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通風系統調整安全技術措施

通風系統調整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5842

目前礦井的新主風機即將安裝完成,礦井通風系統調整(進回風井功能調整)時機已成熟,為保證通風系統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組織措施

為了保證調整工作的順利進行,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通風副總工余綠榮擔任,副組長由機電副總工袁途明,通瓦科、機運部、調度室相關人員及通風隊隊管人員為小組成員。

二、礦井通風系統調整時間:2010年9月23日(風機性能測定完成后進行)

三、系統調整前的準備工作

1.通風隊作好調整系統所需的儀器儀表的準備工作,如風表等。

2.作好調整系統所需的設施材料準備工作,構筑好通風設施。新構筑并應關閉的通風設施包括反回風石門隔風墻、+450水平2#聯絡巷風門、+450風橋風門。應打開并下掉的通風設施為+450水平回風石門風門、+450反回風石門風門。

3.風井所有土建工程、主通風機及各附屬裝置安裝完畢,主通風機試運行正常并進行性能測試后,方可進行通風系統調整。

四、工作順序

第一步是啟動新主風機,將進風井變為回風井,使礦井處于一進兩回的狀態(主平硐進風,進風井和回風井均回風),防止礦井在系統調整時處于無風狀態。其順序是:關閉+450水平2#聯絡巷風門→打開并拆掉回風石門風門→關閉進風井防爆門、啟動新風機(先啟一級,30分鐘后啟動二級,以便測定一級及二級時的風量)。

第二步是回風井調整為進風井。其順序是:停止原風機運轉→關閉+450風橋下口風門→打開并拆掉+450反回風石門風門及原回風井防爆門。

五、調整前、后的通風系統

1、調整前的通風系統

調整前,采用主平硐和新增進風井進風,回風斜井回風,原主通風機型號為BDKⅡ—8—No24。通風路線為:新鮮風流經主平硐及新增進風斜井→450運輸石門→采掘工作面用風地點;乏風級450回風石門→450回風風橋→450反石門→680總回風巷→回風斜井→風機抽出地面。

調整前的通風系統詳見《龍灘礦井調整前的通風系統示意圖》

2、調整后通風系統

調整后,采用主平硐和原回風斜井進風,新增進風井回風,主通風機采用新安裝于進風斜井的風機,風機型號為FBCDZ—8—No.26通風路線為:新鮮風流經主平硐及原回風斜井→450運輸石門→采掘工作面用風地點;乏風經450回風石門→310放水大巷→進風石門→新增進風斜井→風機抽出地面。

調整后的通風系統圖詳見《龍灘礦井調整后的通風系統示意圖》

六、通風系統調整所需的設施

1、拆除的通風設施

一是450回風石門風門(2#聯絡巷東側);二是+450反回風石門調節風門。

2、構筑的通風設施

構筑1道擋風墻,地點為+450回風石門內(311放水巷入口與+450水平1#聯絡巷之間)。2組風門分別為,一是+450水平2#聯絡巷內,二是450回風風橋下車場內(后期將風門改為永久擋風墻)

七、測風工作

1、測風地點及測風人員安排如下:

⑴風井,負責人吳恩彪;

⑵主平硐2100,負責人張朝軍;

⑶+450反回風石門,負責人祝玉林;

⑷+450進風石門,負責人楊中榮;

⑸3116北機巷電話機附近,負責人楊建國。

另外,在+450回風石門電話機旁留1人守電話。

2、測風要求:通風系統調整前測2~3次風量,調整后在一級和二級運行模式下各測2~3次風量,以確定各地點風量變化情況。

八、調整通風系統時通風設施的控制

1、打開+450回風石門的風門,現場負責人員為:楊中榮、張強(守電話)

2、打開+450反回風石門風門及關閉+450回風風橋下車場的風門,現場負責人員為:祝玉林、蔣貴林。

九、安全注意事項

1、井下除3116北機巷排水外,停止所有工作。

2、除排水1人、救護隊1人、瓦檢員1人、電工1人和測風控風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撤出礦井。

3、除3116北機巷排水專用供電及猴兒車供電外,在中央變電所切斷礦井其他所有電源。

4、通風系統調整過程中,必須設1人在守+450回風石門與2#聯絡巷穿口處電話,以便井下和地面保持聯系。

篇2:巷道貫通調整通風系統安全技術規定

1、巷道貫通、調整通風系統安全技術措施:

(1)巷道貫通,礦井調整通風系統前,應預計受影響的范圍、受影響地點風量、瓦斯及其它有害氣體濃度的變化情況。

(2)礦井調整通風系統時,對風量減少較大的地區要停電、撤人,嚴禁強行生產。

(3)調整通風系統期間,要加強全礦井的瓦斯檢查,對受影響地區的瓦斯、風量應實行連續監測。

(4)調整通風系統完畢,除對受影響地區外,還要對相關地區的瓦斯、風量等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巷道貫、調整通風系統的保證措施:

(1)加強對巷道貫通和調整通風系統的組織領導,改變全礦井或一翼通風系統時,要成立以總工程師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制定調整方案,并報集團公司批準;調整一個采區的通風系統由礦總工程師批準。

(2)建立調整通風系統安全措施審批制度,調整通風系統的措施必須由礦總工程師負責組織通風、調度、安監、地測、生產等部門會審。

(3)加強巷道貫通和調整系統期間的安全監督工作,調整通風系統期間,安監部門要派人對重點地區和關鍵環節進行監督,保證安全措施全面落實。

3、強制執行措施:

(1)改變全礦井通風系統或因巷道貫通,改變局部通風系統時,必須提前編制通風設計及安全措施,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107條和108條的有關規定。

(2)巷道貫通、調整整通風系統時,必須明確專人現場統一指揮,明確崗位分工,落實責任。

(3)掘進巷道接近老空區和小煤窯巷道時,必須執行“先探后掘”的原則,并制定防止通風系統發生紊亂的安全技術措施。

4、巷道貫、調整通風系統的安全技術培訓內容

參與調整通風系統的人員要經過分級培訓,對一般人員以礦井通風瓦斯常識,巷道貫通,調整通風系統常發生的事故案例為主要內容進行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對巷道貫通,調整通風系統的指揮人員和主要工種則以專業知識和通風瓦斯事故應急措施為主要內容進行培訓,以提高其業務能力。

篇3:通風系統優化調整制度范本

1、每月初由通防技術人員對井下各用風地點的風量進行核算,并按照“以風定產”的原則,核定礦井的生產能力。

2、每季未由通防技術人員對井下各用風地點的通風阻力進行核算,合理分配風量。

3、井下備用面形成后,要進行通風阻力核算,選擇通風阻力小的巷道,合理建筑通風設施。

4、各采掘工作面施工前需要編制通風設計及安全措施,杜絕不符合規定的串聯通風、擴散通風。

5、每月對礦井的有效風量率進行計算,每季度對礦井的外部漏風率進行測定。

6、對北三瓦斯異常區瓦斯涌出情況進行分析,合理調整通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