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裝置:施工安全交底
一、安全施工措施與危險源識別、預控
1、安全施工措施:
1、堅決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施工方針。
2、施工人員進場施工絕對服從安全監察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的管理。
3、施工前,應檢查施工工器具的安全可靠性,施工人員應佩帶安全合格的施工防護用品。
4、做好施工技術交底工作和安全作業命令票的簽發工作。
5、施工機械應有技術人員在場指導施工,避免盲目和違章作業。
6、焊接施工應設專人,杜絕無證上崗操作。
7、文明施工,作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8、開挖接地溝所使用的鍬鎬等應安裝牢固,兩人以上同時在一條溝內作業時應相互照應,以防傷人。
9、在潮濕或含有酸類的場地上使用電動工具作業的工人,應穿絕緣鞋,帶絕緣手套。
10、使用鉆床時,禁止戴手套,袖口應扎緊,鉆具工件均應固定牢固。鉆薄小工件時,不得用手直接扶,以防工件轉動傷人,在鉆頭轉動時,嚴禁直接用手清除鉆屑或接觸轉動部分。
11、砂輪機的砂輪應不殘不裂,安全防護罩應完整無缺。砂輪片磨損到原直徑三分之一時必須更換,使用砂輪機應戴護目鏡。并應站在側面,不得使用砂輪機磨軟金屬、非金屬及大工件,兩人不得同時使用一個砂輪,砂輪片與托架之間的間隙應經常調整,最大不得超過3mm。
12、砂輪鋸的鋸片應安裝同心,牢固,兩側應用柔性墊片,轉速不得大于砂輪鋸片銘牌線速度,工件要夾持牢固,操作人員應避開砂輪鋸片的切線方向。
13、進行電、火焊工作及配合焊接工作的人員,應按規定使用勞保用品,以防觸電、燒傷及弧光打眼等。
14、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時,應有防止金屬熔渣飛濺引起火災的措施。
15、用手扶持被焊接的結構物時,其重量不得超過10公斤,小工件不得用手直接扶持,以防燒傷。
16、在接地溝內施焊時,要有足夠的通風設施。
17、焊接工作應由持有焊接專業知識考試合格證的專業焊工進行。
18、接引電源工作,必須有監護人,方可進行。嚴禁非電工人員拆裝電氣設備及電源。
2、危險源識別、預控
1、在焊接過程中,焊接人員應互相配合,避免扁鋼反擊傷人。
2、在電源使用過程中,應由專人接線,防止電擊傷人。
3、挖掘機在開挖作業中應聽從專人指揮,作業人員不得在機械回轉半徑內逗留及行走。
4、運輸車輛要慢速行駛,注意撞傷行人。
5、施工中各作業人員應互相配合,以防傷害他人。
二、環境與衛生健康管理措施
1、接地基槽開挖時,遇6級以上風力天氣,停止挖方、運土、絆合回填土。
2、現場制定清掃灑水降塵措施,配備灑水設備,并指定專人負責現場灑水合及時清理浮土。
3、減少噪聲對施工人員的傷害,特別是夜間施工;用水過程中應避免施工用水與飲用水混合交叉。
本交底是在施工中與施工規程規范一并使用的施工文件,施工中應參照本交底施工,如遇特殊情況可酌情變動。
巴彥淖爾康立電力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安環部
2014年5月8日
篇2:接地裝置檢查試驗制度
一、有值班人員的機電硐室和有專職司機的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每班必須進行一次表面檢查(交接班時)。其他電氣的保護接地,由維修人員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表面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將檢查的問題做好記錄,并向有關領導匯報。
二、電氣設備在每次安裝檢修或移動后,應詳細檢查電氣設備裝置的完善情況。
三、檢查發現接地裝置有損壞時,應立即修復,接地裝置未修復前禁止送電。
四、每年至少要將主接地極或局部接地極從水倉或水溝中提出,詳細檢查一次,如發現接觸不良或銹蝕嚴重等缺陷,應立即處理。
五、井下主接地網的接地電阻的測定,要有專人負責,每季至少一次,并將測定數據做好記錄。
在有瓦斯及煤塵爆炸危險的地方進行接地電阻測定時采用安全無火花型搖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報有關部門審批。
篇3:礦井保護接地裝置管理制度范本
為加強礦井保護接地裝置的安全檢查、測定工作的管理,依據《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井下保護接地裝置的安裝、檢查、測定工作細則》的有關規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礦井保護接地裝置的管理工作在機電礦長和機電總工程師的領導下,由具體使用單位負責,由機電隊專業組負責具體的管理工作。
