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實施方案格式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推動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工作,提高大型起重機械本質安全,預防和減少起重機械重特大事故發生,制訂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原則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應用現代物聯網信息管理技術,以生產單位和使用單位為主體,提高大型起重機械本質安全性能,促進產品升級換代,防范事故發生,保障從業人員和公眾的生命安全。
二、總體目標
在“十二五”期間,以公路建設、鐵路建設、電站建設、船舶修造等行業(領域)為重點,逐步在新制造和在用大型起重機械上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強化大型起重機械技術安全管理和控制,促進現場操作標準化和規范化,實現大型起重機械安全形勢的根本好轉。
三、工作機制
(一)發揮企業積極性。此項工作以大型起重機械使用單位和生產單位為主體,首先選擇有條件的單位進行試點,充分發揮試點單位的作用和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再逐步擴大試點并推廣。
(二)建立部門聯動機制。為有效推動此項工作的開展,成立“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工作小組”,由國家質檢總局牽頭負責,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綜合協調,鐵道部、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監會、國資委等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參與實施,指導、督促地方和生產使用單位落實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的安全主體責任及保障措施,確保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工作順利有效地實施。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協調、研究和商討解決推進工作的有關問題,并根據工作需要聘請專家,成立專家組,協助做好相關技術支撐等工作。
(三)充分發揮社會各方力量。以有關標委會、科研機構、協會、學會、檢驗機構等為技術支撐和宣傳平臺,有力配合和支持此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四、主要工作步驟和內容
(一)組織調查、摸清底數。2011年上半年,由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各省級質監部門對在用大型起重機械進行統計調查,摸清在用大型起重機械數量、安全監控裝置或系統使用情況,以及大型起重機械制造等情況。
(二)開展前期試點、摸索經驗。2011年上半年至年底,選擇部分重點行業(領域)的部分重點設備開展前期試點,為試驗論證和標準制定提供基礎數據和經驗。
1.前期試點范圍:首先在鐵路建設、公路建設、電站建設、和船舶修造等行業中使用的200噸及以上架橋機、200噸及以上通用門式起重機,320噸及以上造船門式起重機,60噸及以上港口、船廠、電站門座起重機,2000噸米及以上普通、電站塔式起重機,450噸及以上履帶起重機,固定式、搖擺式、平移式、輻射式纜索起重機共十三個品種上進行試點。
2.試點內容:質監部門會同安監部門等相關部門對經確定的生產和使用單位各選擇1至2臺新制造和1至2臺在用的大型起重機械,在單機上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通過監視、控制、管理等手段,實現操作安全控制、危險臨界報警、現場實時顯示和數據記錄保存等功能,同時達到運用視頻和音頻技術實時顯示和記錄工作狀態、事后回放的功效。在此基礎上,在有條件的單位可根據具體情況和工作需要,進一步實現遠程傳輸、遠程監控、遠程管理、遠程服務,數據、視頻和音頻查詢,數據、視頻和音頻統計與分析等功能,逐步建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起重機械安全監控管理的局域監控平臺和遠程監控平臺[WY1]。
(三)制定標準、試驗驗證。2011年上半年至年底,協調相關標委會組織有關科研、設計、制造、使用、檢驗等單位制訂并上報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國家標準。同時,結合前期試點,組織相關型式試驗機構對已有的“起重機械安全監控管理系統”開展試驗驗證。
(四)鞏固成果、擴大試點。2012年至2013年,總結前期試點工作,擴大試點范圍。
1.2012年,對大型起重機械,所有生產和使用單位要在本單位內對應每個品種至少一臺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鞏固和推廣前期試點成果。
2.2013年,逐步在所有新制造的大型起重機械全部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
(五)全面推進、取得實效。2014年至2015年,加大力度,全面實施,實現此項工作的規范化、常態化。
