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鍋爐燃油系統著火應急預案

某鍋爐燃油系統著火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2196

1總則

為及時、有效而迅速地處理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避免或降低因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所造成的重大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避免和減輕因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對本單位可能造成的重大設備損壞事故。結合發電部工作特點制訂本預案。

2概況

2.1鍋爐燃油系統概況

鍋爐的燃油系統是發電廠主要的工作系統之一,對鍋爐啟動,停爐以及制粉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證機組穩定運行起著相當大的作用,鍋爐的燃油系統是由燃料的油罐通過管路接引到各臺爐的燃燒器前,再用高壓油管接引到油槍,當需要投油時,開啟有關的油管路和蒸汽管路閥門即可。系統燃用是的輕柴油。

2.2燃油系統著火事故引發的因素有:

2.2.1油管路漏油,并在附近有使用電焊,火焊作業,火星飛濺,造成油管路著火;

2.2.2制粉系統著火或電纜著火導致油管路著火;

2.3柴油是揮發、易燃、易爆物質,運行過程中如果出現管路及閥門漏泄,油氣濃度過高或壓力過大、溫度過高達到爆炸極限,與靜電或明火均會發生爆炸,爆炸威力巨大,輕則危及爆炸設備本身和值班人員,重則造成嚴重火災殃及其它設備和周圍人群,并造成嚴重環境污染。

3應急預案內容

3.1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3.1.1應急救援指揮部

組長:發電部主任

副組長:發電部副主任

常務副組長:值長組組長、當班值值長

3.1.2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a.?在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情況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組織本單位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使損失降到最低限,迅速恢復燃油系統運行和將機組并網運行;

b.?負責向公司領導報告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c.?在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按職責分工,趕赴現場組織事故處理,首先要按照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的原則,保障安全停機,避免重大設備損壞事故;

d.?事故處理期間,要求各崗位盡職盡責,聯絡渠道要明確暢通,聯絡用語規范,認真做好有關情況的記錄工作;

e.?對事故發生的現象、設備損壞情況和事故處理經過一定要記錄清楚,等待備查;

f.?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所有停運機組均恢復正常運行為全公司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應急處理的終止點;

g.?組織和提供事故恢復所需要的人員、備品備件,組織事故恢復所必需的生產車輛,組織實施事故恢復所必須采取的臨時性措施;

h.?完成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發生原因、處理經過、設備損壞和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i.?本預案的主管部門安培部。

j.?本預案的修訂日期為二年。

3.1.3應急通訊

總指揮電話號碼:

副總指揮電話號碼:

日常管理辦公室電話:7876207

廠內火警:119

新市區人民醫院門診:2063006

新市區人民醫院急診:2063120

廠內部值班報警:110?7876117

3.2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運行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值班紀律,監盤思想集中,經常分析各運行參數的變化,調整要及時,準確判斷及處理事故,不斷加強運行人員的培訓,提高其事故判斷能力及操作技能;

3.2.2在鍋爐設計時,油燃燒器必須配有調風器及穩燃器,保證油槍根部燃燒所需用的氧量,新安裝的油槍,在投運前應進行冷態試驗;

3.2.3鍋爐燃用渣油或重油時應保證燃油溫度和油壓在規定值內,保證油槍霧化良好,燃燒完全。鍋爐點火時應嚴格監視油槍霧化情況,一旦發現油槍霧化不好,應立即停用并進行清理檢修;

3.2.4若鍋爐較長時間低負荷燃油或煤油混燒,可根據具體情況利用停爐空氣預熱器受熱面進行檢查,重點是檢查傳熱部件,若發現結垢時要堿洗。

3.3應急預案的啟動

3.3.1事故發生后由當值值長立即向發電部主任匯報,由發電部主任根據情況發布命令啟動執行本應急預案,發電部主任下達應急預案啟動令,運行人員應立即在運行范圍內,緊急啟動本預案,各就各位,組織事故的應急處理;

3.3.2通信聯系按公司網上的最新電話號碼簿執行,在事故發生后,通信應急小組全力確保調度電話的暢通,確保值長崗位直撥電話的暢通。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在事故處理過程中,事故處理人員應沉著冷靜,以保證人身安全為第一原則;

3.4.2正確迅速處理,防止事故擴大,并及時向主管領導詳細匯報事故情況;

3.4.3在事故搶險過程中,指揮人員應詳細了解事故現場狀況,有序指揮,工作人員應正確使用安全工器具,服裝應符合安規要求,做好自身防護;

3.4.4當班人員在保證人身安全的情況下,迅速開展自救工作,采取有效隔斷措施,將儲油罐供、回油門及時關閉,防止事態擴大;

