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貿企業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風險分析
1.1.事故類型
1.1.1.中毒
1.1.2.員工用餐后,出現腹脹、腹痛、腹瀉不適或者惡心、嘔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現象。
1.1.3.員工婚喪嫁娶時,職工食堂承包宴席,用餐后,出現腹脹、腹痛、腹瀉不適或者惡心、嘔吐等疑似食物中毒現象。
1.2.危險源
食堂誤采用化學用品類食材導致的中毒事故;食物不新鮮或是變質,引發的中毒;食物或是用具的不潔引發的中毒;誤食有毒食物,或是不兼容食物的飲用,導致中毒;食物未煮熟。
1.3.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圍
食物中毒事故會危害公司人員的健康安全,嚴重則危及生命。食物中毒事故一般人群較大,可能性較大,影響范圍較大。
1.4.危險性分析
1.4.1.在公司食堂可能發生食物中毒事故。
1.4.2.食物中毒多發生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中毒人員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不適或者惡心、嘔吐等現象,嚴重者會出現昏迷、甚至死亡。由于公司食堂就餐人員較多,影響范圍較大。
1.5.事故前的征兆
1.5.1.食物變質;
1.5.2.食物或是餐具不潔引起中毒;
1.5.3.用化學類藥品代替食用佐料;
1.5.4.蔬菜農藥超標,食物未加工熟;
1.5.5.禁忌食材相配加工食物。
1.6.事故引發的次生事故
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是群體性突發事件,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乃至可能危及公司穩定的集群行為。可能對公司的正常生產甚至社會秩序造成重大影響,應制定必要措施加強預防和應急處置手段,減少和消除有害影響。
1.應急工作職責
1.1.組織機構
《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歸口綜合辦管理,成立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工作小組,分管總經理擔任小組組長,綜合辦主任擔任小組副組長,食堂全體、黨群處、物流處、安環處和綜合辦全體人員為成員。具體見附件10《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工作小組機構圖》。
1.2.職責
1.2.1.組長的職責
1.2.1.1.隨時掌握項目現場事故災害及險情,向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有關情況;
1.2.1.2.根據事故現場的情況,啟動并組織實施現場處置方案;
1.2.1.3.確保應急資源配備投入到位,指揮應急行動。
1.2.2.副組長(現場管理者)的職責
1.2.2.1.協助組長開展應急指揮工作,組長不在位時,代行其職責;
1.2.2.2.組織落實現場處置方案;
1.2.2.3.負責現場應急處置,根據險情發展,提出改進措施;
1.2.2.4.組織落實現場善后恢復。
1.2.3.傷員營救組職責
1.2.3.1.實施現場處置,將人員和設備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搜救被困人員。
1.2.3.2.對事故現場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制定搶救方案;
1.2.3.3.監督應急人員執行有效的應急措施,保證應急人員的安全;
1.2.3.4.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
1.2.4.醫療救護組職責
1.2.4.1.負責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
1.2.4.2.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
1.2.4.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
1.2.5.警戒疏散組職責
1.2.5.1.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
1.2.5.2.負責發生事故時,需要撤離的人員立即組織疏散撤離現場或周邊;
1.2.5.3.負責事故現場治安保衛,維持現場秩序,保護事故現場和證據;
1.2.6.后勤保障組職責
1.2.6.1.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
1.2.6.2.負責搶救物資的儲備、維護保養與供應;
1.2.6.3.保障部門應急救援人員的衣食住行。
1.2.7.清理恢復組職責
1.2.7.1.事故后的現場清除和恢復工作。
1.2.7.2.負責事故救援現場供水、供電、供氣的保障,做好應急通訊和運輸等工作;
1.2.7.3.負責事故結束后維修設備,盡快恢復生產。
2.應急處置
2.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2.1.1.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立即向四周呼救并采取應急處置措施,利用電話、對講機或派出人員等方法,迅速將情況和危害程度向班長和生產值班調度匯報。現場處置小組宣布啟動處置方案,應急處置組成員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應急處理。
2.1.2.發生非傷亡、經濟損失較小的事故,由單位負責人或現場負責人負責啟動現場處置方案,《群體性突發事件專項應急救援預案》進入預備狀態。
2.1.3.當事人或現場其它人員第一時間報告當班調度和食堂負責人。食堂負責人立即封存所有食物,等候檢查。
2.1.4.按照現場處置小組組長下達的指令,現場搶救組進行現場偵查,組織或協助事故單位開展搶險救災工作,啟動相應的處置措施。
2.1.5.當班調度立即報120急救,并通知綜合辦相關負責人員對其他未有癥狀人員實行集中監控,一有癥狀立即送夏河縣縣醫院。
2.1.6.當班調度在報120急救后立即報安全環保處及公司領導,由安全環保處及公司領導討論決定是否報警,由警方進行調查。
2.1.7.中毒者入院后的各項手續由綜合辦辦理。
2.1.8.事件發生后1小時內,由綜合辦負責人報告夏河縣衛生防疫部門,由夏河縣衛生防疫部門進行現場衛生檢驗。
2.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2.2.1.中毒窒息事故屬于三級事故類別的,現場人員應立即施救,并向部門負責人匯報,由部門負責人立即組織本部門人員進行救援。保護好現場,封存剩余飯菜并留樣。
2.2.2.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時,現場人員向相關人員報告后,要立即進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幫助催吐,盡快排出毒物,同時制止在場所有人員用餐。
