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縣教職工管理規定
某縣教職工管理規定
根據巴委[20**]53號文件精神,并參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巴教發[20**]22號文件精神與我縣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請休假原則
1、原則上各鄉鎮學校教職工請休假先經學校批準,再經鄉鎮主管教育領導批準方可請休假。縣中學、完小請休假由學校批準即可。假期超過七天的必需報縣教體局備案。如有特別原因,縣教體局有權不予批假。
2、各鄉鎮完小校長、書記請假或外出必須經鄉政府同意,并報教育局分管師資領導同意,并安排好學校工作方可離校。
3、縣完小、縣中學書記、校長外出必須經教體局同意,方可離校。
第二條享受年休假、事假和病假的范圍
本規定適用用我縣教育系統正式教職工。
第三條教職工休假期及待遇
1、以每年寒、蟲草假為休假時期。如遇特殊情況,學校及教體局有權要求教職工留守在校。休假路費照發。在寒假、蟲草假學校必須安排正式教師輪流值班,如私離崗位,將按曠工處理,若造成學校經濟損失,則由值班人員承擔主要責任,校長承擔領導責任。
2、新分教師,實習期滿后,從次年起享受休假待遇。
3、函授學習人員如利用工作時間外出學習、考試,均按事假計。
4、教職工休假期滿,因特殊情況需續假的,先與學校聯系,學校及時上報教體局。續假時間5天以內的,每天扣除工資100元,同時,續假時間按事假計。超過5天的,按曠工計。
5、教職工請休假期滿,未經學校批準超假14天以下,按第五條第8項執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八十三條第五款的規定:曠工或者因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連續超過15天,或者一年內累計超過30天的,予以辭退
第四條教職工事假、病假規定
1、遲到、早退:上班遲到早退5分鐘內每分鐘扣10元;一個學期累計三次后,從第四次開始,5分鐘內每分鐘扣罰20元;5分鐘以上按缺課處理。
2、事假:教職工如遇特殊情況需請事假,一年內累計不得超過20天,超過20天則當年休假路費扣除;累計超過30天,當年年終考核為不合格,不享受年終獎金,休假路費扣除。
3、缺課:無故缺課一節扣100元。一年累計缺課達60節的,當年休假路費扣除,當年年終考核為不合格,不享受年終獎金。
4、婚假:教師職業特殊,有寒、蟲草假,不另安排假期。
5、產假:女教職員工生育假期按自治區計劃生育部門有關規定執行(即辦理獨生子女手續者,享受產假一年。產假當年不享受休假路費;生二胎享受產假6個月,按時銷假可享受一半休假路費;生三胎則只享受二個月產假,工資降一級,五年內不再晉級,不得申報職稱)。產假時間從單位批假之日算起。實習期未滿而休產假的教師假期同上,但推遲轉正一年。男教職工可享受家屬陪護假:縣內的5天,區內的10天,內地的15天。
6、喪假:教職工直系親屬去世,可安排49天假期。超出部分算事假。
7、病假:(1)確實因病不能上班,又不提供醫院證明的,需學校主要領導確認方可請假。否則按事假計。(2)請休假期滿后,因病未能報到要提供異地所有合法住院手續,否則按曠工處理。(3)一年內累計病假超過半年,不參加當年考核。(4)病假超過一個月后,確需繼續治療的,只發全額工資的80%;半年以上的,只發全額工資的70%(精神病及傳染性疾病除外)。(5)上述行為必須確屬病情比較嚴重,并有合法醫院證明,否則根據上述要分別按曠工處理,直到停發工資等。(6)需到上級醫院診治的,必需先收縣人民醫院出具證明;需到內地醫院診治的,需自治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具證明。同時,要學校、鄉政府與教體局辦好手續并同意方可。若辦理外出就診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現象,要追究當事人責任,病假期按事假計。
8、曠工:無故曠工1―3天的,每天扣200元,4-15天,每天扣除工資400元。15天后即予以辭退。無故曠工3-15天的,當年考核為不合格。
9、年底考核時,按:遲到、早退三次按一天事假記;缺課一次按事假一天記;病假三天按一天事假記;以累計計算為準。
第五條教職工請休假的其它規定
1、本規定所稱假期,包括休假期的公休日和法定的假日,包括往返路途時間。
2、學校或教體局決定當年不能休假的,可領取全額包干路費。
3、休假包干路費以夫婦雙方父母中戶口(以戶口簿為準)較遠的一方為標準。
第六條教職工培訓、出差、外出治病規定
到那曲出差、辦事的同志一律不準借機趕往異地、或超期滯留,一經發現,當事人不得報銷任何費用,超出時間按曠工處理,按第五條條8項執行;15天以上的予以辭退,并視情節追究單位領導責任。
第七條教職工調動規定
1、根據巴教發[2009]9號文件規定,于2009年全面凍結全縣教師調動,以下調動辦法至2010年起執行。
