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實驗小學學生安全管理須知

某實驗小學學生安全管理須知

2024-07-15 閱讀 8559

實驗小學學生安全管理須知

為確保學生人身和財產安全,堅持"預防為主""群防群治""常抓不懈"的原則,增強安全意識,消除種種隱患,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學生安全須知》。

(一)人身安全

1.學生不得在校園內追逐、打架和械斗,不逞強*。

2.學生不得私藏和攜帶管制刀具。不準帶水果刀等利器、兇器進入校園。同學之間不得玩尖利器具或有毒、有害的化學藥品。

3.學生不得翻爬校墻,不在墻頭上走動。在樓上不要將身體移向欄桿以外。

4.不玩弄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學生不得在校內及周邊燃放鞭炮。

5.學生不得私自外出春游和私自到江、河、湖、海、溪流或低洼地游泳戲水。要游泳必須到正規的游泳池,并由家長帶。

6、上下樓梯靠右行,輕步上樓慢步下,不得擁擠,上下樓梯如遇突然停電,不得起哄、推搡、嚴防擠壓等事故發生。

7.教室、走廊等教學場所嚴禁追跑嬉鬧,學生不得在樓頂邊沿戲鬧、閑談。學生打水、打飯要自覺排隊,防燙傷、擠傷。

8.學生不得向樓下亂扔東西,開窗不要把窗外的硬物推下樓,不得向窗外拋扔任何雜物、防止砸傷他人。

9.不攀爬高樓、欄桿、陽臺、建筑物頂層和有危險的建筑物、景點。

10.在高處擦教室窗戶玻璃、電風扇、日光燈、多媒體投影儀時,要特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擦拭二樓以上的玻璃,不得將身體移出窗外。

11.學校組織集體外出,應遵守紀律、聽從指揮、有序步行,活動期間,嚴禁擅自離隊游玩。班主任、科任教師自行組織學生赴校外活動,應事先向學校等上級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并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12.放學、*和組織集體活動,學生要有秩序,防擠傷,防踏傷。

13.偶遇緊急情況,不要驚惶失措,要采取緊急避險自救措施。(如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要跳樓,也不要手拿凳子,頭頂桌子等)。

14.新生入學后,均應接受學校統一安排的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如有特殊病史,不得隱瞞。

15.建議家長為子女辦理保險,如家長不同意子女保險,須由家長提出書面申請,學校存檔。

16.在校期間,如有身體不適,應及時向老師報告,防止延誤治療時機。

17.學生遭遇挫折或心情煩惱,而自身又無法排除時,應及時告訴家長或向班主任、學校心理咨詢室咨詢,調整好心態,防止意外發生。

18.按時到校、離校,準時回家,不在路上逗留,低年級學生家長接送孩子上學。

19.當與他人發生矛盾,而自身又無法解決的時候,應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防止矛盾激化、釀成事端。

20.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小青年來往,不跟陌生人交往。在校期間不隨便走出校門,遇有急事應向班主任請假,不跟陌生人或似曾相識的人離開學校。

21.當發現危及人身安全隱患或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發現有不法分子侵入,知情者應及時向老師或學校領導報告,及時報警求助。