2.2.3.應急辦公室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及時向應急總指揮匯報。分析可能引起中毒的原因,確定搶救方法。
2.2.4.應急辦公室根據事故類別、事故地點和救援工作的需要,通知公司各應急救援小組做好應急救援準備。查找、統計就餐人員,確定人員中毒狀況。
2.2.5.根據需要派有關人員和技術專家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援工作。
2.2.6.催吐:如果進食時間在1至2小時內,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20克,加開水200毫升,冷卻后一次喝下。如不吐,可多喝幾次,迅速促使嘔吐。亦可用鮮生姜100克,搗碎取汁用200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品,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進迅速嘔吐。
2.2.7.導瀉: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時間超過2小時,且精神尚好,則可服用些瀉藥,促使中毒食物盡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30克,1次煎服
2.2.8.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后一次服下。此外,還可采用紫蘇30克、生甘草10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飲料或防腐劑,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2.2.9.中毒窒息傷員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時,應立即按心肺復蘇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進行就地搶救;步驟為: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擠壓。搶救過程中的再判定:按壓吹氣1min后,應用看、聽、試方法在5~7s時間內完成對傷員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復的再判定。若判定頸動脈已有搏動但無呼吸,則暫停胸外按壓,再進行2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接著每5s吹氣一次(即每分鐘12次)。如脈搏和呼吸均未恢復,則繼續堅持心肺復蘇法搶救。
2.3.信息報告
2.3.1.食堂人員要根據事故的性質和蔓延趨勢,迅速匯報綜合辦管理人員召集現場處置工作小組成員,所有成員在5分鐘內達到事故現場,做出應急處理措施;如事故難以效控制,迅速向部門各級負責人匯報,向應急值班室報警,并對可能受事故波及區域的人員發出警報通知。具體見附件10《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現場處置工作小組聯系表》。
2.3.2.發生食堂食物中毒事故,崗位工作人員應立即向班長和生產調度匯報,同時向應急值班室報警。值班人員接到事故匯報后,及時向單位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匯報,并做好應急值班記錄。
2.3.3.現場出現事故征兆時,在事故地點及附近的人員首先排除事故隱患,利用電話、對講機或派出人員等方法,迅速將情況和危害程度向班長和生產值班調度匯報。
2.3.4.事故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現場情況;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已經采取的措施。公司24小時應急值班室:********,報警內線8000。
2.3.5.應急值班室要有對外部聯系電話,包括醫療救護隊、上級有關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電話聯系方式。可采用電話、手機、傳真等方式對外聯系和求援。具體見附件10《外部人員聯系表》。
2.4.應急保障
應急救援指揮部及其工作小組按照日常工作分工做好應急物資和裝備準備,各種器材應指定專人保管,并定期檢查保養,使其處于良好狀態,重點器材應設救援器材柜,專人保管以備急用。
2.4.1.通訊設備,包括固定電話、移動電話、近距離對講設備等6部。
2.4.2.急救設備,包括急救藥品、器具、設備等2套。
2.4.3.搶修設備,包括工程車輛、登高設備、維修工具、備用品等2套。
2.4.4.消防器材,包括滅火器、消防栓、消防沙箱、消防鏟、消防沙袋等2套。
2.4.5.運輸設備,包括面包車、救護車等1輛。
3.注意事項
3.1.使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
3.1.1.擔架使用時,由3~4人合成一組,將病人移上擔架,病人頭部在后,腳在前,抬擔架的人腳步、行動要一致,向低處抬時(下樓),前面的人要抬高,后面的人要放低,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狀態,上臺階時則相反,走在擔架后面的人要注意觀察病人情況。脊柱損傷病人要用硬板擔架,并將病人身體固定在擔架上,搬運時注意保持脊柱的穩定。
3.2.現場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項
3.2.1.一旦發生食堂食物中毒事故,現場又無人救援,此時務必鎮靜自救。
3.2.2.首先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時,立即撥打中心120呼救。
3.2.3.催吐。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并反復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如經大量溫水催吐后,嘔吐物已為較澄清液體時,可適量飲用牛奶以保護胃黏膜。
3.2.4.如在嘔吐物中發現血性液體,則提示可能出現了消化(消化食品)道或咽部出血,應暫時停止催吐。
3.2.5.導瀉。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時間較長(如超過兩小時),而且精神較好,可采用服用瀉藥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體外。用大黃、番瀉葉煎服或用開水沖服,都能達到導瀉的目的。
3.2.6.保留食物樣本。由于確定中毒物質對治療來說至關重要,因此,在發生食物中毒后,要保存導致中毒的食物樣本,以提供給醫院進行檢測。如果身邊沒有食物樣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嘔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醫生確診和救治。
