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區園林綠化時花栽培規范
物業區域園林綠化時花栽培規范
1.《時花培育計劃》的制定。
⑴園林綠化主管根據時花需求最及需花日期制定詳細的年度、季度、月度時花培育計劃。
⑵時花培育計劃應包含水量以下名項:
①時花培育日期;
②時花培育方法;
③時花繁殖量及預計出圃日期;
④時花培育前的物資準備;
⑤培育時花的費用預算。
2.時花培育
⑴參照《苗木繁殖的技術》,進行時花的培育。
⑵在時花培育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①不同品種的時花培育方式不同,必須區別對待,選擇最經濟、簡便適用的繁殖方式。
②時花繁殖過程中必須遮蔭,以保土壤和空氣的濕度;
③在時花培育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種籽的發芽情況及扦插苗的成活情況,并做好記錄。
3.時花的上盆與轉盆
⑴當播種幼苗長出4~5片真葉或扦插苗穩定生根后,應及時起苗上盆。
⑵起苗時應用食指或小鐵鏟將幼苗輕輕挖起,應特別防止將幼苗折斷或損傷
根系。
⑶在已裝有培養土的花盆上用食指或木棍挖穴,穴的大小要比栽種的幼苗根系稍大。
⑷先將幼苗植入穴中,再把周圍的土移回穴中,土堆比周圍稍高為宜。
⑸將上盆的幼苗移于蔭棚或大樹下,保養數日后再移于陽光下加強保養。
⑹有些品種花生長期間要移植2~3次,應依上述方法操作。
4.時花的苗期管理
⑴時花淋水
①選擇適當的淋水工具及方法,如用活頭細眼噴壺噴灑,忌用水管沖淋。
②時花淋水必須掌握以下原則:
--種用水,根據不同時花及不同生長期對水分的要求,進行適量淋水;
--注意水質,最好用雨水或河水,池水經儲存一晝夜后再使用,忌用井水;--看天管水,根據天氣溫度變化及季節變化,選擇合適的淋水次數和淋量;
--干透澆透,時花盆土發白時應澆水,澆到盆底滲透出水為止,切忌澆半
③淋水時要嚴防泥漿濺污葉片或落濕花蕾,以免引起脫葉或花朵腐爛早凋。
⑵時花施肥
①根據時花品種及生長期對養分的要求,選擇適宜的肥料,如化學肥料類和有機肥料類。
②施肥時一定要選擇適當的施肥方法:
--時花上盆前,配置的營養土中要施入一定的基肥;
--時花上盆后,追施液體服料或粉末狀、塊狀肥料;
--根外追肥,如噴施一定濃度的鱗酸二氫鉀或硫酸亞鐵。
③時花施肥時應注意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施用的肥料必須充分腐熟。未經發酵腐熟的肥料施用后,由于發酵可生產很多熱量,極易傷害花卉根部;同時,未經發酵熟的生糞還常帶來病菌和害蟲卵,而且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施用液體追肥的原液必須加水降低濃度后方可施用,液肥濃度過高,由于滲透壓的作用,不僅花卉根部不能吸取養分,反而反水會吸取花卉根部的細胞水分,使花卉遭受肥害。尤其盆栽花卉,花盆內土壤有限,施用濃度更不宜過高,一般應采取次數加多而每次量不大的原則。
--施肥必須適時。如發現葉色變淡,生長細弱,應立即施用氮肥;在即將出現花蕾時,施用磷肥最為適宜。
--施肥必須考慮其不同生育期的需要。如花卉幼苗期,以偏施氮肥為宜,以促成植株旺盛生長;孕蕾期,則應偏施磷肥,以促花大色艷,果實豐碩,種子飽滿;又如葉面上具有斑紋花點的觀葉花卉,不可過多施氮肥,否則會使斑葉失色。
--施肥必須考慮季節。春、夏季花卉進入生長旺盛階段,要多施肥;入秋花卉生長緩慢應控制施肥;冬季除促成栽培外,一般花卉進入休眠期,即應停止施肥。
--施肥必須考慮溫度。盆載花卉夏季追肥,不應在中午前后溫度最高時施用,盆土溫度很高,追肥后容易傷根,傍晚施用追肥效果較好。
--施肥前要松土。因為板結的表土影響肥分聲速下滲和根部吸取。
--一旦發現施肥過量,植株出現肥害應盡快澆清水沖淡肥料。
⑶時花的修剪及整形
①時花生長過程中,根據需要可選擇以下修剪措施:
--剪梢,以控制時花株高而修整株形;
