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更換前溜機頭減速機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402103工作面前溜機頭減速機運轉時聲音異常,為確保前溜正常運轉,急需進行更換。為了保證更換工作安全順利完成,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步驟
準備工作:
1、將前后部溜子及轉載機運轉空,扳手、手拉葫蘆、撬杠、套管等輔助工具到位。
2、提前將新減速機運至前溜機尾。
3、工作面停機前,在前溜機頭處割三角煤,1#?#過渡架不拉,滯后一個行程。采煤機空刀返向機尾后,在80#架前后用滾筒挖一個機窩,同時將采煤機停在50#架。
4、提前安排人員拆卸3#?#架前的電纜槽,并采取措施將此處電纜及風水管路等保護好。
5、提前在1#?#架前打好貼幫柱并背幫,確保此處煤幫及頂板支護牢靠,確保作業人員安全。
施工步驟:
1、通過手拉葫蘆、撬杠等工具將減速機運上前溜,通過前溜將減速機運至80#架機窩處并通過手拉葫蘆將減速機放置在機窩內。
2、啟動采煤機,將采煤機牽引至機尾處。
3、通過手拉葫蘆將減速機從機窩內拉出運至前溜,通過前溜將減速機運至2#架靠煤墻側。
4、拆卸前溜機頭減速機及電機,將舊減速機通過3#、4#架前運上前溜,通過手拉葫蘆將舊減速機向機尾拉移至6#架前不影響新減速機進入的合適位置。
5、通過手拉葫蘆將新減速機從3#、4#架前運至前溜機頭處。
6、將新減速機調整至合適位置與前溜頭主機槽完成對接,緊固連接螺栓。
7、將電機起吊與新減速機完成對接,緊固連接螺栓。
8、新減速機安裝調整完成后,檢查新減速機油位、冷卻水系統是否完好暢通,確認無誤后對前溜機頭電機送電,試運轉。
9、將舊減速機及時運出至回順超前架外裝車升井。
三、安全技術措施
1、所有參加本項作業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名后,方可上崗作業,值班隊干在班前會上強調安全注意事項,讓施工人員掌握本次更換減速機作業工程中的所存在的危險源,避免事故的發生。
2、進入作業地點,必須先由現場負責人“由外向里”檢查作業地點的頂板和煤壁情況、支護情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查清隱患,確認無危險后,方可下令開工作業。
3、施工現場必須有一名跟班隊長負責統一指揮。跟班隊長負責本次施工現場安全協調指揮工作,班長負責現場人員組織及安全工作。
4、作業過程中,作業區域前后20m范圍內設置警戒線,嚴禁閑雜人等入內,并必須設專人把口警戒,警戒人員應站在安全地點。
5、施工前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此項工作必須由2名有經驗的老員工負責,仔細檢查作業地點的頂板及煤壁支護是否可靠,若此處煤壁松軟可補打一排貼幫柱或用護幫板配合木板梁對作業點的煤壁進行有效逼幫,確保此處支護可靠。對頂板不好的地方和容易片幫的地方支護好且背好幫,特別是前溜機頭三角區段要加強支護,防止掉落的煤矸及片幫煤傷人。
6、作業前,作業地點前后20m范圍內支架必須二次補液達到初撐力,手把派專人看管,未經允許嚴禁操作支架。
7、作業前,需確保三機停電閉鎖,開關打至零位,并懸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停電警示牌。同時必須將急停裝置設置在閉鎖狀態,并告知當班控制臺電工未經施工人員通知,嚴禁送電。
