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煤塵爆炸事故處理措施
一、處理瓦斯爆炸事故的措施
1、選擇最短的路線,以最快的速度達到遇險人員最多的地點進行偵察、搶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風方向進入災區;二是沿進風方向進入災區。選擇哪條路線進入災區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確定。一般來說,救護力量少時,要沿進風方向進入災區,因為在空氣新鮮的巷道中行進,對保持救護隊的戰斗力,減少隊員體力消耗有利。如果爆炸后,進風巷道跨塌、冒頂和堵塞,一時難以清理、維修,也可沿回風方向進入災區。但在回風中行進,有煙霧和有毒氣體的威脅,救護隊員的行進速度較慢,可是,這一帶往往也是遇險人員較集中的地方,救護力量多時,可以同時從進回風兩側派人進入。
2、迅速恢復災區通風。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復災區的通風,排除爆炸產生的煙霧和有毒氣體,讓新鮮空氣不斷供給災區,是搶救遇險人員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恢復通風前,必須查明有無火源存在,否則回再次引起爆炸。
3、反風。在緊急搶救遇險人員的特殊情況下,爆炸產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嚴重威脅回風方向的工作人員時,在確認進風方向的人員已安全撤退的情況下,可考慮采用反風。但對此必須十分慎重。不經過周密分析,盲目行動,往往會造成事故擴大。
4、清除災區的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發生冒頂,造成巷道堵塞,影響救護隊員進行偵察和搶救時,應考慮清理堵塞物的時間,若巷道堵塞嚴重,救護隊員在短時間內不能清除時,應考慮其它能盡快恢復通風救人的可行辦法,同時要恢復堵塞區外的通風,讓不佩帶呼吸器的人員能夠參加此項工作。在此情況下,救護隊員應在旁進行監護并要做好準備,一旦通路打開,立即進入災區搶救遇險人員。
5、撲滅爆炸引起的火災。為了搶救遇險人員,防止事故蔓延和擴大,在災區內發現火災或殘留火源,應立即撲滅。火勢很大,一時難以撲滅時,應制止火焰向遇險人員所在地點蔓延,特別是在火源地點附近有外地積聚的盲洞,尤應千方百計防止火焰蔓延到盲洞附近,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險人員全部救出后,再進行滅火工作。火區內有遇險人員時,應全力滅火。火勢特大,并有引起瓦斯爆炸危險,用直接滅火法不能撲滅,并確認火區內遇險人員均已死亡無法救出活人時,可考慮先對火區進行封閉,控制火勢,用綜合滅火法滅火,待火災熄滅后,再找尋遇難人員的尸體。
6、發生連續爆炸時,為了搶救遇險人員或封閉災區,救護隊指揮員在緊急情況下,也可利用兩次爆炸的間隔時間進行。但應嚴密監視通風、瓦斯情況并認真掌握連續爆炸中的時間間隔的規律,考慮在災區往返時間。當間隔時間不允許時,不能進入災區,否則,難以保證救護隊員的自身安全。在搶救事故中,要防止擴大事故,增加傷亡,決不允許用活人換死人。
7、最先到達事故礦井的小隊,擔負搶救遇險人員和災區的偵察任務。在煤塵大、煙霧濃的情況下進行偵察時救護隊員應沿巷道排成斜線分段式前進。發現還有可能救活的遇險人員,應迅速救出災區。發現確已死亡遇難人員,應標明位置,繼續向前偵察。偵察時,除搶救遇險人員外,還應特別偵察火源、瓦斯以及爆炸點的情況,頂板冒落范圍,支架、水管、風管、電氣設備、局部通風機、通風構筑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動方向及其蔓延情況,災區風量分布、風流方向、氣體成分等,并做好記錄,供救災指揮部研究全面搶救方案。
8、第二個到達事故礦井的小隊應配合第一小隊完成搶救人員和偵察災區的任務,或是根據指揮部的命令擔負待機任務。待機地點應選在距災區最近、有新鮮空氣的地點,待機任務主要是做好緊急救人的準備工作。