1.從2014年開始,在所有在用的大型起重機械上全部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
2.2015年底,尚未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的大型起重機械,將不予使用。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地質監、安全監管和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質監部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和合作,同時加強對試點企業的幫助、督促和指導,研究制定必要的激勵和約束措施,有力推動此項工作的開展。
(二)突出重點,加強服務。各地質監、安全監管和有關部門要指導、督促生產和使用單位制定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操作規程,加強操作人員培訓,提高操作技能,規范現場使用管理,提高企業安全基礎保障水平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按照階段性工作要求,按時完成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的任務。
(三)加強聯動,強化監督。各地質監、安全監管和有關部門要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大力推進此項工作的有序開展。要積極爭取相關鼓勵政策,對生產和使用單位要加強日常監管監察,采取巡檢、抽檢、互檢等方式,對大型起重機械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開展情況進行逐級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各地工作情況要及時上報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根據工作進展情況將會同相關部門進行督促檢查。
(四)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各地質監、安全監管等部門要以各種形式加強宣傳工作,提高生產、使用單位以及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廣大職工的認識,充分調動其積極性;要發揮行業協會、學會、科研院所、檢驗機構在技術推廣和服務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在實施過程中,要注意總結工作,宣傳先進典型,示范引路,推動工作,為有序開展好工作形成良好氛圍。
篇2:消防安全監控中心管理實施細則
1消防安全監控中心的設置要嚴格遵照相關法律、法規執行。
2消防安全監控中心的值班人員,要全面掌握消防報警控制設備的各項性能指標及操作方法,熟悉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持消防安全鑒定證上崗。
3消防控制中心的日常管理應符合《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A587)的有關要求。
4消防控制中心應確保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滅火系統處于正常工作狀態。
5消防控制中心應確保高位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氣壓水罐等消防儲水設施水量充足;確保消防泵出水管閥門、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管道上的閥門常開;確保消防水泵、防排煙風機、防火卷簾門等消防用電設備的配電柜開關處于自動接通位置。
6出現報警信號時,消防監控中心監控員必須立即核查報警信息,通知現場安管員進行跑點,在第一時間進行確認。
7火災確認后,消防控制中心必須立即將火災報警聯動控制開關轉入自動狀態(處于自動狀態的除外),同時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消防控制中心必須立即啟動單位內部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
8消防監控中心的輪值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警覺性和責任心,能熟練操作設備,實時監查火災報警控制和監控設備設施,嚴格按程序操作,認真處理當班發生的事件,并如實記錄。
9消防監控中心實行24小時專人輪流值班制,值班人員在消防監控中心不準進行與工作無關的活動,值班人員在工作期間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如有特殊情況,應由直接上級批準,由其他輪值人員頂替后方可離開。
10對消防控制中心設備及通訊器材等進行經常性檢查,定期做好各系統功能測試、維護等工作。
11嚴禁非監控人員在消防監控中心內逗留,不許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參觀。如遇特殊工作需要,必須在消防監控中心停留時,需經消防管理部門批準,并在規定時間內離開。
12消防監控中心設備出現故障時,應立即報告直接上級,并聯系技術人員進行維修。如發生緊急情況,應按照突發事件處理程序及時上報處理。
