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北運巷處理漏頂安全技術措施

北運巷處理漏頂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1695

因我礦停產時間較長,距離上區段采空區較近,導致+1813北運巷局部漏頂,支架變形嚴重,部分矸石滑落,空頂嚴重,通風系統不暢通,經礦領導研究決定,對+1813北運巷漏頂處理,為保證處理漏頂安全有序的進行,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請相關人員認真貫徹學習,并嚴格按照本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一、維修地點:

+1813水平北運輸大巷。

二、維修內容:

處理漏頂主要工程:共四處漏頂,把漏煤矸清理干凈;采用坑木接頂;重新架設梯形棚;棚梁上打管棚。處理漏頂負責人:耿顯平,工期2天。

三、人員配備:

維修+1813北運巷,配備瓦檢員1人,安全員1人,維修工2人,合計4人。

四、施工工藝

(1)、處理漏頂前,要把障礙物清理干凈,確保退路暢通,及時在冒頂區的邊緣打戴帽點柱,防止冒頂區域的擴大。

(2)、處理冒頂時,首先用2.0米以上長柄工具由外向里處理干凈頂幫活矸,頂板處理好后,及時支設戴帽柱臨時維護頂板。

、采用11#礦工字鋼梯形棚支護頂板,棚距視頂板壓力大小調配,棚梁頂部用坑木(坑木選用長1.6m,直徑不小于200mm)接頂,打“#”字木垛接頂,并與冒頂區接實,兩幫用小木板背幫,鋼棚梁兩端頭要有短木楔子背緊不得松動,要求棚腿必須座落實底。

(4)、必須采取先支后拆的原則,嚴禁采用先拆后支。拆除歪斜支架前先用單體支柱對前后的支架進行加固。

(5)、架好棚子后,棚梁上采用1m長的鋼管打管棚。

五、安全技術措施:

1、每班作業前,瓦檢員必須檢查漏頂周圍瓦斯濃度,只有在瓦斯濃度不超限時,其他人員才準進入作業。

2、架設支架時,后路支架必須完整無缺,牢固可靠,退路必須保持暢通無阻。

3、處理冒頂時,迎頭必須是有經驗的老工人,一人觀察頂板情況,三人處理。

4、在掏梁窩或上梁之前,必須先跟班隊長和有經驗的老工人檢查冒頂地點附近的支架情況,發現支架變形、歪曲及頂板壓力增大時,立即撤出人員停止工作,以防冒頂和掉矸傷人。

5、架棚前必須首先檢查加固周圍的支架支護情況,根據周圍支架的支護情況,進行先加固在確保安全方可施工。

6、維修施工時要把新架的支架,架牢背實,確保維修后的巷道保持原設計要求的規格,不能影響使用,修后的浮煤浮矸裝車運走,確保巷內的衛生,不能影響通風和運輸。

7、接頂作業時,只準一人進行,必須設專人(有經驗的老工人)觀察頂板動態,其他人遞送木料,發現異常情況時,立即停止作業。待處理隱患后方準繼續作業。嚴禁任何人冒險進入空頂區作業。

8、施工前要把所有的材料運到位,首先對施工巷道內進行檢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方可施工,修復后的支架要牢固頂板要背實,規格要與原巷道規格相符,確保巷道使用。

9、作業時必須先清理好退路,保證退路暢通。材料堆放地點距施工地點不得小于10米。

10、維護巷道時,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作業前首先必須檢查施工地點處5米范圍內的支護,加固支架,處理掉危巖活石,發現頂板壓力增大片幫、掉渣等異常情況時立即停止作業,待處理完隱患后方可繼續進行維護工。

11、施工中要有專人監護頂板的變化情況,專人指揮維護,施工人員聽從跟班隊長或者班長命令,相互配合。

12、維修過程中,瓦檢員要隨時檢查瓦斯情況,有問題要立即停工撤人,先組織排放瓦斯,再進行處理。

13、接頂必須站在支護良好的地點進行,嚴禁轉載漏頂下直接接頂。

14、打管棚必須在保證支架架穩固和接頂接實的情況下進行,施工人員必須站在棚子的后路。

篇2:維護漏頂安全措施

2133工作面采至220米時,按預期進入斷層帶,此處淋水加大、頂板破碎,于7月6日夜班漏頂壓溜子,長度60架到67架,冐落高度看不清楚。為安全渡過破碎帶、順利起動溜子,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組織措施:

石湖礦按三班派礦領導現場跟班作業,現場解決突發問題,現場協調外圍關系。具體人員安排如下:

早班:郝有富中班:孫拴玉夜班:楊忠奇

溫潤貴、董志強全盤負責,不定時、不定班次下井現場指揮處理,

綜一隊每班兩名隊干部,現場盯班作業,與工人同上同下。

二、技術措施:

1、起動溜子

在60架以下和67架以上溜子上鋪道板,將漏頂渣子翻到道板上,清開后再在其上鋪道板,直至溜子負荷達到起動要求。

2、維護頂板

清理渣子露出支架頂梁后,立即組織人員站在渣面上支架頂梁下打棚環眼,安好棚環后在其上放4米長圓木,順工作面方向,然后在4米圓木上鋪挑桿,一頭搭在4米圓木上,一頭放在支架頂梁上,將頂板蓬嚴實,以同樣方法將整個漏頂區處理好。

