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中學辦學章程

某中學辦學章程

2024-07-15 閱讀 7942

z中學辦學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全面貫徹新時期國家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辦學質量,培養具有民族靈魂、世界眼光,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我校座落在都昌縣城東郊,系深圳成通發有限公司與都昌教育局、汪墩鄉聯辦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由深圳成通發有限公司控股。學制初、高中均為三年,招范圍及招生人數可由學校自主確定。

第三條學校發展定位是:重點中學的師資隊伍、現代教育的硬件設施、示范學校的辦學質量、優雅和諧的園林格局、貧民接受的收費標準。學校的奮斗目標:遵循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的原則,自強自立,艱苦奮斗,力爭三年辦成九江名校,六年建成江西省示范中學。

第四條辦學理念:服務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發展每一位學生。校訓:求真、至善、盡美、學風:自主自覺、勤學善思。教風:修身敬業、厚學善導。校風:團結、嚴謹、誠信、務實。

第二章管理體制

第五條我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學校黨支部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

第六條董事長是學校法人代表,校長由董事會任免。校長負責學校行政領導和管理,制定和實施學校工作規劃和計劃,領導和組織學校教育、教學、后勤工作,在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對學校重大問題有決策權,對干部任免有提名權,對教職工有擇優錄用權和依法實施獎懲。

第七條學校設副校長領導3-4名,協助校長工作,副校級干部由校長提名,董事會任免。

第八條學校設辦公室、政教處、教務處、教研處、招生處、總務處、工會、團委等職能部門,每一部門設主任一名,副主任1-2名,中層干部通過競聘產生。各職能部門在分管副校長的指導下,具體負責管理本部門的人員和開展工作。

第九條學校設各學科教研組、各年級組,教研組長由相關處室主任提名,學校行政任命,年級組可設副組長1-2名,年級組為學校工作實體,全面負責本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工作指標,對本年級教師有聘任權和解聘提名權,并依法對本年級教師實行獎懲,年級組長由競聘產生。

第十條班級學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學單位,班主任由年級組長提名,學校行政審批,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組成班級教育小組,負責本班的思想教育、教學工作和其他各項活動。

第十一條教職工方代表大會是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學校的基本形式,每三年一屆,代表由全體教職工選舉產生,每年至少召開一次代表大會,主要行使以下職權:

(一)聽取校長工作報告及校級領導的述職報告,對校級領導和中層干部進行民主測評。

(二)討論學習辦學指導思想、發展規劃、改革方案等重大問題,并提出意見和建議。

(三)審議通過學校各項制度、獎懲條例、福利待遇等,由學校頒布執行。

第十二條學校努力營造以人文關懷為核心、“規范加情感”的管理文化,激勵員工依章依法治校治教。建立與健全策劃、執行、督導、評價的工作機制,完善分層有序、責任明確、團結協作、上下通暢的管理體系,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第三章教育教學

第十三條切實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堅持全面發展、育人為本的原則。學校成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確定德育工作目標和整體計劃安排,提供德育資源保障。同時,建立以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班級教育小組、宿管科為主線的德育工作體系,以班主任為核心,實行干部和教職工全員德育崗位責任制。

第十四條認真貫徹《中學德育大綱》、《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從各級實際出發、有計劃、有重點、分系列,通過教學、活動、社會實踐等渠道和方式,構建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道德教育體系。以“誠信、責任、愛國、完善”為核心,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文明的行為習慣、健康的心理素質,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好做人的基礎。

第十五條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教書育人作用,合理安排美育和勞動教育,積極開展各種學習、文藝、科技、體育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組織的主體自理作用,建立學生、社會、家庭三結合的教育網絡。

第十六條高度重視學生的安全教育,加強安全防患,嚴防盜竊、中毒、觸電、溺水、交通事故等事件發生,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第十七條牢固樹立“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的觀念,建立以分管副校長為領導的,通過教務處、教研處指導教研組、備課組和教師管理體系。健全各種教學管理制度,保證教學工作正常運轉。

