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防冒頂事故措施

預防冒頂事故措施

2024-07-15 閱讀 8237

1.認真組織職工開展頂板管理知識的學習,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

2.技術部門加強礦井地質工作,摸清頂板壓力顯現規律及地質構造的分布、性質,認真編寫作業規程,制定切實可行的頂板管理辦法及防范措施。

3.加強質量管理,杜絕不合格工程出現,防止因工程質量差而出現冒頂事故。

4.要經常不斷的對放炮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提高技術素質確保放炮質量。

5.認真執行“敲邦問頂”制度,發現隱患及時采取措施。

6.加強各條巷道的維護、修復工作,防止因失修發生冒頂事故。

7.采掘工作穿越斷層破碎帶時,應制定專門措施,確定合理的施工工藝和支護方式。

8.砌碹巷道的工作面必須有可靠的臨時支護,碹胎支柱必須支在實底上,支柱間要有撐桿以增強其整體性;碹胎的拆除要滿足規程和規范的要求。

巷道穿過煤層或軟巖要制定可靠的技術措施及施工工藝,嚴格工程質量管理,確保技術措施的落實。

篇2:回采工作面回柱放頂及預防冒頂事故安全措施

(1)工作面支柱“見四回一”,回柱順序為:由下向上,逐根回撤,嚴禁多頭回撤。回柱時要加固退后支護(加斜撐支護)。

(2)回柱前,先補齊工作面斷、脫支柱,清理好安全退路,打好叢柱或特殊支柱,才能進行回柱工作。

(3)回柱期間必須隨時注意頂板壓力顯現情況,回柱時要有專人負責觀察頂板壓力變化情況是,一旦發現頂板明顯來壓時,必須及時撤出人員,向礦領導匯報。待壓力穩定后再進入工作地點作業。

(4)工作面要按規定及時回柱放頂,回柱時必須先打好密集支柱方可進行,在密集支護中要留出0.5-0.7米寬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間距不得大于10米,嚴禁在控頂區內提前撤柱。采用金屬支護時可以不架設木垛。

(5)回柱時沿工作面由下往上,由老塘向煤壁的方向進行,回柱工應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技術熟練的工人擔任。

(6)回采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必須架設木垛增強上下安全出口支護的支撐力,確保安全出口的安全。上下安全出口的聯接巷20米內要加固支護。

(7)回柱時要用長把啄子或長鐵勾回收支護,人員不得進入空區內撿支柱。

篇3:支架支護巷道冒頂事故原因及預防措施

1.支架支護巷道冒頂事故的原因

1)壓垮型冒頂是因巷道頂板或圍巖施加給支架的壓力過大,損壞了支架,從而導致巷道頂部已破碎的巖塊冒落;

2)漏垮型冒頂是因無支護巷道或支護失效(非壓壞)巷道頂部存在游離巖塊,這些巖塊在重力作用下冒落,造成事故的發生;

3)推垮型冒頂是因巷道頂幫破碎巖石,在其運動過程中存在平行巷道軸線的分力,如果這部分巷道支架的穩定性不夠,可能被推倒而發生冒頂。

2.支架支護巷道冒頂事故的預防措施

1)巷道應布置在穩定的巖體中,并盡量避免采動的不利影響;

2)巷道支架應有足夠的支護強度以抗衡圍巖壓力;

3)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變形量,應與巷道使用期間圍巖可能的變形量相適應;

4)盡可能做到支架與圍巖共同承載。支架選型時,盡可能采用有初撐力的支架;支架施工時要嚴格按工序質量要求進行,并特別注意頂與幫的背嚴背實問題,杜絕支架與圍巖間的空頂與空幫現象;

5)凡因支護失效而空頂的地點,重新支護時應先護頂,再施工;

6)巷道替換支架時,必須先支新支架,再拆舊支架;

7)在易發生推垮型冒頂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穩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架棚之間嚴格地用拉撐件連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穩定性,以防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