二、礦井保護接地裝置的安裝
1、主接地的輔設:主接地極應浸入水倉中,主、副水倉必須各設一塊,均采用面積不小于0.75m2厚度不小于5mm的耐腐蝕鋼板制成。
2、局部接地極的安裝:局部接地極可設置在巷道水溝內或其它就近的潮濕處。
(1)、水溝中設置時采用面積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鋼板或具有同等面積的鋼管制成,水平放置于溝深處。
(2)、其它地點設置時可采用直徑不小于35mm,長度不小于1.5m的鋼管制成。管上應至少鉆2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徑不小于22mm,長度為1m的2根鋼管制成,每根鋼管應鉆1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鋼管應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聯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3、輔助接地的安裝:
(1)、檢漏保護裝置的輔助接地應單獨設置,規格要求與局部接地極相同,并距局部接地極的直線距離不小于5m。
(2)、煤(巖)電鉆、照明信號綜合保護裝置的輔助接地極,可采用直徑不小于22mm,長度不小于500mm的鋼管垂直埋設。
4、接地線的連接:
(1)、連接主接地極的接地母線,應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銅線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鋼。
(2)、電氣設備的外殼與接地母線或局部接地極的連接,電纜連接裝置兩頭的鎧裝、鉛皮的連接,應采用截面積不小于25mm2的銅線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鋼。
(3)、額定電壓低于或等于127V的電氣設備的接地導線、連接導線可采用截面積不小于6mm2的裸銅線。
(4)、氣設備的接地方法按照《煤礦井下保護接地裝置的安裝、檢查、測定工作細則》執行。
三、接地裝置的檢查:
1、有值班人員的機電硐室和有專職司機的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每班必須進行一次表面檢查(交接班時),并將檢查情況填寫《接地裝置檢查記錄》。其他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由維修人員進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表面檢查。并將檢查情況記入《接地裝置檢查記錄》內,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每月1日將《接地裝置檢查記錄》交機電科存檔。
2、電氣設備在每次安裝或移動后,應詳細檢查電氣設備接地裝置的完善情況。對那些震動性較大及經常移動的電氣設備,應特別注意,隨時加強檢查。
3、檢查發現接地裝置有損壞時,應立即修復。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未修復前禁止受電。
4、每年至少要對主接地極和局部接地極詳細檢查一次,其中主接地極和浸在水溝中的局部接地極應提出水面檢查,如發現接觸不良或嚴重銹蝕等缺陷,應立即處理或更換,并應測其接地電阻值。主、副水倉中的主接地極不得同時提出檢查,必須保證一個在工作。
四、接地裝置接地電阻的測定:
1、在有瓦斯及煤塵爆炸危險的地點進行接地電阻測定時,應采用本質安全型接地搖表;如采用普通型儀器時,只準在瓦斯濃度1%以下的地點使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報有關部門審批。
2、井下總接地網的接地電阻的測定,每季至少一次;新安裝的接地裝置,在投入運行前,應測其接地電阻值并必須將測定數據記入《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測量記錄》中,交機電科存檔。
3、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的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2歐姆,局部接地極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80歐姆,每一移動式和手持式電氣設備至局部接地極之間的保護接地用的電纜芯線和接地連接導線的電阻值,不得超過1歐姆。
4、井下保護接地裝置的測定由機電隊負責,其它相關區隊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