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崗位標準化作業指導書
一、搬運氣瓶以前,操作人員必須了解瓶內氣體的名稱、性質和安全搬運注事事項,并備齊相應工器具和防護用品,如介質為有害、有毒、腐蝕、放射性和自燃氣體時,應在組織管理、技術措施、個人防護、衛生保健等方面制定相應措施。
二、圓心凹底氣瓶在車間、倉庫、工地、裝卸場地內搬運時,可用徒手滾動,即用一手托住瓶帽,使瓶身傾斜,另一手推動瓶身沿地面旋轉、用瓶底邊走邊滾,也可用兩手各握一只氣瓶瓶帽,使兩只氣瓶在在胸前交叉滾動,這要根據搬運距離遠近和搬者熟練程度而定,但不準拖曳,隨地平滾,順坡豎滑或用腳蹬踢。
三、方形底座氣瓶最好是使用穩妥、省力的專用小車(單瓶或雙瓶位置,襯有軟墊的手推車)
,并用鐵鏈固定。嚴禁用肩扛、背馱、懷抱、臂挾、托舉或二人抬運的方式搬運,以避免損傷身體和摔壞氣瓶釀成事故。
四、氣瓶應戴瓶帽,最好是戴固定式瓶帽,以避免在搬運過程中瓶閥因受力而損壞,甚至瓶閥飛出等事故的發生,
五、氣瓶運到目的地后,放置氣瓶的地面必須平整。放置時將氣瓶豎直放穩,方可松手脫身,以防氣瓶摔倒釀成事故:
六、當需要用人工將氣瓶向高處舉放或需把氣瓶從高處放落地面時,必須兩人同時操作,并要求提升與降落的動作協調一致,姿勢正確,嚴禁在舉放時拋、扔,在放落時滑摔。
七、裝卸氣瓶應輕裝輕卸,嚴禁用拋、滑、摔、滾、碰等方式裝卸氣瓶,以避免因野蠻裝卸而發生爆炸事故;
八、氣瓶搬運中如需吊裝時,嚴禁使用電磁起重設備。用機械起重設備吊運散裝氣瓶時,必須將氣瓶裝入集裝箱、堅固的吊籠或吊筐內,并妥善加以固定。
嚴禁使用鏈繩、鋼絲繩捆綁或鉤吊瓶帽等方式調運氣瓶,以避免調運過程中氣瓶脫落而造成事故。
九、嚴禁使用翻斗車、鏟車或叉車搬運氣瓶
篇2:化學燃料脫硫分場技術員專工崗位責任制
1、在分廠主任和檢修副主任的領導下,負責本專業的技術管理工作。
2、負責指定本分廠的設備管理制度和編制設備小修計劃和各種材料、物資備品、工器具計劃。
3、負責解決檢修中需要的有關圖紙及技術問題作好技術總結。
4、負責技術革新、技術改進計劃和檢修工培訓計劃的編制、執行及檢修工藝規程的編制。
5、負責設備大小修的部分驗收,參加設備整體驗收和有關試驗。
6、參加有關檢修質量問題的調查研究,分析原因制定對策并督促實施。
7、有關設備的評級鑒定,試驗工作,做好技術記錄,并提供有關資料。
8、負責分分場總技術資料的整理和管理,指導班組的技術管理,修編分場備品、儲備定額,制定本分場的備品清圖。
9、協助分場主任對檢修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及搞好現場整潔和文明生產,并負責對檢修工人的技術考核工作。
10、有權安排備品和修舊利廢的任務,有權檢查設備檢修質量,對不合格的可令其反工,有權檢查安全規程執行情況,對違犯的可令其改正,緊急時可令其停止工作。
11、有權處理檢修工作中的技術問題并向分場主任匯報,有權建議檢修人員的獎懲。
12、在工作中嚴防觸電、高空墜落、高溫介質、高壓設備的燙傷、燒傷及爆炸傷害,高速轉動設備對人身的傷害。防止廠區內機動車輛(鏟車、翻斗車、推土機、龍門吊)傾倒、碰撞事故。嚴防重物砸傷、碰傷、窒息傷害。防止化學藥品中毒、燒傷、污染。
篇3:脫硫工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1、脫硫工是本崗位的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在班長的領導下,認真完成本員工作。嚴格執行化工安全生產四十一條禁令。
2、脫硫工必須經本工種專業技術培訓,通過考試,取得合格證后持證上崗。
3、脫硫工必須嚴格執行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技術操作規程。
4、積極參與各種安全活動,認真學習有關安全生產指令、文件,不斷提高安全素質和自我保護意識。
5、按時巡回檢查、細心分析、準確判斷、及時處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異常情況。
6、遵守勞動紀律,不違章作業,并勸阻、制止他人違章,對違章指揮拒絕執行。
7、認真做好設備維護保養工作,發現缺陷及時消除并做好記錄;不能自行解決的立即上報。
8、正確使用、維護,妥善保管各種勞動防護用品、器具和消防設施。
9、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工藝操作規程,及時做好崗位記錄。
10、設備在運轉時,不準隨意觸摸或修理。
11、停用的脫硫塔在沒有堵盲板時,必須要用煤氣保正壓。
12、在操作中,如果遇到有刺鼻氣味時,必須站在上風頭,以防發生中毒。
13、如發生蒸汽、壓縮空氣管道破例時,必須先切斷氣源,排進余氣,方可進行檢修。
14、堿液噴濺到眼睛中或濺到皮膚上時,要立即用清水沖洗,嚴重時,應立即送至醫院治療。
15、突然停電時,要立即通知車間、調度和環保站,關閉所有泵的進出口閥門,如果停電時間長,煤氣應走旁通,并做好重新啟動設備的準備。
16、不準用濕布擦拭電機和開關,切記40KW以上的電機啟動三次。
17、不準打掃正在運轉的設備。
18、禁止未盤車和無防護罩的情況下開啟設備。
19、嚴禁用易燃、易揮發的液體(輕苯)擦洗工具和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