3.2.7.在緊急處理后,患者應該馬上進入醫院進行治療。同時注意要保留導致中毒的食物,以便醫生確定中毒物質。
3.3.應急救援結束后
3.3.1.險情發生至現場恢復期間,疏散組應封鎖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發生意外。
3.3.2.明確應急救援行動結束的條件和相關后續事宜。
3.3.3.明確發布應急終止命令的程序。
3.3.4.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
3.3.5.事故波及范圍區域劃定,警戒線設置,安排人員現場值守。
篇2:后勤崗位風險評估(食堂)食物中毒
1.風險預想:(食堂)食物中毒。
2.風險危害:人身傷害。
3.原因分析:
(1)入庫食品把關不嚴,造成變質食品進入庫房;
(2)一次性采購大量易變質食品;
(3)保管員對食品管理不善,造成食品變質;
(4)食品沒有做熟;
(5)人為破壞;
(6)生食和熟食菜刀混用;
(7)生食和熟食散板混用。
4.預防措施:
(1)采購員必須對所采購物品認真負責,嚴禁購買變質食品,保管員在食品入庫時要對入庫食品認真檢查,嚴禁變質食品入庫;
(2)嚴禁采購員一次性采購大量易變質食品;
(3)庫房保管要認真巡檢所有食品,發現有腐爛變質食品要立即清除出庫房,向領導匯報,進行消毀;
(4)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對食品進行加工制做;
(5)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庫房和食堂操作間,加強食堂員工的思想教育,杜絕人為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6)對生食菜刀和熟食菜刀要分專人保管,分開放置;嚴禁生食菜刀切熟食,對所有工具要定期進行消毒處理;
(7)對生食菜板和熟食菜板要分專人保管,分開放置;嚴禁在生食菜板上切熟食;對所有工具要定期進行消毒處理。
5.綜合評估:
(1)人員高
(2)財產
(3)環境
(4)影響高
6.應急措施:
(1)員工發生食物中毒后要立即向領導匯報,并做好中毒員工的搶救工作,及時送醫院;同時停止出售剩余飯菜;
(2)認真保護好現場,協助查明事故原因;
(3)事故原因查明后,及時進行處理,盡快恢復工作。
(3)事故原因查明后,及時進行處理,盡快恢復工作。
篇3:學校食堂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應急預案
學校食堂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應急預案
按照上級有關部門關于學校突發事件“沉著應付、措施果斷、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總體要求。在認真做學校食品進貨、加工、消毒、留樣等工作的基礎上,盡最大可能防止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的發生,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樹立“責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時,敲警鐘,以防為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措施果斷,快速反應,高效處置。
二、組織管理
學校“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切實加強領導,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學校食品安全工作。成立群體性食物中毒處置領導小組,一旦發生群體性食物中毒,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處置領導小組協調開展工作。
食品安全工作、中毒處置領導小組:
組長:z
副組長:z
組員:z
三、食物中毒事件發生的應急處理預案
學校本著為學生和教師的身體健康的目的出發,在加強學校常規管理的同時,加強對食堂食品衛生工作管理,一旦發生學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一)、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學校食堂的供餐和生產。
(二)、及時報告:
1、條件:有3人(含3人)以上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癥狀。
2、程序:
(1)、立即內向林業局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報告內容如下:
①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數、癥狀及第一例發生的時間;
②學校的名稱、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
③供應單位的名稱、責任人、地點和聯系電話;
④目前狀況和緊急處理措施;
⑤報告時間和報告人。
(三)、救治病人:以最快速度將中毒人員送往就近醫院,無交通工具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請求救助,協助醫院救治病人,做好病員登記和通知家長等工作。
(四)、保護現場: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無關人員不允許到操作間或留樣處。
(五)、配合調查: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調查,按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六)、控制事態:落實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態控制在最小范圍(包括教學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七)、必要時報告公安、工商等部門。
四、注意事項
1、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2、如有個別家長來校探視,事件處置領導小組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發生后,要注意維護正常的學習秩序和工作秩序,廣大教師要做好食物中毒人員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必須經過學校同意,未經同意,任何個人不得接受采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5、事件發生后,立即采取緊急措施,未經允許,一切外來人員禁止進入校園。
(五)事故報告、處置聯系電話
學校辦公室:z:13***
Z:130***
Z:1***8
教育局:ZZ:13***
疾控中心:ZZ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