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電公司地震災害處置應急預案
1總則
1.1為了保證在發生破壞性地震時,**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應急工作能夠可靠、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損失,迅速恢復地震災區的電力供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的規定,結合電力系統的特點及公司實際制定本預案。
1.2**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各部門所在地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后,要在當地政府和各級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按照應急預案,迅速作出應急反應,立即投入抗震救災,努力做好“電力保障”的一切應急工作和“緊急支援”等工作。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由公司主要領導和有關部室負責人組成(名單見附件),下設抗震救災辦公室和5個應急工作協調小組(電網調度運行應急協調組、電力設施搶修與恢復供電應急協調組、后勤保衛與醫療救助應急協調組、物資供應應急協調組、地震知識宣傳與新聞發布應急小組),抗震救災辦公室設在生產技術部,負責抗震救災工作的統一協調和日常工作。
2.2**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職責是:在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負責指揮和協調**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的抗震救災和“電力保障”工作。抗震救災辦公室的職責是:在**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組織協調公司的抗震救災工作和地震災害損失的歸口統計上報工作。
2.3公司各部門應成立本部門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組長由本部門負責人擔任,副組長由本部門副職擔任,成員由本部門成員組成。
當發生6.0級及以上等級地震后,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立即成為抗震救災指揮部,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即為指揮部指揮長、副指揮長,領導小組成員即為指揮部成員,也可根據需要擴大指揮部成員,立即進入震后應急期。
3地震災害分級與應急啟動條件
3.1地震災害分級
3.1.1特別重大地震災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市年生產總值1%以上的地震;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7.0級以上地震。
3.1.2重大地震災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的地震;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6.5-7.0級地震。
3.1.3較大地震災害,是指造成20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的地震;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6.0-6.5級地震。
3.1.4一般地震災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的地震;發生在人口較密集地區5.0-6.0級地震。
3.2地震應急響應分級與啟動條件
3.2.1應對特別重大地震災害,啟動Ⅰ級響應。在市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公司負責電力系統的抗震救災工作和電力保障工作,并接受市公司的指導和支援。
3.2.2應對重大地震災害,啟動Ⅱ級響應。在市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公司負責電力系統的抗震救災工作和電力保障工作,并接受市公司的指導和支援。
3.2.3應對較大地震災害,啟動Ⅲ級響應。在市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公司負責電力系統的抗震救災工作和電力保障工作,并接受市公司的指導和支援。
3.2.4應對一般地震災害,啟動Ⅳ級響應。由災區所在鄉鎮人民政府領導災區的地震應急工作,災區所在地供電所在當地鄉鎮政府的統一指揮下負責本區的抗震救災工作和電力保障工作。
3.3地震預警級別及發布
3.3.1預警級別
按照可能發生地震事件的嚴重性和緊迫程度,地震預警發布級別分為三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表示。
地震臨震預警為Ⅰ級預警(紅色),就是對未來10日內可能發生5級以上地震區域作出預報。
地震短期預警為Ⅱ級預警(橙色),就是對未來3個月內可能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區域作出預報。
地震中期預警為Ⅲ級預警(黃色),就是對未來一年或稍長時間內可能發生5以上級地震的區域作出預報。
3.3.2預警發布
在已經發布地震短期預報的地區,如果發現明顯臨震異常,情況緊急時,向***供電公司報告。