13每班當值監控員必須填寫《監控設備運行記錄表》,運行過程中發現誤報時,應填寫具體誤報時間、地點等,并按要求在規定期限內保存控制中心的記錄材料及設備檔案資料。
篇3: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系統管理辦法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發布建設事業“十一五”推廣應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術(第一批)的公告》(建設部公告第659號)要求,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中有關“強制推行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大型起重機械要安裝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房屋建筑以及市政工程施工用塔式起重機(以下簡稱塔機)。
第二章?系統功能
第三條塔機安全監控系統應由塔機運行信息采集設備和信息處置系統構成,是塔機安全生產管理的一種輔助手段。當塔機運行時,通過網絡實現工程項目地面監控和監督管理部門、使用單位、產權單位遠程監控。
第四條塔機安全監控系統應具備實時顯示塔機當前運行的位置、起重力矩、起重量、高度、幅度、轉角、風速等運行參數信息。
第五條塔機安全監控系統應具備基本的力矩報警、重量報警、高度報警、回轉報警、幅度報警、風速報警、碰撞報警、禁行區域報警功能,并滿足以下條件:
(一)具備良好的環境適應性和抗干擾能力,滿足我區建筑施工現場工作環境,適合環境溫度為-20℃----+40℃;
(二)各功能參數顯示精度誤差不得大于實際值的5%;
(三)塔機安全監控系統報警設限值必須符合塔機安全使用技術參數要求,且與塔機機械限位調整值保持一致;
(四)當實際值到達報警設限值時,或大臂、小車進入限制區域時,塔機安全監控系統應能對操作人員和設備專職管理人員進行預報警,對操作人員預報警采用語音、蜂鳴等形式,對設備專職管理人員預報警采用黃紅警告色等形式,標準為:
預警-----達到機械限位標定值的90%-110%;(黃色)
報警-----超過機械限位標定值的110%;(紅色)
(五)塔機安全監控系統應能對違章行為進行記錄和統計,并對安全保護裝置的可靠性進行簡易診斷:
當塔機的某個方向動作值超過機械限位標定值110%時,司機未對塔機向安全區域操作,塔機安全監控系統進行一次違章記錄;
當塔機的某個方向動作值超過機械限位標定值110%時,機械限位不能及時切斷對應方向的動力源,塔機安全監控系統發送機械限位的故障檢修信息。
?(六)塔機安全監控系統應能記錄保存塔機運行實時數據和預報警、故障診斷、開關機等信息。塔機實時運行參數每間隔1S記錄一次,記錄至少應存儲最近1.6×104個工作循環及對應的時間點,保存周期為60天。
第六條地面監控部分應能實現實時報警信息顯示、違規記錄顯示,故障診斷信息提示,歷史運行數據記錄和調取功能。
第七條?遠程監控應滿足違章報警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對報警信息的查詢、統計、分析、提示和處置等功能。
第八條?塔機安全監控系統必須有外接的標準COM串口(DB9)接口,能夠與寧夏統一的數據接收器(數據安全衛士)進行連接,實現塔機運行數據發送。
第三章安裝和調試
第九條各安全監控設備生產廠家(或產品代理機構)在組織加裝塔機安全監控設備時,其作業人員必須取得登高架設特種作業人員證件,并正確配戴安全帽、安全帶、防滑鞋等勞動防護用品,服從工程項目部的安全生產管理。
第十條安裝過程中嚴禁更換塔機原機械限位裝置,當確需更換時,須告知使用單位,更換具有合格證件的限位保護裝置,并經型式檢驗合格。
第十一條塔機安全監控設備應安裝牢固,且不得與塔機其他傳動件發生干涉,加裝時嚴禁在塔機主要承力桿件上施焊。
第十二條塔機安全監控信息采集設備線路應與塔機機械限位裝置線路分開獨立設置,當塔機安全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時,應不影響塔機機械限位保護作用的正常發揮。
第十三條塔機安全監控設備的調試必須建立在塔機機械限位裝置調試的基礎上,其報警信息值的設置應與塔機機械限位的調定值相對應。發現塔機機械限位未按照塔機使用規定調試時,必須先將塔機機械限位按照塔機的安全使用技術要求進行調試。
第十四條塔機安全監控設備安裝調試前須填寫安裝調試記錄表,調試完畢后,各相關單位應按照調試記錄表對塔機安全監控設備功能和精度進行驗收。
第十五條施工現場不存在碰撞區域保護功能要求或塔機安裝高度未達到50米以上時,各單位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自行選擇塔機安全監控設備碰撞和風速功能;當塔機二次安裝時,須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將塔機安全監控設備功能進行補充和完善。
第十六條對原廠已加裝塔機安全監控設備的新購塔機或本辦法實施前已安裝塔機安全監控設備的塔機,其安全監控系統功能也應滿足本辦法中第二章規定要求;不能滿足的,須進行改進。
第四章?使用和管理
第十七條凡在我區境內的房屋建筑以及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塔機上加裝的塔機安全監控設備,須經寧夏建筑業聯合會評審符合本辦法中第二章系統功能的有關要求,并在寧夏建筑工程安全監督信息網公布。
第十八條各單位應選購經評審符合要求且在寧夏建筑工程安全監督信息網公布的生產廠家的設備。
