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幼兒園傳染病疫情登記報告制度
幼兒園傳染病應急預案
一、幼兒園建立傳染病應急預案。
二、校園內一旦發生傳染病,馬上隔離,按“預案”程序根據傳染病分類等級在規定時間內逐級上報。并將病人送往指定的地點。
三、對環境進行全面消毒。嚴重的請防疫部門進行消毒。
四、建立疫情報告登記及疫情跟蹤記錄表。觀察有無其他病例。
五、發現漏報或不報現象,根據有關規定,給予相應處罰。
幼兒園預防疾病制度
一、貫徹“預防為主”方針,按年齡及季節完成防疫部門布置的預防接種工作,預防接種率達百分之百。
二、新入園幼兒應在健康檢查卡上填好預防接種史,有專人登記備案。
三、及時了解疫情,發現傳染病及時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
四、在傳染病流行期間不帶幼兒到公共場所。
五、加強體格鍛煉,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篇2:醫院檢驗科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二)
醫院檢驗科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二)
1.檢驗科應建立健全疫情報告系統,各專業實驗室均設疫情報告員,如檢測出以下可疑傳染病疫情或傳染病菌(毒)種時,由疫情報告員立即向預防保健科匯報。
2.傳染病分類
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
乙類傳染病是指:病毒性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質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猩紅熱、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鉤端螺旋體病、布魯氏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瘧疾、登革熱。
丙類傳染病是指:肺結核、血吸蟲病、絲蟲病、包蟲病、麻風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新生兒破傷風、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除霍亂、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
3.傳染病的菌(毒)種分為下列3類:
一類:鼠疫耶爾森氏菌、霍亂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類:布氏菌、炭疽菌、麻風桿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熱病毒、登革熱病毒;斑疹傷寒立克次體;
三類:腦膜炎雙球菌、鏈球菌、淋病雙球菌、結核桿菌、百日咳嗜血桿菌、白喉棒狀桿菌、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破傷風梭狀桿菌;鉤端螺旋體、梅毒螺旋體;乙型腦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
5.嚴禁漏報、遲報、謊報疫情,若發現違紀現象,嚴肅處理與個人獎金掛鉤。
篇3:市民醫院疫情報告制度(4)
人民醫院疫情報告制度4
(一)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浙江省疫情報告管理規定》。
(二)各臨床醫生必須按規定認真填寫報告卡,由預防保健科及時網絡上報有關防疫部門。
(三)負責疫情報告單位和負責疫情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及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白喉、病原攜帶者或疑似患者時,立即向所在區防疫站防疫科電話報告,并作記錄。報告時間最遲不得超過4小時,隨后補報傳染病卡,白天報門診辦公室及預防保健科,夜間報總值班。
(四)責任疫情報告人(值班醫師)發現乙類傳染病及其疑似患者時,應在12小時內報出疫情報告卡。如發現多發、暴發疫情時,及時用電話向防疫站報告,做好登記及交班,隨后補報傳染病卡片。
(五)填寫傳染病卡片應字跡清楚逐項填寫,不得漏項,凡已報者在病歷診斷項目中注明“已報”字樣。
(六)腫瘤、性傳播疾病、結核病報告卡,應按要求逐項填寫,不得漏報,同時需填報傳染病卡。
(七)凡漏報、漏項者,按傳染病防治法細則及本院有關規定處罰責任疫情報告部門及報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