4應急啟動程序與應急響應
4.1公司要按照破壞性地震的不同等級分別作出應急反應。
4.2當政府啟動Ⅰ級地震應急響應或接到供電所報告本地區發生特別重大地震災害后,公司立即啟動地震應急預案,做出Ⅰ級應急響應,立即召開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通報地震情況和電力設施運行和破壞情況,并向政府、市公司匯報震情、災情和電力設施運行情況,請求上級單位支援。公司主要領導現場指揮和協調抗震救災工作和電力保障工作。公司抗震救災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調動公司一切力量協調電力系統的抗震救災工作。當發生大面積停電時,立即啟動《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處置應急預案》。
4.3當政府啟動Ⅱ級地震應急響應或接到供電所報告本地區發生重大地震災害后,公司立即啟動地震應急預案,做出Ⅱ級應急響應,立即召開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通報地震情況、電力設施運行和破壞情況,并向政府、市公司匯報震情、災情和電力設施運行情況。公司主要領導現場指揮和協調抗震救災工作和電力保障工作。公司抗震救災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調動公司一切力量協調電力系統的抗震救災工作。當發生大面積停電時,立即啟動《電網大面積停電事件處置應急預案》。
4.4當政府啟動Ⅲ級地震應急響應或接到供電所報告本地區發生較大地震災害后,公司立即啟動地震應急預案,做出Ⅲ級應急響應,立即召開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通報地震情況、電力設施運行和破壞情況,并政府、市公司匯報震情、災情和電力設施運行情況。公司領導盡快到災區察看災情,協調電力抗震救災和電力保障工作。
4.5當接到供電所報告本地區發生一般地震災害后,公司抗震救災辦公室及時了解電力設施受損情況,并向政府、市公司匯報震情、災情和電力設施運行情況。
5震后應急期的“電力保障”及“緊急支援”工作
5.1震后應急期時間按照政府確定的起止時間,一般為10日,必要時可以延長20日。
5.2位于震區或地震影響很強范圍內的公司各部門除向公司抗震救災辦公室報告情況外,應組織人員,迅速查明本單位所轄的電力設施、設備、線路、電力通信、建(構)筑物等遭受地震破壞的情況,以及職工、家屬傷亡的情況。制定搶修、恢復的方案,立即投入搶修恢復工作和傷病員救護等工作,并將抗震救災和恢復供電工作情況再向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詳細匯報。
5.3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或指揮部迅速組織人力、財力,根據震區受破壞的情況,協助震區內公司各單位恢復被破壞的各種電力設施、設備、線路、建筑物等。
5.4對破壞嚴重,短期內難以修復的電力設施,調度部門和供電單位要組織實施臨時供電方案,保證災區重要用戶供電和災民的生活用電。
5.5震區系統各單位應對震后受次生災害危及的電力設施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并加強監測、監視,防止災害擴大。
5.6調度部門要密切注視電網運行情況,對地震可能造成的電網事故能做到及時處理,防止事故可能進一步擴大。
5.7搶修人員、交通車輛等應處于可調用狀態,根據要求,服從調動,隨時奔赴災區,參加抗震救災的“緊急支援”工作。
5.8保衛部門和工作人員要加強本單位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并協組災區公安部門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6臨震應急期“電力保障”應急的準備工作
6.1在接到政府Ⅰ級地震預警(紅色)或臨震預報后,要立即召開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會議,通報震情,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進入臨震應急期。
6.2做好抗震救災物資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本單位所轄范圍內的各種電力設施一旦遭受地震破壞后,急需搶修和恢復運行所需的物資、器材的準備。同時,對震后可能引發火災時,及時撲滅制止火災蔓延所需的各種物資的準備,交通車輛應急使用的準備,及時救護所需醫療物資的準備等,都應根據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需要做好準備。
6.3做好電網運行調度應急準備工作。在進入臨震期后,調度部門要做好電網調度運行的應急預案,對于可能受地震影響或地震產生的次生災害危險的電源、電力設施,要做好運行方式的調整或變更。對可能受地震破壞的電力通信設施,應制定搶修、恢復的預案。
6.4做好應急搶修和恢復運行的預案。進入臨震期后,各單位要對所管轄范圍內的主要電力設施、設備、建(構)筑物等進行全面檢查,對地震后可能遭受破壞的部分,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搶修和恢復預案。對地震后可能引起的各種次生災害要進行科學分析,制定必要對策。對地震后可能發生危及電力生產的地震災害。
6.5做好重要用戶備用電源的應急工作。進入臨震應急期后,各單位要檢查其備用發電機(電源)處于良好狀態,并檢查和敦促震區范圍內的重要用戶(醫院、監獄、廣播電視、水廠等),對原有備用電源進行檢查,使其處于應急可靠的備用狀態。