第十八條學校按國家統一編制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材要求實施教學。

第十九條教務處要切實指導、認真檢查、督促各年級落實教學常規要求。既要抓好教師的備課、課堂教學、作業、輔導、考試、總結等環節,又要抓好學生的預習、課堂活動、復習、聯系、小結等自學習慣的養成。悉心調動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良好的教風與學風。

第二十條教務處要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與經驗,提高認識,更新觀念,實施“教科研先導工程”,從研究學生,研究中、高考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入手,積極開展課程、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改革,做到“科組有課題,人人搞科研”,切實提高全校教學水平。同時,建立和健全對教師教學質量全面、客觀、科學的評價制度。

第二十一條大力推進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和研究。學校有關處室要做好硬件建設規劃,培訓教師技能,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對教學的輔助及促進作用,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第二十二條完善圖書館、閱覽室、檔案室、微機室、語音室、琴房、健身房、多媒體、理化生實驗及打印室等教學設施設備建設,并形成相應的開放使用管理制度,服務教學、服務師生。

第二十三條執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認真組織期中、期末、畢業、升學等考試,端正考風、嚴肅考紀,堅決杜絕舞弊行為。

第二十四條認真執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衛生工作條例,貫徹“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和“預防為主”的方針,確保文體活動的開展,組織群眾性體育競賽,培養學生健身習慣。堅持衛生保潔制度,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抓好常規流行性疾病的預防,加強寢室、飲食衛生的檢查,監督食堂衛生。

第四章后勤服務

第二十五條進一步加強后勤隊伍建設,樹立服務教育

、服務師生的觀念。建立工作責任制,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強化服務效率。

第二十六條堅持勤儉辦學,講究實效的原則。建立健全財務制度。經費管理實行董事長集中統一審批制度。做好年度(或學期)預決算,合理使用經費。

第二十七條嚴格校產保管和使用制度。所有校產保管責任到人,加強校舍、設施設備的維護管理、嚴防公物損壞和流失。

第二十八條確保水、電的正常供應,采取限量供給,超量自負的方法,杜絕各種浪費現象。

第二十九條引入競爭機制,提高食堂服務質量,提供多樣性選擇,充分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衛生清潔,收費合理。

第五章教職教工

第三十條教職工必須遵守國家法律和職業道德,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校維護和保障教職工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一條學校實行全員聘任制,建立“定崗、定量、定責”的聘任制度,教職工必須履行聘約,完成教學和各項工作任務。

第三十二條學校實行崗位責任制,建立與崗位職責考核成績掛鉤的分配制度,獎懲制度,對有突出貢獻者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工作不力者給予批評、教育和處罰。

第三十三條學校鼓勵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鼓勵和支持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實踐、學術交流和參加培訓進修。

第三十四條實施名師工程,穩步推行“教壇新秀”、“骨干教師”、“學科帶人”、“首席教師”的評選。重視青年教師、骨干教師的培養提高。

第三十五條學校關心教職工生活,建立寬松和諧的人文環境,逐步改善教職工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

第六章學生

第三十六條凡按有關規定被本校錄取或轉入本校學習的學生即取得本校校籍。

第三十七條學生必須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學校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八條學生會是全校學生的群眾性組織,由學生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兩年,學生會在團委的指導下開展工作,具體任務是:參與學校管理,組織開展活動,反映學生意見和要求。

第三十九條學校對品行端正,成績突出的學生,予以表彰和獎勵,對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予以教育、批評和處罰。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條本章程經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報學校董事會批準。

第四十一條學校依照本章程建立、健全、修訂各項規章制度。

第四十二條本章程解釋權屬校長辦公室。

第四十三條本章程自批準之日起施行。

收銀制度

篇2:某民辦學校章程

民辦學校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暫行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學校名稱:學校

第三條學校性質:自愿舉辦,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第四條辦學宗旨:遵守法律法規,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和諧育人,打好基礎,培養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和特長。

