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壩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服從領導,聽從指揮。
2、做好尾礦排放、筑壩維護、尾礦庫水位控制、壩體檢測、壩坡維護、邊溝明溝清理、環境保護等各項工作,保護尾礦設施的安全與正常運行,防范發生危害事故。
3、了解尾礦庫各種設施的運行狀況,發現隱患和不安全征兆等各項因素要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不得延誤時機,并及時采取應急措施處理。
4、在汛期時檢查防汛物資是否齊全。
5、檢查排洪設施排水是否正常,并做好記錄,定期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6、檢查尾礦庫輸送管路,如有跑、冒、滴、漏要及時處理。
7、檢查兩壩肩及壩岸排水溝,定期進行維護與修繕,及時清除溝內尾礦砂、樹枝、石塊等障礙物,防止發生堵塞、漫溢現象,尤其是汛期,必須徹底清理,保證流水暢通。
8、檢查尾礦壩的干灘長度及庫池內水位正常情況下干灘長度不小于120m,洪水期間也應保持大于80m,當干灘長與回水所需沉降區相矛盾時,必須首先滿足安全所需灘長。
9、嚴密觀察壩體的不安全征兆,如壩體沉陷、裂縫、變形、位移、潮解、滲水等異常現象,一經發現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及時匯報。
10、對壩體上的觀測管,排滲設施要嚴加看管嚴禁他人進行被破壞活動。
11、向尾礦庫排放尾礦要進行分散放礦,不得任意從庫后放礦,尾礦排放要求應達到沉積灘面均勻平整,沉積灘有足夠的安全長度,嚴禁礦漿流沿子壩內坡趾流動,嚴禁長時間固定于某一位置放礦,經常調整排放點,避免出現反坡側坡,扇形坡和細粒尾礦大量集中沉積于某端或某側。
12、筑壩要按設計規定執行。尾礦壩外坡坡度各級平臺相對高度及臺面寬度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和筑壩作業計劃控制,未經主管部門同意不得任意變更。
13、壩外坡及兩側溝谷,不得有地表積水,要查明原因,并及時采取措施排除。
14、尾礦庫堆筑的子壩,不得作為抗洪擋水堤壩使用,也不得在子壩處設置泄洪口,汛期必須做好防沖刷和滲漏與堵漏的措施。
15、每月定期測量一次觀測管水位,并記錄在交接班記錄本上,汛期要適當增加測量次數,將測量結果每月向主管部門匯報。
16、經常檢查排水斜槽排水情況,如有跑混或漂浮物堵塞溢水孔,要及時處理。
17、下雨時必須對尾礦庫各部位加強巡視,密切注視庫內水情變化和壩體兩側溝谷地表經流狀態,發現險情,要及時匯報,并采取緊急措施處理。
18、尾礦壩外坡有無因跑礦,受雨水沖洗造成拉溝現象,一經發現要及時將拉溝填平并整實。
尾礦壩工負責尾礦壩的看管和疊壩工作。
19、必須保證尾礦壩沿有足夠的堆積高度,其高度一般不得低于2米。
20、尾礦壩內嚴禁任何人員及小孩游泳,以免發生意外。
21、尾礦壩周圍必須設有標示牌,標注“嚴禁游泳”或“有毒”等字樣。
篇2:尾礦壩工崗位責任制范本
一、在班長領導下進行工作,勤檢查、勤維護,確保尾礦壩的安全。
二、負責尾礦壩堆積工程的技術指導和質量驗收。
三、在雨季,要提前做好防汛準備工作,對發生的情況要及時反映,立即采取措施。
四、杜絕尾礦流失,消除污染。
五、按技術要求合理放礦,確保一定的干灘長度、坡度及安全超高。
六、保管和愛護所屬設備、工具,現場整潔,搞好文明生產。
聽從指揮,服從分配,堅守崗位,不遲到、不早退,認真交7、接好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
篇3:尾礦庫的筑壩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1、根據尾礦排放情況及時安排壩體堆筑工作,滿足連續生產需要。
2、尾礦筑壩工應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與維護,不得隨意改變各項參數。
3、筑壩工在筑壩前必須進行邊坡處理,筑壩時按計劃加高,應保證汛期調洪和冬季冰下排礦,保障尾礦壩下游坡面上沒有積水坑。
4、子壩主體堆筑結束后,進行碾壓壓實,測量各幾何尺寸是否滿足要求,修整子壩壩面。
5、每期子壩堆筑完畢,應配合工程技術部將筑壩質量及子壩長度、剖面尺寸、軸線位置、內外坡比、庫內水位等進行檢查。
6、及時做好壩外坡面維護工作,保證壩面、壩肩排水溝通暢。
7、發現尾礦設施有隱患及不安全征兆,要及時向上級匯報并采取應急措施。
8、施工過程中不隨意在壩內側行走,注意和挖掘機等機械保持安全距離。
9、要認真填寫筑壩記錄,嚴格執行安全交接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