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石料廠幾項安全措施建議

石料廠幾項安全措施建議

2024-07-15 閱讀 5329

裝卸運輸安全措施建議:

(1)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各類司機、操作人員要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方準上崗,并定期進行教育、培訓。

(2)嚴禁超載行駛,車斗嚴禁載人。

(3)礦山公路彎道、交岔處應按交通部門規范要求設立標志,車輛鳴笛,限速行駛。

(4)加強車輛保養、潤滑、確保車輛性能完好。

(5)裝卸點和運輸道路的寬度、坡度及轉彎半徑符合設計要求和規程規定,轉彎、下坡、視線受阻區域設立明顯的標志和警示。

(6)裝卸運輸操作的危險區域設立明顯的標志,防止無關人員誤入。

(7)惡劣氣候禁止裝卸運作業。

高處墜落防范措施

(1)在高空作業地點設置護欄、立網、鋪設架板等。

(2)裝載機等設備其行走輪子外側至臺階邊緣的距離不得小2.5m。

(3)高空作業人員佩戴安全帽,配扎安全帶。

(4)作業人員及作業設備在平臺上作業,應注意保持與臺階邊坡的安全距離,設備其行走輪子外側至臺階邊緣的距離不得小2.5m,防止高處墜落。

(5)使用合格的勞保用品,并經常檢查。以防勞保用品(安全帽、安全帶、防滑鞋等)的材質強度不夠、磨損老化。

物體打擊防范措施

(1)在高空作業地點設置護欄、立網、鋪設架板等。

(2)裝載機等設備其行走輪子外側至臺階邊緣的距離不得小2.5m。

(3)高空作業人員佩戴安全帽,配扎安全帶。

預防機械傷害的措施建議

⑴機械設備應定期進行維修保養,及時更換損壞部件。

⑵有水冷卻和自動潤滑裝置的機械設備,應定期加水或潤滑油。

⑶有運轉部件的機械設備,必須加防護護罩,并設立警示標志。

⑷機械設備維修必須停止運轉,不能帶負荷檢查或檢修設備。

⑸定期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作業水平,消除安全隱患。

粉塵防治措施

礦石鑿巖、爆破和礦石裝運過程中會產生粉塵和炮煙,為避免煙、塵對作業點環境的污染和對操作人員健康的危害,生產過程中要采用濕式鑿巖,礦巖爆破后要及時灑水降塵,采場平臺和場內道路要定期灑水,避免裝運過程中的二次揚塵,以保證各作業點空氣中的含塵濃度低于規程規定的濃度標準,鑿巖工要配發防塵口罩預防矽肺。

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防治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采礦場平臺在開采工程中設排水溝自然排泄。

(2)運輸道路兩側設排水溝,將采場內積水及時排走,在雨季安排專人清理維護排水溝。

(3)在采場四周開采境界的上部設截水溝,將采場頂部積水引入礦區外部山溝自然排走。

(4)在工業場地周圍設排水溝,及時將雨水排走,以防工業場地內積水,影響生產和工作。

防電氣及供配電危害措施:

建立健全礦山用電制度和各工序用電規程和規范。電工必須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堅持持證上崗。并對電工和涉電操作人員要定期培訓。

防治措施:為職工發放防暑降溫茶,高溫、嚴寒時段停止作業,發放防暑、防寒勞保用品等。

礦山防火措施:

礦山無自燃發火因素,各辦公房間配備便攜式滅火器,茶水爐房、油料庫房等配干粉式和泡沫式滅火器及沙箱。

防治措施:

⑵采礦場凡在80分貝以上環境的操作人員必須佩帶耳塞。

⑵生產人員佩帶安全帽、工作服、鞋及其它防護用品。

⑶采場職工要定期體檢、預防職業病。

篇2:石料廠幾項安全措施建議

裝卸運輸安全措施建議:

(1)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各類司機、操作人員要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方準上崗,并定期進行教育、培訓。

(2)嚴禁超載行駛,車斗嚴禁載人。

(3)礦山公路彎道、交岔處應按交通部門規范要求設立標志,車輛鳴笛,限速行駛。

(4)加強車輛保養、潤滑、確保車輛性能完好。

(5)裝卸點和運輸道路的寬度、坡度及轉彎半徑符合設計要求和規程規定,轉彎、下坡、視線受阻區域設立明顯的標志和警示。

(6)裝卸運輸操作的危險區域設立明顯的標志,防止無關人員誤入。

(7)惡劣氣候禁止裝卸運作業。

高處墜落防范措施

(1)在高空作業地點設置護欄、立網、鋪設架板等。

(2)裝載機等設備其行走輪子外側至臺階邊緣的距離不得小2.5m。

(3)高空作業人員佩戴安全帽,配扎安全帶。

(4)作業人員及作業設備在平臺上作業,應注意保持與臺階邊坡的安全距離,設備其行走輪子外側至臺階邊緣的距離不得小2.5m,防止高處墜落。

(5)使用合格的勞保用品,并經常檢查。以防勞保用品(安全帽、安全帶、防滑鞋等)的材質強度不夠、磨損老化。

物體打擊防范措施

(1)在高空作業地點設置護欄、立網、鋪設架板等。

(2)裝載機等設備其行走輪子外側至臺階邊緣的距離不得小2.5m。

(3)高空作業人員佩戴安全帽,配扎安全帶。

預防機械傷害的措施建議

⑴機械設備應定期進行維修保養,及時更換損壞部件。

⑵有水冷卻和自動潤滑裝置的機械設備,應定期加水或潤滑油。

⑶有運轉部件的機械設備,必須加防護護罩,并設立警示標志。

⑷機械設備維修必須停止運轉,不能帶負荷檢查或檢修設備。

⑸定期對設備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作業水平,消除安全隱患。

粉塵防治措施

礦石鑿巖、爆破和礦石裝運過程中會產生粉塵和炮煙,為避免煙、塵對作業點環境的污染和對操作人員健康的危害,生產過程中要采用濕式鑿巖,礦巖爆破后要及時灑水降塵,采場平臺和場內道路要定期灑水,避免裝運過程中的二次揚塵,以保證各作業點空氣中的含塵濃度低于規程規定的濃度標準,鑿巖工要配發防塵口罩預防矽肺。

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防治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采礦場平臺在開采工程中設排水溝自然排泄。

(2)運輸道路兩側設排水溝,將采場內積水及時排走,在雨季安排專人清理維護排水溝。

(3)在采場四周開采境界的上部設截水溝,將采場頂部積水引入礦區外部山溝自然排走。

(4)在工業場地周圍設排水溝,及時將雨水排走,以防工業場地內積水,影響生產和工作。

防電氣及供配電危害措施:

建立健全礦山用電制度和各工序用電規程和規范。電工必須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堅持持證上崗。并對電工和涉電操作人員要定期培訓。

防治措施:為職工發放防暑降溫茶,高溫、嚴寒時段停止作業,發放防暑、防寒勞保用品等。

礦山防火措施:

礦山無自燃發火因素,各辦公房間配備便攜式滅火器,茶水爐房、油料庫房等配干粉式和泡沫式滅火器及沙箱。

防治措施:

⑵采礦場凡在80分貝以上環境的操作人員必須佩帶耳塞。

⑵生產人員佩帶安全帽、工作服、鞋及其它防護用品。

⑶采場職工要定期體檢、預防職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