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爆破傷人事故原因預防措施

煤礦爆破傷人事故原因預防措施

2024-07-15 閱讀 2137

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總體狀況趨穩趨好。事故總量有較大幅度下降。但是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和全國人民的期望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形勢依然嚴峻。煤礦事故仍然頻繁、反復發生,煤炭生產百萬噸死亡率居高不下。嚴重影響我國煤炭行業的發展。爆破安全管理就是煤礦生產管理和安全技術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之一,近年來,南江煤電有限責任公司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管理、裝備、培訓并重”的原則,在體制、機制、管理、投入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使公司安全生產工作不斷加強和改進,企業效益得到了明顯提升,職工收入得到了大幅度增長,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穩步發展。

認真汲取煤礦爆破事故教訓,強化爆破安全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爆破人員的操作水平,該公司把每年4月16日定為“安全警示教育日”,活動期間該公司舉辦了爆破業務知識培訓班,通過培訓和考試,爆破員深刻認識到,違章爆破的危害和造成事故就是違法的嚴重性,進一步增強爆破員安全意識和業務知識,提高安全爆破操作技能,為公司今后安全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縱觀我國煤礦爆破傷人事故的典型案例,不難發現,一起起血淋淋的放炮事故,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無法用語言表達我們心中之痛,在每起爆破傷人事故的背后,都證明了“三違”這一罪魁禍首。“三違”不反,事故難免。違章作業導致了事故發生,“三違是劊子手”,“三違”——害人、害已!通過對爆破傷人事故案例的總結和剖析,我們大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造成爆破傷人事故的原因:

一是爆破母線過短,避炮安全距離不夠,躲避選擇不當,造成飛煤、飛石傷人;二是爆破時,未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爆破警戒的規定,有漏警戒通道,或警戒人員責任心不強,人員誤入放炮地點。放炮未完成,擅自進入工作面檢查、作業;三是處理拒爆、殘爆未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程序執行和方法操作,隨意使用《煤礦安全規程》嚴禁使用的處理方法,致使拒爆炮眼突然爆炸崩人;或者爆破員違章將發爆器帶入警戒區內,用打火放電檢測電爆網路是否導通,造成傷人事故;四是通電以后出現拒爆時,等候進入工作面的時間過短,或誤認為是通電網路故障而提前進入,造成崩人;五是聯線前,電雷管腳線沒有扭結成短路,導致雜散電流等通過爆破網路或雷管,造成雷管突然爆炸傷人;六是爆破制度執行不嚴,發爆器及其把手、鑰匙亂扔亂放,或任意使用固定爆破母線,造成爆破工作混亂,當工作面有人工作時,另有他人用發炮器通電起爆,造成崩人。

血的教訓,當以為鑒。通過剖析爆破傷人事故的原因,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預防爆破傷人事故的發生:

一是爆破母線要有足夠長,避炮安全距離符合《作業規程》規定。即:在掘進全巖直巷磧頭爆破,避炮距離不小于150米,在掘進全巖轉彎磧頭爆破,避炮距離不小于120米;在掘進煤巷、半煤巷直巷磧頭爆破,避炮距離不小于120米;在掘進煤巷、半煤巷轉彎磧頭爆破,避炮距離不小于90米;在掘進全巖上山磧頭爆破,避炮距離不小于150米,且人員要在躲避洞內;采煤工作面爆破,避炮距離不小于50米。二是爆破時,安全警戒必須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爆破警戒的規定,班組長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爆破地點的所有通路上擔任警戒工作。爆破未結束,任何人都不能進入爆破地點,警戒人員必須在安全地點警戒。必須指定責任心強的人當警戒員,一個警戒員不能同時警戒兩個通道,警戒位置必須在警戒線以外,爆破后,只有班長通知解除警戒,方可到爆破地點檢查爆破結果及其它情況;三是通電后裝藥炮眼未響時,如使用的是延期電雷管至少要等15分鐘,方可沿線檢查,不能提前進入工作面,以免炮響崩人;四是爆破工應最后一個離開爆破地點,并按規定發出數次爆破警號,爆破前應清點人數。五是采取切實有力措施,避免因雜散電流造成突然爆炸崩人;六是爆破工爆破后要認真、細致的檢查工作面爆破情況,防止遺留拒爆、殘爆炮眼。處理拒爆、殘爆時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的程序方法操作,爆破員嚴禁將發爆器帶入警戒區域內,嚴禁用打火放電檢測電爆網路是否導通。七是爆破工應妥善保管好炸藥、雷管、發爆器及其把手、鑰匙,以免造成意外傷人。

篇2:爆破工安全環保職業衛生工作職責

一、爆破工必須熟練掌握以下內容:

(l)常用爆破器材的性能,使用條件和安全要求。

(2)起爆藥的起爆方法。

(3)裝藥、填塞、網路敷設、警戒信號、起爆等爆破工藝和操作技術。

(4)爆破后的安全檢查和盲炮處理。

(5)爆破事故的預防和搶救。

二、放炮前爆破工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檢查工作面是否有浮石滑落,人員設備是否撤出警戒區。