第十九條塔機安全監控設備的安裝單位在加裝塔機安全監控設備前應領取識別標簽(RFID電子標簽碼),對所加裝的塔機安全監控設備進行備案,配置統一數據接收器,通過“一機一卡一標簽”實現工程項目、產權單位、塔機、安全監控設備、塔機適時運行參數系統性關聯,并確保不同安全監控設備之間上傳數據的統一性、兼容性和準確性。
第二十條如需對已加裝的塔機安全監控設備進行更換,產權單位須通過寧夏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平臺(),提交更換申請,經工程所在地建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后辦理新的備案手續。
第二十一條使用單位在辦理塔機使用登記前,應對使用的塔機加裝塔機安全監控系統,并將塔機安全監控系統功能驗收表與使用登記審查資料一并上傳至寧夏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平臺。當塔機在使用過程中,對更換的塔機安全監控設備,嚴格按照功能驗收表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到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變更手續,
第二十二條使用單位在辦理塔機的使用登記時,工程項目中塔機凡未加裝驗收合格的塔機安全監控設備,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一律不予辦理使用登記手續;不予對工程項目安措費審核支付和參加“市級”、“自治區級”文明標準化工地評選。
第二十三條使用單位應提供塔機安全監控設備正常運行的網絡環境,確保塔機安全監控系統與安全監督管理平臺的數據進行通信,并確保塔機運行過程中網絡不中斷。在塔機運行期間,不得采取故意損壞設備、關閉電源等手段來逃避塔機的安全監控。
?第二十四條各單位應將塔機安全監控系統的報警、記錄和分析指標,作為對塔機安全生產管理的指導依據。對塔機安全保障應按照國家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管理,對不符合規范規程中相關安全技術要求的塔機,應立即停止使用,及時消除安全生產隱患。
第二十五條塔機操作人員接到塔機安全監控設備報警信息提示后,須謹慎操作設備,達到極限值時,應向安全方向操作,避免違章作業。
第二十六條工程項目管理部設備專職管理人員應經常性查閱塔機地面安全監控系統,對報警頻繁的動作,及時提醒操作人員。當地面監控系統顯示違章操作和故障診斷信息時,應及時制止操作人員的違章操作行為,并查看相應的安全裝置,排除安全裝置故障隱患。
第二十七條寧夏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平臺定期自動對使用單位、租賃單位塔機的違規操作信息進行統計和排序,并于每月30日對寧夏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平臺中違章頻次排序前30%的塔機信息進行公示,各單位應按時查閱信息,并在公布后2個工作日內開展針對性檢查,并將檢查記錄提交本單位管理部門。
第二十八條寧夏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平臺定期自動對各轄區工程項目上違章操作的塔機信息進行統計排序,并于每個季度末對塔機違章頻次靠前20%的工程項目在寧夏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平臺上公示。各單位于季度末查閱各轄區工程項目塔機違規信息,凡因塔機違章頻次排序靠前在網絡平臺上公布的工程項目,各單位應在公布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工程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交對應工程項目上塔機的專項檢查記錄。
?第二十九條塔機安全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時,生產廠家應及時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必要時更換塔機安全監控設備。
第三十條使用單位、租賃單位須建立塔機遠程監控管理制度,隨時查閱本單位塔機實際運行情況,發現違規操作行為或設備安全裝置存在故障的,應及時組織檢查和消除隱患,落實工程項目部塔機安全運行和違章糾正管理工作,杜絕各類違規行為發生。
第三十一條監理單位應實時監測工程項目部塔機地面監控系統,調閱塔機實時運行記錄,對塔機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工程項目部進行整改。
第三十二條各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不定期在寧夏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管理平臺上查看轄區內塔機安全監控系統運行情況。對精度和穩定性不符合要求的塔機安全監控設備,責令廠家限期整改。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與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相抵觸的,應從其規定,涉及的相應條款自動廢止。
第三十五條本辦法解釋權歸寧夏建筑工程安全監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