9、恢復通風設施時,首先恢復主要的、最容易恢復的通風設施。損壞嚴重,一時難以恢復的通風設施,可用臨時設施代替。恢復獨頭通風時,除將局部通風機安在新鮮空氣處外,應按排放瓦斯的要求進行。
二、處理煤塵爆炸事故的措施
煤塵爆炸事故處理的方法與處理瓦斯事故基本相同。同樣要災區停電撤人,向上級匯報,召請救護隊,成立搶救指揮部,救護隊到災區救人,偵察情況,滅火,恢復通風系統等等。只是要注意:災害發生時首先切斷災區(甚至災區周圍的區域)的電源,而且停電操作應在災區以外的地點進行,以免引起再次爆炸;對災區進行偵察過程中,發現火源立即撲滅,防止二次爆炸。若火勢較大,暫時不能滅火時,應立即局部封閉,再研究滅火方案,防止再次引爆瓦斯或煤塵;救災過程中要注意尋找煤塵爆炸的痕跡和判斷起爆源;煤塵連續爆炸可能性很大,思想上和物質上應有準備,以免措手不及,避免出現難以控制的局面。
礦井發生爆炸事故,有時是瓦斯爆炸,有時是煤塵爆炸,有時是瓦斯和煤塵混合爆炸。究竟是屬于什么性質的爆炸,要看爆炸后的產狀和痕跡。煤塵爆炸具有以下特征:
由于煤中含有不燃物質,當煤塵爆炸過程中供氧不足、燃燒不完全時,將有一部分煤塵被局部焦化,粘在一起,沉積于支架和巷道壁上,形成煤塵所特有的產物—“粘焦”(皮渣或粘塊)。它是判斷井下發生爆炸事故時是否有煤塵參與的重要標志之一。但是,只有氣煤、肥煤、焦煤等粘結性煤的爆炸時才能產生粘焦。
根據粘焦在支架上的不同,可以判斷煤塵爆炸強弱的程度。
1、弱爆炸時,火焰與爆炸波慢速傳播,粘焦在支柱兩側出現,但爆炸傳來的方向堆積較密實。
2、中等強度爆炸時,火焰與爆炸波的傳播速度很大,粘焦只在支柱的迎風側出現。
3、強烈爆炸時,火焰與爆炸波的傳播速度極大,在支柱的背風側出現粘焦,迎風側有火燒痕跡。
三、防止事故擴大的措施
礦井瓦斯、煤塵爆炸后除造成巨大的損失外,甚至還會引起連續爆炸,礦井火災及冒頂等二次災害,所以發生災變后要積極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1、礦井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反風救災演習,以便在發生災害時進行反風救災提供經驗。
2、有煤塵爆炸危險的礦井的兩翼、相鄰的采區、相鄰的煤層或工作面,都必須用隔爆水槽或巖粉棚隔開,在所有運輸巷道和回風巷道中必須撒布巖粉。
3、發生重大事故時,各相關領導人員必須盡快趕到現場組織搶救,以爭取時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要采取措施防止二次火源或瓦斯、煤塵爆炸的發生。
5、當發生瓦斯、煤塵爆炸通風系統遭到破壞時,應立即組織人員盡快恢復通風系統,一般情況下主扇都要保持正常運轉;如果通風系統不能及時恢復,要派救護隊員向災區送自救器,搶救災區人員。
6、為防止瓦斯、煤塵事故的蔓延、除恢復通風系統、切斷電源區的電源外,還要有計劃地排放發生事故時聚集的有毒有害氣體。
7、搶救瓦斯、煤塵爆炸或火災事故的遇難人員時,必須在救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以救護隊為主進行搶救。
篇2:預防煤塵爆炸事故措施須知
預防煤塵爆炸事故措施
(一)、井下煤塵災害的預防和治理
1、編制全礦性的年度防治粉塵制度和措施。有關單位嚴格貫徹執行。采掘作業規程必須將防塵措施納入其中。
2、對井上下有粉塵產生的作業地點,應制定防塵措施,有專人負責管理。
3、建立健全礦井防塵、環保領導機構,每月對產塵地點按規定進行粉塵濃度測定,產塵點粉塵濃度達標率要逐年提高。
4、礦井建立完善的防塵灑水管路系統,凈化風流水幕、轉載點噴霧、隔爆水棚等防塵設施要齊全完善,符合公司礦井綜合防塵管理制度要求。
5、采煤機、綜掘機作業時,必須使用內外噴霧灑水降塵,采煤機要使用高壓噴霧泵;綜采工作面移動支架時,必須開啟架間噴霧裝置,并在檢修班做好噴霧設備檢修工作,確保靈敏、可靠。掘進工作面使用除塵風機除塵;對各膠帶輸送機頭進行全封閉降塵。
6、掘進工作面必須采取濕式鉆眼,沖洗井壁巷幫、使用水炮泥、爆破噴霧、裝巖灑水和凈化風流等綜合防塵措施。
7、清洗、清掃粉塵要嚴格按曉南礦2008年《煤塵清洗、清掃計劃》執行,同時應根據季節變化及產塵量相應調整煤塵清洗、清掃周期,確保無粉塵堆積。
