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內河船員管理規定辦法

內河船員管理規定辦法

2024-07-13 閱讀 9664

內河船員管理規定就是為大家整理的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規定。

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令20**年第23號)

《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規定》已于20**年12月12日經第**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

部長楊傳堂

20**年12月24日

第一條為加強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提高內河運輸船舶技術水平,優化內河運輸船舶結構,防止船舶污染環境,提高運輸效能,促進水路運輸事業的發展,根據《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江河、湖泊、水庫及其他內河通航水域從事運輸的船舶,但在與外界不通航的封閉性水域內從事運輸的船舶除外。

第三條交通運輸部主管全國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的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的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機構(以下統稱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具體實施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工作。

海事管理機構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本規定對內河運輸船舶檢驗、交通安全及防止污染水域實行監督管理。

第四條交通運輸部運用經濟、技術政策等措施,支持和鼓勵采用先進適用的水路運輸船舶和技術;對正在使用的不符合新標準的船舶、不符合安全環保新規范的船舶、限制過閘船舶和限制在特定通航水域航行的船舶,可以采取資金補貼等措施,引導和鼓勵進行更新、改建;需要采取限期淘汰等措施的,應當對船舶所有人給予補償。

第五條禁止水泥質船舶、木質船舶、掛槳機船在京杭運河、川江和三峽庫區水域從事內河運輸。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新建、改建掛槳機船在長江干線、珠江干線、黑龍江干線及太湖水域從事內河運輸。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新建、改建水泥質船舶、總長5米以上的木質船舶、總長20米以上的掛槳機船舶從事內河運輸。

第六條新建、改建內河運輸船舶,應當符合交通運輸部制定的內河運輸船舶標準船型指標體系中的強制性要求。

第七條新建、改建內河客船、危險品船增加運力的,應當按交通運輸部有關規定向設區的市級人民的政府水路運輸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并報具有許可權限的部門批準。

新建、改建內河普通貨船增加運力的,應當在船舶開工建造15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的政府水路運輸管理部門備案。

對符合條件的內河運輸船舶,由規定的發證機關配發《船舶營業運輸證》,并注明船舶營運區域和船舶符合交通運輸部制定的內河運輸船舶標準船型指標體系中的強制性要求。

第八條新建、改建內河運輸船舶,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向海事管理機構認可的船舶檢驗機構申請建造檢驗,取得船舶檢驗證書。

船舶檢驗機構應當按照交通運輸部制定的內河運輸船舶標準船型指標體系和國家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建造檢驗,對符合有關規定的,簽發船舶檢驗證書。

不符合內河運輸船舶標準船型指標體系中強制性要求的,不予簽發船舶檢驗證書。

第九條新建、改建內河運輸船舶取得船舶檢驗證書后,應當按國家有關規定向海事管理機構申請船舶登記,取得法定的船舶登記證書。

不符合內河運輸船舶標準船型指標體系中強制性要求、未取得船舶檢驗證書的,應當不予登記。

第十條對按照國家規定要求應當改建而未改建的內河運輸船舶,其《船舶營業運輸證》的配發機關應當對其配發的《船舶營業運輸證》予以收回。

第十一條對不符合內河運輸船舶標準船型指標體系中的強制性要求的新建、改建內河運輸船舶,航道管理機構應當不予辦理通過船閘、升船機等通航設施的手續,海事管理機構應當依據有關規定加強對船舶的現場監管。

第十二條內河運輸船舶所有人、船舶經營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海事管理機構認可的船舶檢驗機構對營運中的水泥質船舶、木質船舶和掛槳機船舶申請定期檢驗。

經檢驗不合格的,不得從事內河運輸。

第十三條對已經投入營運的水泥質船舶、木質船舶、掛槳機船舶實行限期淘汰制度,具體時間、航區另行公布。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使用交通運輸部明文規定已經淘汰的水泥質船舶、木質船舶、掛槳機船舶從事內河運輸。

第十四條交通運輸部和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規、規章的規定,對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五條內河運輸船舶所有人、船舶經營人、船舶管理人應當接受交通運輸部和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交有關證書、資料或者情況,不得拒絕、隱匿或者弄虛作假。