--摘心,將單桿頂心摘除,促進腋芽長出,形成多分枝的豐滿植株;
--除芽,將腋芽摘除,節省養分,促進花大色艷;
--疏果,摘除一定數量果形不正和過小的果子,確保保留部分形大美觀;
--剪根,在時花換盆過程中進行適當疏根,促其萌發須根,促進生長。
②時花生長可根據需要選擇作彎、支架、誘引及化學整形等整形方法。
⑷時花的花期控制
①對花期沒有特別要求的時花,可任其自然生長開花、結果。
②對于花期有嚴格要求的花木,可采取以下技術和措施加以控制:
--分期播種陸續開花;
--低溫處理延長開花時間;
--冬季加溫促成栽培花卉;
--利用光照處理提早、延遲花期;
--機械損傷提早花木開花;
--藥劑處理提早時花開放。
③當采取上述花期控制措施時,必須清楚各種時花的生理習性及開花習性,按需花日期推算采取措施的具體時間。
⑸時花的遮蔭與防寒
①對于栽培喜陰怕光的時花,應將其擺在蔭棚內或遮陰網下;
②對于不耐寒的時花,應在得季將其搬進蔭棚,并加蓋塑料薄膜保溫。
⑹時花病嚇蟲害防治:
①時花的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②一旦發現病蟲危害時花,應及時加以治療以防蔓延;
③時花的病蟲害識別與防治依據《植物病蟲害防治標準作業規程》進行處理。
5.時花出圃前的養護管理,應依據相關標準作業規程進行
6.時花部育記錄
⑴園藝師、技術員應如實填寫時花的栽培記錄及相應工作日記。
⑵上述記錄及日記應定期上報園林綠化部,經主管審核后由部門歸檔保管1年。
本規程的執行情況將作為綠化工及技術員績效考評的依據之一。
篇2:物業區園林綠化水生植物栽培管理規范
物業區域園林綠化水生植物栽培管理規范
1.華南地區常用水生植物
⑴荷花。多年生挺水植物。
⑵睡蓮。多年生挺水植物。
⑶鳳眼蓮。多年生浮水植物。
⑷金魚藻。多年生沉水植物。
2.水生植物管理質量標準
⑴挺水及浮水植物應成片生長于水池的相對固定位置,不應分散零落生長。
⑵成片的水生植物中不應有雜生植物或其它垃圾雜物。
⑶對于枯黃的水生植物枝葉應及時清除。
⑷睡蓮及荷花類的挺水植物應用盆種好后再沉入水池內。
⑸水生植物不應生長泛濫,應留有觀賞魚活動及人們觀賞的空間。
⑹水生植物應生長良好,無明顯病蟲害。
⑺缸栽荷花及睡蓮類應每1-2年重新栽1次。
⑻水生植物的施肥及病蟲害防治應以不污染水池水質為原則。
3.水生植物的種植
⑴睡蓮及荷花的種植。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睡蓮及荷花的種植應在每年清明節前后采用分株法繁殖。
①挑選生長健壯的根莖,每隔約10厘米(荷花2-3節)切成一段做種莖,每段應帶頂芽和保留尾節;
②選口徑60-80厘米、深30-35厘米的荷花缸,缸底施入基肥,再加入塘泥至缸深2/3處;
③將根莖沿缸內周邊栽入,使首尾相連,頂芽略向缸中央;
④灌水深至5厘米,放于陽光充足處,待泥土曬至龜裂,再加水曬;
⑤當種莖新葉長高達25厘米高以后,將荷花連盆移入水池指定位置放好。
⑵鳳眼蓮的種植。春天將母侏叢分離或將母株腋生小芽帶根切下,投入水中即可。
(3)金魚藻的種植。將金魚藻分成幾叢栽于池底以后即可自播繁殖。
4、水生植物的日常養護
(1)當值綠化工每天應巡查1次水生植物,及時清除在殘枝葉及雜物。
(2)對于因病蟲等原因面造成整盆死亡的應將其空盆撒出。
(3)水生植物的施肥應在種植時或移入水池前10天進行,施以不應污染水也水質。
(4)養有觀賞魚的水也不允許噴對魚類有害的農藥,這類水也的水生植物有嚴重病蟲害時應撒出后再噴藥處理。
5、水生植物的科季管理
(1)對于因不耐寒而干枯的水生植物,應在其冬季枯黃后將其泥上部分清除。
(2)對于多年生耐賽水生植應在每年2月底新芽長出前將泥上部分剪除。
(3)盆栽水生植物可在冬季連盆拿出水面,并在開春前補施1次基肥,待其新葉長出后再移入水中。
園林綠化主管應每月檢查1次水生植物管理情況,作為員工績效考評的依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