第五條學校自愿接受教育局、民政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六條學校地址:。

第二章辦學機構

第七條辦學規模:學校占地面積m2;建筑面積m2。

第八條辦學層次:九年一貫制學校。

第九條辦學形式:招生對象為小學適齡兒童和初中學生,小學生的學習期限為六年,初中學生的學習期限為三年。

第三章管理體制

第十條學校設立董事會,董事會每屆三年,董事會是學校的決策機構。

第十一條學校董事會成員人:由組成,其中均從事教育10年以上。

第十二條董事會成員熱心教育事業,品行良好,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十三條首屆董事、董事長由舉辦者推選產生;董事長的更換由董事會投票選舉,全體董事半數通過。更換董事由董事長提名,經三分之二以上董事會組成人員同意通過。

第十四條董事每屆任期為三年。董事期屆滿后可連任。

第十五條董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聘任和解聘學校校長;

(二)修改學校章程和制定學校的規章制度;

(三)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批準年度工作計劃;

(四)籌集辦學經費,審核預算、結算;

(五)決定教職工編制定額和工資標準。

(六)決定學校分立、合并、終止。

第十六條董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召開臨時會議。

(一)董事長認為有必要時;

(二)經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組成人員提議時。

第十七條董事會設董事長1名,;副董事長2名,分別是

第十八條副董事長協助董事長工作,董事長不能行使職權時,由董事長副董事長代其行使權利。

第十九條董事長行使下列權利:

(一)召集和主持董事會議;

(二)落實檢查董事會決議的實施情況;

(三)代表學校簽署有關文件;

(四)法律、法規和學校章程規定的有關權利。

第二十條董事會實行一人一票制和按出席人數,少數服從多數;當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時,由董事長作出最后決定。但討論以下重大事項,應當經三分之二以上組成成員同意方可通過。

(一)聘任、解聘校長;

[1][2][3]下一頁

民辦學校章程(二)修改學校章程;

(三)制定發展規劃;

(四)審核預算、決算;

(五)決定學校的分立、合并、終止等其他重要變更事項。

第二十一條召開董事會議,董事長或者指定人員于會議召開十日前通知全體董事,并將會議時間、地點、內容等一并告之董事。董事因故不能出席會議,可書面委托其他董事代為出席董事會議。委托書必須指明授權范圍。

第二十二條出席董事會的人數須為全體董事人數的二分之一以上,不夠二分之一時,通過的決議無效。如經缺席的董事追認的人數超過二分之一時。其決議有效。

第二十三條董事會會議對所議事項作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須在會議記錄上簽名。董事對董事會議的決議承擔責任。董事會會議記錄由董事長指定的人員存檔保管。

第二十四條學校設校長一名,校長由董事會聘任或解聘。

第二十五條校長對董事會負責,并行使以下職權:

(一)執行學校董事會的決定;

(二)實施發展規劃,擬訂年度工作計劃、財務預算和學校規章制度;

(三)聘任和解聘學校工作人員,實施獎懲;

(四)組織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活動,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五)負責學校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六條校長在行使職權時,不得變更董事會的決議和超越授權范圍。

第四章學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七條為學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條學校的法定代表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三)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刑事處罰。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五章學校資產與財務管理

第二十九條學校資產來源:舉辦者出資。學校出資情況如下:

1、出資人民幣元,以形式出資;2、出資人民幣元,以形式出資;3、出資人民幣元,以形式出資;以上資金均已全部到位。

第三十條學校的辦學資金主要用于學校的校園校舍建設、教育教學設備購置,教職員工工資、福利、繳納社會保險費,教師培訓,教育教研活動,招生宣傳,備用流動資金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學校的資產。

第三十一條學校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學生收取各項費用,收取的費用用于教育教學活動和改善辦學條件。

第三十二條學校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人員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三條學校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并依法執行國家稅收政策;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將財務會計報告交審批機關備案。

第三十四條學校的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政府財稅部門的監督,接受法定審計機構的年度審計。