第十六條違反本規定,由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按照《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違反有關內河船舶檢驗管理和安全監督管理的規定,由海事管理機構按有關法規、規章給予行政處罰。

第十七條交通運輸部和負責水路運輸管理的部門、海事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徇私、濫權的,由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依法依規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八條本規定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20**年10月11日以交通部令20**年第8號公布的《內河運輸船舶標準化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篇2:船員管理規定

1、船長是船上總負責人,船上任職的船員必須服從船長的指揮。

2、船舶開航前,船東必須按《最低安全配員證書》要求,配備足夠相應等級的合格船員,并辦理任職手續。

3、遵守船舶管理制度和值班制度,按職責分工管理船舶設備。

4、所有船舶必須在船舶計劃開航前回到船上,做好開航前的各項工作。

5、當班船員必須履行崗位職責,嚴格執行值班制度,遵守航行規章。

6、當班駕駛、輪機要認真詳細填寫《航行日志》和《輪機日志》。

7、船員休假或離船必須經船長同意批準,船長考慮船員休假時,應同時確保船舶的配員符合《最低配員證書》的要求,滿足船舶安全航行條件。

8、船長每月組織船員進行消防、救生、防污等應變演習,演習后進行總結,查找不足,并詳細地記錄在《航行日志》中,不斷提高船員的安全意識和應變能力。

9、船員必須每年不少于一次參加公司舉辦的船員培訓班,更新水上交通安全知識,不斷提高操縱技能。

10、船員應認真主動配合公司人員和海事人員對船舶進行安全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安全隱患,以策安全。

11、船東應為船員辦理保險,消除船員后顧之憂。

12、船員不許在船上進行睹博、吸毒等非法活動。

13、未經船東或船長批準,無證人員一律禁止上船舶。

篇3:船員證書管理規定辦法

船員證書管理規定就是為大家整理推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船船員健康證書管理辦法,歡迎大家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

海船船員健康證書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海船船員健康證書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以及我國締結或加入的有關國際公約,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海船船員健康證書(以下簡稱健康證書)的簽發與管理。

本辦法所稱健康證書是指海事管理機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和我國加入或者締結的國際條約所簽發的以表明海船船員身體狀況能夠有效履行其崗位職責的職業醫學書面證明。

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主管全國海船船員健康證書的簽發與管理工作。

各直屬海事管理機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確定的職責范圍具體負責健康證書的簽發與管理工作。

第二章健康證書

第四條海船船員在船工作期間應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書。

第五條健康證書包含以下基本內容:

(一)持證人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國籍、船上任職部門、持證人簽名及照片;

(二)證書編號;

(三)有關國際公約的適用條款;

(四)主檢醫師聲明;

(五)發證日期和有效期截止日期;

(六)授權機關名稱;

(七)簽發機構名稱和主檢醫師簽名;

(八)規定需要載明的其他內容。

第六條海船船員申請健康證書,應當到海事管理機構公布的具備船員職業健康狀況鑒定能力的體檢機構(以下簡稱體檢機構)進行健康體檢。

第七條海船船員滿足以下要求的,體檢機構的主檢醫師應當及時簽發健康證書:

(一)年滿16周歲;

(二)持有有效的身份證件;

(三)符合海船船員健康檢查要求的標準;

(四)符合海事管理機構要求的照片。

第八條健康證書的有效期不超過2年;申請健康證書的海船船員年齡小于18周歲,則健康證書有效期不超過1年;有效期截止日期不超過持證人65周歲生日。

第九條健康證書有效期滿的,海船船員應重新申請健康證書。

健康證書在航行中有效期期滿的,在到達下一個有締約國認可的從業醫生的停靠港之前該健康證書仍然有效,但為期不得超過3個月。

在緊急情況下,海事管理機構可允許持有近日過期的健康證書的海船船員工作至下一個具有締約國認可從業醫生的港口,但許可的期限不得超過3個月。

第十條健康證書損壞或遺失時,持證人除應向原簽發健康證書的體檢機構提出補發申請外,還應當滿足下列要求:

(一)健康證書損壞的,應繳回被損壞的證書原件;

(二)健康證書遺失的,應在發行范圍覆蓋全國的報紙上登載健康證書遺失公告;登載健康證書遺失公告的,自公告之日起滿30日后方可申請;

