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事故水提升泵站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應急預案
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現行國家及地方工程建設設計規范、標準。2.《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3.《國家及及行業現行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4.《國家及行業標準相關的施工及驗收規范的強制性條文》5.《建筑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2014;6.《石油化工工程施工及驗收統一標準》SH3508-96;7.《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術規程》SH3505-1999;8.《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9.《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92;10.本公司有關企業標準、《質量保證手冊》、《安全保證手冊》、《程序文件》11.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12.南京金陵亨斯邁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環氧丙烷項目PO/MTBE裝置及配套工程雨水及事故水提升泵站施工圖紙和施工方案。13.合同及設計要求工程概況1、現場施工機具用電量統計表:序號機具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功力或性能(KW)合計(KW)1降水井水泵QY15-28-2.2臺362.279.22降水井水泵QY15-36-4臺74283污水泵出口直徑100臺710704污水泵出口直徑100臺37.522.55照明大燈4000W盞84326備用泵出口直徑100臺510507塔吊QTZ63臺235.470.88鋼筋切斷機QJ40-1臺25.5119其它設備20合計383.52、雨水及事故時提升泵站;鋼筋混凝土矩形水池結構。圖中所示標高為相對標高,EL10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6.100m,室外地坪絕對標高6.100m。池底C15混凝土墊層雨水池底標高EL93.400:事故時提升泵站池EL91.400。池底板、池壁、頂板受力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膨脹加強帶為C40),抗滲等級P8。基坑開挖深度雨水池6.6m,事故水提升泵站池8.6m。雨水池壁外尺寸為87850×68200mm,池底板三邊寬出池壁1400mm;事故時提升泵站池壁外尺寸為16500×68500mm,池底板三邊寬出池壁1250mm。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確保工程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此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應急預案。三、臨時用電方案1.用電管理
《臨電》方案必須由技術負責人審核,《臨電》方案中制定的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氣防火措施要滿足現場需要。專業人員具有有效的資質證書(即上崗證),專(兼)職安全員具備經勞安部門核發的安全證。設計資料、技術交底資料、臨時用電工程驗收資料、電氣設備調試運轉記錄齊全完整。接地電阻、絕緣記錄、極限試驗等應符合設計要求。維修制度、檢修計劃、保養責任、操作規程要符合規范。安裝、檢修工器具、電氣儀表、勞保用品要齊全、合格。
?2.變電所或配電室位置的確定
根據《臨電》的移動性、臨時性、波動性特點和現場所處的地理位置、周圍環境、鄰電情況以及用電重要性程度,審查《臨電》方案中變電所或配電室位置合理;其進線和饋線走向滿足現場要求;總配電柜、分配電箱及施工機械(用電設備)的布置合理;繪制的電氣平面圖、立面圖及接線系統圖符合現場實際情況。?3.現場配備電源?3.1根據施工方案及現場實際情況,雨水及事故水池土方已開挖,管井降水必須24小時不間斷抽水,水池至最深處(基礎底板底)達8.5米,為深基坑,池底板厚1m,底板混凝土量達8000m3,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池頂梁、板模架支撐系統高度超過5m提升泵站達8m,屬于危險性較大、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工程和高支模體系。因此如遇不確定因素突然停電,將會使抽水機、塔吊、振搗捧等無法運行,造成地下水位上漲、混凝土無法振搗密實等嚴重安全和質量后果。為確保施工安全和質量保證,在現場沒有第二路電源的情況下,根據現場用電量(385.3KW),雨水及事故水池需配備兩臺100KW發電機(如遇停電現場機具使用率為50%),保證在臨時停電的情況下施工電器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并能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3.2配備的發電機與外供電源不得并聯運行,應有電氣聯鎖裝置,發電機應配有交流電壓表、交流電流表、有功功率表、力率表、頻率表、直流電流表等,并應配有短路保護和過負荷保護。3.3發電機組電壓應為400/230V三相四線制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接地電阻≯4。四:施工現場與周圍環境
1.?高低壓線路下方不得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2.?在建工程(含施工時的腳手架具)的外沿與鄰近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水平凈距應不小于:?3.外部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施工路面的垂直距離不小于:
4.?旋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與10KV以下線路邊線距離不小于2m。5.?室外開挖非熱管道溝沿與已埋電纜溝邊不小于0.5m。6.?對于以上達不到安全距離的設施必須增設保護措施:如屏障、遮欄、圍欄、防護網、警示牌等7.?在有靜電的處所施工,應采取接地泄漏措施,將聚集在設備上的靜電電荷泄地。8.?對于確因場地過小,旋臂機械端部與外線水平凈距達不到要求時,必須采取限制旋轉角度的可靠措施,必要時將旋臂與地錨拉緊固定。五:配電箱和開關箱
1.?配電系統應設置室內總配電屏和室外分配電箱或設置室外總箱或分箱,實行分級配電。
?2.?動力箱與照明箱應分開設置,如合置在一個箱內,則動力與照明應分路設置。
3.?總箱靠電源,分箱設置在負荷較集中的地方,開關箱由末級分配電箱供電,二者間距不得超過30m。
4.?配電箱、開關箱應采用鐵板或優質絕緣材料制作,鐵板厚度應大于1.5mm。
5.?配電箱、開關箱應安裝端正、牢固,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應安裝在牢固的支架上。固定箱的下底與地面垂距為1.3-1.5m,移動箱下底與地面垂距宜為0.6-1.5m。
6.?箱體內的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應分別與接線端子相連接,金屬箱體、金屬電器安裝板、電器金屬底座、外殼必須保護接零(通過保護零線端子板)。
7.?配電箱、開關箱應放置在無瓦斯、煙氣、蒸汽、液體及其他有害介質中,并須做到防雨、防塵、不得斜放或仰置。
8.?箱內配電線應采用絕緣銅導線,與活動門之間的連線應采用絕緣軟線,絕緣層顏色:相線A、B、C分別為黃、綠、紅色,工作零線N為蘭色,PE線為黃綠相間色。
9.?配電系統應采用三級控制兩級保護,即總配電箱、分配電箱和電氣設備開關箱控制,總開關箱和開關箱必須裝置漏電保護器。
10.?總配電箱應裝設總隔離開關和分路隔離開關,總熔斷器和分路熔斷器(或總自動開關和分路自動開關)及漏電保護器;總開關電器的額定值和動作整定值應與分路開關電器相匹配。11.?分配電箱應裝設總隔離開關和分路隔離開關及總熔斷器和分路熔斷器(或自動開關),總開關電器的額定值和動作整定值應與分路開關電器相匹配。
?12.?每臺用電設備應有專用開關箱,實行“一機一閘”制。開關箱內應有隨時切斷電源的設施,并應裝設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30mA(潮濕或有腐蝕介質場所應≯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秒。
總配電箱和開關箱中兩級漏電保護器的動作電流和動作時間應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分段保護功能。
13.各種開關電器的額定值應與所控設備額定值相匹配。
?14.配電箱、開關箱的導線進出線口應設在箱體下底面,進出線應加護套分路成束并作防水彎。
?15.移動式配電箱和開關箱的進出線必須采用橡膠絕緣電纜,進出開關箱的電源線嚴禁用插銷連接。
16.所有電箱應標記名稱、用途并作分路標記,箱門應加鎖。
?17.所有配電箱、開關箱的送電操作順序為:總配電箱---分配電箱---開關箱,停電順序正相反。
?18.配電箱、開關箱內不得放置雜物,不得通過箱門掛臨時線,箱內開關電器要完善,且保持整潔。六、使用周期?根據施工方案的施工進度計劃,雨水及事故水提升泵站備用周期5個月,如遇不可抗力的因素和政府部門行政性停工,備用周期應相應順延。七、安裝規范和安全技術措施1、現場臨時用電安裝、使用、維修、拆除等必須嚴格執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技術規范》(JGJ46-88)的要求。2、專職電工必須持證上崗。3、?安裝、維修、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專職持有特殊作業證專業人員作業。4、臨時停電或停電用的機械應拉閘斷電。5、?定期安全檢查,負責保護所用設備的負荷線,保護零線和開頭箱,發現不安全隱患,立即采取措施,消除子隱患。6、?所有電氣設備,必須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裝置。7、設備的不帶電的電器金屬外殼應采取接地、接零保護措施。8、引入、引出或過路電線均須加保護套管,杜絕使用絕緣老化、破損電線。9、輸電線路采取三相五線制,且截面符合負荷要求。10、禁止用其它金屬絲替代保險絲,移動電動工具必須符合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裝置。11、配電箱進出線路必須加護套,并做防水彎,導線束不得與箱體進出口接觸。12、配電室須配置ABC干粉滅火器或消防設施。13、所有配電箱專人管理,做到電箱防雨、防塵、上鎖。14、動力和照明配電系統分箱設置,露天的動力和照明必須有防雨措施。15、不得私自拉接超負荷和不符合規定的線路,任何機械接拆線必須由專職電工在相應的配電箱進行。八、觸電急救基本方法1、使觸電者脫離電源1)首先查明觸電者是否脫離電源,并應防止觸電者二次觸電或搶救者觸電。2)脫離電源方法A、斷開電源開關(要斷開相線以及零線)。B、使用絕緣物(如干燥的竹支、木桿)隔離或挑開電源或帶電體。C、用導電體使電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電保護器和短路保護器跳閘而斷開電源。2、對觸電者進行急救1)?觸電者停止呼吸、心臟不跳動,如果沒有其它致救的外傷,應視觸電為假死,必須立即在現場進行人工呼吸搶救,即使請醫生和送醫院途中也不準停止搶救。2)?搶救可用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方法。3、搶救方法1)?對口(鼻)人工呼吸法:(停止呼吸者)A、頭部盡量后抑,鼻孔朝天,解開領口和衣服,仰臥在比較堅實(如木板、干燥的泥地等)的地方。B、?用一只手捏緊鼻孔,另一支手掰開嘴巴(如果掰不開嘴巴,可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貼鼻孔吹氣)。C、深呼吸后,緊貼嘴巴吹氣或鼻孔吹氣,一般吹二秒,放松三秒。D、救護人換氣時,放松觸電者的嘴或鼻,讓其自然呼氣。2)胸外心臟擠壓法(心臟跳動停止者):A、解開觸電者衣服,讓其仰臥在地上或硬地板上。B、救護人騎跪在其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入在心口稍高一點的地方,即放在胸骨下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處。