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護用品常識安全網規范
安全網是用來防止高處作業人員從作業面墜落,避免或減輕墜落傷亡,防止生產作業中使用的物體落下,傷及作業面下方人員的網體,是高處作業人員的防護用品。防護的對象是作業面和作業場所內的全體作業人員,主要用在高層建筑、造船、修船、橋梁建造、水上裝卸、大型設備安裝及其他高空高架作業場所。?
安全網的分類
按照防護功能,安全網分為安全平網和安全立網。目前,國內廣泛使用的安全網主要有3種形式:安全平網、安全立網和密目式安全立網。安全平網的安置平面或平行于水平面,或與水平面成一定夾角,用來接住墜落人員或墜落物,安全立網和密目式安全立網的安置面垂直于水平面,用來圍住高空作業面,擋住人或墜落物。密目式安全立網還具有防止作業人員使用的較小工具掉下砸傷人的作用。
安全平網和安全立網的特點是網眼大,一般為30×30mm2~80×80mm2,俗稱大眼網,一般采用維綸、錦綸、高強絲或其他耐候性不低于上述幾種材料的原材料。生產者先將原材料編制成各種規格的繩子,然后再編織成網子,大多數企業生產的安全網采用手工編制而成,也有部分規模較大的企業采用機器編織。密目式安全立網的網目為800目/1000cm2以上,俗稱密目網,它的主要生產原料是聚乙烯,是將原材料經預處理、配料后,經過抽絲、整經、編織、剪裁、縫制釘扣等流程加工而成。
安全網的代號
安全平網和安全立網的代號由3段組成,第1段用中文表示名稱和材料;第2段用大寫的英文字母P(安全平網)和L(安全立網)表示類別;第3段用數字表示,前半部表示規格,后半部表示執行標準代號。
如寬(高)3m、長6m的錦綸安全網就記作:錦綸安全網一P-3×6GB5725。
寬(高)4m、長6m的阻燃維綸安全立網就記作:阻燃維綸安全網-L-4×6GB5725。
密目式安全立網的代號由2段組成,第1段用大寫英文字母ML(密目式安全立網)表示,第2段用數字表示,前半部表示規格,后半部表示執行標準代號。
如寬(高)1.8m、長6.0m的密目式安全立網記作:ML-1.8×6.0GB16909。
安全網的組成
一、安全平網和立網的組成
安全平網和安全立網一般由網體、邊繩、系繩、筋繩等組成。網上的每個組成件都有其不同的作用。
網體:由絲束、線或繩編制或采用其他工藝制成
網狀物,構成安全網的主體,其防護作用是用來接住墜落人員或墜落物。
邊繩:沿安全網的四邊與網體有效連接在一起的繩,使安全網成為一個整體,構成安全網的整體規格,在使用中起固定和連接作用。
系繩:連接并均勻分布在安全網的邊繩上,安裝時通過系繩將安全網系接在支撐架上,在使用中起連接和固定的作用。
筋繩:按照設計要求,有規則地分布在安全網上,與網體和邊繩連接在一起的繩,一般可以單獨使用,有時也和系繩連在一起使用,使用中起增加網體強度和緩沖的作用。
二、密目式安全立網的組成
密目式安全立網一般由網體、開眼環扣、邊繩和附加系繩組成。網上的每個組成件都有不同的作用。
網體:以聚乙烯為原料,用編織機制成的網狀體,網目密度大于800目/100cm2,構成密目式安全立網的主體,網體的邊緣部分為雙層。其防護作用是擋住作業面上人員或墜落物。
邊繩:經加工設置在網體邊緣上的繩,使用中起加強網體邊緣強度的作用。
開眼環扣:用金屬材料加工制作的環狀部件,具有一定強度,均勻安裝在密目式安全立網邊緣的雙層部分上,在使用中通過系繩和開眼環扣,將網體連接在支撐架上。
環扣間距:兩個相臨環扣之間的直線距離,用大寫字母L表示。
系繩:具有一定強度、連接密目式安全網和支撐架的繩子,穿過開眼環扣,把密目式安全立網固定在支架上。
安全網的技術要求
安全平網、安全立網和密目式安全立網的結構、組成、原材料、生產工藝不同,其組成、結構、零部件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也不同,密目式安全立網還須具備耐貫穿方面的要求,所以,安全平網和安全立網的執行標準是GB5725-1997《安全網》,密目式安全立網的執行標準是GB16909-1997《密目式安全立網》。
一、安全平網和立網的技術要求
1.安全平網和立網的材料、結構、尺寸、外觀、重量要求見表1所示。
2.安全平網和立網的繩的斷裂強度,沖擊性能、阻燃性能要求見表2所示。
二、密目式安全立網的技術要求
1.密目式安全立網的規格、外觀、構造要求見表3所示。
2.密目式安全立網的安全性能、強度和其他要求見表4所示。
安全網生產和使用的管理要求
總體要求
安全網產品執行國家強制標準,并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和安全標志管理制度。安全網的質量必須經過國家指定的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形式檢驗,經檢驗評價達到國家標準規定的性能要求。
銷售和使用方注意事項
