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小學住讀部學生安全制度
小學住讀部學生安全制度
一、遵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二、加強學生安全教育,發現安全隱患,立即消除,并立即報告學校。
三、不罵人、不打架、使用禮貌用語,做文明守紀的好少年。
四、住校生進校后,無特殊情況禁止出校門,出校門必須由生活老師同意開出校門通知單交給門衛。
五、在校期間,注意安全,遵守學校安全守則,不做危險事,不搞危險活動,不玩危險游戲。
六、嚴禁學生進鍋爐房重地。
七、除沐浴室開放時間,學生不得進入浴室洗澡,洗澡時必須有生活老師在場,以免出意外。
八、上、下樓眼要看準,腳要踏穩,不亂動閥門,不追逐打鬧。
篇2:學生安全信息通報制度范本
1.班主任要及時向學生監護人通報學校開學時間、放假時間、正常的作息時間以及臨時放假時間等,使監護人心中有數。
2.班主任要詳細記載與學生監護人的聯系電話或聯系方式,并向家長告知自己的電話或聯系方式,保持聯系渠道的順暢。
3.學生因事、因病不能正常到校,須由學生監護人提前向班主任請假,說明事由;對沒有請假且沒有按時到校的學生,班主任要在第一時間內告知監護人。
4.學生因事、因病或特殊情況需提前離校,班主任必須先與監護人取得聯系,征得監護人同意后方可在學生出門憑條上簽字,準許其離校;對未經準許擅自離校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通知監護人。
5.學生在上、下學路上如遇意外情況,班主任若獲知情況,要及時通知監護人。
6.學生在校期間,如遇特殊情況(運動受傷,身體不適,精神不佳,心理異常,遺傳病史復發等),班主任(學校)在采取相應措施的同時,應及時通知監護人
篇3:學生安全教育制度范本
一、重視安全預防教育,針對各類安全事故隱患,制訂相應的工作細則。使安全工作以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
二、學校每學期組織全校安全教育報告或講座1——2次。使學生掌握安全知識,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三、建立每月1次周班會安全教育制度,在班級開展交通安全、預防火災及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教育。
四、抓好新學期安全教育,在每學期開學教育中安排安全教育內容,為學期安全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五、開展晨會安全教育,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師生進行安全教育。
六、做好節假日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每學期寒暑假及其它節假日學校向學生印發假期要求,假期結束班主任收回“家庭意見反饋表”,掌握和了解學生假期情況。
七、搞好周末事故高發期的安全檢查工作,派專人負責校門及校園安全巡視檢查工作。學生會安排“紀檢組”進行輔助巡視。
八、進行周末大掃除安全教育。對可能引發的事故隱患均提前做好防范教育。各班班主任直接負責此項工作的具體落實。
九、搞好校園、班級靜態環境的安全宣傳工作,營造濃郁的安全防范教育氛圍。從思想上抓好師生安全防衛工作。
十、班級考核工作中,每學期就各班安全工作質量進行考評,并量化打分,作為評優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