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車間包裝崗位操作規程
1.結合生產配料單和標簽領取并粘好包裝桶,首先檢查包裝桶是否有掉耳、桶口是否不圓等現象,若無此類現象再粘貼標簽。
2.粘貼標簽:標簽統一粘在焊縫對面,通訊地址正下方,上邊緊鄰郵政編碼3字,右邊緊臨BSS的B字。
3.通知成品庫管檢查是否有以前生產的零頭產品,若有,應同新生產的涂料一起進行出料包裝。必要時應倒入成品罐中重新攪拌。
4.接好出料管及過濾器,打開成品罐的閥門,開啟出料泵的電源,調整出料泵的轉速,進行包裝。最后進行出料泵、出料管及過濾器的清洗。
5.將所出的第一桶涂料重新倒入成品罐中,重量校驗完畢后進行正式出料包裝。
6.罐裝計量:按照計量最小誤差準確計量(固定磅秤砝碼),對灑在桶口外的涂料,立即用干抹布擦凈。
7.封口:首先把桶蓋完全扣在桶口上,用封口器分三個不同方向下壓進行封口,使用封口器時要輕拿輕放。
8.包裝好的成品應整齊堆放在相應位置,包裝桶要按照標簽朝前的同一方向放好。
9.高度最好不能超過5個桶高,零頭碎料不封蓋放在平旁邊。用不完的包裝桶應交還給庫管。
10.由成品庫管對包裝的重量進行抽檢,每罐料至少要抽檢5桶,檢查桶外部清潔度,標簽是否粘貼在規定的位置并保證端正。同時對成品庫管進行考核。
11.所有操作人員都必須保持工作現場和設備的衛生整潔,及時注意設備的運轉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報設備機修班或車間主管。
篇2:鑄鐵機液體天車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人員要按規定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絕緣皮鞋、皮手套;帽帶、袖口必須系好,駕駛人員需經特種培訓和安全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2)工作前,要停電檢查鋼絲繩、電氣、機械、安全防護裝置、滅火器、CO報警器是否安全、靈敏、可靠,操作室地板絕緣良好無破損。
(3)起重機上不準留任何物品和工具,避免在作業中墜落傷人。
(4)開車前要將所有控制手柄至于零位,并將欄桿開關合上,鳴鈴示警后方可開車,起車要穩,逐檔加速。
(5)起吊貨物時,嚴禁突然起吊,禁止斜拉外吊,嚴禁超負荷作業,落下貨物時落地要平穩,禁止貨物在空中長時間停留。
(6)起重機吊運貨物時嚴禁從人頭上和重大設備上越過,禁止在吊物附近站人,禁止起吊埋在地下或凝結在地面上以及與車輛設備線勾聯的貨物,防止鋼絲繩拉斷傷人。
(7)起重機在正常運行時禁止使用緊急開關、限位開關、大反車等手段停車。
(8)當發現起升機構制動器突然失靈時,應立即發出警告信號,打反車把提升控制器扳到最高檔(要特別注意扳動手柄不能過快,防止過流繼電器動作),并利用這段時間把大小車開到安全地點放下貨物。
(9)操作變頻控制的主鉤時,先送電10秒后操作,應逐檔加速減速,換向時應在零位停頓2秒以上,方可換向操作,嚴禁打反車。
(10)鑄鐵前確認罐位是否對好,掛吊牢固,要認真觀察罐內是否有結殼,如遇結殼應采取相應措施,以防鐵水涌出傷人。鑄鐵時應做到鐵模內鐵水均勻,鐵流平穩,如吊起鐵水罐鑄鐵時,主鉤控制器不能連續操作,防止溜鉤,重載下降時,防止超速溜鉤。
(11)吊緩沖包內渣鐵時,所用吊具不要落入包內鐵水中,以防爆炸傷人,起吊包內渣鐵時,應鳴鈴示警,待地面人員撤離后,方可起吊,以防渣鐵墜落,濺出鐵水傷人。
(12)翻罐內渣鐵時,應注意罐內殘留鐵水不要過多,要掌握好副鉤起升高度,防止把罐翻過,翻渣區潮濕或有積水、泥漿時,嚴禁翻渣,防止爆炸
(13)轉罐時,確認龍門鉤掛好后,起升一定高度,開動大小車,輕貼罐車轉動,要合理掌握大小車速度,以免撞壞罐車。翻罐內渣鐵時,要掌握好副鉤起升高度,防止把罐翻過。如罐內殘留鐵水過多,須采取相應安全措施。
(14)運行中禁止人員上下,禁止在軌道上或天車主梁上行走、作業。
(15)檢修設備時,要停電掛牌,做好監護,動車前確認到位,密切配合,聽從專人指揮,檢修完畢后檢查、驗收、實驗。
(16)工作中遵守“十不吊”的規定。
(17)嚴禁違反天車工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中的各項規定要求。
(18)工作完畢后,小車必須退至駕駛室一側,嚴禁停在橫梁中間,主副鉤分別升到距離上升限位0.5米左右位置,吊鉤上嚴禁懸掛任何物品,停車后按下急停按鈕,關閉電氣總開關。
篇3:后勤崗位風險評估化驗員被腐蝕性液體灼傷
1.風險預想:化驗員被腐蝕性液體灼傷。
2.風險危害:造成人身傷害。
3.原因分析:
(1)藥品、試劑標簽不明,使用有誤;
(2)藥品儲存、擺放不合理,搬運腐蝕性液體時用力過猛或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試劑瓶破裂;
(3)稀釋濃硫酸、鹽酸、氫氧化鈉等強腐蝕性液體時操作程序錯誤;
(4)使用腐蝕性液體時未戴耐酸堿手套。
4.預防措施:
(1)藥品、試劑有標簽,不能混用;
(2)藥品儲存、擺放合理,搬運和使用強腐蝕性試劑時輕拿輕放,集中注意力;
(3)嚴格遵守操作程序稀釋濃鹽酸、硫酸、氫氧化鈉等強腐蝕性試劑;
(4)使用腐蝕性試劑時必須戴耐酸手套。
5.綜合評估:
(1)人員中
(2)財產中
(3)環境低
(4)影響
6.應急措施:
(1)酸類灼傷:先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飽和碳酸氫鈉沖洗;
(2)堿類灼傷: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2%醋酸溶液沖洗;
(3)氨水灼傷:用2%硼砂沖洗;
(4)眼睛灼傷:可用洗瓶流水沖洗(不要讓水流直射眼球,也不要揉眼),水沖洗后,如是堿灼傷,再用20%硼酸淋洗;如為酸灼傷,則用3%碳酸氫鈉沖洗;
(5)各類灼傷經過現場處理后,及時送往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