(三)申請在水上交通事故中滅失的健康證書補發的,應向體檢機構提交事故證明。

補發的健康證書的有效期截止日期與原健康證書的有效期截止日期相同。

第十一條船員申請健康證書信息變更的,應按下列情況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

(一)申請健康證書所載船員身份信息糾錯的,應向海事管理機構提交身份證簽發機關出具的相關證明變更身份信息后,向原簽發健康證書的體檢機構申請健康證書信息變更;

(二)申請健康證書所載的除船員身份信息外的其他信息糾錯的,應向原簽發健康證書的體檢機構提交相關證明材料申請變更。

第十二條海船船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應重新申請健康體檢,主檢醫師根據體檢情況作出體檢結論:

(一)喪失工作能力超過30天的;

(二)因醫療原因離船的;

(三)健康狀況發生變化影響其履行崗位職責的其他情況。

第十三條健康證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統一印制。

第三章體檢機構

第十四條從事船員職業健康狀況鑒定的體檢機構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法人;

(二)具有有效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或專業體檢保健機構,并取得衛生主管部門核準的健康體檢資質;

(三)開設附錄1規定的診療科目;

(四)自有具備健康證書簽發權的主檢醫師2名及以上;

(五)具有附錄2規定的儀器、設備;

(六)配有STCW公約、《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海員健康檢查指南》、《國際船舶醫療指南》等技術資料;

(七)建立完善的海船船員健康體檢質量管理制度。

第十五條簽發健康證書的主檢醫師,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一)具有內科或外科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二)具有2年及以上從事健康體檢的臨床經驗;

(三)熟練掌握船員健康檢查要求,熟悉《海員健康檢查指南》、《國際船舶醫療指南》及海船船員職業特點。

第十六條從事船員職業健康狀況鑒定的體檢機構應當向該機構所在地的直屬海事管理機構報備以下材料:

(一)海船船員健康體檢機構、主檢醫師報備申請表(附錄3);

(二)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組織機構代碼證;

(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四)主檢醫師有效身份證件、符合海事管理機構要求的照片、任職資格證書、勞動合同及從業經歷相關證明材料;

(五)開展海船船員健康體檢項目相應的儀器、設備及運行情況等資料(附錄4);

(六)海船船員健康體檢質量管理制度;

(七)海事管理機構要求報備的其他材料。

該機構所在地未設立直屬海事管理機構的,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指定的直屬海事管理機構報備。

第十七條各直屬海事管理機構應當對體檢機構報備材料進行審核和現場核實,并將符合本辦法規定要求的體檢機構及其所屬主檢醫師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應及時向社會公布具備船員職業健康狀況鑒定能力的體檢機構及其所屬主檢醫師名單。

第十八條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公布的體檢機構、主檢醫師簽發的健康證書無效。

公布的體檢機構的分院、子院從事船員健康證書簽發的,應當滿足本辦法的有關要求,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公布。

主檢醫師離開其備案的體檢機構,其健康證書簽發權自動終止。

第十九條體檢機構、主檢醫師備案的信息發生變化的,體檢機構應當及時向備案的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第二十條體檢機構依船員申請,對申請船員按要求進行體檢;主檢醫師應當自船員健康體檢結束之日起1個工作日內作出簽發或者不予簽發健康證書的決定。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應簽發健康證書;對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簽發《船員健康檢查表》,并留存船員本人簽名的《船員健康檢查表》復印件。

對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船員要及時通知其本人。特殊情況需要延遲發證的,應當說明理由,并告知船員本人。

第二十一條體檢機構應將簽發的健康證書信息或不合格結論和項目,自體檢結束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備。

第二十二條體檢機構應妥善保管空白證書,作廢的空白證書應交回備案的海事管理機構。

第二十三條體檢機構應將簽發健康證書的相關資料保存至少3年。

第四章權利與義務

第二十四條海船船員對體檢結果有異議時,有提出復查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海船船員若對不符合船員健康檢查要求標準或存在相關職責限制的體檢結果有異議,可以在得知體檢結果后5個工作日內向原體檢機構申請一次復查。