8、所有的工具必須保證完好,其承載能力要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必須由現場負責人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0T溜鏈連接必須用相應的馬蹄環及配套螺栓。
9、起吊設施必須保證完好,如出現傷鏈、不自保、傷痕或開焊等現象,禁止使用。
10、拆舊減速機前,應先檢查起吊鏈、鏈環、起吊點等是否完好,支架千斤不得有串漏液,在機頭過渡架上預先找好起吊點,先吊掛好舊減速機并使起吊鏈吃勁后再拆卸舊減速機。
11、起吊作業時,要分工明確,協調配合,專人指揮,避免碰手碰腳事故發生。
12、起吊時,要選擇合適的起吊位置,并找好重物重心,保持起吊重心平穩,重物下方及重物掉落可能波及到的范圍內嚴禁站人。
13、起吊時,應緩慢起升,待起吊鏈張緊,必須進行試吊,試吊高度為100mm-300mm,確認安全后方可正式起吊。
14、起吊過程中,發現有絆、卡現象時,必須及時停止作業,處理后方可恢復作業。處理時,若起吊物未落地,則人員不得位于起吊物墜落波及范圍內。
15、起吊操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①、起吊作業必須設專人觀察頂板,起吊過程中,一旦出現錨桿脫落、棚梁松動等異常,必須停止作業,進行處理。
②、起吊時必須進行試吊,試吊高度為100mm-300mm,確認安全后方可正式起吊。
③、平巷起吊,人員站位距起吊物應保持的距離為:起吊物的高度。
④、非水平巷道起吊,起吊物下山方向5m范圍內不許站人,其它方向站人位置距起吊物保持距離為:起吊物的高度。
⑤、拉起吊繩的人員如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應盡可能站在能避開起吊物墜落后傾倒的方向。
⑥、任何情況下,不得使用人員作為配重。
⑦、起吊過程中,如需暫時將起吊物懸空,應將手拉鏈和起重鏈予以固定。
⑧、起吊作業未停止前,如需有人進入起吊物波及范圍內作業,應首先等起吊物處于穩定狀態(不晃動),然后在有人觀測頂板的前提下進入,嚴禁人體的任何部位伸入起吊物正下方。
⑨、如需有人在起吊物下方作業,則必須將起吊物下方支墊足夠高度的牢固支撐物。
16、減速機在前溜運輸前必須用墊木等將減速機墊平,運輸過程中若出現卡、拌等必須立即停機檢查。
17、起吊作業過程中,跟班隊干、班長必須在現場進行監督,如在起吊過程中出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待問題處理后方可繼續進行。
18、拆裝部件時要相互配合好,保證部件結合緊密,嚴禁野蠻拆裝,防止損壞設備。
19、拉移和安裝減速機時,嚴禁猛烈拉動手拉葫蘆,人員要避開起吊鏈的受力方向,防止崩鏈傷人。不要把手腳放在接合面處,防止碰手碰腳。
20、施工過程中使用單體支柱配合操作時,必須進行遠程供液。同時單體支柱的柱根必須墊上木托板,防止單體滑出傷人。
其他未盡事宜嚴格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及礦業公司有關規定。
篇2:擺線輪減速機安全維護檢修規程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擺線輪減速機的檢修周期和檢修內容,檢修方法及質量標準,試車與驗收。本標準適用于動力公司維修工崗位。2?設備規范2.1減速滾筒**輸煤皮帶機型號:JTB300-125-6563N,JTB150-125-6563N,JTB185-125-6563N,JTB75-80-5050N2.2擺線減速機**給煤機型號:*WE117三期葉輪給煤機BW39-59、*WY4-29-33?設備結構及工作原理設備結構:主要由箱體、擺線輪、轉臂軸承、針齒套、針齒銷、柱銷套等組成。工作原理:擺線減速機是一種應用行星傳動原理,采用擺線輪嚙合的傳動裝置,再輸入軸上裝有一個180°的雙偏心套,又在偏心套上裝有兩個滾柱軸承,形成H機構,兩個偏心輪的中心孔既形成了偏心軸承滾道,并由擺線輪與針齒輪上一組針齒嚙合,組成齒差為一的內減速機構。4?檢修周期檢修類別小修大修檢修周期(小時)4300260005?檢修項目5.1大修項目5.1.1清洗機體內部油垢及雜物,更換潤滑油或潤滑脂。
