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坍塌事故應急處置方案范本

坍塌事故應急處置方案范本

2024-07-15 閱讀 4705

誘因:

1.高切坡、深開挖、高填方、樁孔開挖等土石方施工、模板支撐、搭設腳手架、搭設臨時建筑物及制作鋼筋籠等作業過程中,未按建筑施工安全技術標準、規范編制施工方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或方案;

2.安全防護設施費用投入不足,隨意簡化安全防護措施;

3.施工作業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冒險蠻干;

4.土方開挖渣土堆置距離、高度不符合基礎施工安全規定。

防范措施:

1.認真學習標準、規范,按標準、規范編制施工方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認真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組織實施;

2.加大安全防護設施經費投入,認真加強安全防護;

3.認真貫徹執行《建筑工程預防坍塌事故若干規定》的各項規定;

4.加強職工安全培訓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自覺的遵章守紀,克服習慣性違章。

應急處置:

1.搶救受傷害者,若自身力量不夠,應向外部請求支援;

2.檢查事故現場,消除隱患,疏散無關人員,防止事故后續發生;

3.設立警戒線,保護事故現場,若為搶救受傷害者需要移動現場某些物體時,必須作好現場標志;

4.立即報告。

篇2:坍塌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礦山坍塌是指采場邊坡不穩定由于開采方式與方法不當,造成邊坡過高、過陡,危石、浮石沒有及時清除,或存在不分段開采、或從臺階下“掏采”現象,或由于礦石穩固性差或地質結構變化,在鑿巖、爆破震動、雨水沖刷、強勁風流等外力作用下,引起邊坡垮塌、滑坡等危及工作人員生命和設備財產安全的危險因素。

1應急響應

1、防坍塌事故發生,礦山成立義務小組,由礦山負責人擔任組長,安全員及其他從業人員,各班組長為組員,主要負責緊急事故發生時有條有理的進行搶救或處理,其他人員做協助工作。

2、發生坍塌事故后,由礦山負責人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向上級有關部門或醫院打電話搶救,班組長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清理土方或雜物,如有人員被埋,應首先按部位進行搶救人員,其他組員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發展擴大。還應安排專人隨時監護邊坡狀況,及時清理邊坡上堆放的石料,防止造成次生事故的發生。在向有關部門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輕傷人員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如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傷人員流血過多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人員分工,各負其責,重傷人員由醫療救護人員協助送外搶救,值班人員在大門口迎接來救護的車輛。

2防止坍塌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1)預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作業單位應當采用臺階式開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開采方式,嚴禁采用擴壺爆破、掏底崩落等開采方式。不能采用臺階式開采的,應當自上而下分層順序開采。實施淺眼爆破時,分層高度不得超過6米;實施中深孔爆破時,分層高度不得超過20米。分層鑿巖平臺寬度不得小于4米;最終邊坡角根據巖體的穩定性確定,但最大不得超過60度。

作業單位在作業前和作業中以及每次爆破后,應當對坡面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工作面有裂痕,或者在坡面上有浮石、危石和傘檐體可能塌落時,相關人員應當立即撤離至安全地點,并采取可靠、安全的預防措施。危險區域應當設置醒目的警示標志和崗哨,嚴禁在危險區域內從事任何作業,嚴禁任何人員在邊坡底部休息和停留。

相鄰采石場之間應當設置大于30米的隔離帶;隔離帶礦體只能由一方開采并應予以確定。相鄰采石場進行爆破作業,應當約定實施爆破的時間。在爆破危險區域內有兩個以上的單位(作業組)進行露天爆破作業時,必須明確由一個單位統一指揮。對可能危及對方生產安全的,雙方應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明確各自的安全生產管理職責和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2)發生坍塌事故的應急措施:

1)發現工作面有裂痕,或者在坡面上有浮石、危石和傘檐體可能塌落時,礦山負責人應組織相關人員應當立即撤離至安全地點,并采取可靠、安全的預防措施。

2)當邊坡或建筑物發生坍塌后,造成人員被埋、被壓的情況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全員上崗,除應立即逐級報告給主管部門之外,應保護好現場,在確認不會再次發生同類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搶救受傷人員。

3)當少部分浮石、危石和傘檐體坍塌時,現場搶救組專業救護人員要用鐵鍬進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傷及被埋人員;當整體倒塌時,造成特大事故時,由政府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各有關部門協調作戰,保證搶險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要采用吊車、挖掘機進行搶救,現場要有指揮并監護,防止機械傷及被埋或被壓人員。

4)被搶救出來的傷員,要由現場醫療室醫生或急救組急救中心救護人員進行搶救,用擔架把傷員抬到救護車上,對傷勢嚴重的人員要立即進行吸氧和輸液,到醫院后組織醫務人員全力救治傷員。

5)當核實所有人員獲救后,將受傷人員的位置進行拍照或錄像,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

6)對在邊坡坍塌、滑坡中死亡的人員,由企業及政府善后處理組負責對死亡人員的家屬進行安為了使用爆破順利的進行,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爆破安全規程》(GB13349-92),制定本應急處置方案。

篇3:坍塌事故的應急處置

(1)坍塌事故發生時,安排專人及時切斷有關閘門,并對現場進行聲像資料的收集。發生后立即組織搶險人員再半小時內到達現場。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人工和機械相結合的方法,對坍塌現場進行處理。搶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運有困難時,可調集大型的吊車進行調運。在接近邊坡處時,必須停止機械作業,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誤傷被埋人員。現場搶救中,還要安排專人對邊坡、架料進行監護和清理,防止事故擴大。

(2)事故現場周圍應設警戒線。

(3)統一指揮、密切協同的原則。坍塌事故發生后,參戰力量多,現場情況復雜,各種力量需在現場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積極配合、密切協同,共同完成。

(4)以快制快、行動果斷的原則。鑒于坍塌事故有突發性,在短時間內不易處理,處置行動必須做到接警調度快、到達快、準備快、疏散救人快、達到以快制快的目的。

(5)講究科學、穩妥可靠的原則。解決坍塌事故要講科學,避免急躁行動引發連續坍塌事故發生。

(6)救人第一的原則。當現場遇有人員受到威脅時,首要任務是搶救人員。

(7)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和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并做好急救準備,確保傷員得到及時醫治。

(8)事故現場取證救助行動中,安排人員同時做好事故調查取證工作,以利于事故處理,防止證據遺失。

(9)自我保護,在救助行動中,搶救機械設備和救助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行動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