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Z大廈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Z大廈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2024-07-14 閱讀 5455

大廈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

1.客戶服務部應有針對性做好衛生宣傳工作,普及預防知識,增強客戶的防范意識和預防保護能力。

2.秩序維護部和客戶服務部密切注意掌握大廈內人員的健康狀況,建立電話聯系及舉報信箱,確保一旦發現感染者能及時處理和實時監控。

3.客服部負責聯系公共區域的衛生消毒工作:

a)公共區域

針對疫情病毒性質,請專業的消殺公司用相應的消毒藥劑,每天不少于三次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對電梯等人員密集區域應安排專人不間斷進行消毒,對大廈出入口鋪放腳墊,并在腳墊上噴灑消毒藥劑,且隨時增加藥劑以保持濃度,對門把手等公共區域使用消毒藥劑進行清潔。使用消毒劑可采取噴灑、擦拭相結合的辦法,對電子系統覆蓋保護膜。

對每天的消毒情況保潔人員及消殺公司人員應做好詳細記錄工作,客戶服務部應派專人進行檢查。

b)垃圾處理

垃圾按時清理,清理垃圾時要封閉垃圾袋口,運送時使用專門的垃圾清運車,放置各樓指定地點封閉,運送完垃圾后應對垃圾清運車內外及時清理,并噴灑消毒藥劑。各樓層垃圾要及時清運到垃圾站內,運送完成后封閉垃圾房等待環衛部門清運。并對垃圾站每天進行二次消毒處理。

c)裝修區域消毒

要求裝修人員指定一名施工人員,定時對室內進行消毒工作,及時清理室內垃圾,工程部定時進行檢查,保證裝修人員能夠按照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消毒,以保障大廈裝修施工現場的安全。

d)供排水系統

管理部工程環衛處應清理檢查排水、污水管道,做好衛生消毒工作。

e)空調系統

對空調出風口和回風口實施過濾措施,保證新風供應。

f)投放藥劑

對一些蟲害,可在各樓層投放滅蟲藥劑,并在投放處做明顯警示標記。

4.秩序維護部加強人員控制措施

針對疫情傳染時期,為了有效的控制人員的流動,保證大廈內的衛生安全,防止病毒的傳播,嚴格對外來人員進行登記,杜絕可疑人員進入大廈。對傳染性強、危害嚴重的感染者,一旦發現應立即隔離,并報公司及衛生防疫部門,了解病人接觸人員及相關情況,報衛生疾病控制中心負責接洽,對相關房間進行封閉。