3.4.5輔網主值班員應立即停止運行供油泵,并聯系值長將燃油系統停電,將2臺爐前供回油門關閉;

3.4.6運行應急組應立即對傷員進行救援工作;

3.4.7在應急救援過程中應嚴格執行安全工作規程和本預案的要求,防止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3.4.8保護好事故現場,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并保證各安全通道的暢通;

3.4.9及時撥打火警電話“119”,向接警人員講清單位,著火部位、什么物品著火、火勢大小報警用的電話號碼和報警人姓名;

3.4.10消防人員到達火災現場后,向消防人員講清現場情況及注意事項,并協助消防人員進行滅火;

3.4.11當事故現場火災嚴重威脅應急小組人身安全時,應在值長的指揮下有序地撤離事故現場,到達安全區域;

3.5生活生產維持或恢復方案

3.5.1在鍋爐燃油系統著火事故發生后,在人身安全不受危害的情況下要堅守本職崗位,使生產正常進行;

3.5.2根據實際情況恢復生產工作,防止損壞設備,并注意操作中的安全;

3.5.3保安應急小組要布置安排好人力,做好安全保衛工作,消防應急小組要隨時準備進行救險工作;

3.5.4根據現場恢復情況,由發電部主任宣布事故應急處理情況的終止,生產秩序恢復為正常狀態。

篇2:容克式空氣預熱器著火預防措施

據統計,容克式空氣預熱器(以下簡稱空預器)每運行6×106h會出現一次著火,即平均每年約800臺運行的這種空預器中有一臺著火。而近幾年國內火電廠卻連續發生數次大型燃煤鍋爐容克式空預器著火,損失嚴重。

1著火原因分析

大量未燃盡的可燃物沉積在傳熱元件上是空預器著火的必要條件,也是關鍵所在。空預器的傳熱元件由薄板組成,排列很密,單位體積受熱面很高,在其下部金屬溫度低,低負荷運行時最低,很容易積灰。在鍋爐最初調試階段,在點火(油點火)以及長期低負荷運行的情況下(投油),因燃燒不完全,從爐膛帶來的凝結油霧和未燃盡的可燃物堆積在空預器中層下部及冷端傳熱元件上,這是著火的根源。

造成大量油霧和未燃盡可燃物堆積在空預器上的主要原因有:

(1)機組設備故障多,運行調試人員經驗不足,造成調試周期過長,燒油過多,而且燃燒不好;

(2)油壓或霧化汽壓不適當,汽孔、油孔堵塞,霧化不佳;

(3)配風不當;

(4)點火器漏油;

(5)長期低負荷運行,鍋爐啟停次數多;

(6)空預器吹灰器未能有效投入。在鍋爐啟動和低負荷運行時,由于冷端金屬溫度低,使空預器易積灰,這時應加強吹灰。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啟動初期吹灰介質的汽壓和汽溫不足,過熱度低,吹灰效果不理想。

2著火的預防措施

2.1盡量減少在空預器上沉積未燃盡可燃物

其關鍵是使燃料完全燃燒。用油點火及低負荷投油時,油溫、油壓、汽壓應合適,使油霧化良好,配風正確;油槍不堵塞,不漏油;燃燒穩定、充分,以盡量減少未燃盡的可燃物。

2.2加強對空預器的監視

機組啟動前應對空預器全面檢查,若發現或判斷空預器有較多未燃盡的可燃物堆積時,決不能投入熱態運行,一定要進行水清洗,然后烘干。應保證吹灰器能正常投入,吹灰介質參數合格。

運行過程中,特別是啟動、熱備用后再啟動以及空預器突然停轉和停爐后,應嚴密監視空預器的端點溫度(空預器煙風進、出口溫度)。若其中的一點或多點溫度不正常升高,則應立即分析研究,以便即時發現著火。例如,運行時排煙溫度超過正常值30℃左右就預示可能著火,若繼續升高就認為已著火,若溫度繼續升高肯定著火。當停爐后,空預器已停止轉動,入口煙溫不變或變化很小時,而出口煙溫起初緩慢增加,后急劇上升,也表示空預器著火。運行人員應監視爐膛火焰,定期觀察煙囪。空預器轉子停轉后,應觀察傳動電機電流。

經驗表明,著火最有可能發生在停爐后的幾小時之內,而此時大部分運行人員已撤離現場,留守人員往往不注意空預器的端點溫度,當突然發現著火時,一般已燒了1h以上,使損失增加。因此,熟悉預熱器性能和操作規程是監視空預器的前提。

