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鍋爐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某鍋爐生產安全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4089

為及時準確地處理由于自然災害、人為等因素造成的鍋爐突發事件,及在發生故障后能夠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措施,減少人員傷亡及事故損失,消除安全隱患,確保人身安全及設備安全,將事故損失降至最小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山西省安全生產條例》、《山西省特種設備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壓力容器安全檢查規程》,特制定本預案,以便貫徹執行。一、事故類型的危害程度分析鍋爐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破壞程度,分為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嚴重事故和一般事故。(一)特別重大事故,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傷(包括急性中毒)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經濟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上的設備事故。(二)特大事故,指造成死亡10-29人,或者受傷50-9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三)重大事故,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傷20-49人,或者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含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四)嚴重事故,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傷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以及無人員傷亡的設備爆炸事故。(五)一般事故,指無人員傷亡,設備損壞不能正常運行,且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二、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一)鍋爐事故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以人為本,安全第一;依靠科技,統一領導;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二)發生鍋爐事故后,受災人員應積極組織自救,防止事故繼續擴大。發生事故后,必須及時匯報調度室。(三)礦調度室接到報告后,立即報告值班礦領導、礦長、總工程師及有關人員。在礦長、總工程師的主持下,制定救災方案,并編制處理措施,組織事故搶救。三、鍋爐應急預案的組織機構和職責(一)建立應急預案的組織指揮機構:總指揮:康應喜副總指揮:張浩東?劉海平?吳寶森戚洪飛陳小平成員:郭曉榮楊金柱王喜旺?王晉飛?靳四新?王二小?袁海全張衛平呂梁市礦山救護隊隊長高二亮呂梁市礦山救護隊隊長指揮部設在調度室。電話:0358-2189109內線:8005(二)鍋爐異常應急預案指揮部下設搶險小組:1、現場搶險小組:由機電隊人員組成,由機電隊長負責現場指揮搶救2、機電組:由機電副礦長負責,確保調度指揮通訊暢通和救災機電設備的及時安裝。3、后勤組:由供應科科長負責,保證救災物資、材料、工具及應急物資、器材的統一供應。4、醫務組:由醫療所長負責,備足藥品,對遇險人員進行急救。5、災害調查組:由安監站牽頭,保衛科配合,對災害調查取證及原因分析責任處理。(三)指揮機構的職責:1、組織有部門按應急預案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工作,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盡快恢復生產。2、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突發情況采取緊急處理措施。3、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及問題,對預案及時修改補充。4、緊急調動一切人員、物資、設備,投入搶險救災工作,必要時請求集團公司支援。5、對災害進行調查及善后工作。6、各小組根據災害發生的具體情況和自己的職責,按指揮部的統一部署開展工作。四、預防與預警(一)危險源監控1、機電隊必須制定設備巡檢制度、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制度、崗位責任制,指定專人對鍋爐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必須專人操作,持證上崗,并根據技術監督局的要求,及時對鍋爐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復訓。機電隊根據檢驗周期將需校驗或年驗的特種設備及附件(包括閥件、壓力表等)及時向機電科提交檢驗計劃,由機電科統一匯總,申請技術監督局進行校驗。2、機電隊必須對鍋爐、閥件及各種保護設施進行全面的檢查,對發現的問題,自己能處理的及時處理,自己無資格處理或不能處理的應及時聯系外委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維修,做到及時發現隱患,及時處理,確保鍋爐設備使用正常。