5.1.2檢查,緊固各部位螺栓。
5.1.3檢查、消除各結合面及密封處滲漏油情況。
5.1.4解體檢查,清洗全部機件,沖洗機體油垢及雜物。
5.1.5拆檢潤滑油及疏通油路。
5.1.6檢查,更換各部軸承(尤其是轉臂軸承)及骨架式橡膠油封。
5.1.7檢查,更換浸漬襯墊紙墊、耐油橡膠墊及O型密封環。
5.1.8檢查,更換針齒套、針齒銷、輸出軸之銷軸及銷軸套。
5.1.9找正聯軸節,確保減速機軸與被驅動裝置軸的同軸度。
5.1.10檢查,修復或更換擺線齒輪、針齒殼、輸出軸及轉臂(偏心套)等關鍵件。
5.1.11檢查,修復或更換機座、緊固環、隔離環及凸輪等件。5.2小修項目5.2.1清洗機體內部油垢及雜物,更換潤滑油或潤滑脂。
5.2.2檢查,緊固各部位螺栓。
5.2.3檢查、消除各結合面及密封處滲漏油情況。6?檢修工序工藝和質量標準6.1易損件名稱:轉臂軸承、擺線齒輪、針齒套、針齒銷、柱銷套、骨架橡膠油封、O型密封環等。6.1.1檢修前準備工作6.1.1.1使用工器具活扳手、套筒扳手、手錘、大錘、扁鏟、卡尺、塞尺、拉瑪、起重設備6.1.1.2作業條件6.1.1.2.1由檢修專人負責聯系停、送電,并在車內操作桿上掛禁止操作牌。6.1.1.2.2檢修人員應穿戴好工作服、手套、安全帽。6.1.1.2.3嚴格動火審批手續,辦理動火證和檢修工作票。6.1.1.2.4維護檢查運轉設備時,不要接觸傳動部位。6.1.1.2.5檢修后仔細檢查,切勿將工具、器材等工具忘在設備內。6.1.1.2.6設備起吊前,應認真檢查手動(電動)葫蘆性能是否良好,轉子與設備有無刮連,以免將勾子拉直、轉子掉下傷人。6.1.1.2.7檢修現場應做到物品擺放有序,以免摔傷。6.1.2檢修工藝及質量標準6.1.2.1檢修工藝6.1.2.1.1檢查6.1.2.1.1.1檢查前測量1、減速機溫升、噪聲2、振動、功率6.1.2.1.2檢修工序6.1.2.1.2.1更換擺線齒輪、針齒套、針齒銷、柱銷套、轉臂軸承1、擰開機座底部油塞,放凈潤滑油。
2、松開緊固螺栓,分開機座部分與針齒輪部分。
3、取出軸銷套。
4、拆下轉臂前端的擋墊,取出擺線齒輪Ⅱ。
5、取出轉臂及其軸承組合件。
6、取出隔離環和擺線齒輪Ⅰ。
7、拆卸擺線齒輪時,切記其斷面標記字頭的位置。
8、針齒殼銷孔與針齒銷配合,如過松或產程裂紋,需要更換針齒殼。
9、隔離環如發生磨損(表面有磨傷),需經研磨或磨削方法修復,嚴重磨損需更換。10、轉臂軸承如發現有損壞或軸承支撐架損壞則需更換,更換轉臂軸承必須采用專用拆卸工具拆卸軸承。11、對個別磨損嚴重的銷套,可采用磨削外圓(磨削尺寸消除原磨損痕跡為準)的方法修復。12、漏油缺陷要求更換密封圈來修復。
13、裝配前,清洗箱體內腔和各零件,對滾動軸承涂以潤滑脂。
14、裝配按拆卸的相反程序進行。
15、裝配時切記兩個擺線齒輪的標記字頭(互成180°對成或上下重合)。
