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山搶險救災程序規程

礦山搶險救災程序規程

2024-07-15 閱讀 3986

一、搶險救災指揮要領

在處理礦井事故時,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在于救護隊能否在短時間內到達事故礦井,了解情況,制定方案,做好搶險救災部署;在于救護指揮員指揮正確,組織得當,措施得力。搶險救災指揮要領歸納為以下幾點:

1.嚴格細致做好準備工作

礦山救護隊接到事故電話后,必須盡可能全面、準確、迅速地了解事故概況,以便依據所發生的煤礦事故類型來研究作戰部署,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包括準備最恰當的或針對某些事故必須配備的救災與個人防護設備、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事故礦井,下井必須嚴格核查設備準備工作情況。

2.了解事故情況的方法

一是認真聽取礦井調度人員、礦井領導及工程技術人員對礦井事故發生的原因及事故區域情況的介紹,征求他們對事故處理的意見;二是從礦圖上了解事故的范圍、遇難人員可能的分布情況、通風情況、進入災區偵察和搶救遇難人員的路線,以及設置井下基地的位置等;三是向災區出來的人員了解情況;四是對災區進行實地偵察,為制定作戰方案提供第一手材料和可靠依據。

3.要善于抓住時機

指揮員在指揮處理事故時,要善于抓住時機。所謂時機就是搶險救災、消滅事故的最佳時機。從時間上看,早處理比晚處理好。從主攻方向上看,選擇突破點,攻其一點可搞活全局,或從薄弱環節突破,使形勢立即好轉。處理任何一種事故,首先要盡可能詳細、認真地調查了解事故災難的情況,其次要進行細致、科學的分析研究,才能掌握規律,把握時機,獲得搶險救災、消滅事故的主動權,盡快、順利、圓滿地完成搶險救災任務。

4.利用通風手段消滅事故

在處理事故時,通常需根據不同事故的發生發展狀況,采用科學的方式來改變和調整通風方式,使其符合以下要求:一是有利于控制事故,不使事故擴大;二是便于搶救遇難人員,不至于威脅其他地點工作人員的安全;三是有助于創造接近事故地點的條件;四是有利于控制、稀釋瓦斯濃度,不至于達到瓦斯燃燒和爆炸的危險濃度。

煤礦事故搶險救災是一門科學,有著嚴密的科學性、技巧性并有規律可循。因此,礦山救援部門的指揮員平時要認真鉆研救護業務技術,認真研究處理各種事故的戰略戰術,提高指揮能力。一般說來,在對礦井事故進行搶險救災時,應認真把握三條原則,即安全、生產、效果。所謂安全,即在制定處理事故方案時,首先考慮到礦井的安全、井下生產工人的安全、救護人員的安全。其次是生產,即在制定處理事故方案過程中,要考慮到煤礦生產的可快速恢復要求,在安全可行的前提下,應盡可能做到不影響或少影響生產,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停止生產。第三是效果,即在制定處理事故方案時,要考慮到徹底消滅事故的效果,也就是處理事故的成敗。

二、處理事故工作的指揮原則

對發生重大或特大礦井事故進行搶險救災的工作,是一項十分龐雜、技術性很強的工作,不僅需要采用煤礦采掘機運輸以及救護等多種專業技術,而且還需要在礦山搶險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與所有相關人員協同合作,齊心協力才能完成救災重任。因此,《煤礦救護規程》對救護隊處理事故工作的指揮原則作了具體規定,概括為以下幾點:

(1)礦井發生重大事故后,必須立即成立搶救指揮部,礦山救護隊長為指揮部成員,并對救護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面指揮。

(2)礦井發生事故后,如果有外區域礦山救護隊聯合作戰,應成立礦山救護聯合作戰部,由事故礦所在區域的救護隊長擔任指揮,協調各救護隊的戰斗行動。如所在區域的救護隊長不能勝任指揮工作,則由指揮部總指揮另行委任。

(3)為制定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礦山救護隊指揮員必須詳細了解下列基本要素:

①事故發生的時間、事故類別、范圍,尚在災區的人員數量及位置,礦山救護隊到達前采取的措施。

②事故區域的通風、瓦斯、煤塵、溫度、巷道支護及斷面、機械設備及滅火器材等情況。③出動小隊數量,佩戴氧氣呼吸器人數,其他地區礦山救護隊可能到達的時間、人員及技術裝備情況。