C、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3~4厘米,以每秒釧擠壓一次,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D、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其胸自動復原,血又充滿心臟,放松時撐根不必完全離開胸膛。3)如果觸者心臟跳動和呼吸都停止了,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方法要同時交替進行。4)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擠壓法要堅持不斷,切不可輕率中止。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尸斑或身體僵冷,經醫生作出無法救治的診斷后方停止搶救。應急救援責任制及組織機構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實行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和分級分部門負責制,由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統一指揮搶險救災工作。當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后,各有關職能部門要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預案》要求,履行各自的職責,做到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快速、高效、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如下:4、應急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長:余斌副組長:曹元慶顧文華成員:王道俊?李兆山?
5、應急小組主要成員崗位職責:
篇2:隧道施工臨時用電應急預案
隧道施工臨時用電應急預案
1、組織機構及職責
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余斌為組長,余道禮為副組長的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成員由項目部其他領導以及辦公室、安質部、工程部、機運物資部、財務部、派出所等部門和施工隊應急組織機構的負責人組成。
(1)指揮機構
項目部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搶險、救護、疏導、保障、善后、調查組和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組成,由項目經理余斌擔任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總指揮,項目副經理余道禮擔任副總指揮。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項目部綜合辦公室,由Z負責聯系協調,值班電話:0C****。
搶險組:Z負責。
救護組:由Z負責。
疏導組:由Z負責。
保障組:由Z負責。
善后組:由Z負責。
調查組:由Z負責。
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由各工區施工隊應急救援機構人員組成。我部目前施工隊主要有隧道2個施工隊,橋梁2個施工隊,路基3個施工隊,發生事故時根據需要調動各施工隊人員。
(2)職責
A總指揮的職責
a貫徹執行國家、地方、行業等有關安全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標準和規程;
b組織實施本項目應急預案,掌握施工生產中的事故災害及險情情況,解決應急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c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下令進入相應級別的應急狀態,必要時向三峽翻壩建設指揮部及宜昌市應急救援機構和安全管理部門報告有關情況;
d確保應急資源配備投入到位,組織項目部開展應急演練,指揮項目部總的應急行動。
B副總指揮的職責
a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指揮工作,總指揮不在位時,代行其職責;
b組織編制應急預案,監督落實項目部應急行動程序,督促檢查主管部門搞好培訓、演習;
c進入應急狀態時,負責事故現場指揮,并根據險情發展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d組織指揮善后現場恢復。
C應急辦公室職責
a掌握項目部事故災害及險情情況,及時向總指揮報告;
b負責項目部應急處置所需資源的統一調配,傳達應急各項指令;根據總指揮指令負責向當地人民政府(相關單位)應急機構報告險情及信息溝通。
D搶險組職責
實施應急處置時,將人員和設備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
E救護組職責
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
F疏導組職責
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
G保障組職責
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
H善后組職責
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
I調查組職責
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并做好相關工作的移交。
J現場應急自救領導組織機構職責參照項目部應急指揮中心的職責制定。
2、項目部應急組織機構聯系電話及應急物資儲備
(1)各應急相關單位人員聯系方式
①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聯系電話
姓名職務聯系電話