6.1.2.1.3檢修方法及質量標準部位序號檢修項目技術要求檢測方法工具大修小修機體部分1擺線輪表面光滑,無變形,表面磨損小于原厚度10%可進行研磨處理,大于10%則更換卡尺2針齒套、針齒銷、柱銷套表面輕微磨損進行研磨處理,超過10%則更換卡尺3軸、軸承及軸承箱安裝1.軸的彎曲度<0.2mm,橢圓度與錐度小于0.015mm。2.軸頸與軸承內圈配合0.01-0.05mm。3.軸承外套與外殼間隙0.05-0.10mm。4.推力軸承的軸向間隙0.05-0.10mm。5.承力軸承的軸向間隙2-4mm。千分尺、卡尺、百分表、壓鉛法4隔離環研磨或磨削方法修復,嚴重磨損需更換。同大修卡尺5轉臂軸承按照軸承標準同大修卡尺其它部分1油箱軸承座內油量;機蓋與機體結合面1.油量適當,如油量不足或油質不好應更換。2.表面光滑、平整,裝配后不滲油。同大修塞尺加紙墊2軸承見檢修規程同上3聯軸器見檢修規程同上7?試車與驗收7.1試車檢查7.1.1各緊固件牢固。7.1.2防護罩安全好用。7.1.3對輪盤車靈活無卡澀現象。7.1.4油位正常。7.2啟動7.2.1工藝人員按操作規程規定步驟啟動設備。7.2.2啟動后檢查7.2.2.1軸承蓋嚴密不漏油,不發熱,溫升≤75℃。7.2.2.2正常電流下,振動不超過0.08mm,不串軸。7.2.2.3轉動體沒有磨擦外殼的聲音。7.2.2.4密封嚴密不漏油。7.2.2.5電流符合空載要求。7.3驗收7.3.1合格7.3.1.1檢修質量符合附表A規程要求,檢修記錄齊全準確,無振動及漏油現象,可移交生產。7.3.2不合格7.3.2.1不合格停車7.3.2.1.1由工藝人員聯系停車。7.3.2.1.2緊急情況由工藝人員或維修工用急停按鈕停車。7.3.2.1.3停車過程不能人為采取各種手段加速設備停下,避免發生事故。8?設備維護保養及故障處理8.1維護保養8.1.1檢查本體的振動值≤0.08mm。8.1.2檢查軸承溫升不得超過75℃。8.1.3檢查軸承轉動無異音。8.1.4處理漏油現象。8.1.6每6個月換一次潤滑油。8.2常見故障處理常見故障原因處理方法電機振動1.地腳螺栓松動2.擺線輪、針齒套、針齒銷、柱銷損壞3.軸承損壞4.電機與減速機連接螺栓松動1.緊固2.更換3.更換4.緊固箱體過熱1.潤滑油過多2.潤滑油變質3.軸承損壞4.內部零件損壞1.調節2.更換3.更換4.解體檢查軸承有異音1.軸承內圈有麻點2.保持架損壞3.缺油4.軸承中進入雜質1.更換2.更換3.加油4.清除9?設備完好標準附錄A:設備完好標準A1:達到設計能力,能滿足生產需要;A2:各零部件基本完整,主件不缺,配件基本齊全;A3:開動聲音正常,聯軸器安全合乎要求;A4:有安全防護罩,牢固可靠;A5:控制器、電動機干凈,電機接零;A6:有檢查點及潤滑點;A7:機座基礎穩定、地腳螺栓及各部連接鑼絲整齊、緊固;A8:內部機件無損壞,質量符合規程質量標準;A9:減速箱(齒輪箱、油箱)油位正常,無明顯滲油;A10:機臺基本無灰,物見本色;A11:技術資料基本齊全,有零件圖,有檔案及檢修記錄,并附有檢修、驗收人簽字;A12:技術資料應具有;A12.1設備履歷卡;A12.2檢修及驗收記錄;A12.3運行缺陷記錄;A12.4易損配件圖紙10?環保要求10.1用過的抹布要及時收回,放到廢抹布箱,統一送到物流回收組。10.2拆下的廢零部件,送到公司指定廢鐵堆。10.3廢機油送到班組的廢機油筒里,由公司統一送到物流回收組。
篇3:化灰減速機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把石灰和水通過攪拌,制成石灰乳,送入污水池。
2、范圍
化灰機、減速機、電機、啟動箱。
3、操作程序
3.1、檢查電器設備是否正常,減速機油位是否合適;
3.2、檢查攪拌池液位是否在攪葉的上部;
3.3、起動前先實施點動,確證無阻塞后方可啟動;
3.4、運行正常后觀察電機、軸承溫度,有無異響等。
4、化灰機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項
4.1、啟動前必須盤車一圈;
4.2、禁止池子滿料時,開啟減速機,以免軸變形扭曲;
4.3、開啟正常后逐漸加負荷,調節水、灰的進量,達到生產需要;
4.4、一旦發現油封浸油,或有噪聲時立即通知檢修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