2、調出:必須在我縣鄉鎮學校工作三年,或在我縣完小、縣中學工作五年以上方可提出調動報告。調動報告每年研究一次,一次時間為7月初。同時學校、鄉鎮府先必須簽字同意,對表現不好者,不予調動。
3、調入:原則上可全接收,但必須提供健康和無傳染性疾病證明及原單位考核合格證明。
第八條教職工職稱評審規定
教職員工如長期表現較差,學校有權向縣教體局建議不予以評職稱。縣教體局將對表現不好的教職工不進行職稱審報。
第九條考勤規定
各校及縣教體局必須嚴格執行考勤。要有專人負責考勤,要有專門的考勤記錄冊。如學校不按規定執行考勤規定,一經查實,扣除學校校長相應工資數額。每年年底考試結束時需將考勤匯總表上報縣教體局。
第十一條各校可根據本校的實際,參照本規定,制定詳細的考勤制度,并報縣教體局備案。
第十二條本規定從20**年4月14日起執行,過去有關規定與本規定有抵觸的,一律按本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本規定由**縣教體局負責解釋。
篇2:黨校教職工宿舍水電熱氣煤氣使用收費規定
黨校教職工宿舍水、電、熱氣、煤氣的使用收費規定
為進一步做好教職工宿舍樓水、電、熱氣、煤氣的管理使用和收費工作,特制定如下規定:
一、水:
1、凡居住本校宿舍樓的用戶,一律實行計劃供水,每戶每月用水量不超過10立方米(含10方),其價格按居民用水價收取。10立方米以上的用水方數按超計劃用水價格計收。
2、總務處每季度查表一次,各住戶要積極配合。
3、供水設施由水電工操作管理,非管理人員不得隨意拆改、移接供水管道,不得隨意開啟、關閉各水制閘伐。
4、注意節約用水,杜絕跑、冒、滴、漏,做到即用即停、人走水關。
二、電:
1、總務處對各住戶的分戶電表每月查抄一次,并及時登記造冊,在每月10號前交會計室。
2、供配電設備,線路由校電工操作管理,其它人員不得操作,未經批準,不得隨便連接改動電源線路、開關和各種電器電源插座。
3、注意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三、熱氣:
1、供暖期間,管理人員要堅守崗位,不脫崗,不離崗,按照規定,定時供熱(送熱時間另文規定)。
2、熱力公司按每次抄表的熱氣方數(校方供熱管理人員簽字有效)到會計室取款,供熱期結束后,由總務處按機關事物管理局的收費標準一次性按受熱面積分攤到各用戶,并造表公布。
四、煤氣:
1、注意安全用氣,各用戶的管道、氣表不準隨便拆改安裝。發現故障,及時報告煤氣公司。
2、由煤氣公司每月到各用戶抄表記數收費。
五、以上費用,屬黨校在職教職工的,財務室在工資級別中扣除,離退休及外單位人員所付費用,由總務處指派專人按送表數額及時到戶收取,所收數額扣除5%作為收費人員的勞務費,由總務處負責發放。
篇3:學院校教職工進修補充規定
學院(校)教職工進修補充規定
為保障學院正常教學科研秩序,妥善解決教職工進修與教學科研工作間的矛盾,促進教職工進修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根據《**財經學院教職工進修實施辦法(2006年修訂)》(浙財院[2006]179號)文件,結合學院實際,特制定本補充規定。
一、次年有進修計劃的教職工應于每年學校下達教職工進修計劃編制通知后(一般于每年11月份)及時向學院提交次年的進修申請,學院從學科、專業建設及工作實際需要出發,在管理權限內審批教職工的進修計劃,并編制部門教職工進修計劃報校人事處審批。未按要求提前上報進修計劃的,學院當年一般不予安排。
二、學院在編制教職工進修計劃時,未進修過的教職工優先,有各類資助的優先,有相關外語成績的優先,有邀請函的優先,兩次進修間隔時間長的優先。
三、根據校人事處的補充規定,同一教職工兩次進修須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非脫產進修與非脫產進修時間一般須間隔半年,非脫產進修與脫產進修一般須間隔1年,6個月(含)以下脫產進修與脫產進修時間須間隔2年,6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含)脫產進修與脫產進修時間須間隔3年,一年及以上脫產進修與脫產進修時間間隔4年。
四、同一教職工如兩次進修的間隔時間未達到學校規定,需符合以下條件才能提出進修申請。
1.其進修項目確為學科專業發展急需;
2.其進修期內教學工作經系主任、分管教學副院長同意后已完全落實,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
五、同一教職工如兩次進修的間隔時間未達到學校規定的進修工作,除接受人事處對進修職工的考核外,必須完成以下工作:
1.其進修年度正常參與學院對教職工的年度考核,且進修年度須完成450個教學科研工作當量。
2.自進修之日起2年內發表一級B及以上論文1篇或出版學術專著1部或獲立項省部級及以上項目1項。
如教職工未能如期完成以上工作,其進修之日起第3、4年相關的評優評獎、等實行一票否決制,年度考核不得為優秀。
六、本補充規定自2014年4月21日開始執行,具體解釋權歸學院黨政聯席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