22.自習時間和午休時,陌生人叫人時,學生不得出教室或宿舍。

23.節假日學生不得在校住宿。

24.不得損壞避雷設施。

25.在家預防煤氣中毒。

26.所住房舍發現有異常現象(如漏雨、漏土、墻壁裂縫等),要馬上報告。

27.公共區的電燈不亮要及時告知有關部門。

28.刮風下雨要遠離樓房、高樹、高壓線和不牢固的墻壁。

29.不到基建工區玩耍、參觀。注意觀察危險區域和設施的警示標志。

30.發生地震,掌握逃生本領,用手或物品護頭,緊急撤離房屋。

(二)財物安全

1.教室、宿舍無人時要關窗、鎖門,教室、宿舍鑰匙專人保管,不得亂配鑰匙。

2.自行車要上鎖、掛牌。

3.個人錢物妥善保存。

4.非本班人員不得亂竄教室、宿舍。

5.不得從教室和宿舍門窗鉆入鉆出。

6.丟失錢物及時報告學校有關部門,盡量保護案發現場,積極提供破案線索。

(三)體育安全

1.上體育課要嚴格在體育老師指導下,按規定進行。

2.從事劇烈的活動要防撞傷、踏傷、扭傷,從事有危險的體育活動要采取防護措施。

3.禁止學生越墻拾球,外出拾球需注意安全。

4.學生不得在教學區、宿舍區和人員集中的區域打排球、籃球或踢足球。

5.校運會或其他體育比賽時,學生不得在賽場內穿行、玩耍、帶跑和觀看比賽。

6.學生集體跑步,守秩序。

7.患有不宜進行劇烈體育活動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的學生,應事先向班主任提出書面申請,教導處備案并書面通知有關任課教師,該生可免于參加劇烈體育活動。

(四)飲食安全

1.學生不得食用變質食品。不買"三無"(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食品。

2.提高食品衛生意識,不購買不法攤販的食品,不到校外不法小飯鋪就餐。(不法商販、飯鋪無三證即無衛生許可證、無健康證、無工商許可證)。

3.不食用變質的水果。

4.飯前要洗手、勤剪指甲。

5.不飲用涼水、生水和不清潔水。

6、防食物中毒,有不良反映要立即報告學校。

(五)用電安全

1.遵守用電、用火規則,注意用電、用火安全,不得觸碰校內任何交流電氣設備。

2.不準私自更換宿舍照明用燈。

3.不準私拉電線用以照明、燒水、取暖、做飯、充電、收聽錄音機、收看電視等。

4.不拆卸、不損壞公共電力設施;在語音室、多媒體教室、實驗室上課不準亂動電器、開關,下課后由老師關閉總電源開關。

5.已壞電器、開關學校由電工負責維修,不要用手接觸。

6.遇到惡劣天氣要注意被砸壞的電線,以防觸電。

(六)防火安全

1.不準用電爐子取暖。

2.不準吸煙,不要在宿舍點蠟燭看書。

3.不準焚燒垃圾。

4.學生不得抽煙、玩火。

5.嚴禁學生攜帶打火機、火柴、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進校。

6、不能參加森林火災滅火。

7、發生火災,懂得逃生本領,俯身捂住口鼻,緊急撤離。

(七)交通安全

1.學生滿12周

歲,由家長填寫騎自行車申請表,經學校同意后,允許騎自行車上學,但不得騎"三無"(無車閘、無車鈴、無車鎖)自行車,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防止交通事故發生。

2.在校外行走或騎車時不準帶耳機。

3.不坐滿員超載的汽車。

4.學生不準騎摩托車和開其他機動車。

5.行走要靠右邊行走。過馬路走人行道,紅燈停綠燈行。

6.騎車前要檢查制動裝置是否靈敏,騎車、行走要注意路口車輛。

(八)實驗安全

1.實驗課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教師要求去做。

2.做實驗有不良反應要馬上向指導教師報告。

3.實驗完畢要洗手。

(九)用藥安全

1.學生用藥要遵醫生囑咐或按說明服用,不能服用過期和變質的藥物。

2.對本人有過敏反應的藥物要禁用并告知醫生。

3.因防疫需要而統一購用的藥物,須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學校同意后方準用藥。

4.禁止在宿舍內噴灑農藥。學生未采取任何防護措施,不準噴藥。

5.滅鼠藥要按學校要求專人分放,防污染、防中毒。

6.發現傳染性疾病要及時報告學校。學校要采取措施以防止群體傳染病的蔓延。

7.學生有疾病,班主任隨時安排救治并及時通知學生家長,病情嚴重者要及時報學校有關領導。

8.學生有重大病情,校醫要護送到醫院,并把有關病情用藥及采取的措施告知醫生。

(十)其他規定

1.學生必須接受防火、防觸電、防震、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嚴格遵守學校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2.記住下列幾個重要電話: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緊急情況下打電話求救。

3.責任要求:

(1).自習、上課、組織活動期間,因教師疏于管理而造成的人身傷害由任課教師負責。

(2).平時教師對看到學生違紀違規現象,不管不問由此而引發的人身傷害事故負有責任。

(3).班主任、學校各職能部門因不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而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負有責任。