第二十六條體檢機構應根據船員復查申請對其不合格或受限項目進行復查。

執行復查與執行初次健康檢查的主檢醫師不能為同一人。

復查合格的,簽發健康證書;復查后仍不合格的,應將復查結果告知船員本人。

第二十七條體檢機構和主檢醫師具有下列權利與義務:

(一)享有獨立的決定權;當體檢機構或船員健康體檢專業人員開展工作的獨立決定權受到干擾時,可向備案的直屬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二)體檢過程中發現疾病時,應當及時通知船員本人;

(三)客觀真實地作出船員健康體檢結論,并及時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備;

(四)接受船員對健康體檢結果的詢問或咨詢,并如實地向體檢者解釋體檢結果和提出的問題;

(五)保護船員的隱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船員健康體檢信息被用于其他目的;

(六)每年對開展海船船員健康體檢、簽發健康證書業務情況總結分析,并以書面及電子方式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海事管理機構應建立健全體檢機構定期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對體檢機構業務開展、誠實守信等情況的監督檢查。海事管理機構應每年對體檢機構進行至少一次現場監督檢查。

第二十九條海事管理機構當建立體檢機構管理檔案,記載體檢機構信息、資質和業務開展等情況。

第三十條海船船員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健康證書簽發機構應當注銷其健康證書,并上報備案的直屬海事管理機構:

(一)船員申請注銷的;

(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健康證書的;

(三)隱瞞相關職業禁忌病史的;

(四)船員健康狀況等發生變化,不再符合健康證書簽發條件的;

(五)簽發健康證書的體檢機構認為必要的其他情況。

第三十一條體檢機構或主檢醫師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從公布的體檢機構和主檢醫師名單中予以刪除,且2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報備:

(一)未有效履行對體檢者身份核實義務的;

(二)未如實作出體檢結論的;

(三)未按程序及相關規定簽發健康證書的;

(四)未按要求保存簽發健康證書相關資料的;

(五)未按要求保管空白證書的;

(六)泄露船員個人隱私和體檢信息的;

(七)體檢機構或主檢醫師信息發生變化,未及時變更的;

(八)不再滿足本辦法規定的體檢機構或主檢醫師條件的。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二條中國籍海船船員持有的締約國認可的從業醫師簽發的健康證書予以承認。

第三十三條引航員、外國籍海船船員及正在接受海船船員教育與培訓的學生申請健康證書的,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附錄1:海船船員健康體檢機構需開設的診療科目

代碼

診療科目

備注

03

內科

04

外科

05

婦產科

至少開設05.01婦科專業,05.02產科專業。

10

眼科

11

耳鼻咽喉科

12

口腔科

13

皮膚科

16

傳染科

30

醫學檢驗科

至少開設30.01臨床體液、血液專業,30.02臨床微生物學專業,30.03臨床生化檢驗專業,30.04臨床免疫、血清學專業。

32

醫學影像科

至少開設32.01*線診斷專業,32.05超聲診斷專業,32.06心電診斷專業。

注:1.以上診療科目均需取得國家衛生主管部門的資質許可。

2.表中備注欄中未作說明的,表示應具備相應的一級診療科目資質。

附錄2:海船船員健康體檢機構需配備的主要儀器、設備

序號

儀器/設備名稱

備注

1

全自動或半自動生化分析儀

具備自動生化分析功能。

2

血細胞分析計數儀

具備血常規檢測功能,至少包括白細胞計數WBC、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測定Hb、紅細胞壓積HCT、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血小板計數PLT、白細胞五項分類WBCDifferentialCount)等檢測項目。

3

尿液分析檢測儀

具備尿液物理性狀和化學成分的變化檢測功能,至少包括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尿膽紅素、尿膽原、尿潛血、尿酮體、尿亞硝酸鹽、尿血細胞、尿比重、尿PH值等檢測項目。

4

酶免儀或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

具備肝炎的定量或定性檢測。

5

微生物鑒定儀

具備微生物自動鑒定功能并配備微生物培養箱。

6

B型超聲診斷儀

7

*線光機

8

心電圖機

9

電測聽

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電測聽室。

10

視野計

具有視野定量檢測功能。

11

復視儀或綜合驗光儀

綜合驗光儀需具有復視檢測功能。

12

暗適應儀或對比敏感度分析儀

對比敏感度分析儀需具有暗適應檢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