銷售者要注意供貨企業的生產資質,必須檢查其出示的檢驗報告是否為近期檢驗報告,規格材料、結構品種是否符合,檢驗報告的內容是否完整有效(單項檢驗合格的檢驗報告不能作為整體產品合格的判定依據)。當供貨方不能提供有效的檢驗報告時,銷售單位應按照規定,在進貨中隨機抽取安全網產品,送國家指定的檢驗機構檢驗,檢驗合格后才能銷售;使用者在安裝使用安全網之前,應檢查安全網的外觀有無破壞、損傷及其他影響產品的缺陷,驗證產品標志和產品說明書。
安全網的標識
每張安全網上應牢固地縫上永久性標記,標記應包括以下內容:1.產品名稱及分類標記;2.網目邊長(安全平網和安全立網);3.出廠檢驗合格證和安鑒證;4.執行標準號;5.商標(若有);6.制造廠廠名、廠址;7.生產批號、生產日期(或明示有效期);8.其他有關規定必須填寫的內容和標識,如生產許可證編號幣I:IQS標識、LA標識等。
篇2:安全網活動管理標準
?1、全廠安全網由廠部、車間、班組三級組成,在廠長的領導下,由安監部門主持開展安全網活動,各部門由安全第一責任者主持本部門安全網活動,班長或安全員主持本班組開展安全活動。
2、廠長每月召開一次安全工作例會,檢查上月的安全工作情況,分析上月的安全形勢,分析存在的問題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對策。提出下階段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會議記錄要及時整理下發,各車間要及時組織貫徹落實。
3、每半年由廠長主持召開一次安全委員會會議,主要內容是:
1)總結半年來安全生產情況和經驗教訓,查找安全生產的薄弱環節,研究制定反事故措施、對策。
2)分析執行安全生產的法規、標準、規定、規程、制度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制定開展反違章活動方案。
3)研究、推廣安全生產先進經驗和科技成果。
4)提出下半年安全生產要點和預防事故重點措施。
5)會議記錄要及時整理,下發紀要并組織貫徹落實。
4、每月由安監部門主持召開一次各部門專、兼職安全員例會,會議內容包括:
1)總結分析全廠安全情況,總結上月的安全事故教訓,分析薄弱環節。
2)研究安全勞動保護技術措施計劃的編制和執行。
3)研究安全檢查表,組織開展安全檢查活動和反事故活動。
4)總結、交流加強安全管理的工作經驗,布置下月安全工作等。
5、各部門主管生產的領導每月應主持召開本部門安全分析會議,會議參加人員應包括部門安全員、班組長、班組兼職安全員。會議應包含以下內容:
1)檢查上次安全會議部署安排的工作是否全面完成,還有那些未完成,原因是什么。
2)對上一次會議以來的安全工作進行總結,對安全生產情況進行,肯定成績,分析安全生產上存在的問題。
3)對上一次會議以來發生的人身、設備事故等不安全問題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分析總結,吸取教訓,提出整改措施和對策。
4)根據本部門的及結合年度計劃等,提出下一階段工作計劃安排。
6、每周四下午為全廠安全活動日,由班長或安全員主持全班人員參加,學習安全文件、簡報、通報,并討論、檢查總結一周安全情況,安排布置下周的安全生產工作,安全活動內容要充實,并及時填入安全活動記錄簿內。
7、班組的安全活動不能單純的學習文件、通報,而缺少聯系班組存在的問題,總結時應包括人身、設備都發生了那些不安全事件、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隱患及違章行為等。班組職工要對自己的違章行為進行分析原因,危害。總結出應吸取的教訓和應采取的措施。
8、班組的安全活動記錄中應有主持人的歸納的綜合性措施,并應在每天的班前會上具體落實。
9、無論檢修運行班組由于節假日耽誤的安全活動,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內補上。
10、附:
關于管理人員參加班組安全活動的通知(2005.10.31)
各單位:
為確保班組安全活動質量,增強職工安全意識,夯實企業安全基礎,廠部根據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相關條款內容,要求所有管理人員按照統一安排準時參加班組安全活動,及時宣傳廠部安全管理工作思路,如實向廠部反饋基層群眾對安全工作的意見或建議,推動發電廠安全管理工作深入發展,具體安排如下:
1、公司副總經理、發電廠廠長每兩月至少參加一次班組安全活動,參加班別根據生產實際情況自行決定,安監科派人負責記錄講話精神、工作安排等事宜。
2、書記、副廠長每月至少參加一次班組安全活動,參加班別由安監科統一安排,安監科派人負責記錄講話精神、工作安排等事宜。
3、機關科室管理人員每月至少參加兩次班組安全活動,參加班別由安監科統一安排,要求科室管理人員將基層意見及時反饋回廠部。
4、各部門主任、副主任、專工每月至少參加三次班組安全活動,參加班別由各部門統一安排,要求部門管理人員將基層意見及時反饋回部門,部門解決不了的及時反饋到廠部。
5、本規定從通知下發之日起執行,原規定同時廢止。?