6.6做好人員組織管理工作。制定在發生破壞性地震時指揮系統的應急反應措施,關鍵要害崗位人員的震時操作要領和防震應急措施。要根據本單位情況,組織好搶險救護隊伍,并做好分工,處于應急狀態。同時,要確定職工、家屬的避震場所,以及合理疏散路線,按照當地政府的要求,做好職工家屬的避震疏散工作。
6.7做好臨震應急期地震知識的宣傳工作。要按照上級和當地政府的宣傳綱要,宣傳普及地震、防震、避震、搶險救災和救護等方面的知識,提高職工和家屬對地震的應變能力和自防自救能力,正確引導輿論,平息并防止謠傳。
7災情匯報與信息通報
7.1各單位在發生破壞性地震后,在3小時之內(晚上在6小時之內)將震情和電力設施運行情況向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辦公室匯報,公司在8小時之內向政府、市公司匯報震情和電力設施運行情況。
7.2公司上報的受災情況、電力設施運行情況、電力系統抗震救災和恢復供電情況,由行政工作部會同抗震救災辦公室統一口徑上報。
7.3有關公司系統的受災情況、電力設施運行情況、電力系統抗震救災和恢復供電情況的信息發布,由政治工作部、行政工作部、抗震救災辦公室負責執行。
8、附則
公司各單位應根據本預案,修訂本單位的地震應急預案。
9、附件:
9.1**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
9.2**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應急工作制度
9.3**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抗震救災辦公室應急工作制度
9.4電網調度運行應急協調組應急工作制度
9.5電力設施搶修與恢復供電應急協調組應急工作制度
9.6后勤保衛與醫療救助應急協調組應急工作制度
9.7物資供應應急協調組應急工作制度
9.8信息發布與防震宣傳應急工作制度
篇2:介休市教育系統重特大安全事故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保障學校教育教學秩序和保護學生、教職員工的人身安全,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及地震災害的發生,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重、特大安全事故及地震災害,高效、有序地組織事故、災害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減少師生員工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山西省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山西省教育系統重、特大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本預案。
一、預案范圍及事權劃分
(一)本預案重大安全事故指:在我市教育系統內發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死亡、重傷8人以上,或一次經濟損失10000元人民幣以上,100000元以下或產生較大影響的事故;特大安全事故指:在我市教育系統內發生的一次死亡5人(含5人)或一次經濟損失人民幣100000元以上,1000000元以下以及其它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事故包括:火災事故;交通安全事故;食物中毒;傳染性疾病;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學危險品在運輸、使用中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集體活動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其它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
(二)本預案適用范圍
在介休市行政區劃內政府、企業和社會力量舉辦的全日制中小學(含職業學校)、幼兒園等發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適用本預案。
(三)事權劃分
各地方中小學、幼兒園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及地震災害后,應急救援工作由當地人民政府負責指揮和組織實施,教育行政部門積極參與指導協調;企業學校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及地震災害后,應急救援工作由企業負責指揮和組織實施,教育行政部門參與指導協調。
二、應急救援機構和職責
為了加強對重特大安全事故及地震災害應急救援的協調和指導,市教育局成立重、特大安全事故及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閆伯永市教育局局長
副組長:張德燦市教育局副局長
張炳義市教育局副局長
劉敦浩市教育局副局長
劉清亮市教育局紀檢組長
張國富市教育局工會主席
成員:由辦公室主任、政教科、教育股、教研室、人事股、計財股、成職教股和勤工股股長組成。
主要職責:全面協調和指導事故及地震災害應急救援工作,并對應急救援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負責報告事故、災害及應急救援情況。適時將事故的原因、責任及處理意見予以公布。
應急救援領導組下設辦公室。
辦公室主任:張德燦(兼)
副主任:梁智市教育局辦公室主任
何海鷹市教育局政教科副科長
冀有泊市教育局教育股股長
主要職責:負責應急救援預案的日常協調工作;協調領導組實施本預案;匯總報告事故或災害情況;傳達領導組的各項指令;協調、指導事故或災害單位做好穩定秩序和傷亡人員的善后及安撫工作。
辦公室設在市教育局政教科。