三、安全措施

1、鋪道板時,要看好頂幫牢固情況,要注意冐落石渣的滾落方向。

2、道板一頭搭在溜子前沿,另一頭搭在齒軌上方。

3、清理渣子時,要看好上部渣子滾落方向,大塊要用錘子砸碎。

4、清理渣子要從高處向低處清理,避免大塊從高處滾下砸傷人。

5、打棚環時,一定要有專人觀察頂部情況,要提前找好退路。

6、打眼人員盡量用長鉆桿打眼,人員站在支架梁下。

7、棚環盡量保持高度一致,4米長梁放平放穩。

8、上4米梁要三人同時協作,快運快上,不得拖延。

9、上好梁后,人員立刻站于支架下方,并觀察頂幫,只有頂幫牢固可靠后方可開始上挑桿。

10、挑桿架于4米長梁上要與煤幫頂齊,另一頭放在支架梁上放平放穩。

11、整個清理過程,隊干部和值班領導必須時刻在現場,隨時注意變化情況,隨時指揮協調。

其他未提之處,按《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2133過斷層措施》嚴格執行。

篇3:處理臨時消防材料庫漏頂安全技術措施內容

一、概況

我礦永久避難硐室救生鉆孔與臨時消防材料庫已經鉆通,因鉆眼出水量大導致鉆孔隨直接頂垮落,范圍長2.5米、寬2.3米、高1.7米。經技術科、調度室、安全科現場辦公決定,對漏頂處進行維護,為確保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二、主要技術要求

1、漏頂處采用錨網梁索支護,錨桿間排距為800mm×800mm。錨桿采用Ф20mm×2200mm左旋無縱筋螺紋鋼錨桿;φ120mm×8mm金屬沖壓碟型墊片;2000mm×1000mm冷拔絲金屬方格網配φ12mm×2200mm錨梁聯合支護。每根錨桿采用1節CK2340(速凝)和1節Z2388(中凝)型樹脂錨固劑。

2、漏頂區前后不小于5m需采用錨索加強支護。錨索間排距為0.8m×0.8m。錨索采用規格為φ15.24mm、長6200mm、最低破斷載荷260kN的鋼絞線配合鎖具、托盤支護;采用的槽鋼不低于16#;長度為400㎜,孔眼直徑16.5㎜,槽鋼外加φ120mm×8mm的雙金屬沖壓碟形墊片。錨索的間距為800mm,排距為800mm,每排3根,每根錨索采用2節CK2340(速凝)和2節Z2388(中凝)型樹脂錨固劑。

3、錨桿施工技術要求

(1)錨桿的桿體及配件的材質、品種、規格、強度必須符合要求。

(2)錨桿要打在錨梁設計眼距控制孔內。錨桿間、排距誤差<±50mm、孔深度誤差0~50mm、角度誤差<±5°。

(3)錨桿螺母扭矩要符合下列規定:φ=20mm,150Nm≤扭矩≤200Nm

(4)錨桿錨固力

Ф20mm錨桿:左旋無縱筋等強螺紋鋼錨桿,錨固力大于80kN。

(5)錨桿外露長度:露出螺母10mm~40mm。

4、錨索支護要求:

(1)錨索的預緊力必須達到30Mpa以上。

(2)錨索外露長度:露出螺母150mm~250mm。

(3)錨索必須打在巷道的指定位置上。

(4)槽鋼要與頂板接頂嚴實。

三、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隊長負責組織全體施工人員由隊組技術員對本措施進行培訓貫徹。

2、處理冒頂必須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敲幫問頂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敲幫問頂工作應由兩名有經驗的人員擔任,一人敲幫問頂,一人觀察頂板和退路,敲幫問頂人員站在有支護的安全地點,觀察人應站在問頂人員的側后面,并保證退路暢通。

(2)敲幫問頂應從有完好支護地點開始,由外向里,先頂部后兩幫依次進行,敲幫問頂范圍內嚴禁其他人員進入。

(3)敲幫問頂工作人員應戴手套,使用不低于2m長把工具,敲幫問頂時要防止煤矸順桿滑下傷人。

3、處理冒頂時,要由外向里進行,并及時進行支護,嚴禁空頂作業。所有人員不得進入空頂區里,處理冒頂時要保證后路暢通。

4、處理冒頂時,必須由班長或有經驗的人員觀察頂板并且由外向里進行處理。

5、處理冒頂時,所有人員相互協調好,齊心協力,防止碰傷、砸傷。

6、當冒頂區出現掉渣、片幫、壓力增大等情況時,證明冒頂區及其附近頂板壓力在增大,人員必須立即撤離,同時向安全員、隊長匯報險情,等險情過后,頂板壓力穩定,經安全員、隊長確認安全后,方可恢復處理工作。

7、瓦斯員按規定對冒頂區進行瓦斯檢測,當瓦斯濃度大于1%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所有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待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瓦斯濃度小于0.8%時,方可繼續施工。

8、處理結束后及時將渣物運至指定地點。

9、軌道運輸時,嚴格執行“行車不行人,行人不行車”制度和相關運輸管理規定。

10、礦車與鋼絲繩連接必須牢固可靠,每次提升時隊組要設專人進行檢查,絞車、信號、鋼絲繩、軌道、擋車設施及連接裝置。

11、施工期間,班隊長必須跟班作業,現場處理各種安全隱患,并由跟班安全員監督本措施落實情況。

本措施未涉及到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和相關制度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