(二)預警按照事故的嚴重性,緊急程度,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傷亡情況嚴重后果,將煤礦事故災難預警信息分為一般、輕重、嚴重、特別嚴重四級,并分別用藍色、黃色、橙色、紅色作為預警標識。(三)預警行動各安全生產機構及相關人員接到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災難的信息后,按照應急救援預案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方案,并通知有關部門,采取相應行動。五、事故報告程序(一)事故報告發生事故后,事故現場人員要迅速撤離現場,并迅速向公司調度室匯報,同時匯報區隊值班室和安監站。調度室接到發生重大事故的匯報后要迅速通知公司領導及有關人員(附:發生事故后必須立即召集的單位及負責人聯系電話),并形成書面報告。(二)事故報告的內容:1、事故發生的單位、聯系人、聯系電話;2、事故發生的地點;3、事故發生的時間(年、月、日、時、分);4、事故設備名稱;5、事故類別;6、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以及事故概況;(三)公司調度室接到發生事故的匯報后,應立即報告公司礦長、各副礦長和有關部門,并根據領導的批示迅速派人實施搶救,同時迅速向集團公司調度室、安監局匯報,取得上級領導的幫助,請求給予支援。六、應急響應(一)鍋爐應急事故的搶救工作,實行公司統一領導指揮,有關部門牽頭負責的原則,必要時請求臨近礦井的救護大隊和地方政府部門支援。(二)工作步驟分為:1、成立搶險救災指揮機構;2、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3、搶救傷員、保護好現場;4、做好情況通報工作;5、開展事故調查;6、搞好安撫工作。(三)鍋爐事故應急指揮部的設置:鍋爐事故應急搶險救災現場總指揮由礦長擔任,遇特殊情況,礦長不在時,由總工程師擔任。成員有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安監站長、機電副總及有關科室負責人。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調度室,統一協調救護工作。七、應急處置(一)鍋爐燃料中斷時處理方案當特殊原因,無法向鍋爐供應燃煤時,由于鍋爐燃料中斷,汽溫、汽壓、床溫等迅速下降。當床溫下降至800℃左右時,司爐有權立即停止引風機的運行,壓火停爐。壓火停爐時,運行人員要迅速手動關閉主蒸汽閥門。(二)負荷突降時處理方案1、此時鍋爐表現出的現象為:1)鍋爐汽壓急劇上升,蒸汽流量減小。2)鍋爐水位瞬間下降而后上升。3)蒸汽溫度升高4)嚴重時,安全閥動作。2、此時應做如下處理:1)立即減少煤量及風量、減降負荷;進行降負荷,減負荷時,應先減煤,后減風;必要時可適量放渣,此時要勤于觀察,防止滅火及結焦情況的發生。2)開啟換熱器對空排汽閥門,以防安全閥頻繁動作,維持汽壓正常。3)負荷恢復正常后可直接緩慢加煤加風,控制好汽溫、汽壓、水位在正常范圍內、增負荷時,應先加風,后加煤;以防床溫超溫,影響汽溫、汽壓的穩定。4)當汽壓變化不正常時,應檢查煤質是否變化,進煤是否均勻,返料是否正常,爐床有無結焦現象。5)對鍋爐機組再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三)鍋爐用電中斷時處理方案1、鍋爐用電中斷時將會發生下列現象:1)各動力電流指示到“0”。2)儀表電源中斷,指示失常。3)電動機械停止轉動,事故報警鳴叫,交流電源照明熄滅、床溫升高。2、鍋爐用電中斷時的處理:1)立即拉開各動力開關,可首先拉開引風機開關。2)立即用手動關閉引、鼓風機入口擋板及一、二次風流量擋板。3)手動關閉主給水閥門。4)報告值班領導了解電源恢復情況,如電源在短時間內無法恢復時,應壓火停爐處理,保持床溫,以備隨時啟動。5)電源恢復后,重新啟動時,應依次啟動各動力設備,防止動力連續啟動造成電壓下降,再次造成電源中斷。6)如停電中斷時間較短,床溫在800℃以上時,可直接啟動引風機、鼓風機、給煤機;根據床溫的變化情況調整風煤量,直到正常。7)鍋爐用電中斷后,應密切注意鍋爐水位,經叫水看不見水位時,應按嚴重缺水處理。(四)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緊急停爐:1、鍋爐缺水,水位在水位計中消失時。2、鍋爐滿水,水位超過水位計上部可見水位時。3、爐管爆破,不能保持鍋爐正常水位時。4、燃料在燃燒室后部煙道再燃燒,使后部煙溫不正常的升高時。5、所有水位計損壞時。6、鍋爐汽、水管道爆破,威脅人身及設備安全時。7、鍋爐超壓安全閥拒動,對空排汽又打不開時。8、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請示值班領導停爐:1)省煤器管及鍋爐主蒸汽,主給水管道泄露時。2)爐墻裂紋且有倒塌危險或爐架橫梁燒紅時。3)爐膛內內結焦或堵灰,運行中無法處理時。4)引、鼓風機故障威脅人身安全或難以維持運轉時。9、緊急停爐的操作方案:1)首先要停止鍋爐燃料供應,停止送風機、引風機運行并關閉鼓風機、引風機、一二次風各入口擋板風門,維持鍋爐水位。2)迅速手動關閉主蒸汽閥門,單爐運行時除外。3)當缺水或爆管時要嚴禁向鍋爐上水,關閉主給水閥門、讓鍋爐自然降溫。4)當壓力超高時要開啟疏水閥門,開啟對空排汽閥門,正常時再關閉。八、其它事項1、事故預案下達后,安監站、調度室、醫療所、機電科、供應科等有關科室要根據各自實際制定出應急行動預案,各有關單位要認真學習本預案。2、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體職工防范重大水災事故的意識。3、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參加重大事故搶險救災的義務。4、一旦發生重大事故要全力以赴參加事故搶險工作,不得推諉扯皮,不得影響和拖延事故的搶險,否則將嚴肅追究其責任。

