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風立井ⅣG型鑿井井架安裝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小紀汗煤礦風井井筒凈直徑6.5m,井筒深度396.995m。井架采用ⅣG型井架,總高度30.27m,天輪平臺上表面標高+25.97m,基礎中心跨度15.3m*15.3m,總重量58541kg。采用25T吊車進行地面組裝、2臺50T吊車進行起吊安裝的施工方案。為了保證能夠順利安全的完成施工,特編制本措施。二、編制依據《小紀汗煤礦風井井筒及相關硐室掘砌施工組織設計》《煤礦安全規程》(2016版)《煤礦建設安全規程》(AQ1083-2011)《煤礦設備安裝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946-2013)《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2009)《建筑施工起重吊裝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276-2012)《煤礦設備安裝工程施工規范》(GB50162-2014)ⅣG型井架圖紙ⅣG型井架基礎圖紙三、施工方案采用25T吊車在地面將井架各層分別組裝成片,再用50T吊車起吊安裝直至井架安裝完畢。根據井架結構和現場條件,井架分兩層安裝,即0-18m為第一層,天輪平臺5根主梁與下部組裝成第二層。第一層起吊分四次,第一次起吊將G-3、G-4、G-5、G-6、G-10、G9(東西2根)G-11、G-12、G-13、G-14、G-15、G-16、G-17、G-18、G-19、G-20、G-21、G-22、構件組成組裝件,穿好地腳螺栓,傾斜度大致調整好后用2根纜風繩固定在G9兩端;第二次起吊部件、方法與第一次相同。第三次、四次吊裝南側G9、和北側G9完成第一層安裝,拆除纜風繩。第二層起吊分五次起吊,第一(二)次起吊L3(L4)、G1、G2、G7、G8組成的組裝件,分別用2根纜風繩(褲衩繩)分別固定在L3、L4的兩端,第三次起吊L5,第四(五)次起吊L1(L2)、G7、G8組成的組成件。最后安裝鋼梯平臺、扶梯、二平臺桿件及其它附件。第一次組裝好后要對井架大致找平找正,第二層安裝完后測量偏差,將誤差調整到范圍內,最后緊固螺栓。井架構件上綁扎供人員上下的爬梯。四、準備工作1、對井架的基礎進行驗收,要求基礎標高比安裝標高低50~80mm;螺栓預埋孔的眼位及傾斜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孔內無雜物。檢驗螺栓孔兩側的基礎是否平整,必須符合要求;2、處理基礎的表面、安放墊鐵;3、平整安裝范圍的場地、夯實起重機吊裝位置地面;4、工器具及材料(見下表):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鋼絲繩套6×37-30-1770,10m根42鋼絲繩套6×37-22-1770,5m根63鋼絲繩6×37-16-1570,300m米300纜風繩4棕繩15米2005手拉葫蘆5t臺46手拉葫蘆2t臺27卸扣10t個48卸扣5t個69道木100*100*2000根2010撬棍根811大錘18磅把212手錘1.5磅把213梅花扳手30-32把814梅花扳手34-36把815梅花扳手36-41把416千斤頂16T個617對講機MT30對218鋼尺50M把219鋼尺5M把1020割矩中號套221鐵絲8#捆122保險帶副1023全站儀OTS632AL臺124水平儀S3臺15、構件的清點、防腐、編號、組裝;6、標準件、施工工器具的準備;7、測量儀器的準備,包括水準儀、塔尺、經緯儀等。8、埋設地錨。在井架兩側梁L3、L4方向距離井架中心線30m位置分別埋設兩個地錨,地錨埋深2.5m,橫向間距7m。五、具體施工工藝及方法1、第一層安裝,即0-18m首先用25T吊車進行組裝,即:將G-3、G-4、G-5、G-6、G-10、G9(東西2根)G-11、G-12、G-13、G-14、G-15、G-16、G-17、G-18、G-19、G-20、G-21、G-22、在井架基礎外南北兩側地面組裝成兩片,組裝時井架下部緊鄰井架基礎,組裝沿著井架設計中心線方位組裝,每片重量為15133kg。在井架南北兩側組裝G9。用2臺50T吊車同時吊裝西側一片,吊點設在G-9的兩端,吊裝方法為翻轉法。