(4).教師明知這樣做或已預見到這樣做有危險、有危害而執意去做,對學生造成的人身傷害負有責任。

(5).學生因違紀違規造成的個人傷害由個人負責。

篇2: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須知

在建筑工地中,尤其是高聳建筑物的建造中,常常會出現施工人員因為雷擊而出現身體遭受損害的情況,因此我們在進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部署的時候,需要將建筑物上避雷針的安裝也作為重點工程的一部分。同時還要做好接地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雷電在形成的時候,巨大的能量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排出,防治施工人員在施工現場遭遇雷擊現象。1、施工現場的所有電氣設備金屬外殼必須用專用接地線連接。施工現場的電力系統嚴禁用大地作地線或零線。接地線由箱式變壓器零線引出,不得裝設開關或熔斷器。防雷接地的電氣設備必須同時做重復接地以保證接地電阻值達到要求。2、與電氣設備相連接的保護零線的截面積采用不小于2.5mm2的絕緣多股銅芯線。保護零線的統一標志為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不得使用綠/黃雙色線做負荷線。3、現場埋地電纜與設備連接時嚴格按要求接線、相線分別為A相黃色、B相綠色、C相紅色,零線為淺蘭色,接地線為綠/黃雙色線。4、箱式變壓器重復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其他接地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0Ω。手持式用電設備的保護零錢應采用絕緣良好的多股銅芯橡皮電纜。其截面積不得小于1.5mm2,其芯線顏色為綠/黃雙色線。5、施工現場內塔吊施工電梯井字架滑升模板的金屬操作平臺和需要設置避雷裝置的井字架、腳手架等,除做好工作接地外,還必須按規定做防雷接地,防雷接地采用-40×4鍍鋅扁鋼與大樓接地體相連,設備的金屬外殼及結構之間應保證可靠電氣連接。施工現場內塔吊、室外電梯、井字架及龍門架等機械設備若在相鄰建筑物、構筑物的保護范圍以外,則應安裝防雷裝置。6、各機械設備的防雷引下線可利用該設備的金屬結構體,但應保證良好電氣連接。

篇3:建筑全分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須知

建筑全分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從近年各種統計數據看,絕大部分建筑安全問題是出在全分包或部分分包的工地上,如何緩解全分包工地嚴峻的安全壓力,成為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和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國家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建筑業已成為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建筑企業的經營方式也越發多樣化,工程全分包就是其中之一,所謂全分包是指在中標承建工程的施工單位將其承建工程中的全部工程在法律和其他相關方的允許下委托給其他施工單位承建的行為。但是,在這種全分包管理模式越來越受歡迎的同時,建筑生產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據統計,20**年至2004全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分別為1210起、1278起和1086起,死亡人數分別為1302人、1512人和1264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出在全分包或部分分包的工地上,如何緩解全分包工地嚴峻的安全壓力,成為各級政府部門、企業和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

全分包安全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總包單位缺乏資源這里的資源指的是對工程進行全面控制的人力資源和財力資源。

人力資源的缺乏表現是在現階段絕大多數的全分包施工過程中,總包單位往往只派很少的管理人員進駐,這就造成了在技術上,管理上的漏洞,留下了安全隱患。

這主要表現在:

1、派去的管理人員往往以監督者的身份出現在施工過程中,而不是以參與者的身份出現在施工過程中,這就犯了安全管理的大忌—安全管理是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的,而不是坐在辦公室瞎想空想出來的。

2、總包單位的想法得不到很好、及時的落實,可能有些安全隱患被發現出來,但是總包單位沒有人力去處理,往往需要分包單位來完成,這就存在處理的時間差和處理的徹底性問題,而安全事故往往是在這個時間差和徹底性上發生的。