篇2:供熱鍋爐安全事故報告制度

1、鍋爐發生安全事故應按規定及時如實地向有關方面報告。發生事故時,除及時處理外,要保護好現場。

2、停爐超過4小時要迅速逐級報告主管領導,如實介紹事故發生前后的經過,不得瞞報、謊報或拖延不報。

3、處理事故時,應保持頭腦清醒,判斷準確,處理果斷。要首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處理事故先后順序原則是“先處理影響安全的重大事故,后一般事故”。

4、處理事故時,要對其他運行的鍋爐加強監護,以確保安全。

5、運行人員遇有事故發生時,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6、對發生事故應做到“三不放過”,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過;職工沒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

7、在運行中不論發生任何事故,都應在事故消除后,將發生事故的經過原因檢查情況處理方法詳細如實地填入運行記錄。

篇3:X發電站鍋爐蒸汽泄漏安全事故演練實施方案

為了進一步加強發電站安全管理和設備保障,有效降低電站鍋爐管道系統蒸汽泄漏造成的傷害,評估電站運行人員撤離、疏散、急救等應急準備狀態,發現并修改應急預案和執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提高電站事故應急能力,有效控制和處理危險源,明確相關單位和人員的應急職責,改善應急救援中的協調問題;

檢驗應急響應人員對應急預案、執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實際操作技能,同時驗證應急救援預案的可操作性、實用性和可行性,公司特組織本次應急救援演練。

內容:發電站蒸汽管道泄漏事故應急演練

時間:2011年5月31日

地點:(現場演練):發電站汽輪機房東側,低壓分汽缸旁。

一、演練適用范圍、總體思想和原則

本方案針對動用企業內部應急資源進行全面演練進行情景設計,按照《安全生產法》、《電站余熱鍋爐安全操作規程》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企業制度及應急預案的要求,進行演練策劃,遵守保護生命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及“救護優先、防止和控制事故擴大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原則,并在組織實施過程中,結合實際、突出重點、講究實效,保證演練參與人員、公眾和環境的安全。

二、演練策劃組織機構及職責

組?長:趙來山

副組長:萬彬?徐金山?

