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現場急救技術應備藥品規(guī)程

現場急救技術應備藥品規(guī)程

2024-07-15 閱讀 8678

??發(fā)生傷亡事故、火災爆炸出現人員傷亡事故及中毒、中暑事故時,首先在現場對受傷人員進行正確的應急性急救,防止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以減少傷亡。現將一般常用事故緊急救護知識和常用的急救藥物簡述如下:

一、緊急救護技術知識

1、嚴重創(chuàng)傷傷員現場急救

(1)迅速使傷員脫離危險場地。

(2)保持呼吸道通暢:發(fā)現窒息者,應及時解除其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機能障礙。解開傷員衣領,清除傷員口、鼻、咽、喉部的異物。對心跳、呼吸停止的傷員應盡快行心肺復蘇。

(3)有效止血:防治休克大出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必須立即有效止血。可根據不同傷情應用指壓法、加壓包扎、填塞或止血帶等方法止血。

(4)包扎傷口:傷口予以包扎,可以避免在運送途中傷口暴露,增加感染機會。包扎物品用急救包內的滅菌紗布或清潔的毛巾。

(5)固定:對骨折、關節(jié)傷、肢體擠壓傷,大塊軟組織傷,都要進行固定。固定范圍要包括上、下兩個關節(jié),以免在運送途中骨折斷端移動,造成繼發(fā)性神經、血管損傷。

(6)預防感染、幫傷者止痛,記錄傷情。

(7)迅速轉往醫(yī)院。

2、創(chuàng)傷傷口現場的一般處理:

(1)清潔傷口:清洗傷口周圍皮膚,剪除毛發(fā),除去油脂、污垢。然后以無菌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取出表淺的異物及血凝塊,無菌紗布覆蓋傷口。

(2)消毒:用碘酒、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劑消毒傷口周圍皮膚,用雙氧水(3%過氧化氫),0.1%新潔爾滅、生理鹽水沖洗傷口,無菌紗布覆蓋傷口。

3、人工呼吸法

人工呼吸法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后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法中以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效果最好。施行人工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褲帶等解開,使胸部能自由擴張,并迅速取出觸電者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假牙、血塊、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

作口對口人工呼吸時,應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后仰,使鼻孔朝上,如舌根下陷,應把它拉出來,以利呼吸道暢通。

4、胸外心臟擠壓法

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跳動停止后的急救方法。作胸外心臟擠壓時,應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在觸電者胸骨中段叩擊1~2次,如無反應再進行胸外心臟擠壓。

5、中暑搶救

在建筑工地上勞動或工作最容易發(fā)生中暑,輕者全身疲乏無力,頭暈、頭疼、煩悶、口渴、惡心、心慌;重者可能突然暈倒或昏迷不醒。遇到這種情況應馬上進行急救,讓病人平躺,并放在陰涼通風處,松解衣扣和腰帶,慢慢地給患者喝一些涼開(茶)水、淡鹽水或西瓜汁等,也可給病人服用十滴水、仁丹、霍香正氣片(水)等消暑藥。病重者,要及時送往醫(yī)院治療。

6、一氧化碳中毒搶救

對一氧化碳急情中毒患者的搶救,首先要及時將病人轉移至空氣新鮮流通處所,使其呼吸道暢通;中毒較重的病人,要及時給其輸氧,促進一氧化碳排出,對已發(fā)生呼吸衰竭的患者,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直到恢復自動呼吸,及時送醫(yī)院搶救。

二、施工現場常備藥品

1、外用藥

品名適應癥品名適應癥

創(chuàng)可貼小創(chuàng)傷出血紫藥水消毒防腐

萬花油燒燙傷京萬紅軟膏燒燙傷

碘酊(2%)局部消毒酒精(70%)局部消毒

風油精蟲咬、牙痛清涼油驅暑醒腦

紅藥水清毒止血眼水、眼膏眼部感染

棉墊、崩帶外傷出血止血膠帶外傷出血

2、內服藥

品名適應癥品名適應癥

速效感冒膠囊發(fā)燒、感冒撲爾敏抗過敏

氟哌酸腹瀉、尿道感染果導治便秘

復方甘草片鎮(zhèn)咳、祛痰安定失眠

碘喉片咽炎、扁桃體炎心痛定降血壓

顛茄片胃痙攣多酶片助消化

阿司匹林解熱、鎮(zhèn)痛云南白藥散瘀、止痛、止血

三、急救工具:擔架。

篇2:化工企業(yè)應急救援裝備物資藥品檢查維護管理制度

1、目的:為保障應急救援裝備、物品、藥品處于良好狀態(tài),為發(fā)生突發(fā)事故救援時提供物質保障,制定本制度。

2、范圍:應急救援裝備為消防器材和設施、標識或圖標、呼吸器、防毒面具等。物資包括搶險時所需的物品。藥品包括因中毒或灼傷等治療時所需的藥品。

3、職責:

3.1、安全行政部負責消防設施和器材、防毒面具、呼吸器、標識和圖標等的日常管理。

3.2、行政部負責藥品的日常監(jiān)督管理。衛(wèi)生室為具體負責單位。

4、檢查與維護管理

4.1、管理要求

4.1.1、非火災或事故下,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準使用、試用和玩耍消防器材、消防設施和安全標示、物資。特殊情況(非事故)確需使用時,需經安全行政部門許可。藥品類必須保證在有效期內,并定期更換。

