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普通地下空間火災隱患排查行動實施方案格式

普通地下空間火災隱患排查行動實施方案格式

2024-07-14 閱讀 9102

為深入推進“消防平安行動”,繼續深化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傳、大培訓、大練兵”活動,結合公安部“清剿火患”戰役部署,市、區防火委消防平安二號行動工作方案的要求,我局決定在全區普通地下空間組織開展火災隱患大排查行動。

一、組織機構

我局成立普通地下空間排查領導小組,張世芳副主任任組長,房屋租賃和安全管理科、物業科及各房管所負責人為成員。負責此次排查的組織實施。

二、排查內容與重點

此次排查范圍為全區在用的非央產普通地下空間,重點排查用于生產經營的場所及人員聚集的普通地下空間。

排查主要內容:1、出租、使用普通地下室是否登記備案。2、普通地下室產權人(單位)、管理人(單位)或使用人(單位)是否履行安全管理義務,是否建立防火、防汛、治安、衛生等責任制度。3、在用的普通地下室機械防煙排煙系統、自動噴淋系統、應急照明系統、火災報警系統以及其他消防設施和器材是否齊全。4、是否存在利用普通地下室進行違法違規生產經營、不符合條件用于出租居住等行為。

三、實施方法與時間安排

(一)動員部署

2011年10月10前,各房管所結合轄區實際制定排查工作計劃,細化工作任務,迅速動員部署火災隱患排查工作。

(二)排查實施(2011年10月10日至2012年2月6日)

通過深入排查、清剿火災隱患,鞏固擴大消防平安一號行動成果,全面推進居民社區普通地下空間的安全使用,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發生,堅決遏制重特大和群死群傷火災,打好冬季火災防控和重大節日活動消防保衛主動仗。

1、自查自改。轄區普通地下空間安全使用,堅持誰所有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各房管所可通知各物業公司、自管房單位進行自查,要求落實普通地下空間安全使用的各項責任制度,完善消防措施,消除火災隱患。

2、重要時段排查。各房管所要加強2012年元旦、春節、元宵節等重大節日期間對轄區普通地下空間的檢查,對一般火災隱患,督促產權人(單位)、管理(使用)人(單位)現場整改,對重大火災隱患及違法違規使用普通地下空間的行為,要及時報告相關職能部門,并與屬地街道辦事處協調、溝通確保掛賬督辦項目落實到位。

3、配合街道鄉鎮展開排查。在火災隱患排查過程中,要與轄區街道鄉鎮密切配合,積極參與轄區街道鄉鎮組織的對普通地下空間的巡查及聯合執法活動,形成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合力,有力推進普通地下空間各項安全措施的落實。

4、執法處罰。對在排查過程中,發現的重大特大火災隱患及違法違規行為,我局將與民防、公安、消防、規劃、安監、工商、衛生等職能部門聯合執法,依法制止、查處或責令停止使用。

(三)總結階段(2012年2月7日至2月29日)

科室及各房管所認真總結經驗做法,查找工作中的不足,研究建立長效排查整治工作機制,鞏固深化工作成果。

四、工作要求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

此次普通地下空間大排查行動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公安部及區防火委員會深入推進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要求的具體舉措,此次大排查直接關系到全年火災形勢穩定和2012年春節消防安全,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逐一排查。

(二)注重宣傳,不斷強化安全防范意識

加大宣傳力度,要做到邊排查整治邊宣傳教育,圍繞《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236號)、《北京市消防條例》和《全民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綱要》宣貫工作,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廣泛宣傳法律法規和消防知識,強化群眾的安全意識,做好防范工作。

(三)行動中密切配合

在大排查過程中,科室及各所要與各職能部門、街道鄉鎮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發揮各自優勢,注重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杜絕問題反復發生。

(四)及時總結,落實信息反饋

大排查期間,各所要加強情況信息收集匯總,及時總結好的做法。從2011年10月份起,每月的25日前報送前一階段工作情況。2012年2月20日前完成大排查工作總結。報送方式:通過內網報至安全科薛浩明;聯系電話:。報送格式:見附表。

海淀區房屋管理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一日

篇2: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制度

(一)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1.防火巡查頻次、部位和人員。

(1)在工作期間的防火巡查應當至少每日一次;

