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中專衛生保健工作規定

職業中專衛生保健工作規定

2024-07-15 閱讀 3464

職業學校衛生保健工作規定

一、工作原則

學校校醫室是學校衛生保健工作的組織單位,負責學校內衛生教育、衛生防疫、醫療保健、簡易治療、急救等工作。

(一)學期開始,根據有關規定和上級領導的要求,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負責制定學校衛生工作計劃,納入學校教育工作計劃,督促檢查計劃實施情況,期末寫出工作總結,定期向校領導匯報。

(二)定期組織學生健康檢查,建立健康卡,對每個學生的體質與健康狀況做出綜合評價,通過書面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以配合做好學生的衛生保健工作。對全校學生健康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在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衛生保健措施,使學生健康成長。

(三)有計劃地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

(四)開展學生常見病的預防和矯正工作。做好特殊學生、發育低下、營養不良學生的保健工作。

(五)做好傳染病報告、預防服藥、隔離、消毒、計劃免疫工作。

(六)指導并監督檢查學校伙食、課間餐的衛生管理、定期組織食堂管理人員、炊事員的衛生知識學習和健康檢查。

(七)結合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協調組織指導學生衛生員工作,充分發揮學生衛生員的作用。

(八)對學生實行簡易治療、急救、轉診工作。

(九)制定校醫室各項工作制度、工作常規及職業道德規范等,以搞好校醫室的全面管理。

二、就診程序

(一)校醫進行檢查和診斷,決定處理方案。在上級衛生及教育部門規定的診治范圍內,進行學生疾病治療。

(二)需要轉院診治,校醫通知專業部:

1.白天上班時間,校醫聯系校車,由班主任(或專業主任)安排陪同送醫院診治或視情況聯系學生監護人來接,同時通知其監護人。

2.晚修時間,校醫聯系校車,由值周行政(或值周教師)安排陪同送醫院診治或視情況聯系學生監護人來接,同時通知其監護人。

3.夜間,學生患病由宿管教師陪同找值班校醫,需要轉院診治著有校醫聯系校車,宿管教師陪同送醫院診治或視情況聯系學生監護人來接,同時通知其監護人。情況較為危重的,宿管老師應馬上通知值周行政或值周教師到場。

4.有潛在生命危險及危重的患病學生,校醫須陪同護送交至院方醫生,后返回當班。

5.發現危重學生第一知情者應呼120緊急救護。

三、晨檢與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

為了保障廣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效防止傳染病疫情在學校發生,早期發現傳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做到早隔離,早治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制定本校晨檢與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制度。

(一)班主任是晨檢上報的直接責任人,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并在9:40前于校園網上上報晨檢結果。學校疫情報告人(校醫)根據晨報結果,按要求依法及時上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門。

(二)班主任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上報。必要時及時通知家長并要求家長帶其就醫。

(三)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了解學生所患疾病和患病的就診情況,并及時上報。

(四)學校疫情報告人(校醫)接到報告后應及時進行排查,進一步檢查在校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五)各班主任負責每天班內因病缺課學生的聯系工作,密切關注其健康狀況。對治療完畢后要求返校上課的學生,必須攜帶正規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到學校醫務室進行查驗,班主任在見到醫務室的檢查證明后方可讓學生返校上課。

(六)學校突然出現大量學生不明原因缺課時,各班主任應及時上報,學校疫情報告人(校醫)要依法及時上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門。

四、傳染病報告

為了及時有效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蔓延,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的要求,特制定本校傳染病報告制度。

(一)傳染病報告組織

組長:主管安全副校長

副組長:學生處副部長(副主任)、安全處副部長(副主任)、各德育副主任、總務副部長(副主任)

成員:各班班主任、各校醫

(二)職責和分工

學校校醫為本校疫情報告人。班主任是學生“晨檢”工作的直接責任人,每天須認真填寫晨檢報告單并按要求及時上報。學校其它教職員工、學生發現傳染病疫情均有義務向疫情報告人提供情況。學生處、安全處及各德育副主任負責晨檢上報的監督和管理。