成?員:宋自平?朱亮?毛建寧?劉華軍?陸?寧

其承擔的任務主要包括:確定演練目的、原則、規模、參演的單位;確定演練的性質與方法,選定演練的地點與時間,規定演練的時間尺度和外單位人員參與的程度;確定演練實施計劃、情景設計與處置方案,審定演練準備工作計劃和調整計劃;協調各類演練參與人員之間的關系;組織演練實施和總結。

三、應急演練參與人員及職責

按照應急演練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任務,將應急演練參與人員分為警戒演練人員、控制人員、模擬人員、評價觀摩人員,這五類人員在演練過程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演練過程中佩帶能表明其身份的識別符(佩戴不同顏色的安全帽和胸卡)。

1、參加演練觀摩、評審的人員及單位:

公司領導:李衛東、賀宗林、楊志良、蘇伏東、王東李瑞琴以及各工段負責人。

職責:對演練過程學習、觀摩、指導,對演練效果目標完成進行評審。

2、演練參與實施人員及職責:

安全技術環保部、生產質量部、事故設定崗位及所在單位、設備組、安全調度室等。

其承擔的任務主要包括:救助傷員或被困人員;保護公眾安全健康;獲取并管理各類應急資源;與其他應急響應人員協同應對重大事故或緊急事件;按演練程序進行演練。

3、模擬人員

場景布置及效果人員:呂寧(模擬制造蒸汽泄漏)

模擬現場警戒人員:李鋆李國軍

場外應急組織模擬人員:賀亮班組全體(董超胡佳偉劉朝陽朱永輝劉金山杜宏斌蘇立勇鄧兆林李軍王志超)。

主要任務:

①由朱永輝扮演受傷人員;

②事故第一時間響應人員賀亮;

③第一時間施救人員賀亮、劉朝陽陸寧鄧兆林。

④事故現場響應及道具準備;

⑤按預定演練程序進行演練。

4、后勤保障及道具器材:

演練器材,擔架一幅,繃帶,燙傷藥品,對講機四部,清水。

四、演練現場規則

為確保演練參與人員、公眾和環境的安全,應急演練必須遵守以下規定:

1、參與演練的所有人員不得采取降低保證本人或公眾安全條件的行動,不得進入禁止進入的區域,不得接觸不必要的危險,也不使他人遭受危險;

2、演練過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擬條件錯當成真的,特別是在可能使用模擬的方法來提高演練真實程度的地方,如緊急停機、虛構傷亡事故等,當計劃這種模擬行動時,事先必須考慮可能影響設施安全運行的所有問題;

3、演練不應要求承受極端的氣候條件或影響設備和環境安全,不應為了演練需要的技巧而影響相關設備正常運行或造成類似危險;

4、參演的應急響應設施、人員不得預先啟動、集結,所有演練人員在演練事件促使其做出響應行動前應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

5、除演練方案或情景設計中列出的可模擬行動及控制人員的指令外,演練人員應將演練事件或信息當作真實事件或信息做出響應,應將模擬的危險條件當作真實情況采取應急行動;

6、所有演練人員應當遵守相關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

7、演練過程中不應妨礙發現真正的緊急情況,如同時發現真正緊急事件時可立即終止、取消演練的程序,迅速、明確地通知所有響應人員從演練到真正應急的轉變。

五、應急演練前的準備

1、演練前1-2天,通知相關生產單位。

2、培訓所有參演人員,熟悉并遵守演練現場規則;

3、安全部門準備好模擬救護物品和器材;

4、評價組準備好攝像器材,以便進行拍攝圖片及攝像,做好資料搜集和整理。

六、應急演練場景模擬及注意事項:

該方案的演練場景為發電站機房,現場實地、實景。場地位置位于發電站汽輪機房東側機房內中壓分氣缸2#線主蒸汽疏水閥旁。(蒸汽泄露場景有電站安排專人布置:以低壓蒸汽系統代替高壓蒸汽)。

注意事項:

1、為了確保機組設備和人員的安全,所有演練中發出的指令,當班主操人員只是配合應答,但不得進行任何實際操作,并嚴密監視發電機組和鍋爐運行狀態

2、所有參演人員必須按照正常安全配置標準穿戴好防護用品。(防火服,面罩,長腰防燙傷手套,耳塞等)。

3、參演人員擬定為當班運行人員和白班檢修人員、運行值班長

七、應急演練事故情景說明

2011年5月31日10:05時,因2#窯況不佳,ASH2主蒸汽溫度不合格,鍋爐主操胡佳偉發出指令要求巡檢人員朱永輝開啟2#線中壓主蒸汽管線疏水,當朱永輝到達汽輪機房東側開啟中壓疏水閥門時,突然疏水閥門閥蘭連接處發生蒸汽泄漏,高壓蒸汽很快沖破墊片帶著刺耳的噪音大量噴射而出,現場頓時彌漫著大量高溫、高壓蒸汽,能見度為零,巡檢人員估計已經被蒸汽燙傷,且方向不明而沒有來得及撤出,此時當班值班長賀亮發現險情后,利用對講機在第一時間匯報電站負責人宋子平,并根據事故預案程序,首先啟動了應急措施,召集其他現場人員集結,迅速展開疏散、搶救傷員的工作。

八、演練程序

10時00分:演練組長趙來山通過對講機發布演練開始。

所有演練人員在聽到指令后,繼續正常進行各自手中的工作。

10時02分:鍋爐主操胡佳偉給2#線鍋爐巡檢人員朱永輝發布指令:2#窯溫度波動較大,主蒸汽品質降低,要求到機房把2#線中壓主蒸汽管線疏水打開。朱永輝得到指令并迅速到現場,開始作業。

10時05分在朱永輝開啟閥門過程中,由于閥門后端快速受熱,法蘭處出現蒸汽泄漏,并在極短的時間內開始大量泄漏,現場很快充滿高溫蒸汽,巡檢人員被蒸汽燙傷,不能自由行動,但可以通過對講機呼救。由于能見度為零,不能辨識方向而被困,傷情不明。

10時06分值班長在聽到呼救聲后,迅速到達機房東北處,發現機房內有大量蒸汽涌出,判斷出有險情發生,用對講機向發電站站長做了簡要匯報后,根據電站站長的指令,值班長賀亮快速啟動應急措施:通知鍋爐主操緊急解列2#窯頭和窯尾鍋爐。

①、電站站長宋子平在指令應急響應人員采取應急措施的同時,按照緊急事故預案程序向生產部專職安全員毛建寧匯報。

②、通知中控主操董超和胡佳偉降低機組負荷并打開鍋爐現場對空排氣閥門進行緊急泄壓(此時中控室主操打微開來自ASH2主蒸汽對空排氣閥門)。

③、繼續降低機組負荷,解列2#線主蒸汽。

④、通知現場巡檢人員劉金山、蘇立勇打開管道沿線疏水

⑤、通知汽輪機主操董超只能適當調整負荷,但不能進行緊急停機的操作.

⑥、現場泄壓作業完成后,迅速集結人員,打開機房所有門窗,集結過程中由正在化水巡檢的王志超從化水帶來兩桶純凈的冷水。

⑦、泄漏蒸汽被控制后,設備技師陸寧、值班長賀亮,巡檢人員劉朝陽、鄧兆林等救援人員緊急穿上防火服等防護用品,帶上了安全員毛建寧調來的擔架和救護藥品迅速進入,尋找到受傷人員并用擔架抬出事故點進行急救措施,并撥打急救電話。

⑧、10時09分,生產質量部趙部長、萬部長、徐部長等人在得到毛建寧的匯報后迅速到達現場,對現場進行檢查,了解事故情況,并對現場遺留的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對傷員進一步進行檢查和安撫(初步判斷為傷員肩膀、上身等部位大面積蒸汽燙傷)。

⑨、10時15分,現場響應人員按相應應急程序使鍋爐設備安全解列停機,人員得到救治,事故事態得到有效控制,由發電站工程師協助電站站長開展事故調查、總結及善后處理工作。

⑩、本次演練結束。各崗位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

?發電站

?二0一一年五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