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篩司機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1、振動篩工作流程:開機前檢查(電機、三角帶、篩板、激振器、激振彈簧、保護裝置、防護設施、急停按鈕、消防器材)→開機操作→運行中檢查→停機
2、重介淺槽工作流程:開機前檢查(電機、三角帶、保護裝置、防護設施、急停按鈕、消防器材、刮板、刮板鏈)→開機操作→運行中檢查→停機
3、壓濾機工作流程:開機前檢查(電機、泵站、管路、濾板、濾布、止退銷、顯示屏、急停按鈕、保護裝置、防護設施、消防器材)→開機操作→運行中檢查→停機
二、危險源
1、無信號開機;
2、防護設施失效;
3、保護裝置失效;
4、司機靠近轉動部位;
5、用濕手、濕布操作或擦拭電器設備;
6、消防器材失效、缺失;
7、振動篩運行中司機在振動篩篩面上作業;
8、壓濾機運行過程中司機將手、頭伸入濾板之間。
三、預控措施
1、由包機人定期對設備信號裝置進行檢查保證信號裝置完好。崗位司機每班對設備信號裝置進行檢查,確保信號靈敏、可靠后方可進行開機操作;
2、每班開機前崗位司機對本崗位周圍防護設施進行全面檢查,確認防護設施完好、可靠后方可進行開機確認;
3、由包機人定期對設備保護裝置進行試驗,發現保護裝置失效的及時進行處理。崗位司機每班開機前都必須對設備保護裝置進行全面檢查,發現異常立即整改;
4、班組長及跟班干部每班定期對各崗位進行巡查監督,確保崗位司機與設備轉動部位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5、司機在擦拭電器設備時必須一人操作另一人進行監護,嚴禁用濕手、濕布擦拭或操作電器設備;
6、班組長及跟班干部每班定期對各崗位進行巡查、監督,嚴禁振動篩司機在設備運行時站在篩面上作業;
7、班組長及跟班干部每班定期對各崗位進行巡查、監督,嚴禁壓濾機司機在設備運行時將手、頭或身體的任何部位伸入濾板之間。
四、作業標準
1、信號必須靈敏、清晰、可靠;
2、防護設施齊全、有效;
3、保護裝置齊全、靈敏、有效;
4、班中巡檢時,司機身體的任何部位與轉動部位安全距離保持300mm;
5、嚴禁用濕手、濕布操作或擦拭電器設備;
6、消防器齊全、有效;
7、振動篩運行中嚴禁任何人員在篩面上工作;
8、壓濾機運行過程中嚴禁將手、頭伸入濾板之間。
篇2:防爆叉車司機主要危險源辨識卡
叉車司機共有主要危險源10條,其中重大危險源2條。序號風險源及后果等級標準及措施1未檢查保護系統或檢查不到位,引起瓦斯爆炸事故重大1.出車前檢查防爆叉車的隔爆接合面、阻火器、水洗箱、空氣關斷閥。
2.入井前打開保護系統。
3.井下嚴禁隨意打開電器系統。
4.定期強制保養維護,保證保護系統靈敏可靠。2強行、強會、強超,人員受傷、車輛損壞重大1.根據路況確認能否通行。
2.會車時靠近水溝或水管(纜線)側的車輛停車關閉大燈讓行。3.坡道相遇時,下坡車輛給上坡車輛讓行。
4.超車時鳴笛,待對方讓行時方可超過。
5.嚴禁強行、強會、強超。3出車前未檢查車輛或檢查不到位,人員受傷、車輛損壞中等1.出車前按要求對車輛進行點檢并做好記錄。
2.液位、燈光、轉向、剎車等系統完好。4停車時未拉手剎,造成人員傷害或車輛損壞中等1.車輛停在合適位置。
2.叉車司機定期檢查手剎系統。
3.停車時拉起手剎。5作業時未對周圍環境檢查,造成人員傷害和車輛損壞中等1.叉車司機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區域內是否有人員存在,確認作業區域內沒有人員存在時方可作業。
