使用前要仔細檢查一遍,確無問題后方可使用,安全帶栓系在安全可靠的位置。所用工具必須留繩,防止墜落。

4、施工人員準備施工工具齊全,做好勞動保護,確保自主保安全及互保安全。

5、所有索具、設備及臨時防護設施及連接件要認真檢查、檢修,確無問題后方可使用

6、凡是具有高血壓、心臟病、頭暈或精神不正常等不適宜井筒作業者,嚴禁參加井筒作業,在井架上、井筒內及井口2m范圍內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保險帶,保險帶使用前必須要認真檢查一遍,確無問題后方可使用,保險帶要栓系在安全可靠的位置,摘解保險帶時,要認真檢查,以防解錯他人保險帶。

7、檢查過程中絞車打到“檢修”,運行速度不得大于0.5m/s。

8、井筒裂縫處要重點檢查測量,并做好觀測記錄。

9、井口井底周圍要拉警戒繩掛警戒牌,并由專人負責把守,不準閑雜人員進入井口范圍(副井施工期間嚴禁打開安全門)。

10、井筒施工中如須開動主提升機時,必須由施工負責人向司機交待清楚工作內容、信號規定及安全注意事項:

(1)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集中精力、正規操作,聽清信號(“0”停,“2”上提,“3”下放)后方可動車,信號不清不明嚴禁動車。

(2)信號工要精力集中、堅持崗位、做到及時準確的傳遞信號,提升機監護司機必須履行好監護職責。

(3)提升機不需動車時,要立即停電施閘。

(4)工作人員在井筒作業需動車時,由工作負責人用對講機與信號工聯系,信號工問清楚后與車房絞車司機聯系方可發開車信號,信號工發開車信號后絞車司機方可動車。

(5)工作人員在井口作業需動車時,由工作負責人用對講機與車房聯系,絞車司機得到開車信號后方可動車。

(6)工作人員在井底作業需動車時,由工作負責人用對講機與信號工聯系,信號工問清楚后與車房絞車司機聯系方可發開車信號,信號工發開車信號后絞車司機方可動車。

11、絞車運行過程中,司機隨時注意以下各點:

①電流、電壓、油壓等各種儀表指示

②深度指示器的指示

③信號變化

④各轉動部位的聲音

運行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把主令拉回“零位”,用工作閘制動進行中途停車

①電流過大,加速過慢,啟動不起來

②絞車有異常響聲

③出現其他非立即停車不可的不正常現象

12、運行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立即緊急制動

①主要部件失靈

②加、減速期間,出現意外要求

③接近井口不能減速

④其它需要緊急停車的運行故障

13、施工中,嚴禁上下平行作業,嚴禁任何人拋擲工具及其它物件,井筒作業人員的工具要用繩拴在手上,材料配件等裝在包內并置于安全位置。

14、施工前要將上下天輪平臺打掃干凈,井口設專人進行看護,拉警戒繩、掛警戒牌,嚴禁閑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15、施工過程中各施工人員做好自保、互保、聯保工作,確保安全施工。

16、傳遞工具、材料用麻繩掛牢,防止墜落,嚴禁亂扔。

17、指定的安全負責人專職負責安全工作,不得參與項目的具體施工,重點抓好安全,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18、一切拖拉抬杠撬的工作及起吊工作必須制定專人統一指揮。檢查起吊用具確無任何問題后方可工作。工作中工作人員要相互叫應好,并注意躲開手腳。

19、敷設電纜時,人員須站在大罐上層,跟隨信號電纜一起下放。跟罐大筒工使用對講機與井口信號工聯系,信號工在清楚信號后才可發出開車信號。

20、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傳達學習,簽字后方可施工。

21、檢修完畢后,施工負責人組織全面檢查驗收,確無問題后進行試運行,確無問題后恢復正常生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