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平安醫院醫療廢物運送工作流程

平安醫院醫療廢物運送工作流程

2024-07-15 閱讀 2306

人民醫院醫療廢物運送工作流程

1、保潔人員每日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時間(上午8:00~9:30)和指定路線運至醫院的醫療廢物暫時儲存地點。

2、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前,應檢查包裝袋或容器的標識,標簽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將不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運送至暫時儲存地點。

3、運送人員在運送醫療廢物時,應當防止造成包裝物或容器破損和醫療廢物的流失,泄露和擴散,并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嚴禁扔、摔裝有醫療廢物的包裝物或容器。

4、運送醫療廢物應當使用防滲漏、防遺撒、無銳利邊角、易于裝卸和清潔的專用運送工具。

5、每日運送工作結束后,應當對運送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

6、隔離的傳染病人產生的感染性廢物應當使用雙層包裝物,并及時封存。

7、專人負責運送,包裝袋內的廢物不應超過袋子的3/4,并做到包扎完好,每個包裝袋或容器上應標明廢物產生單位、產生日期、主要內容物、運送目的地及特別說明。

篇2:醫療廢物職業安全防護制度范本

1、醫療廢物相關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1)掌握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熟悉本機構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項工作要求。

(2)掌握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以及處置過程中預防醫療廢物刺傷等傷害的措施及發生后的處理措施。

(3)掌握醫療廢物分類中的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安全防護知識。

(4)掌握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

2、為有關人員配備必須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受到健康損害。

3、在工作中發現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傷害時,應當采取相應的措施,并及時報告。

篇3:醫療廢物管理職業安全防護制度范本

一、認真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有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熟悉醫院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各項工作要求及安全防護知識。

二、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時貯存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序執行。收集、運送醫療廢物的人員要有嚴格的防護措施,要穿工作服、戴手套、工作帽、口罩等。

三、防止醫療廢物直接接觸身體。每次運送或貯存結束后立即進行手清潔和消毒。

四、要掌握在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暫存及處置過程中預防被醫療廢物刺傷、擦傷等損害的措施及發生后的處理措施。

五、醫療廢物暫存處禁止吸煙及飲食,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醫療廢物。

六、每日對運送周轉箱清洗消毒,暫存處每次轉運后進行清潔和消毒處理。

七、在收集、運送、暫存醫療廢物的過程中,要防止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的發生;要掌握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

八、定期對從事醫療廢物分類收集、運送等工作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必要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免疫接種,防止其受到健康損害。

九、院感科經常對衛生安全防護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指導等工作。

十、發生職業暴露后的處理流程

1、工作人員因針刺、割傷、咬傷、或者血液/體液濺到粘膜或者通過破損的皮膚而暴露于血液/體液后,應馬上用肥皂和清水沖洗暴露部位15分鐘。如果噴濺到眼睛或粘膜,要用清水沖15分鐘。受傷者應馬上向自己的上級報告,并尋求進一步的治療。

2、如有傷口、應當在傷口旁端輕輕擠壓,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并用肥皂和流動水沖洗10分鐘以上,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

3、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或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

4、醫療廢物收集、包裝人員發生職業暴露后,除立即采取以上措施外,還要查找可能的感染源,然后根據感染源,采取進一步處理措施。

5、進行患者、受傷者的相關的血液監測,如肝功能、乙肝二對半、丙肝抗體、艾滋病、梅毒等。

6、發生暴露30分鐘內向本科室領導報告,2小時內科室向醫院感染管理科報告。

7、醫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報告后進行登記,并針對刺傷的損害進行評估,確定暴露級別和暴露源的病毒載量水平,制定追蹤觀察和實施預防性用藥方案。

十一、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應急預案

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應當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規定采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對致病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求援;同時向縣衛生局、環保局報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單位和居民通報。同時按照以下要求及時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1、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第一發現人以最快的速度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醫院感染管理科核實情況后立即報告有關的主管部門;

2、確定流失、泄漏、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范圍及嚴重程度;

3、組織有關人員盡快對發生醫療廢物泄漏、擴散的現場進行處理;

4、對被醫療廢物污染的區域進行處理時,應當盡可能減少對病人、醫務人員、其它現場人員及環境的影響;

5、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區域、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置,必要時封鎖污染區域,以防擴大污染;

6、對感染性廢物污染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從污染最輕區域向污染最嚴重區域進行,對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過的工具也應當進行消毒;

7、工作人員要做好衛生安全防護后進行工作。處理工作結束后,醫療衛生機構應當對事件的起因進行調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預防類似事件的發生。

醫院感染管理科

二0一五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