根據事故情況和現場需要,在政府部門領導和指揮下,依托機關部門設立若干組。由領導組各副組長負責,抽調分管科室人員,根據各組分工,及時、快速,有效投入應急救援工作。
1、現場處理組:劉敦浩負責。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或災害處理情況,協調有關單位負責救援工作。
2、專業搶救組:張德燦負責。主要是對事故或災害進行現場救治,如滅火、打撈、關閉有毒有害氣源或泄露源等。
3、警戒維護組:張德燦負責。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人員撤離,勸說圍觀人員離開事故或災害現場。
4、醫療救護組:張國富負責。開設救護所,負責受傷、中毒人員的救護。
5、后勤保障組:張國富負責。負責指揮人員和救援人員的現場食宿安排,保障物資裝備供應,協調處理傷、病員的救援工作。
6、善后處理組:張炳義負責。負責對死亡、受傷人員家屬的安撫、慰問工作,做好思想穩定工作,妥善處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種不安全、不穩定因素。
7、交通運輸組:劉清亮負責。運送物資、裝備等。
8、機動組:劉清亮負責。臨時確定、調動、使用。
三、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現場保護和報告
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單位必須立即嚴格保護事故現場,不得隨意挪動和破壞,妥善保護好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以及疏散人群、疏導交通等原因確需移動現場物體的,要做出標志,繪制好事故現場圖。
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單位必須立即將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等基本情況報告當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按規定逐級上報,并在24小時內寫出書面報告。
事故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2、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初步估算;
3、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4、事故搶救、處理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5、發生事故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
四、應急反應
接到重、特大安全事故或地震災害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預案領導組及辦公室有關人員要立即趕赴現場,安排協調各方面力量,迅速開展搶救工作。
五、其它事項
在重、特大安全事故及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預案中,各有關單位必須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職責,不得擅自脫崗和玩忽職守。對于事故瞞報、謊報和延誤不報,造成事故進一步擴大,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對于在應急救援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應給予獎勵。
對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根據國家、省、晉中市的有關規定進行。
各鄉鎮中心校、中學,各市直廠礦學校都要制定重、特大安全事故及地震災害應急救援預案,并報市教育局備案。要建立應急救援預案機構和隊伍,并保證人員、經費和裝備落實到位。
篇3:Z大廈地震災害應急處理預案
大廈地震災害應急處理預案
1.發生地震時,各崗位員工應保持鎮定,堅守崗位,在附近尋找堅固的結構部位尋求掩護,切勿離開本大廈區域。
a)遠離窗戶、玻璃、不牢固的支架或懸掛的物件。
b)切勿在懸掛物上逗留,應在適當時機盡快離開。
c)地震時切勿在樓梯下躲避。
2.控制中心應立即通知秩序維護部當值最高負責人,按照指示,通過應急廣播向本物業區域的業主(住戶)提示以下注意事項:
"各位業戶請保持鎮定,本大廈建筑結構是安全可靠的,請各位業戶切勿乘坐電梯,按照應急疏散路線從消防通道有秩序地撤離;撤離后統一在本大廈的廣場的集合;在樓內的業戶請遠遠離窗戶、玻璃、不牢固的支架及懸掛物體。"
3.工程部應迅速切斷生活水泵、供水,關閉其附屬設備,切斷非應急電源及天然氣總閥門。
4.秩序維護部通知客戶服務中心協助組織業戶有秩序地沿應急疏散通道撤離本物業管理區域的危險地區,并在安全空曠場地集合。
5.秩序維護部領班立即安排隊員,維護疏散秩序,安慰業戶,控制所有出入口,嚴禁任何人員進入本大樓,并應檢查所有可能的火源是否熄滅,防止火災發生。
6.所有管理部人員嚴禁散播謠言或夸大本大樓的損壞情況,切勿引起業戶恐慌。
7.秩序維護部要增加巡檢人員,防止不法人員趁亂作案,危害客戶利益。
8.地震警報解除后:
a)工程部應仔細檢查所有設備系統、房屋結構。如有必要,應請有關技術部門進行鑒定,并出據鑒定報告,設備系統如有損壞,應迅速維修,盡快恢復正常。
b)所有電梯,應請有關技術部門進行鑒定,并根據鑒定報告結果決定是否開啟。
c)經管理部總經理同意,由客戶服務中心應公開致函全體業戶,解釋本大樓受損情況及修復情況,通知業戶視情況安排本公司的恢復辦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