篇2:浦縣衛生防疫站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三網”建設的通知》,明確本站領導及各科室的有關職責,加強我縣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控制工作,提高我站對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處理能力,特制定本應急處理方案,供我站在處理公共突發事件時實施。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成立“荔浦縣衛生防疫站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理領導小組”和“荔浦縣衛生防疫站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理指導小組”,負責我縣各種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的組織、領導、協調和技術指導工作,完成突發事件監測、調查處理、預防和控制工作,保證突發事件處理運轉正常進行。荔浦縣衛生防疫站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正常處理領導小組:組長:尹寧縣防疫站站長副組長:陳快欽縣防疫站黨支部書記、副站長覃少強縣防疫站副站長成員:林永清縣防疫站站長助理朱心隆縣防疫站站長助理杜軍站立辦公室主任黎志芬疾控科主任黎欽云衛生科主任賴麗萍門診部主任余文濤檢驗科副主任荔浦縣衛生防疫站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防疫站辦公室,聯系電話:7213642,并將我站各領導及科室正、副主任辦公室及家庭聯系電話打印成卡片,發送到各鄉鎮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荔浦縣衛生防疫站公共突發衛生事件應急處理指導組:1、傳染病組組長:尹寧副組長:陳快欽覃少強成員:朱心隆黎志芬賴麗萍余文濤主要職責:負責全縣急性傳染病暴發流行的流行病學調查、病原確認、流行趨勢分析、現患病人員的醫療救護隔離、易感人群的預防措施、疫區消毒措施以及重大災后可能發生的傳染病防疫等業務技術指導。2、急性中毒組:組長:尹寧副組長:陳快欽覃少強成員:林永清黎欽云何榮珍包學敏余文濤主要職責:負責全縣急性中毒事件的醫療救護、中毒原因調查、中毒物確認的技術指導,組織重大中毒事件的處理。二、突發事件報告1、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報告按《中華人民共和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等法律以及國務院各部委和自治區有關規定執行。2、本站任何人如發現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和接到有關報告,應立即通知本站“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要立即報本級衛生行政部門,對較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要在勘驗確定后6小時內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疾病控制機構。3、報告的內容包括:發生時間、地點、單位、發病或中毒人數、死亡人數、年齡、性別和職業分布,發生的可能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現狀及趨勢,需要解決的問題等,使用國家規定的表格,按規定內容報告。4、建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報告登記制度,報告、收報時應作好記錄備案。收報人收報后應立即向領導匯報,領導要簽字提出處理意見,并通知人員迅速采取行動。5、對因玩忽職守或弄虛作假,隱瞞不報,謊報造成事件擴大甚至人員死亡,要依法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三、事件的處理(一)事件處理準備工作:1、本站衛生科、疾控科、檢驗科應備足事件應急處理的藥品、檢驗試劑等有關物資,24小時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準備工作,隨時服從領導小組的統一調度。2、后勤科要求必須有一部車輛24小時聽候領導小組調度做到隨叫隨到,將本站突發事件處理工作組及時送至現場,保障快速反應的運行。3、本站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必須在接到報告后半小時內組織人員趕赴現場對事件進行基本處理。(二)事件處理應急控制基本措施:1、傳染病、地方病、寄生蟲病、不明原因疾病流行事件基本控制措施:(1)嚴格實行病人隔離治療措施和傳染病管理措施,防止疫情失控擴散。(2)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驗,迅速查明疫情的致病原因,明確疫點、疫區范圍,確定病人帶菌(毒)傳染源的數量和分布情況。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限和方式向上級報告措施。(3)按照規定對疫點、疫區采取管理和控制措施。(4)實施強制的消毒、殺蟲、滅鼠等措施。(5)對受到污染的食品、水源、場所等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切斷疫情傳播的途徑;開展預防性疫(毒)菌接種或預防性服藥等行為。2、食品、飲水、空氣、物品、場所污染及中毒事件接報告后基本控制措施:(1)進行現場衛生學、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迅速查明事件原因,并按規定報告有關部門。(2)對可疑的污染或中毒食品、飲水及有關工具、設備和場所以及可能受污染的區域采取控制措施。四、事件處理預防措施1、根據事件的發生趨勢和規律,加強疫點、疫區周邊地區的預防監測,切實做好疾病和中毒因素的監測、控制工作。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和監控,防止事件在疫區和非疫區之間交叉傳播。2、嚴格保障飲水衛生安全,嚴格執行集中供水的水源保護制度,實施應急處理與常規消毒措施,切斷疾病經水傳播的途徑,確保飲用水衛生安全。3、做好疫區的食品檢驗監測工作,預防發生新的食物中毒事件。五、加強業務培訓,提高反應能力1、認真學習《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三網”建設的通知》文件精神,明確各級各類醫療衛生單位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理責任,信息報告和緊急救助要求。2、認真學習自治區衛生廳制定的各種有關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處理(預)方案,積極參加上級業務部門開辦的各種技術培訓學習班。每季度召開一鎰鄉鎮衛生院防疫醫生會議,對其開展有針對性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技術培訓,以不斷提高本站及各鄉鎮衛生院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快速反應和緊急處理的能力。六、加強衛生信息網建設充分利用上級配置的計算機軟、硬件設備,建立起疫情室,通過公網連接自治區、市疾控中心疾情室,目前已能按規定收集、匯總全縣傳染病數據,并將信息上報上級業務部門,基本完成了衛生信息網的初步建設工作。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