(2)防火巡查可由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實施,或結合實際,由有關工作崗位人員實施;

(3)防火巡查人員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當立即報告。發現初起火災應當立即報警并及時撲救;

(4)防火巡查應當填寫巡查記錄,巡查人員及其主管人員應當在巡查記錄上簽名。

2.防火巡查內容。

(1)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安全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是否完好;

(3)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是否在位、完整;

(4)常閉式防火門是否處于關閉狀態,防火卷簾下是否堆放物品影響使用;

(二)組織撲救初起火災。

1.單位應當制訂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并按照預案,至少每半年組織一次演練。

2.員工發現火災應當立即呼救并報“119”火警,起火部位現場員工應當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按下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或電話通知消防值班人員;

(2)立即使用消火栓、滅火器等滅火,開啟送風閥、排煙閥等消防設施。

3.火災確認后,值班人員應當立即啟動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志愿消防隊應當按照預案分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通知有關人員趕赴火場,與公安消防隊保持通信聯絡,向單位火場指揮員報告火災情況,將火場指揮員指令下達有關人員;

(2)根據火災情況,使用本單位消防設施、器材撲救初起火災;

(三)引導人員疏散逃生。

1.應當在每個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確疏散引導員,負責組織引導人員疏散。

2.發生火災時,疏散引導員應當立即通過喊話、廣播等方式,按照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通知、引導火場人員正確逃生。

3.火災無法控制時,單位火場指揮員應當命令所有參加火災處置人員撤離。

(四)消防宣傳教育培訓。

1.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通過張貼圖畫、廣播等向員工宣傳防火、滅火、疏散逃生等常識。

2.對每名員工應當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對新上崗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進行上崗前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

3.通過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訓,員工應當達到以下要求:

(1)熟悉消防法律、法規;

(2)掌握本單位、本崗位的火災危險性和防火措施;

(3)掌握本崗位消防安全職責、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及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4)掌握消防設施、器材的使用方法;

(5)掌握報火警、撲救初起火災、引導在場人員疏散及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

篇3:火災隱患排查抄告整改驗收制度

一、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當組織防火檢查,督促落實火災隱患整改,及時處理涉及消防安全的操作規程。消防安全管理人應當組織實施防火檢查和火災隱患整改工作。

二、各部門對存在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予以消除。

三、防火巡查、檢查人員對下列違反消防安全規定的行為,應當責成有關人員當場改正并督促落實:

1、違章儲存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

2、違章使用明火作業或者在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場所吸煙、使用明火等違反禁令的;

3、將安全出口上鎖、遮擋,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響疏散通道暢通的;

4、消火栓、滅火器材被遮擋影響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5、常閉式防火門處于開啟狀態,防火卷簾下堆放物品影響使用的;

6、消防設施管理、值班人員和防火巡查人員脫崗的;

7、違章關閉消防設施、切斷消防電源的;

8、其他可以當場改正的行為。

違反上述規定的情況以及改正情況應當有記錄并存檔備查。

四、防火巡查、檢查人員發現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識損壞或缺失;防火門配件(閉門器、順位器)損壞或缺失;滅火器壓力不足或罐體損壞;室內消火栓配件(水槍、水帶、閥門把手等)損壞或缺失;自動消防設施損壞等不能立即整改的火災隱患,發現人應向消防安全管理人報告,檢查部門負責人將隱患問題抄告相關部門,接到隱患抄告單的部門負責人應及時配合消防安全管理人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措施、時限、部門和責任人,報消防安全責任人審批。

在火災隱患未消除之前,各部門應當落實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確保消防安全,隨時可能引發火災或者一旦發生火災將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應當將危險部位上報公司進行停產停業整改。

五、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者人員應當將整改情況記錄在火災隱患抄告單上,由監察部門負責人和隱患整改部門負責人共同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記錄應當記明檢查的人員、時間、部位、內容、發現的火災隱患以及處理措施等。

六、對于涉及其他共用消防設施、部位而不能自身解決的重大火災隱患,相關部門應當提出解決方案并上報公司協調解決。

七、對公安消防機構責令限期改正的火災隱患,單位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正并寫出火災隱患整改復函,報送公安消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