**項目經理1***3
***項目副經理15**99
***項目書記15**02
***項目副經理15**6
***副經理兼試驗室主任15***5
**項目總工15**01
**工程部長15**07
***安全部長15**9
***計劃部長15***11
**財務部長15***8
***物資部長15**10
***派出所長150**913
***辦公室副主任15**15
***隧道一隊隊長15**68
***隧道二隊隊長1**9
***路基一隊隊長150**7
***路基二隊隊長1**2
***路基三隊隊長13**29
**橋梁一隊隊長13**8
***橋梁二隊隊長13**71
②三峽翻壩建設指揮部應急指揮部聯系電話
安全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胡紹東,辦公電話07**8,手機150**0
③點軍區安全監督管理局聯系電話07**
④宜昌市安全監督管理局聯系電話071**
⑤消防電話:119
⑥急救電話:120
⑦**衛生院聯系電話:07**1
⑧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點軍分院聯系電話:07**
⑨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聯系電話:07**
(2)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
項目部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
(3)應急救援物資設備清單
應急救援物資設備清單
序號物資(設備)數量存放地點性能
1皮卡車2輛項目部合格
2擔架10付工區合格
3應急藥箱2個工區合格
4應急藥品若干工區合格
5手電筒20把工區合格
6報警器2個工區庫房合格
3、應急救援
1、響應機制:
1)事故一旦出現施工員立刻通知項目經理余斌或副經理余道禮。
2)施工員通知辦公室或劉鳳山,由辦公室通知項目總工李云、工程部長王驍、安全部長唐祿旭趕往事故現場。
2、應急措施:
⑴脫離低壓電源(電壓<500V)
①拉閘斷電。應注意拉線開關、平開關等只控制一根線,有可能是零線電源沒有斷開。
②切斷電源線,可用絕緣鉗或木柄鐵鍬、斧子等切斷電源線,斷線時應一線一線聯系切斷,在切護套線時應防止短路弧光電源傷人。
③
用絕緣物品脫離電源,當電源或帶電體搭落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衣物、手套、繩索、木棍等絕緣物作為救護工具,拉開電線或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
⑵脫離高壓電源
①拉閘斷電源,立即通知配電室值班人員緊急停電。
②短路法,當無法通知拉閘斷電時,可采用拋擲金屬導體的方法使線路短路迫使保護裝置動作而斷電。
⑶脫離跨步電壓
①斷開電源
②救護人員穿絕緣鞋或單腳著地跑到觸電者身旁,緊靠觸電者頭部或腳部把觸電者拖到電壓的地方。
3、搶救的方法
⑴若觸電者神態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發麻或在觸電過程中曾有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傷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必要時送醫院診治。
⑵若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心臟還在跳動,還在呼吸,將觸電者移到空氣清閑的地方安靜平躺,解開妨礙呼吸的衣扣腰帶。如果氣候寒冷注意保持體溫。迅速請醫生到現場診治。
⑶如果觸電要失去知覺,呼吸停止,但心臟還在跳動,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并及時請醫生到現場。
⑷如觸電者呼吸和心臟完全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擠壓急救,并迅速請醫生到現場。
⑸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觸電者,若確需要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
⑹周圍狹窄、潮濕,不具備搶救條件,可將其轉移到另外的地方急救。
⑺在搶救觸電者的同時,向醫療急救120救助,迅速到大門口接車。
⑻協助醫療急救120開展工作,迅速將傷員送至醫院醫治。
⑼做好現場的維護工作,保護好現場。
篇3:某臨時用電觸電應急預案
臨時用電觸電應急預案
在本工臨時用電中,由于電器設備、電纜反復移動,臨時用電的作業人員多、環境在不斷變化,工地觸電事故隨時可能發生。所以本工地編制觸電應急預案具體如下:
1、假設險情:假設工地用電人員由于誤動作發生低壓觸電事故;電纜被砸斷發生低壓觸電事故;塔吊的吊物進入高壓線的危險區發生高壓觸電事故另有應急預案,本預案中不考慮。
2、應急準備
2.1觸電搶險指揮組即項目部的安全搶險領導組,下設的搶救組、救護組,防護組,見附表,其中搶救人員有變動如下:
搶救組:*(電工班長)*(電工)*(修理班長)*(工程師)、*(安全監督)工地應急搶救領導組的機構職責、名單自定。
2.2搶救備用器材:5m絕緣桿1根
鋼筋場地備用的短路接地極兩處,用50×1500鋼筋打入地下1.5m,焊好接電線的螺桿,擰上螺帽M12(不擰緊)。備兩根70鋁芯線各長50m。
備一根20綜繩長30m。
備一根12尼龍繩長30m(存項目部)。
急救藥箱2個
手電6個(電工、搶險組、防護組、救護組、經理、副經理各1個)。
對講機6部。
符合安全的電工工具由電工自帶。
2.3應急聯系電話
市急救中心:120
*供電局調度電話:*,*
*配電室電話:
*起重機械分廠電話:*
2.4本應急預案只能模擬演練,要求搶險組、救護組的每一個同志熟知。
3、事故險情內部快速通報如遇觸電事故時,在現場的項目人員要立即用對講機向項目經理匯報險情;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現場人員迅速進行搶救觸電者脫離電源。
項目經理立即帶領搶救指揮組成員趕赴出事現場。搶救、救護、防護組成員攜帶著各自的搶險工具,趕赴出事現場。
4、搶救組到達出事地點,在項目經理指揮下分頭進行工作。
4.1首先搶救組和項目經理一起查明險情:確定觸電者的電源是高壓電還是低壓電觸電電源是否被切斷是否還有發生觸電的可能和危險物搶救組提出救護方案;項目經理主持商定搶救方案。對低壓觸電事故的處理,采取邊搶救邊匯報的處理方式。對高壓觸電事故采取邊準備邊匯報的處理方式,項目經理向公司主管副總經理請示匯報批準后組織實施。