④救護隊指揮員領取任務后,應迅速制定救護隊的行動計劃、處理事故的安全措施,調動必要的人力、設備和材料。礦山救護隊指揮員下達任務時,必須講明事故情況、行動路線、行動計劃和安全措施。在指揮中盡量避免使用混合小隊。遇有高溫、冒落、水淹危險的災區,指揮員只能在救人的情況下,才有權決定小隊進入,但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小隊在災區的安全。

⑤在地面指揮部工作的救護指揮員應輪流值班和下井了解情況,并不斷與井下工作小隊,井上、下基地及特別服務部門聯系,以便在事故處理中能合理安排,統一指揮。

⑥礦山救護隊指揮員應指派專人做好事故處理記錄。組織好后續梯隊替換井下小隊的工作。

篇2:礦山機加工設備操作規程范本

§7-1、車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啟動設備前,一定要檢查設備各部位手柄是否在正確位置上。

2.在啟動設備前,對各注油部位要進行設備潤滑注油,

3.啟動設備前,必須穿緊身工作服,必須戴防護眼鏡和穿絕緣膠鞋。

4.操作人員在進行備件加工時,一定要審核圖紙和加工件各部位的工藝尺寸。

5.女工在操作設備時,一定要把頭發扎緊裝在工作帽中,

6.在裝卡工件進行加工時,一定要檢查卡具是否完好,工件是否裝卡牢固,待確定無誤是再進行啟動設備加工。

7.對使用的,扳手,卡尺,鋼板尺,千分尺,百分表,盒尺,手錘,中心鉆,排銷勾,劃針,注油槍,銼刀,機用絲錐,板牙,鉆頭等進行妥善保管和維護。

8.操作人員每天必須堅持日常點檢和日常設備潤滑制度-,每天對設備進行保養維護,保證安全生產。

9.操作人員一定要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以免加工過程中鐵削飛濺傷人。

§7-2、刨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啟動設備前,一定要檢查設備各部位手柄是否在正確位置上。

2.在啟動設備前,對各注油部位要進行設備潤滑注油,

3.啟動設備前,必須穿緊身工作服,必須戴防護眼鏡和穿絕緣膠鞋。

4.操作人員在進行備件加工時,一定要審核圖紙和加工件各部位的工藝尺寸。

5.女工在操作設備時,一定要把頭發扎緊裝在工作帽中,

6.在裝卡工件進行加工時,一定要檢查卡具是否完好,工件是否裝卡牢固,待確定無誤是再進行啟動設備加工。

7.對使用的,扳手,卡尺,鋼板尺,千分尺,百分表,盒尺,手錘,中心鉆,排銷勾,劃針,注油槍,銼刀,機用絲錐,板牙,鉆頭等進行妥善保管和維護。

8.操作人員每天必須堅持日常點檢和日常設備潤滑制度-,每天對設備進行保養維護,保證安全生產。

?§7-3、銑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啟動設備前,一定要檢查設備各部位手柄是否在正確位置上。

2.在啟動設備前,對各注油部位要進行設備潤滑注油,

3.啟動設備前,必須穿緊身工作服,必須戴防護眼鏡和穿絕緣膠鞋。

4.操作人員在進行備件加工時,一定要審核圖紙和加工件各部位的工藝尺寸。

5.女工在操作設備時,一定要把頭發扎緊裝在工作帽中,

6.在裝卡工件進行加工時,一定要檢查卡具是否完好,工件是否裝卡牢固,待確定無誤是再進行啟動設備加工。

7.對使用的,扳手,卡尺,鋼板尺,千分尺,百分表,盒尺,手錘,中心鉆,排銷勾,劃針,注油槍,銼刀,機用絲錐,板牙,鉆頭等進行妥善保管和維護。

8.操作人員每天必須堅持日常點檢和日常設備潤滑制度-,每天對設備進行保養維護,保證安全生產。

§7-4、電器焊氧氣切割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加工備件時,必須先審核圖紙內的工藝尺寸,必須了解使用材料的結構在進行備件加工。