2.3裝設著火探測系統

紅外線著火探測系統:在空預器空氣側入口或出口安裝數個紅外線探頭,探頭做直線運動,在預熱器轉動時,對所有傳熱元件進行1次掃描約需10min。若空預器局部著火,發出的紅外線超出正常水平,系統就發出報警信號。該系統的優點是靈敏度高,能早期探測出著火情況。這時立即投入大量水滅火,一般很快就能將火撲滅。

2.4有效吹灰

大量的積灰除容易產生著火外,還會降低傳熱效率、增加空預器的阻力。因空預器冷端最容易積灰,所以通常在空預器出口煙氣側裝有吹灰器。為防止著火必須有效吹灰,正常運行時一般8h吹1次;啟動期間每4h吹1次;停爐前也應吹灰;點火期間、長期低負荷運行或堵灰嚴重時應增加吹灰次數。

啟動初期,若吹灰蒸汽參數達不到要求,可用壓縮空氣吹掃。

2.5正確水清洗

空預器吹灰器的作用是有限的,例如空預器中間層下部傳熱元件易堵灰,吹灰器一般不能清除。因此進行正確的水清洗也很重要。另外,某些可燃物結垢也只能用水沖洗來清除。一般水清洗周期為1~2次/年。水清洗后一定要烘干空預器,否則空預器將很快發生腐蝕、堵灰。

2.6增設消防水系統

在空預器的煙氣側、一次風和二次風側均裝有環行消防水管道,管道上安裝數十個噴咀。

3空預熱器著火處理

空預器的著火常起源于中間層下部和冷端傳熱元件。從局部極小面積著火到大面積燃燒需要較長時間,通常需1~2h,有時更長。為了減少損失,就盡快判斷是否著火。通常從空預器端點溫度著手,有時通過空預器空氣出口入的觀察孔觀測是否著火,如發現著火應立即關閉觀察孔,著火嚴重時有煙氣泄漏或明顯輻射,煙囪冒黑煙。

當發現空預器已著火,應立即手動MFT,停止引風機運行,隔離空預器,關閉空預器進、出口擋板。空預器保持轉動,消防水和多噴咀清洗水管路立即投入滅火,同時打開煙風道上的排水口。經驗表明,用泡沫、化學物或蒸汽來悶熄火焰效果均不好,此時保證消防水量很關鍵。空預器著火后絕不能打開入孔,防止空氣進入助燃。萬不得已時,如消防水和清洗水管道故障而沒有水投入,可以打開入孔,用電廠消防水滅火。注意滅火一定要徹底,并認真檢查決不留后患。

篇3:防止發電機氫氣系統爆炸著火事故措施

1、運行中氫冷發電機及其氫系統范圍內嚴禁煙火,如需進行動火作業或檢修試驗等工作時,事先必須檢測漏氫情況,對氣體取樣分析,確認氣體混合比在安全范圍內,方可辦理動火工作票,經審查批準后,由專人監護下方可工作,上述工作如需超過4h,應重新進上述檢測化驗工作。

2、運行中的發電機附近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并且禁止在充氫管道上搭接電焊機地線。

3、為防止氫冷發電機的氫氣漏入封閉母線發生氫爆事故,在發電機出線箱與封閉母線連接處應裝設隔氫裝置,并在適當地點設置排氣孔。還應加裝漏氫監測報警裝置,當氫氣含量超過1%時,應停機找漏消缺。

4、發電機運行中應檢查排煙風機可靠運行,并且定期從排煙機出口和主油箱取樣,監視其中含氫量是否超過規定值(2%),如超過時應查明原因,并及時消除。

5、交、直流密封油泵應定期進行聯動試驗。

6、密封油系統差壓閥必須保證動作靈活、可靠,密封瓦間隙必須調整合格。

7、運行人員發現補氫異常增大,則應迅速聯系維檢部汽機檢修人員查清漏點,及時消除。

8、機內氫氣純度應不低于96%,含氧量應不大于2%。超過這些限度時應排氫,然后再充入純凈的氫氣,直到氫氣純度合格。

9、發電機供氣系統、密封油系統檢修完閉,氣密試驗合格后才可進行氣體置換。嚴禁空氣和氫氣直接接觸置換,必須采用中間氣體置換法進行氣體置換。

10、發電機充、排氫操作時,應使用銅制工具操作,開啟和關閉閥門的速度應緩慢,嚴禁攜帶鑰匙、使用手機、對講機,以免因摩擦產生火花引起爆炸。

11、平時應維護好發電機氫氣在線純度儀、濕度儀、氫氣檢漏柜使之正常工作,并定期檢驗其是否符合標準。

12、發電機內充有氫氣時,壓縮空氣向發電機內充氣皮管應脫開,閥門應關閉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