起吊離開地面200mm后,停止起吊,全面檢查,無誤后繼續起吊,將兩個底腳落在基礎上,穿上地腳螺栓,戴雙帽,用預先固定在G-9上的兩根纜風繩與地錨連接,通過地錨上的手拉葫蘆調節井架傾斜度。整片井架豎起后和水平面的內夾角略大于80°即可固定好纜風繩。按同樣的方法起吊西側一片。然后分別將南北側G17和G13對接穿上連接螺栓,最后安裝南北兩側G9,拆除纜風繩。2、二平臺桿件安裝所有二平臺L75×8角鐵的安裝均由25T吊車吊到安裝位置,在第一層東西兩片起吊對接前,由安裝人員在地面進行安裝。至此,第一層吊裝完畢。將第一層大致操平找正,墊實各腿墊鐵。最后,將第一層扶梯F1固定于二平臺G15上。3、第二層安裝第二層安裝分別將L-4和G-1、G-2、G-7、兩個G-8組成一片,L-3和G-1、G-2、G-7、兩個G-8組成一片。(組合體每片總重9433kg)用50t吊車起吊。在起吊前把第二層的纜風繩拆除分別固定在L-4兩端,在G-1、G-2下端分別栓一根棕繩便于調節井架片的方向便于安裝,先兩片吊裝于第二層東西兩側上,上好連接螺栓,拉緊纜風繩然后將兩個50T吊車各移動90°到井架的南北兩側,起吊一根L-5與L-3、L-4連接。最后,將L-1、G-7、兩個G-8及L-2、G-7、兩個G-8組成兩片,(組合體總重6800.4kg)再吊裝于第二層南北兩側上與東西兩側進行連接,上好連接螺栓。天輪平臺組裝好后,對井架整體進行操平找正,校對水平高度及中心線位置,并在天輪梁上做好標記。4、扶梯安裝第二層安裝完畢后,分別安裝F3、F5扶梯。安裝F5扶梯時要用15.5鋼絲繩與天輪平臺梁捆綁在一起,用3個Y-15的繩卡卡牢,同時用[12槽鋼把扶梯與天輪平臺焊接牢固。5、天輪篷安裝首先于地面將CC-1,GJ-1,DL-1,*G-1各梁及角鋼斜撐組裝于一體,再用吊車將組合好的天輪篷整體吊裝于天輪平臺上。6、考慮到井架防雷,需進行井架避雷接地安裝。避雷針采用Φ30圓鋼制作,圓鋼長度5.5m,頂端制作成尖狀并鍍銅,鍍銅長度300mm,焊接在井架起重房架角鋼斜撐處。從避雷針下端到架腿底部接地極的引下線,采用-40*5扁鋼焊接成一體,要求搭接部位焊接長度不小于兩倍扁鋼寬度,焊縫高度不小于5毫米。地面接地極采用L50*5角鐵,長度2.2米要求全部打入地下,并適當加灌鹽水,以提高接地導電性能。7、地腳螺栓孔二次澆灌及基礎抹面各桿件吊裝完畢后,按照技術要求,由測量人員協助安裝人員進行操平找正,嚴格遵循質量要求,做好工作紀錄。最后由下至上擰緊各部螺栓。螺栓規格及使用部位必須嚴格按圖冊執行。檢驗安裝質量合格后焊牢墊鐵,進行二次灌漿。二次灌漿的混凝土標號為C40,將地腳螺栓予留孔用砼灌注并振搗密實,保證灌注砼質量。澆注完畢后,將井架基礎用M7.5砂漿罩面,厚度為δ20mm。六、質量標準及控制措施1、安裝主要質量標準:1.1基礎強度達到70%時方可進行安裝。1.2天輪平臺主梁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允差±3mm。1.3天輪平臺安裝成對角線誤差±3mm。1.4天輪平臺平面十字中心線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應大于井架高度的0.5/1000,但最大不應超過15mm。1.5天輪平臺主梁梁面的水平誤差≤3mm。1.6井架避雷接地的電阻值不大于10Ω。2、預控措施:2.1檢查各構件是否變形,控制構件的直線度等幾何尺寸;2.2檢查各連接部位是否變形,影響安裝精度;2.3測量各基礎尺寸及墊鐵組的上平面相對高差,保證在一個水平;2.4在下部的一層或兩層組裝完成后,用經緯儀測量井架地腳螺栓連接鋼板處相對高差,及時調整墊鐵組,以滿足水平要求;用經緯儀測量井架各層水平十字線與設計位置偏差,控制好相對位置;2.5井架組裝完成,重新測量天輪平臺的水平度和相對位置偏差;2.6連接保準件按照設計要求選用國標件,螺栓要緊固到位,保準連接質量。七、勞動組織及進度安排序號工序人員(個)天數備?注1井架整形、防腐642井架組裝623井架安裝1344標準件緊固625其它工作61鋼梯平臺及鋼梯安裝等。八、安全注意事項1、全體施工人員在施工前認真學習本措施,明確吊裝順序,并在施工中嚴格執行,措施傳達后,學習人員均需簽字。