第六章辦學結余及分配

第三十五條學校有辦學結余的情況下,出資人要求取得合理回報。

第三十六條辦學結余是指學校扣除辦學成本等形式的年度凈收益,扣除社會捐助、國家資助的資產,并依法從年度凈收益中按不低于25%比例預留發展資金以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其他必須費用后的余額。

第三十七條取得合理回報的時間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時。

第三十八條學校提取的發展基金,用于學校的建設、維護和教學設備的添置、更新等。

第三十九條出資人取得合理回報的比例由董事會依法決定,經三分之二以上董事會組成人員同意方可通過。在確定取得合理回報比例決定作出之日15日內,將該決定和向社會公布的與其辦學水平、教育質量有關的資料、財務狀況報審批機關備案。

第七章終止程序及終止后資產處理

第四

上一頁[1][2][3]下一頁

民辦學校章程十條學校完成宗旨要求,自行終止,或者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舉辦者提出終止提議,經辦學董事會同意并報請審批機關批準。

第四十一條在終止前,須在審批機關及其他政府有關部門指導下成立清算小組,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間,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二條學校處理所有善后事宜后,向審批機關申請注銷登記。審批機關同意后,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第四十三條學校被吊銷辦學許可證或資不低債無法繼續辦學的,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清算。

第四十四條學校終止后,學校的財產按下列順序清償:

(一)退還學生的學費、雜費和其他費用;

(二)發放教職工的工資及應交納的社會保險費用;

(三)償還其他債務。

學校清償上述債務后的剩余,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五條章程的修改,須經董事會表決通過。修改后章程,經審批機關同意于30日內報登記管理機關核準后生效。

第四十六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福民學校董事會。

第四十七條本章程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抵觸的,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第四十八條本章程自審批、登記管理機關核準之日起生效。

學校董事會成員簽名:

上一頁[1][2][3]

上一頁[1][2][3]

篇3:XX民辦學校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暫行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學校名稱:學校

第三條學校性質:自愿舉辦,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第四條辦學宗旨:遵守法律法規,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和諧育人,打好基礎,培養能力,發展學生個性和特長。

第五條學校自愿接受教育局、民政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六條學校地址:。

第二章辦學機構

第七條辦學規模:學校占地面積m2;建筑面積m2。

第八條辦學層次:九年一貫制學校。

第九條辦學形式:招生對象為小學適齡兒童和初中學生,小學生的學習期限為六年,初中學生的學習期限為三年。

第三章管理體制

第十條學校設立董事會,董事會每屆三年,董事會是學校的決策機構。

第十一條學校董事會成員人:由組成,其中均從事教育10年以上。

第十二條董事會成員熱心教育事業,品行良好,具有*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十三條首屆董事、董事長由舉辦者推選產生;董事長的更換由董事會投票選舉,全體董事半數通過。更換董事由董事長提名,經三分之二以上董事會組*員同意通過。

第十四條董事每屆任期為三年。董事期屆滿后可連任。

第十五條董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聘任和解聘學校校長;

(二)修改學校章程和制定學校的規章制度;

(三)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批準年度工作計劃;

(四)籌集辦學經費,審核預算、結算;

(五)決定教職工編制定額和工資標準。

(六)決定學校分立、合并、終止。

第十六條董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召開臨時會議。

(一)董事長認為有必要時;

(二)經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組*員提議時。

第十七條董事會設董事長1名,;副董事長2名,分別是

第十八條副董事長協助董事長工作,董事長不能行使職權時,由董事長副董事長代其行使權利。

第十九條董事長行使下列權利:

(一)召集和主持董事會議;

(二)落實檢查董事會決議的實施情況;

(三)代表學校簽署有關文件;

(四)法律、法規和學校章程規定的有關權利。

第二十條董事會實行一人一票制和按出席人數,少數服從多數;當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時,由董事長作出最后決定。但討論以下重大事項,應當經三分之二以上組成成員同意方可通過。