8、由安監處組織,機電部門、保安區、救護隊參加每旬對煤塵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
(二)地面主要產塵點(選煤廠)的煤塵災害的預防與治理
1、加強宣傳,使全體職工了解煤塵危害,必須做好防塵工作。
2、當班職工必須清除積塵,做到文明化生產,電纜配電室及時清掃。
3、對煤塵大的地方,增設水管噴霧降塵和設置除塵器除塵。
4、篩分車間,重介車間,煤倉上口、煤塵影響區域,嚴禁吸煙。
5、動火時,必須按動火管理制度執行。
6、保安區定期對煤塵影響區域進行測塵,并上報有關部門。
7、由安監處組織,機電部門、保安區、救護隊參加每旬對煤塵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
8、重介樓、篩分樓、原煤膠帶輸送機、回煤膠帶輸送機等地嚴禁吸煙。
9、各崗位設防火負責人,備有消防火用具,齊全、完好,并對崗位人員進行培訓,保證人人都會使用。
10、選煤廠區內消防火器材要管理好,消防火用具標志明顯,責任明確,不準隨意損壞或丟失消防火器材,固定地點的防火設施不準任何人挪用(除救災滅火外),用過后及時按規定補全。
11、選煤廠機電設備必須達到完好,電纜不老化、不漏電。無明接頭,配電室、變壓器室內無積塵。無雜物、無油污。消防設施齊全。
12、選煤廠對消防設施及器材,經常檢查,發現間題及時整改。
13、礦武保科組織有關部門對選煤廠內的防火情況每周檢查一次。
篇3:預防煤塵爆炸事故措施介紹
預防煤塵爆炸事故措施
(一)、井下煤塵災害的預防和治理
1、編制全礦性的年度防治粉塵制度和措施。有關單位嚴格貫徹執行。采掘作業規程必須將防塵措施納入其中。
2、對井上下有粉塵產生的作業地點,應制定防塵措施,有專人負責管理。
3、建立健全礦井防塵、環保領導機構,每月對產塵地點按規定進行粉塵濃度測定,產塵點粉塵濃度達標率要逐年提高。
4、礦井建立完善的防塵灑水管路系統,凈化風流水幕、轉載點噴霧、隔爆水棚等防塵設施要齊全完善,符合公司礦井綜合防塵管理制度要求。
5、采煤機、綜掘機作業時,必須使用內外噴霧灑水降塵,采煤機要使用高壓噴霧泵;綜采工作面移動支架時,必須開啟架間噴霧裝置,并在檢修班做好噴霧設備檢修工作,確保靈敏、可靠。掘進工作面使用除塵風機除塵;對各膠帶輸送機頭進行全封閉降塵。
6、掘進工作面必須采取濕式鉆眼,沖洗井壁巷幫、使用水炮泥、爆破噴霧、裝巖灑水和凈化風流等綜合防塵措施。
7、清洗、清掃粉塵要嚴格按曉南礦2008年《煤塵清洗、清掃計劃》執行,同時應根據季節變化及產塵量相應調整煤塵清洗、清掃周期,確保無粉塵堆積。
8、由安監處組織,機電部門、保安區、救護隊參加每旬對煤塵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
(二)地面主要產塵點(選煤廠)的煤塵災害的預防與治理
1、加強宣傳,使全體職工了解煤塵危害,必須做好防塵工作。
2、當班職工必須清除積塵,做到文明化生產,電纜配電室及時清掃。
3、對煤塵大的地方,增設水管噴霧降塵和設置除塵器除塵。
4、篩分車間,重介車間,煤倉上口、煤塵影響區域,嚴禁吸煙。
5、動火時,必須按動火管理制度執行。
6、保安區定期對煤塵影響區域進行測塵,并上報有關部門。
7、由安監處組織,機電部門、保安區、救護隊參加每旬對煤塵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
8、重介樓、篩分樓、原煤膠帶輸送機、回煤膠帶輸送機等地嚴禁吸煙。
9、各崗位設防火負責人,備有消防火用具,齊全、完好,并對崗位人員進行培訓,保證人人都會使用。
10、選煤廠區內消防火器材要管理好,消防火用具標志明顯,責任明確,不準隨意損壞或丟失消防火器材,固定地點的防火設施不準任何人挪用(除救災滅火外),用過后及時按規定補全。
11、選煤廠機電設備必須達到完好,電纜不老化、不漏電。無明接頭,配電室、變壓器室內無積塵。無雜物、無油污。消防設施齊全。
12、選煤廠對消防設施及器材,經常檢查,發現間題及時整改。
13、礦武保科組織有關部門對選煤廠內的防火情況每周檢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