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6 閱讀 1170

1總則

1.1編制目的

規范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急管理和應急響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維護職工的生命安全,維持正常的安全生產秩序。

1.2編制依據

依據《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消防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安徽省安全生產條例》和《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單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救援工作。

1.4應急預案體系

根據本企業管理體系及行業特點,應急預案體系包括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1)綜合應急預案:規定本企業應急組織機構和職責、應急響應原則、應急管理程序等內容。

(2)專項應急預案:主要是根據本企業生產加工特點,為應對幾種安全事故類型。各專項事故預案詳見5.4各項應急救援預案

(3)現場處置方案:是針對具體的部位、設備設施、事件及災害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

1.5應急工作原則

遵循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單位自救與專業應急救援相結合的原則。

2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

2.1生產經營單位概況

安徽拓源位于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示范區,和縣烏江通江大道工業園區,東離長江碼頭5公里,西離巢寧公路100米,北距南京三橋僅20公里,水陸運輸極為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公司占地100畝,總投資約一億元人民幣,一期廠房建筑面積13000平米,二期建設完成5400多平米綜合樓及廠房,三期工程正在籌建建當中。

在管理上我們實行總經理負責制,并配有八個職能部門,產供銷一體的管理體系。裝備七條國內最先進的自動化冷彎成型設備和三條縱剪設備,專業生產方管、矩形管、腳手架管等多種管材。于2009年2月正式生產、運營,年產各類管材14萬噸。產品廣泛用于建筑裝飾、汽車制造業、機械制造、船舶、橋梁、公路護欄、鋼結構等多個領域。產品主銷長江金三角、寧波、杭州、上海、昆山、無錫,遠銷武漢、南昌、及本省各地。

我公司從事生產、銷售團隊130人,我們堅持“誠信經營、薄利多銷、優質服務、相融共生”的經營和發展理念,依靠準確的市場定位和不斷創新的經營策略,從而使我們公司能夠健康、穩步、快速地發展。

2.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本企業涉及到吊裝、分切、卷扎、用電、用氣等危險源.這些危險源蘊含著相當大的能量,一旦失控,所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將是相當巨大的.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1)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在公司領導統一領導下,各有關職能部門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開展。

(2)成立事故應急總指揮部。總指揮由總經理擔任,如有特殊情況,總經理不能到位時,由生產副總代任。副總指揮由生產副總擔任。成員由生產部、設備部、安質環部、以及各車間負責人組成。

篇2: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和報告處理制度

一、企業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且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使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熟悉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性。

二、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

三、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在事發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報告。

四、單位主要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于1小時內報告有關部門并積極組織搶險,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和事故后逃匿,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五、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

4、事故己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5、已經采取的措施;

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六、支持和配合事故調查工作,并認真汲取事故教訓,開展警示教育,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整改和防范措施,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七、應當依法妥善處理事故的善后工作,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向事故傷亡人員支付賠償金,并積極配合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

篇3:調度指揮兼應急救援中心主任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安全第一”的方針和《煤礦安全規程》,貫徹執行上級有關安全方面的方針、政策、文件和指示精神等。

二、在分管總經理領導下,負責協調處理全礦生產(建設)中出現的安全管理問題。

三、認真組織檢查井上井下生產中(建設)出現的安全問題,并負責協調和處理。

四、負責組織追查、分析及參與處理重大事故,做好布置檢查、督促和處理工作。

五、認真布置礦委及上級下達的有關安全活動、質量標準及文明生產(建設)等工作,并認真檢查、落實。

六、組織好生產(建設)調度會,協調好安全方面的問題。按時參加每周一次的安全例會以及有關安全會議。

七、經常深入井下,檢查生產(建設)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及安全隱患,并責成有關單位迅速處理。

八、負責本單位及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的檢查、考核、評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