4.2防護組負責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
4.3搶救組電工負責快速使觸電者脫離低壓電氣線路的電源。其方法: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較近,應立即切斷電源開關;如果事故離電源開關太遠,不即立即斷開,救護人員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桿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源線使之脫離電源;如果觸電者因抽筋而緊握電線,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膠把鉗等工具切斷電線;或用干木板、干膠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斷電流。
4.4脫離電源后的救護。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盡量在現場救護,先救后搬;搬運中也要注意觸電者的變化,按傷勢輕重采取不同的救護方法:如觸電者呈一定的昏迷狀態,還未失去知覺,或觸電時間較長,則應讓他靜臥,保持安靜,再旁看護,并召請醫生。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但還有呼吸和心臟跳動,應使他舒適地靜臥解開衣服,讓他聞些氨水,或在他身上灑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發熱。如天冷還要注意保溫。同時,迅速請醫生診治如發現呼吸困難,或逐漸衰弱,并有痙攣現象,則應立即進行人工氧合--一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復心臟跳動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如觸電者呼吸、脈搏、心臟均已停止,也不能認為已經死亡必須立即進行人工氧合,進行緊急救護。同時迅速請醫生搶救。
4.5人工氧合基本內容和步驟工人氧合是觸電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學方法。工人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即心臟按摩兩種方法)。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這兩種方法可單獨應用,也可以配合應用。
4.5.1口對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驟:使觸電者仰臥,頭部盡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鄂尖部與前胸大體保持在一條水平線上;觸電者頸部下方可以墊起,但不可在觸電者頭部下方墊枕頭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鼻孔(或口)緊閉,救護人深吸一口氣后緊靠觸電者的口(鼻)向內吹氣,為時約2s。
吹氣完畢,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鼻),并松開觸電者的口(或鼻),讓他自行呼氣,為時3s。
4.5.2心臟擠壓的操作方法、步驟:如果觸電者呼吸沒停而心臟跳動停止了,則應進行心臟擠壓。施行胸外擠壓是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或地板上,仰臥姿勢與口對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勢同。操作方法如下:
4.5.2.1救護者脆在觸電者腰部一側,或者騎跪在他的身上,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稍高一點的地方,即兩乳頭間略下一點,胸骨下三分之一處。
4.5.2.2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對成人應壓陷3~4cm。以每秒擠壓一次,每分擠壓60次為宜。
4.5.2.3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復原,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廓。觸電者如系兒童,只用一只手擠壓,用力要輕一些,以免損傷胸骨,而且每分鐘擠壓100次。
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互相聯系的,心臟跳動停止了,呼吸很快就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則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僅一個人搶救,則兩種方法交替進行,每吸氣2~3次,再擠壓10~15次。急救過程中,如果觸電者身上出現尸班或身體僵硬,經醫生做出無法救活的診斷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
4.6對特殊的觸電險情工地無法搶救時,工地只能經領導同意后向*供電局調度室報警求救。電話*,*或*市供電局調度室,電話*。請供電局搶險隊處理,工地進行配合。
4.7救護組在搶救觸電者恢復清醒的情況下,聯系救護車,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繼續救護。
4.8對發生觸電事故的電氣線路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和修復工作。5、觸電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項目經理立即召集土建隊長、安全員、機械員和有關班組的全體同志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訂防止再次發生類似的整改措施,并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修訂。
6、項目經理部向公司安質部書面匯報事故調查、處理的意見。
*公司*項目部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