4.1.2、嚴禁占用消防通道,堵塞安全出口;嚴禁圈占、堵塞消火栓、滅火器等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保證通道出口暢通,消防器材處于隨時可用狀態(tài)。

4.1.3、嚴禁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和器材,對破壞消防設施、器材和標示的行為予以嚴肅處理,造成嚴重后果的送交公安部門處理,并號召全體員工檢舉破壞消防器材、設施和標示的行為。

4.1.4、按有關規(guī)范配備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按照治療要求合理配備應急藥品。

4.1.5、由安全行政部對消防器材和設施、防毒面具等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期巡檢,按照消防器材和設施的性能要求,每月或每年進行一次檢查,對達不到標準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設施及時更換或維修。

4.2、維護管理:

4.2.1、日常檢查

4.2.1.1、設備或設施、防護器材的每日應檢查由所在崗位執(zhí)行,所在車間主任為主要負責人。檢查器材或設備特別是氣體泄漏報警警鈴的功能是否正常。如發(fā)現不正常,應在日登記表中記錄并及時處理。

4.2.1.2、電工定期對備用電源進行1—2次充放電試驗,1—3次主電源和備用電源自動轉換試驗,檢查其功能是否正常。看是否自動轉換,再檢查一下備用電源是否正常充電。

4.2.1.3、儀表組每周要對消防通信設備的檢查,應進行控制室與所設置的所有電話通話試驗,電話插孔通話試驗,通話應暢通,語音應清楚。

4.2.1.4、安全行政部每周檢查備品備件、專用工具等是否齊備,并處于安全無損和適當保護狀態(tài)。

4.2.2、報警警鈴年度檢查試驗

每年對報警系統(tǒng)的功能應作全面檢查試驗,并填寫年檢登記表。

4.2.3、消火栓系統(tǒng)定期檢查

消火栓箱應經常保持清潔、干燥,防止銹蝕、碰傷和其它損壞。每半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維修。檢查要求為

4.2.3.1、消火栓和消防卷盤供水閘閥不應有滲漏現象。

4.2.3.2、消防水槍、水帶、消防卷盤及全部附件應齊全良好,卷盤轉動靈活。

4.2.3.3、消火栓箱及箱內配裝的消防部件的外觀無破損、涂層無脫落,箱門玻璃完好無缺。

4.2.3.4、消火栓、供水閥門及消防卷盤等所有轉動部位應定期加注潤滑油。

4.2.4、滅火器材的定期檢查

每周應對滅火器進行檢查,確保其始終處于完好狀態(tài)

4.2.4.1、外觀檢查

4.2.4.1.1、檢查滅火器鉛封是否完好。滅火器已經開啟后即使噴出不多,也必須按規(guī)定要求在充裝。充裝后應作密封試驗并牢固鉛封

4.2.4.1.2、檢查壓力表指針是否在綠色區(qū)域,如指針在紅色區(qū)域,應查明原因,檢修后重新灌裝

4.2.4.1.3、檢查可見部位防腐層的完好程度,輕度脫落的應及時補好,明顯腐蝕的應送消防專業(yè)維修部門進行耐壓試驗,合格者再進行防腐處理

4.2.4.1.4、檢查滅火器可見零件是否完整;有無變形、松動、銹蝕(如壓桿)和損壞,裝配是否合理

4.2.4.1.5、檢查噴嘴是否通暢,如有堵塞應及時疏通

4.2.4.2、定期檢查

4.2.4.2.1、每半年應對滅火器的重量和壓力進行一次徹底檢查,并應及時充填

4.2.4.2.2、對干粉滅火器每年檢查一次出粉管、進氣管、噴管、噴嘴和噴槍等部分有無干粉堵塞,出粉管防潮堵、膜是否破裂。筒體內干粉是否結塊。

4.2.4.2.3、滅火器應進行水壓試驗,一般5年一次。化學泡沫滅火器充裝滅火劑兩年后,每年一次。加壓試驗合格方可繼續(xù)使用,并標注檢查日期

4.2.4.2.4、檢查滅火器放置環(huán)境及放置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滅火器的保護措施是否正常。

4.2.5、防護器材的定期檢查

防毒面具及濾毒罐應經常保持清潔、干燥,防止銹蝕、剮傷和其它損壞。每半月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維修。檢查要求為

4.2.5.1、防毒面具有無破碎及剮傷,看是否老化。

4.2.5.2、檢查濾毒罐體有無銹蝕,是否失效。

4.2.5.3、對空氣呼吸器的檢查,應檢查壓力表指示是否在規(guī)定范圍內,。

4.2.5.4、任一項不合格,都應盡快更換。

篇3:區(qū)醫(yī)院急救藥品管理制度

中心醫(yī)院急救藥品管理制度

1、急救藥品必須指定專人管理,每周校對,每月清點一次,由護士長負責領取、報損。

2、急救藥品應根據藥品的種類與性質將針劑、口服與外用藥按順序、編號分別放置在固定的位置。

3、護士長及專管人應定期對急救藥品做好清點,檢查工作,防止積壓變質。如發(fā)生沉淀、變色、破損、過期,藥瓶標簽與瓶內藥品不符,標簽涂改一律不得使用,并做好更換登記。

4、急救藥品必須建立交接登記本,每班進行交接登記,保證每日進行檢查、核對,做到隨用隨補,保證其使用率為100%。

5、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將急救藥品挪作他用或轉借他人,因此造成的后果由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

6、毒麻及精神類藥品,按規(guī)定開據、使用、登記,設專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