(2)炮眼數目是否清楚,裝藥回填質量是否達到要求,網路連接是否安全暢通,是否具備準爆條件。

(3)警戒區內是否有人員、牲畜,無法撤出的設備是否采取了有效保護措施,警戒線上各有關要道口是否設置人員警戒。

(4)放炮母線不準與電纜、導電體接觸或搭掛在一起,長度必須足夠長。

三、爆破工必須按規定要求依次發出“預告”、“起爆”、“解除”規范信號。

四、爆破器、工作面爆破物品臨時存放箱及箱內爆炸物品均有指定的爆破工負責看管,并由另外指定的爆破工保管其鑰匙并隨身攜帶,不得轉交他人,不到放炮時二者不得相遇。

五、正確保管和使用所領取的爆破器材,不得遺失或轉交他人,不準擅自銷毀和挪作它用。

六、放炮后爆破工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在班組長直接領導下(班組長必須有爆破員資格證)進行當班盲炮處理,如果當班未能處理完畢必須現場交接清楚給下班班長。若屬無法處理的必須設置明顯標志,采取預防措施,并及時報告有關上級領導派人處理。

(2)將當班所領取、使用、剩余爆破器材的種類、數量、使用地點、使用情況分類注明,填寫在工作日志上并由班長、工段長簽字確認。

(3)將剩余爆破器材當天及時如數退回爆破器材庫,工作面爆炸物品臨時存放箱中只能按規定存放當日爆破器材,不得存放它日爆破器材。

篇3:爆破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3)

爆破工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三)

1、爆破工應符合下列條件:

a年滿十八周歲,從事過一年以上與爆破作業有關的工作;

b工作認真負責;

c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d體檢合格;

e按爆破員培訓大綱的要求,進行過培訓并考試合格。

2、爆破作業地點有下列情形之一時,禁止進行爆破工作。

a.有冒頂或邊坡滑落危險;

b.支護規格與支護說明書的規定有較大出入或工作面支護損壞;

c.通道不安全或通道阻塞;

d.爆破參數或施工質量不符合設計要求;

e.距工作面20m內風流中沼氣含量達到或超過1%,或有沼氣突出征兆;

f.工作面有涌水危險或炮眼溫度異常;

g.危及設備或建筑物安全,無有效防護措施;

h.危險區邊界上未設警戒;

i.光線不足或無照明;

j.未嚴格按本規程要求做好準備工作。

3、禁止進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業的人員穿化纖衣服。

4、在大霧天、黃昏和夜晚,禁止進行地面和水下爆破。遇雷雨時應停止爆破作業,并迅速撤離危險區。

5、裝藥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a.裝藥前應對硐室、藥壺和炮孔進行清理和驗收;

b.大爆破裝藥量應根據實測資料校核修正,經爆破工作領導人批準;

c.使用木質炮棍裝藥;

d.裝起爆藥包、起爆藥柱和硝化甘油炸藥時,嚴禁投擲或沖擊;

e.深孔裝藥出現堵塞時,在未裝入雷管、起爆藥柱等敏感爆破器材前,應采用銅或木制長桿處理;

f.禁止煙火;

g.禁止用明火照明;

h.禁止使用凍結的或解凍不完全的硝化甘油炸藥。

6、堵塞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a.裝藥后必須保證堵塞質量,硐室、深孔或淺眼爆破禁止使用無填塞爆破(擴壺爆破除外);

b.禁止使用石塊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

c.填塞要十分小心,不得破壞起爆線路;

d.禁止搗固直接接觸藥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沖擊起爆藥包;

e.禁止在深孔裝入起爆藥包后直接用木楔填塞。

7、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藥包或藥柱中的導火索、導爆索,導爆管或電雷管腳線。

8、炮響完后,露天爆破不少于5min(不包括硐室爆破),地下爆破不少于15min(經過通風吹散炮煙后),才準爆破工作人員進入爆破作業地點。

9、爆破后,爆破員必須按規定的等待時間進入爆破地點,檢查有無冒頂、危石、支護破壞和盲炮等現象。

10、爆破員如果發現冒頂、危石、支護破壞和盲炮等現象,應及時處理,未處理前應在現場設立危險警戒或標志。

11、處理盲炮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a.發現盲炮或懷疑有盲炮,應立即報告并及時處理。若不能及時處理,應在附近設明顯標志,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b.難處理的盲炮,應請示爆破工作領導人,派有經驗的爆破員處理;

c.處理盲炮時,無關人員不準在場,應在危險區邊界設警戒,危險區內禁止進行其他作業;

d.禁止拉出或掏出起爆藥包;

e.電力起爆發生盲炮時,須立即切斷電源,及時將爆破網路短路;

f.盲炮處理后,應仔細檢查爆堆,將殘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來,未判明爆堆有無殘留的爆破器材前,應采取預防措施;

g.每次處理盲炮必須由處理者填寫登記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