2.操作人員在使用焊接前,必須佩戴安全防護眼鏡、防紫外線臉罩、電焊手套、絕緣膠鞋和護腳鞋蓋。

3.使用電焊機時,必須根據實際材料調整電流大小,選擇焊條的規格型號,保證加工件的質量哈焊接工藝要求。

4.使用氧氣乙炔氣時,兩瓶的距離必須保持在7米以外,在使用前,操作人員必須仔細檢查兩瓶的減壓閥是否完好,割矩調節手輪是否靈活,氧氣帶和乙炔帶是否有漏氣現象,割嘴是否有堵塞。焊接加工時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500米以外。

5.操作人員在進行加工備件時,一定要遠離易燃易爆物品和各類油脂。

6.操作人員在工作是必須戴有防止噪音的耳塞。

7.操作人員在每天工作結束是提前半小時對工作現場進行清掃灑水,把使用的工具如:扳手、劃針、劃規、鉗子,管鉗、大錘、斷線鉗、鐵皮剪、小手錘、盒尺、鋼板尺、萬用角度尺、樣沖等工具進行擦洗保養。

8.工作現場必須配備滅火器2-3個。

?§7-5、電器維修檢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進行檢修時,一定穿好緊身工作服、絕緣膠鞋、絕緣手套、防護眼鏡。

2.操作人員在檢修測試電器設備時,一定要用萬用表、兆歐表、鉗芯電流表對所檢修的設備進行測試,確診設備狀況后再進行檢修,而且必須斷電進行絕緣測試。

3.操作人員在修理電機、風機、水泵時,一定要用千分尺測量漆包線的線徑,修復完畢實驗設備運轉時,一定要用線速表測試。

4.操作人員在清洗電機、風機、水泵定子時,必須戴橡膠手套進行清洗。

5.操作人員對所修理的電機、風機、水泵進行絕緣清漆時,必須戴防護手套和防毒口罩。

6.操作人員在檢修電器開關設備時,一定要使用實驗電筆進行測試,接線時一定要用扳手、鉗子和螺絲刀、電烙鐵、線頭對焊機把線頭接好。

7.修理電機、風機、水泵繞組時,必須使用正規的劃線刀、壓線刀、皮錘和整形棒修理。

8.修理電機、風機、水泵繞組進行繞線時,必須使用正規的線槽模板進行繞組。

9.修理電機、風機、水泵更換軸承時,必須使用軸承起扒器和扒輪器。

10.修理風機,更換風葉時,必須使用風葉專用起扒器。

11.修理電機、風機、水泵時必須使用扒線器、手錘、扁鏟、剃刀進行舊線拆除。

12.在檢修平臺上修理設備時,平臺上必須設有安全防護網。

13.操作人員在工作結束時必須清理好現場,把所使用的工具進行擦洗保管。

§7-6、設備檢修工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在檢修設備時,必須穿好緊身工作服,戴好袖套和橡膠耐油手套和防滑膠鞋。

2.操作人員在檢修設備時,一定要按工藝進行檢修,拆除部件時,一定要規范拆除和裝卡,

3.扒取對輪和軸承時,一定使用合宜的模具和輔助工具進行扒取。

4.使用的扳手、鉗子、螺絲刀、銼刀、板牙、絲錐、套筒扳手、斷絲取出器、鏨子、手錘、大錘、管鉗、橇棍、等工具,一定要配備好手把和輔助架后進行安全使用。

5.使用的游標卡尺、塞尺、鋼板尺、盒尺、中心高度游標卡尺、千分尺、內外卡鉗等測量工具,必須合理正確的使用。

6.檢修過程中,擊打鏨子時,手錘擊打方向不的正對他人,使用手錘人員不的戴手套,手錘把上應該上防滑膠套,操作人員必須戴防護眼鏡。

7.檢修大型設備時,吊裝繩索一定要牢固安全,起吊時由專人統一指揮進行吊裝,在檢修現場不得有與檢修無關的其他物件。

8.在檢修過程中拆除下的部件,一定要進行編號排放,清洗部件時必須使用毛刷進行清洗。

9.檢修人員在設備檢修完畢,必須進行調試保證設備良好運行。

篇3:礦山電氣維護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未經專門培訓,未持合格證人員不得操作電氣設備。