2.叉車司機在作業時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制度。6牽引故障車輛時繩索斷裂或脫鉤,造成人員傷害或設備損壞中等1.叉車司機在牽引故障車輛前必須檢查繩索、掛鉤的完好性。
2.牽引故障車輛時主要巷道不得超過15km/h,拐彎,上、下坡時不得超過5km/h。7車輛超速行駛,轉彎、十字交叉處不減速,導致人員受傷中等井下主要運輸巷道內行使速度不得超過30Km/h,其他巷道車速不得超過20Km/h,會車速度不得超過5Km/h,行使到巷道交叉點、轉彎及前必須鳴號變換燈光減速慢行。8物料裝卸過程中誤操作造成人員傷害,設備損壞中等1.叉車司機在開機之前,要檢查裝載機周圍的安全情況,是否有人走進,車后有一個盲區,要鳴號示意,確保安全運作。
2.抓舉或鏟運物料時,應避免過多的偏重一側,不允許提升到最高位置運輸物料,裝運時不得超出額定噸位,以防機器受到損壞。
3.卸料后,應將鏟斗(或抓具)上翻,然后方能下降大臂,工作完畢離開駕駛室前,要將鏟斗(或抓具)放到地面,然后關掉發動機,并切斷電源。9鏟運物料時未固定或固定不牢固,貨物掉落傷人、損壞貨物中等在鏟運設備材料時要捆綁牢固,勻速、慢速行駛。10進入低采高巷道工作時,駕駛室頂棚與巷道頂板安全距離不足,造成人員傷害、設備損壞中等進入低采高巷道工作時,叉車司機要確認作業范圍內駕駛室頂棚與巷道頂板的安全距離是否達到20cm以上,同時作業時要控制車速,防止叉車顛簸時與頂板碰撞。本崗位主要不安全行為1.裝載貨物時未進行觀察周圍環境。
2.出車前車輛檢查不到位。
3.叉車載人。
4.叉車行走時鏟斗或兩側站人。
5.駕駛無防護頂棚的叉車。
篇3:乳化液泵司機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上崗前準備→作業地點安全檢查→開泵前檢查→開泵→巡回檢查→停泵檢修→
試運轉→文明生產
二、危險源
1、檢修前,作業工具不完好或不齊全;
2、未對作業地點的安全情況進行檢查;
3、高壓管路連接銷子不完好;
4、乳化液泵站出口壓力不符合規定;
5、檢查轉動部位時,觀察距離過近或用手直接觸碰;
6、檢修或更換液壓元件、管路時,不停電閉鎖或沒有泄壓;
7、對乳化液泵檢修完后,沒有按照規定進行試運行;
8、乳化液泵壓力表不完好;
9、乳化液配比濃度未達到規定要求。
三、預控措施
1、檢修前,泵站司機必須檢查工具齊全完好情況;
2、作業前,必須仔細檢查作業地點的支護情況和設備的完好情況;
3、開泵前,必須檢查管路連接銷的情況,發現不完好時,必須處理后方可開泵;
4、泵站司機必須隨時檢查泵站的出口壓力,發現過低時,必須調整泵站壓力值;
5、泵在運行時,泵站司機檢查轉動部位時,必須保證身體與轉動部位不得小于1米,嚴禁用手觸摸轉動部位;
6、檢修乳化液泵或更換管路時,必須將泵停電閉鎖,釋放余壓;
7、乳化液泵檢修完畢后,必須進行試運轉,試運轉正常后,方可結束作業;
8、發現乳化液泵壓力表不完好時,必須進行更換;
9、泵站司機隨時檢測泵箱內乳化液濃度,低于規定時,必須增加乳化油量,提高乳化液濃度。
四、作業標準
1、作業工具齊全完好,符合作業要求;
2、開泵前,首先檢查作業地點的安全情況;
3、開泵前,檢查乳化液泵、液壓管路的完好情況;
4、開泵前,檢查乳化液配比濃度必須達到3%~5%;
5、檢修乳化液泵時,必須停電閉鎖,并對管路和乳化液泵進行泄壓;
6、對乳化液泵檢修后的狀態必須符合完好標準;
7、乳化液泵站管路上不得有煤塵,周圍無雜物和大面積的積水;
8、乳化液泵站運行時,泵站司機必須不定期進行巡回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