財力資源缺乏表現在在全分包工程中,總包單位往往對工程款是沒有絕對的控制權的,在工程款的使用上總包單位只是起一個傳遞的作用,這就造就了安全管理上的被動。

眾所周知,安全是需要投入的,只有在達到一定的投入后才可能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而物的不安全狀態正是建筑施工事故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可以說,只要控制了物的不安全狀態,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事故就會大大的降低。而現實情況是怎樣的呢,在現階段的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大量的物的不安全狀態的現象,不是這些物的不安全狀態不能被發現,而是分包商不進行投入,總包單位苦于沒有資金和其他原因等只好聽之任之,轉而從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上來控制安全事故,從而失去了控制安全事故的最好辦法。

分包企業安全意識淡薄現階段建筑行業的全分包模式非常盛行,引起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現階段建筑市場不規范,加之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行業利潤逐漸降低,投標模式以低價中標為主,利潤空間狹窄,總包單位如果按投標要求配置人員、機械設備、安全防護用品等,利潤會非常低,甚至虧本,還不如分包出去收管理費合算,這就給了分包單位機會,而也埋下了安全隱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對安全工作的認識不足,認為安全工作是總包單位的事,安全工作是表面工夫,只要和安全監督部門搞好關系就可以了,從而忽視了安全管理的本質,這就注定在安全投入上的嚴重不足,其中包括人力投入的不足和財力投入的不足。在現階段,絕大多數的的全分包單位是不管安全工作的,往往由一兩個總包單位的人員來管理,甚至出現身兼數職的情況。

財力的投入不足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是對下級專業隊伍選擇上的側重點不同,在下級專業分包隊伍的選擇上,全分包單位首先考慮的的不是專業程度、人員配置、業績而是報價,只要報價足夠低,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這就造就了分包隊伍的專業素質低下,為后續的施工留下了安全隱患;二是在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上,在材料的選擇上分包單位考慮的是價格而不是品質,有時候為了節約資金甚至購買劣質材料,在材料使用上能省則省,甚至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所有這些直接造成了物的不安全狀態。

2、缺乏安全管理體制,安全管理是一門系統的工程,需要專門的部門和專業的人員來進行管理,而全分包單位往往連單獨的安全管理機構都沒有設置,即使有也要么是人員配置不足,要么是身兼數職,根本不可能科學而實際的制定符合自己單位的各種安全管理規定和制度,列出本單位的重大危險源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加之對施工現場缺乏了解,導致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或失控。改善不足的對策:

強化總包單位的職能和權力總包單位要從分包單位的選擇上和經濟上加強對施工過程的控制力度,另外,還要利用社會現有的各種資源加強對分包單位的控制力度。在分包單位的選擇上,總包單位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即收集和建立各種分包單位的檔案,其中包括該企業的資質、安全許可證、專業化程度、人員配置、機械設備配置、企業業績和過去幾年的安全生產狀況等,對安全不達標、不遵守合同等有劣跡的分包單位要首先排除在外,而不是單單看分包單位的報價和領導的個人喜好。

在經濟上加強控制是指在簽定分包合同時,從總造價中提出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安全備用金,一旦分包單位不能按要求履行安全責任時,總包單位可以直接動用這筆資金進行安全投入,保證安全生產,而不需要得到分包單位的同意,工程完工后根據實際情況將多余的備用金返還給分包單位。利用社會資源指的是利用安全監督部門、政府職能部門、社會媒介等對施工過程進行監督、視察和暴光等促進分包單位自覺的重視安全管理。

提高分包隊伍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管理水平在分包施工中,安全生產的真正主體是分包單位,要想真正控制和減少事故發生,必須從根本上改善分包單位的安全生產條件,規范分包單位安全生產行為,明確和落實分包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

首先,分包單位要將自己的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度層層落實,并在和總包單位溝通后制定適合本項目施工的相關教育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檢查制度、獎罰制度等各項安全制度,明確各層安全管理考核目標,嚴格要求員工不能只憑主觀感覺估計是否有危險,一切行為必須照章辦事,養成尊章守紀的良好的勞動習慣。

其次,組織員工開展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安全文化、安全技術、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能等系統安全培訓,增強全員的安全意識和素質,特別是是要提高農民工的安全意識,把建筑安全政策法規與安全行為準則化為人們的自覺行為規范,從而降低事故發生率。

同時還要加大對安全技術研究的投入,提高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結構等復雜問題的危險預測和預防能力。建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處理預案,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和減少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