(一)聘任、解聘校長;

(二)修改學校章程;

(三)制定發展規劃;

(四)審核預算、決算;

(五)決定學校的分立、合并、終止等其他重要變更事項。

第二十一條召開董事會議,董事長或者指定人員于會議召開十日前通知全體董事,并將會議時間、地點、內容等一并告之董事。董事因故不能出席會議,可書面委托其他董事代為出席董事會議。委托書必須指明授權范圍。

第二十二條出席董事會的人數須為全體董事人數的二分之一以上,不夠二分之一時,通過的決議無效。如經缺席的董事追認的人數超過二分之一時。其決議有效。

第二十三條董事會會議對所議事項作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董事須在會議記錄上簽名。董事對董事會議的決議承擔責任。董事會會議記錄由董事長指定的人員存檔保管。

第二十四條學校設校長一名,校長由董事會聘任或解聘。

第二十五條校長對董事會負責,并行使以下職權:

(一)執行學校董事會的決定;

(二)實施發展規劃,擬訂年度工作計劃、財務預算和學校規章制度;

(三)聘任和解聘學校工作人員,實施獎懲;

(四)組織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活動,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五)負責學校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六條校長在行使職權時,不得變更董事會的決議和超越授權范圍。

第四章學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七條為學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八條學校的法定代表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素質好。

(二)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三)未受過剝奪*權利終身的刑事處罰。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五章學校資產與財務管理

第二十九條學校資產來源:舉辦者出資。學校出資情況如下:

1、出資人民幣元,以形式出資;2、出資人民幣元,以形式出資;3、出資人民幣元,以形式出資;以上資金均已全部到位。

第三十條學校的辦學資金主要用于學校的校園校舍建設、教育教學設備購置,教職員工工資、福利、繳納社會保險費,教師培訓,教育教研活動,招生宣傳,備用流動資金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或挪用學校的資產。

第三十一條學校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學生收取各項費用,收取的費用用于教育教學活動和改善辦學條件。

第三十二條學校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人員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三條學校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并依法執行國家稅收政策;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將財務會計報告交審批機關備案。

第三十四條學校的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政府財稅部門的監督,接受法定審計機構的年度審計。

第六章辦學結余及分配

第三十五條學校有辦學結余的情況下,出資人要求取得合理回報。

第三十六條辦學結余是指學校扣除辦學成本等形式的年度凈收益,扣除社會捐助、國家資助的資產,并依法從年度凈收益中按不低于25%比例預留發展資金以及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其他必須費用后的余額。

第三十七條取得合理回報的時間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時。

第三十八條學校提取的發展基金,用于學校的建設、維護和教學設備的添置、更新等。

第三十九條出資人取得合理回報的比例由董事會依法決定,經三分之二以上董事會組*員同意方可通過。在確定取得合理回報比例決定作出之日15日內,將該決定和向社會公布的與其辦學水平、教育質量有關的資料、財務狀況報審批機關備案。

第七章終止程序及終止后資產處理

第四十條學校完成宗旨要求,自行終止,或者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銷的,由舉辦者提出終止提議,經辦學董事會同意并報請審批機關批準。

第四十一條在終止前,須在審批機關及其他政府有關部門指導下成立清算小組,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間,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二條學校處理所有善后事宜后,向審批機關申請注銷登記。審批機關同意后,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第四十三條學校被吊銷辦學許可證或資不低債無法繼續辦學的,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清算。

第四十四條學校終止后,學校的財產按下列順序清償:

(一)退還學生的學費、雜費和其他費用;

(二)發放教職工的工資及應交納的社會保險費用;

(三)償還其他債務。

學校清償上述債務后的剩余,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五條章程的修改,須經董事會表決通過。修改后章程,經審批機關同意于30日內報登記管理機關核準后生效。

第四十六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福民學校董事會。

第四十七條本章程與國家法律法規相抵觸的,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第四十八條本章程自審批、登記管理機關核準之日起生效。

學校董事會成員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