(三)疫情報告內容及時限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級,1天內有3例或者連續3天內有多個學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飲水史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2.當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現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立即報出相關信息。

3.個別學生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呼吸急促或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4.學校發生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在24小時內報出相關信息。

(四)學校傳染病疫情監測

學校建立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與登記制度。學校班主任及教師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疑似傳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況時,應及時報告給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應及時進行排查,并將排查情況記錄在學生因病缺勤、傳染病早期癥狀、疑似傳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結果登記日志上。

1.晨檢:應在學校疫情報告人的指導下進行,由班主任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班主任是學生晨檢工作的直接負責人,每天須認真填寫晨檢報告單并按要求及時上報。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如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等)以及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告知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要進行進一步排查,以確保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早報告。

2.因病缺勤追蹤:班主任應當密切關注本班學生的出勤情況,對于因病缺勤的學生,應當了解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懷疑,要及時報告給學校疫情報告人。學校疫情報告人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追查學生的患病情況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對傳染病病人的早發現。

>

(五)報告方式

當出現符合本制度規定的報告情況時,學校疫情報告人應當以最方便的通訊方式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報告。

本規定自2012年9月1日起實行,由ZZ市**職業技術學校行政部負責解釋。

篇2:衛生保健員崗位工作職責

1、遵守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工作崗位。

2、結合學校實際,制訂學期、年度學校衛生保健工作計劃。

3、堅持以預防為主的醫療方針,經常對學生進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配合上級和學校開展的愛國衛生等教育活動,進行黑板報、櫥窗宣傳等工作。有計劃地培訓學生衛生骨干隊伍。適時做好各類常見病、多發病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了解和掌握學生健康狀況,建立學生健康卡,定期對學生進行體格檢查,注意積累數據和資料分析。教育學生認真做好眼保健操,作好預防近視工作并檢查評比。

4、按時檢查、記錄全校衛生工作情況,經常進行衛生工作技術指導和衛生監督,督促各項衛生保健制度的落實,努力搞好學校衛生工作。

5、認真做好計劃生育工作。保證完成學校計劃生育目標管理的各項責任指標。搞好學生生理衛生、青春期知識教育。

6、督促食堂人員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等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7、及時采購藥品,妥善保管好藥物,經常檢查,避免變質失效。

8、嚴格執行衛生室醫療器具、設備的消毒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9、樹立良好的服務態度,切實做好門診工作,堅持業務進修,提高醫療質量,加強責任感,杜絕發生醫療責任事故。

10、加強醫療管理,嚴格執行教職員工醫藥費管理制度。

篇3:工程施工現場食品安全衛生保健措施

工程施工現場食品安全、衛生保健措施

1、保持清潔衛生。職工宿舍符合規定要求,保持通風干燥,采取防蠅防蚊防鼠措施,使用安全電壓,執行衛生責任制度。安排衛生值日表,定期打掃衛生,保持宿舍清潔。施工現場施工垃圾及時處理,做好文明施工。職工食堂始終保持衛生清潔,定期采取消毒措施,一定做到防蠅防蚊防鼠,并保持四周衛生,不得有積水垃圾等。

2、防中暑。夏季施工注意防中暑情況發生,作息時間向兩端壓縮,避開中午的高溫,工地上要采取降溫措施,準備降溫食品如綠豆湯、淡鹽水、降溫茶等,衛生室準備好防暑藥品,全面抓好降溫防暑工作。

3、防中毒。關鍵工作在食堂,夏季施工防中毒的重點應抓好食堂管理工作,保障食品衛生,保證所有食物疏菜新蘚,根據經驗保證當日采購當日消費,同時開啟冰箱對肉類進行冷藏;食堂要采取一定的封閉措施,掛好紗網,同時廁所四面及頂部必須用紗網密封,防鼠防蠅防蚊,改善食堂條件,保持通風良好,并定期消毒,確保職工的飲食安全。

4、醫療保健。工地設醫藥衛生室,根據工人數量配置專業人員值班,夏季施工要確保衛生室24小時開啟,配備一些常用藥品和一些器械,做好日常工人的衛生保健和發生事故時及時參予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