篇3:學校安全網絡建設規范
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澤及千秋萬代的偉大事業,是涉及數以萬計家庭安寧、幸福的前提,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因此在構建安全教育網絡中不僅要加強校園安全網絡的建設,還要積極提倡全民關注學生的安全成長,從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層面建設立體安全教育網絡,做到安全教育不留縫隙,安全工作不留死角,真正構建出一個"時時講安全,處處講安全,人人講安全"的濃厚氛圍,把"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深深地烙進每一名學生的心中。
一、建設目標
通過建設學校、家庭、社會安全教育網絡,把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放入全方位的立體安全監控中,使安全教育網絡化、地方化、家庭化、時空化,凸顯社會群體安全教育的作用,努力提高教育安全的實效,使廣大學生、幼兒在全方位的安全關注下,受到經濟性的安全教育和監控。
二、實施原則
1、互通性原則。建設學校、家庭、社會、村(居)安全教育網絡,主要體現在,學校應主動聯絡政府、公安、交通、社區、街道(村委會)等相關部門及學生家長,建立暢通的各種安全信息通道,把學生從離開校園后的周邊、路途、交通(水、陸)、乘載工具、家庭表現置于有效的監控之中。在街道(村委會)、商店等處設立安全監管信息牌,告知所在學校、派出所、交警隊、教育局聯系電話,讓所有關心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有關部門、熱心人士來共同關注學生的安全,創設一個處處講安全、時時有安全的輿論環境。
2、主動性原則。建設學校、家庭、社區、村(居)安全教育網絡,還要體現在學校應積極主動地和相關部門、村委會、社會有關人士、家長代表等商討安全教育問題,主動聽取他們對于安全教育的意見、批評和建議,及時通報和搜集安全教育信息。每學期召開不少于兩次的安全教育座談會,并安排相關的安全教育經費。
3、全面性原則。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教育一般是有保障的,但離開了校園后安全保障還存在許多隱患。如學生上(放)學途中逗留、打鬧引起的交通隱患,上游戲廳和網吧引起的不良習氣隱患,乘載不規范交通工具帶來的安全隱患,兒童或留守兒童在家中的表現,學生玩耍、戲水等無人監護時的隱患等,都需要得到監控,因此,建設學校、家庭、社區、村(居)安全網絡就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應將安全教育的觸角深入到社會和家庭,建立社會、家庭全方位的安全教育體系,聘請相關人員為校外安全"宣講員和信息員",同時要做好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協助辦好相關安全宣傳工作(如黑板報、信息欄等)。
4、規范性原則。建設學校、家庭、社會、杜(居)安全教育網絡,不是推卸學校安全責任,而是提高了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學校應在規范教育內容和形式上謀劃,在安全教育實施上用心,在具體操作中不斷推進和深化安全教育。
一是提高安全教育意識,營造"人人、時時、處處"的安全教育氛圍,堅持蓬會必講,蓬見必抓。
二是建立安全講話制度,利用校園網、晨會、班會等方式,學校每周一講,班級每日一講。
三是建立發放"學生安全須知"和"致學生家長一封信"制度,與家長簽訂安全監督協議等。
四是堅持安全教育月和教育日活動教育制度,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動。
五是主動聯系和建立校外安全教育網絡,開展培訓和教育活動,建立信息通道和搜集信息平臺,制定相應對策,及時處置有關安全隱患和事故,把安全事故的危害性降到最低程度。
六是定期開展法制、交通、安全、反*、禁毒、森林防火、預防傳染病等講座或報告會,并結合有關"教育日"活動,舉辦各種展覽、演講、征文等活動;及時開展防火、逃生、疏散、自我防護等演練活動,增強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三、學校履行的主體職責
1、學生應當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地方課程設置要求,將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按照上級配發的安全教材和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組織教師進行授課。
2、對各有關方面和環節和安全教育工作做出有針對性的規定,要求在開學初和放假前集中開展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開展實驗課的安全防護教育,開展交通、消防和江河湖海游泳的安全衛生教育;開辟避險、逃生、自救演練等。
3、保證學校符合基本辦學標準,保證學校圍墻、校舍、場地、教學設施、教學用具、生活設施和飲用水源等辦學條件符合國家安全質量標準。
4、配置緊急照明裝置和消防設施與器材,保證學校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師生宿舍等場所的照明、消防器材等符合行業規范和標準要求。
5、學校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要在第一時間通知學生家長,并及時向家長通報有關情況。
6、在安全網絡建設中,學校應當發揮主導作用,要突出主動性原則,和家長、社區、村居、公安等經常聯系,共同做好學生的安全工作。
7、學校要對接送學生的車輛發揮監管作用,加強對車輛的管理,對不符合安全條件的接送學生車輛及時向學生通報情況,教育學生不乘坐有安全隱患的車輛,以免造成事故,并通知交警交管部門查扣相關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