2.操作高壓帶電設備時,必須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靴并站在絕緣臺上。

3.操作千伏級電氣設備主回路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

4.供電系統所有繼電保護裝置均應符合要求,靈敏可靠、不準甩掉,當任一種保護失靈時,都應立即停電處理,處理不好不準送電。嚴禁拆除或短接運行。

5.各配電點均應設置可靠的局部接地極和移變及照明綜保的輔助接地裝置。

6.嚴禁帶電檢修或帶電搬遷電氣設備。

7.所有動力電纜在更換后必須檢查電動機的轉向。

8.各電氣操作人員必須熟悉供電系統。每臺設備應有標志牌,注明型號、電壓、用途、功率及過流整定值。

9.其它要按《煤礦安全規程》第454——458條執行。

二、停送電

1.停.送高壓電必須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2.停送電前應保證所需操作的開關是否與停電指令相符,只有在斷開斷路器后,才能切斷隔離開關,合閘時,操作程序相反。嚴禁帶負荷操作隔離開關。

3.停電后應與電源電壓等級相適應的驗電筆檢驗,檢驗無誤后,再進行導體對地完成放電(在瓦斯可能積聚之處必須進行檢查,瓦斯濃度在百分之一以下時才準放電),裝有接地裝置的設備,停電后必須將相應的開關手柄打到“接地”位置。

4.停電后必須掛“有人工作,不得送電”的指示牌,并上閉鎖或專人看守制度,非執行該工作人員,不得摘牌送電。

5.送電前必須檢查撤除導體放電接地裝置,無誤后方可送電。

三、電氣設備檢修維護

1.電氣設備檢修前必須切斷電源,嚴禁帶電明火試驗。

2.檢查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時,必須使用與其電壓等級相適應的搖表行測試。

3.妥善檢查保護設備的防爆性能及工作性能、設備各種儀表、液晶顯示,指示必須正常,操作手把、按扭靈活可靠。

4.在處理較復雜的電路故障時要冷靜、細致,認真查閱圖紙、對照線路仔細分析原因,必須做到有的放矢,嚴防檢修檢查后造成事故,損壞設備。

5.按井下供電“三無”、“四有”、“兩齊”、“三全”、“三堅持”的規定內容進行檢修維護設備。

6.對各臺電器設備檢查后要有記錄。

7.設備發生漏電、過載跳閘、短路跳閘,必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復位送電運行。

8.對各種不同型號設備應嚴格按照設備出廠說明進行檢修試驗,嚴禁拆卸。

9.電氣接線應按《機電設備完好標準》中第75頁1.3.1--1.3.4規定進行。

10.所有動力電纜插銷聯接、拆卸、安裝時,必須停電閉鎖,必須在接觸器斷電后,并將隔離閘刀打在“OFF(關)”的位置時方可工作。插銷未壓緊前嚴禁送電試車。

四、電纜維護

1.電纜的吊掛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吊掛間距不大于3m,所有電纜必須上電纜鉤,嚴禁用鐵線吊掛電纜。

2.每更換一次電纜,要注意相序連接,要檢查電機旋轉方向是否正確。

3.盤放電纜應成“8”字形,各類電纜應有足夠的彎曲半徑。

4.所有移動電纜或待收電纜必須盤放整齊嚴禁在電纜盤旋處放金屬部件,以防損傷電纜造成漏電。

5.電纜護套損傷時,應按部頒標準進行硫化熱補或同等效應的冷補。

6.各種電纜連接盒、連接器的高度應略高于電纜懸掛高度,以防電纜上的水滴沿電纜滲入。

7.各種電纜只能在規定的電壓等級下使用,嚴禁超過安全載流量。

8.定期進行各類設備電纜的絕緣測定,對絕緣值低于安全值以下的電纜應檢查、處理需要更換時必須寫書面報告、經總工批準后執行。

9.拆除移動電纜時,電纜插銷應妥善保管不得砸碰,不得放在水中浸泡,不用的電纜插銷座應加封堵。

五、安全警告

1.檢修電氣設備時,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否則會造成人身觸電。

2.嚴禁帶負荷操作隔離開關,否則會損壞隔離開關,影響正常停.送電。

3.各種電纜必須在規定的電壓等級下使用,嚴禁超過安全載流量,長時超負荷運行使電纜絕緣下降導致相間短路,影響正常運行,嚴重時會造成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