2、起重機檢查,重點檢查鋼絲繩、鉤頭、液壓系統、過卷裝置等是否完好,空負荷及重負荷時起重機支腿下沉情況觀察,確保吊裝作業安全;3、起吊用鋼絲繩要有質保材料,鋼絲繩扣插接長度為三個捻距,每次使用前要進行檢查;4、手拉葫蘆使用前要進行檢修,確保完好;5、起重所用的卸扣、鋼絲繩卡要采用國標件,保證質量;6、帶有棱角構件起吊應采取防割繩措施;7、高空作業施工人員按照要求穿防滑鞋、佩戴保險帶和安全帽;8、安裝作業應有機電隊長或機電經理統一指揮;9、高空作業人員與地面指揮人員、起重機司機的聯系工具配備好,聯系方式明確;10、起吊離開地面200mm左右時,要停止起吊,做好全面檢查,無問題才能繼續起吊;11、構件上要設置保險帶生根的措施;12、大風、雪、雷雨天氣不得進行登高作業;13、起重臂下嚴禁站人;14、安裝作業期間要做好警戒,閑雜人員不得入內;15、安裝期間使用電氣設備時,要使用漏電開關;16、纜風繩張緊過程中及張緊后,控制進入地錨與井架組成的空間車輛,防止碰刮纜風繩;17、嚴禁酒后上崗;18、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不適合人員不能登高作業;九、計算及附圖1、鋼絲繩強度校核計算起重最大件的重量為第一層組裝件,所以主要起吊鋼絲繩選擇按最大件計算。第一層最大組裝件重量為15133kg,采用2臺吊車每臺吊車1根6×37-1770-30鋼絲繩垂直起吊,鋼絲繩最小破斷拉力495KN,最小破斷拉力總和:495×1.226×1000/9.8=61926Kg,鋼絲繩安全系數為m=61926×2/15133=8.2>6,符合要求。纜風繩鋼絲繩強度校驗纜風繩在第一層組裝時受力為:15133×sin90=2367Kg2367×cos370=1891Kg纜風繩在最高處(第二層)受力為:4782×sin90=748Kg748×cos470=510Kg所以纜風繩在第一層受力最大,按照第一層受力校核強度,鋼絲繩選用6×37-1570-16,最小破斷拉力132KN,最小破斷拉力總和:132×1.226×1000/9.8=16513Kg鋼絲繩安全系數為n=16513/1891=8.7>3.5,符合要求。與纜風繩配合使用的卸扣及手拉葫蘆不小于5噸,均滿足要求。
篇2:井架提升機安全操作要求規程
井架提升機安全操作要求:
(1)井架應架設在平整夯實的基礎上,井架底部的埋設深度不少于架高的1%,但不得少于30cm。
(2)井架安裝必須保持垂直、無扭曲,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井架高度的0.2%。
(3)高度在20m以下的井架,設一道纜風繩,高度在20m以上時,每增高10m加設一道纜風繩,各道纜風繩均不得少于4根,并對角線設置,松緊適度。
(4)纜風繩必須栓結在專用的地錨上,嚴禁栓結在樹木、電桿、磚墻等物體上,上下兩道纜風不得栓結在同一個地錨上。
(5)纜風繩必須使用鋼絲繩,禁止以鋼筋或其他纖維類繩索代替,纜風繩與輸電導線,必須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跨越道路時離地面高度不得小于1.5m。
(6)搖臂的鉸接點與吊籃進出料口,不得布置在同一平面上。地面進出料口必須設安全防護門,吊籃必須裝設斷繩及沖頂限位保險裝置。
(7)附著式井架的附著裝置和上部自由端高度,應按井架生產廠設計規定安裝。
篇3:建筑施工井架安裝作業操作規程
建筑施工井架安裝操作規程
1.井架埋設深度一般不得少于高度的1/loo,但最淺不應少于30cm,底座應平整夯實,合理加墊。
2.井架裝好后,井架底部四周應用木板圍好,再填土夯實。
3.安裝井架必須按順序進行,對孔應用芒刺,安裝好的井架應做到上下垂直、水平、無扭曲。
4.井架裝到兩節以上時,必須合理地拉好臨時纜風。
5.纜風繩的安設:一般高度在20m以下的井架不少于一道;20m以上的井架,每增加20m(包括不足20m)增加一道。細長的或剛度差的井架,還應適當增加纜風。
6.纜風綁扎處應設保護層,方位應對稱,松緊應均勻,與水平夾角應不大于45°,索具應經過驗算,纜風跨過高壓線應搭設保護架。
7.井架吊籃的滑道必須安裝平直,上端應裝設安全限位器,并應經常檢查其好壞。
8.安裝井架用的腳手板,應有足夠的強度,不準湊合使用。
9.井架使用過程中,應勤檢查保養;大風、大雨和化凍后應檢查纜風和地錨。
10.井架的吊籃,嚴禁超載,嚴禁人上下。
11.雷雨季節施工時,如井架超過周圍建筑物高度或井架在高地上使用時,應安置避雷裝置。
12.嚴禁任何人將頭和手伸人井架內探視。
13.井架吊籃至腳手架或屋面的通道必須搭設安全可靠的腳手板,兩側并拉好安全欄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