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管理干部責任追究辦法

管理干部責任追究辦法

2024-07-15 閱讀 7370

第一條為引導和激勵全體管理干部正確履行職責,強化工作責任,提高工作效能,保障學校事業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參照《關于實行黨政領導干部問責的暫行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管理干部,是指學校全體中層干部。

第三條實行管理干部工作責任追究要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權責統一、教育與懲戒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條單位(部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相關管理干部進行工作責任追究:

1、不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不認真執行學校的決定和工作部署,致使政令不暢,影響全局工作安排的;

2、違反議事規則,越權擅自決策,導致決策失誤,造成損失或不良社會影響的;

3、內部管理職責不清、管理混亂,工作人員不按規定辦事、工作不負責任,造成損失或不良社會影響的;

4、在工程建設項目、大型設備購置等經濟活動中發生失誤,造成經濟損失的;

5、違反國家財經紀律和學校財務制度,出現亂收費、私設小金庫、私分公款、違規支出等情況的;

6、在各類招生、考試、合作辦學、辦班過程中,違反國家政策和學校有關規定,造成損失或不良社會影響的;

7、教育教學管理不力,引起教學事故,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

8、對群體性、偶發性事件,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或治安事件,責任人沒有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處理,或處置失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或重大損失的;

9、由于教育不嚴、管理不力、監督不到位,發生工作人員違法違紀案件的;

10、不認真履行安全管理規定,不嚴格安全管理,造成失火、偷盜、食物中毒等事故發生或人員傷亡的;

11、無故中斷與學校的聯系,對工作安排和落實造成影響的;

12、其他造成嚴重后果或不良社會影響的情形。

圍繞學校建設發展而進行改革創新出現工作上的問題,不屬于責任追究范圍,可根據具體情況研究處理。

第五條經濟損失劃分:1萬元及以下為一般經濟損失;1萬元至10萬元為較大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為重大經濟損失。

第六條不良社會影響包括:引起學校師生員工普遍不良反映的;引起社會關注和不良反映的;在校內外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

第七條責任追究的形式和適用范圍:

1、凡造成一般經濟損失,或引起學校師生員工普遍不良反映,或影響工作安排、工作落實,或違規支出等情況的,視情節輕重,給予誡勉談話,或通報批評,或警告、嚴重警告處分。

2、凡造成較大經濟損失,或引起社會關注和不良反映的,或出現亂收費、私設小金庫、私分公款等情況的,視情節輕重,責令停職檢查、引咎辭職,或給予降職處分。

3、凡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在校外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或造成失火、偷盜、食物中毒等事故發生或人員傷亡,或發生工作人員違法違紀案件的,給予責令辭職或免職處分。

以上責任追究形式可以單獨使用或者合并使用。

第八條造成經濟損失的,除追究工作責任外,還將給予相關人員及其所在單位(部門)一定的經濟處罰。

第九條凡違*紀政紀的,按照黨紀政紀相關規定處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十條責任追究的程序:

1、學校紀委辦公室為實行責任追究的受理部門。

2、出現責任事故后,所在單位(部門)應認真查找原因,深入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形成專題報告并提出處理建議,報學校紀委辦公室。

3、學校紀委辦公室對責任事故進行調查核實,并形成書面調查材料和處理意見。

4、聽取被追究對象的陳述和申辯,將處理意見形成個人見面材料,交被追究對象簽字。

5、報經學校黨委研究,作出對被追究對象給予追究或免予追究的決定。

6、落實責任追究的處理決定,履行相關手續。

第十一條管理干部對職責范圍內發生的問題,敢于揭露,主動查處,挽回損失,認真整改的,可以酌情從輕、減輕或者免予追究;對職責范圍內發生的問題進行掩蓋、袒護、不查不究,不配合有關部門調查處理的,視情節應予從重或加重追究。

第十二條管理干部任職期間出現的問題,無論在任或者離任,均按在任期間出現問題的性質和責任大小進行追究。

第十三條責任追究的執行部門出現濫權、徇私、玩忽職守情況的,依照本規定,追究其管理責任。

第十四條責任追究的處理情況由紀委辦公室向學校黨委、行政作出書面報告,同時將有關材料歸入干部人事檔案和廉政檔案。

第十五條責任追究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公布。

第十六條對其他管理人員實行工作責任追究,由所在單位(部門)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十七條本規定由學校紀委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2:領導干部事前責任追究制度

根據國務院23號令《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和《通知》解釋,對重大、特別重大及以上事故并負有主要責任的企業,其企業重要負責人,終身不得擔任本行業企業的礦長(廠長、經理)的規定。結合我公司安全生產工作實際情況重新補充修訂了事前責任追究制度,現將修訂制度通知如下:

一、嚴格按照國務院23號令第五條規定執行。各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成員要輪流到井下跟班作業,并與工人同時下井、同時升井,對無跟班領導或該跟班領導未下井者,按擅離職守處理,對當班分公司應帶班經理撤職,終身不能在公司任職,以三級科員工資對待。

二、分公司所轄生產范圍內,發生一人以上死亡事故,除因病死亡或非工作死亡外,分公司經理、負有責任的副經理、帶班經理、安全科長、生產科長、車間正副主任、大隊長、帶班長,除追究刑事責任外,給予撤職處理,礦級領導以一般人員對待,終身不能在公司任職。

三、凡是違反操作規程、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強令工人冒險作業,對帶班長、隊長罰款500元,車間主任、科長罰款1000元,副經理以上領導給予停職檢查;造成事故的按第二條處理。

四、作業場所CO濃度超標、風速不達標準,第一次發現還作業,罰生產單位1000元、安全科長、生產科長各500元;第二次罰生產單位2000元,安全科長、生產科長、分管副經理停職檢查。

五、主扇風機,要求24小時運轉,需停機必須經分公司經理批準。否則,公司對主風機工罰款500元,對分管領導和分管經理停職檢查。

六、私存民爆器材和看管不嚴造成流失,對相關人員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七、溜井、漏斗出現嚴重卡漏時,帶班長、跟班車間主任、跟班經理必須在現場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否則,對帶班長、車間主任、跟班經理進行停職檢查。

八、豎井提升人員時,嚴禁超載運行,否則,發現一次對當班檢身工罰款200元、對車間主任罰款1000元。

九、絞車鋼絲繩存在嚴重磨損、打折、斷絲等現象,未及時更換,對豎井車間管設備車間主任、設備經理每人罰款1000元。

十、防墜器按規定進行不脫鉤和脫鉤試驗,并有詳細記錄;否則,對豎井車間主任、設備經理進行停職檢查。

十一、井下新安裝的電纜必須使用鎧裝阻燃電纜,現使用的不符合要求的逐步淘汰,有明口、接觸不良的不得違章使用,否則,對車間主任、設備經理各罰款1000元。造成事故的按第二條處理。

本制度與原定制度沖突項按本制度執行,從2010年8月21日起執行。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3:生產輔助單位干部專業技術人員責任追究制度

1、嚴于職守,堅持不安全不生產的原則,如失職、不堅持原則,每次罰款100元。

2、對業務部門查出的不安全隱患,必須按要求安排落實整改,不落實整改的一次罰款100元,造成一般事故的罰款200元,造成重傷以上人身事故的,由公司研究處理。

3、深入現場及時查找自身所轄范圍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并安排整改,如對自身所轄范圍內的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又不安排整改,每出現一次罰款100元,由公司研究處理。

4、各隊管理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違章指揮,對違章作業、冒險蠻干不加制止,每發現一次罰款100元。

5、區隊主管領導必須堅持一工程一措施,沒有措施嚴禁安排施工,對沒有參加規程措施學習或學習后末履行簽字手續的職工,嚴禁安排參與施工,否則發現一次罰款100元,造成一般事故的罰款200元,造成重傷以上人身事故的,由公司研究處理。

6、區隊施工員必須堅持一工程一措施。措施的編制必須在安全管理方面有針對性,做到字跡清晰、圖文并茂,每一份措施必須傳達到本單位作業區域的每一個職工,并履行簽字手續。否則每次罰款100元。

7、區隊領導對本單位的“三違”人員不得包庇、縱容,更不得替其說情或干擾業務部門對“三違”人員的查處,必須協助業務部門對“三違”人員進行查處,否則每次罰款200元。

8、區隊主管隊長和主管技術員必須參加公司組織的安全大檢查,對查出的總問題必須現場盯住處理,當班處理不完的要在現場移交給下一班繼續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及時向礦調度和分管領導匯報,否則每次罰款100元。

9、區隊領導必須認真召開班前會安全學習,不組織的,每次罰款200元,達不到制度要求的,每次罰款100元。

10、區隊負責人必須參加公司組織召開的與本隊組織召開的有關專題會議,無故不參加的,一次罰款100元。

11、區隊管理人員嚴禁安排無證人員干特殊崗位的工作,否則,一次罰款100元,造成一般事故的罰款200元,造成重傷以上人身事故的,由公司研究處理。

12、區隊長安排到本隊實習期末滿的員工必須簽訂師徒合同,不簽訂師徒合同的,不得安排上班,并罰隊長100元。因不簽訂師徒合同而造成一般事故的,罰隊長200元,造成重傷以上事故的由由公司研究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