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大學團委管理制度

大學團委管理制度

2024-07-14 閱讀 3774

團組織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后備力量,在黨的領導下,為了體現群體的先進性以及與黨的密切聯系特點而開設的,其具體有負責團籍管理、團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團員發展,對團員進行表彰、獎勵和處分,負責全校團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負責組織全校性學生主題教育活動和文體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同時,還協助學生處做好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團委下設組織部、宣傳部、外聯部、學習部、辦公室職能部門。為更好地明確職責,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相關制度。

團委副書記工作職責

團委書記在學校黨總支和上級團委的領導下,負責學校團委的全面工作,具體職責如下:

1、根據學校中心任務和工作計劃,認真擬訂學校團委的工作計劃、總結,并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執行;

2、主持團委會,聽取團干部的工作匯報;

3、加強團員干部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團干部的工作素質;

4、抓好團員組織的發展和團員的表彰、處分工作;

5、組織開展適合團員青年特點的有益于思想健康成長的各種活動;

6、在抓好團組織工作的同時,協助學校做好其它有關工作。

組織部工作職責

1、了解各班團組織的建設情況,對團課、主題團日活動提出計劃和建議,并負責檢查落實;

2、負責召開各班團支書會議,以保障組織工作上傳下達,渠道通暢;

3、負責轉接團組織關系和新團員的發展工作;

4、做好全校團員的管理和團員統計工作及團員證年度注冊工作;

5、負責團費的收繳、使用工作,年終匯報團費收支情;

6、做好團內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表彰和對違紀團員的處分工作。

宣傳部工作職責

1、負責團的宣傳教育,宣傳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有關決議精神;

2、負責團的宣傳陣地建設,并積極探索和建立新的宣傳媒體,拓寬宣傳渠道,及時有效的開展對外宣傳工作,樹立團委的良好形象;

3、負責廣播室、通訊社和校園黑板報的工作,及時發布校內各級團組織的活動信息,為團員青年及時學習和了解時事政治創造良好的條件;

4、負責組織及指導團支部開展宣傳教育工作。

文藝部工作職責

1、組織好各項活動,豐富廣大同學課余文化生活,與其他各部一道推動我院精神文明的發展。

2、策劃并組織好學校的各項文藝活動,如,大型晚會、合唱比賽等活動。

社團部工作職責

1、組織好各項團日活動。

2、各社團必須具有學期工作計劃、會員名單、會員登記表、(活動和會議)記錄卡、帳目和工作總結等六、大項目并且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上交社團部審核。

3、帳目必須清清楚楚,有發票憑證。

4、要有一套較為科學的管理制度和獎罰制度,以確保期末做好會員評議工作,真正做到獎優罰劣,制度范圍參考社團部制度。

辦公室工作職責

1、負責對上級團組織文件的接受和管理及歸檔;

2、負責團委會議的通知和記錄;

3、協調團委各部門的工作。

篇2:大學團委工作職責范本

職責一:大學團委工作職責

華東理工大學團委是學校黨委和行政的職能部門,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素質深化拓展、校園文化建設、團的組織建設和學生成才服務等工作。以*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文件精神,秉承“勤奮求實”校訓,務實求真,進取開拓,進行合理規劃,認真探索,積極實踐,統攬我校共青團工作全局,實現我校共青團組織的可持續和跨越式發展。其工作職責如下: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曉之以理、育之以才、奉之以需、導之以行”為工作理念,以“突出主題教育、深化基地教育、狠抓專題教育、加強實踐教育、注重典型教育”為工作內容,以“注重探索研究,把握工作方向;搭建信息平臺,拓展教育空間;培育文化環境,營造良好氛圍;建立評估體系,檢驗工作成效”為工作環節,形成“立體式”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二、共青團組織建設工作:負責團的組織生活和組織發展;團校工作計劃和團干部的教育培訓;團員團籍管理、收繳團費和獎懲;團學評優評獎等。

三、信息傳媒工作:共青團宣傳陣地(宣傳欄、海報欄、櫥窗、黑板報、報紙)的管理;《華理青年》、《團委簡報》編審;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基層學院的信息反饋;網絡建設。

四、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校園讀書文化;校園高雅文化;校園娛樂文化;校園社團文化;校園商業文化;校園網絡文化等。

五、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健全領導組織機構;制定激勵保障措施;搭建信息服務平臺;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建立科技創新實踐基地;形成良性運轉機制。

六、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大學生社會實踐方案的制定和規劃,聯系學校各個職能部門進行具體的落實和安排;建立和拓展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強化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基地化、規范化、定期化建設;負責一年一度的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負責方案招標、培訓、實施、跟蹤和考核;指導基層團學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七、大學生素質拓展:加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提供大學生展示風采的舞臺。

八、青年工作研究室:全面開展共青團調研;專題研究報告和論文的撰寫;研究人員的培養。

九、加強學生干部和共青團干部隊伍的培養和管理。

十、指導并考核基層團學工作。

十一、完成上級組織和校領導布置的其他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工作。

職責二:大學團委工作職責

1.團結帶領全校團員青年,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不斷提高青年學生的思想素質、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為團員青年的成長成才和學校的改革發展提供有效的服務。

2.按照《團章》的要求,加強團的自身建設,健全和規范團的各項工作制度,做好新團員的發展,超齡團員的離崗和團總支的考核評比工作。

3.充分利用各種學生文化活動場所,組織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富有教益、為青年學生所歡迎的群眾性文體活動,豐富校園的文化氛圍,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

4.積極參與素質教育的實施,主抓學生素質拓展、科技創新和實踐服務,組織開展學生課外學術科技活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青年志愿者活動、社會公益與社區服務活動,促進青年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才。

5.加強培訓和培養工作,辦好團校,抓好學生骨干隊伍建設,開展先進團支部、優秀團干部、優秀團員的評選活動,積極做好向黨組織推薦優秀共青團員作為發展對象的工作。

6.指導各分團委開展工作,抓好團干部隊伍建設,切實關心基層團干部的思想、工作、學習和生活,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努力做好這支隊伍的穩定和發展工作。

7.做好對校學生會、學生社團的指導、監督、幫助和管理工作。

8配合學校有關部門做好有關工作。

9.學校及上級團組織交辦的其它工作。

職責三:大學團委工作職責

一、組織和帶領團員青年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圍繞培養人才這一中心工作,積極開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二、根據校黨委、行政和上級團組織的工作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每學期(學年)團的工作計劃,定期召開團委會和團干部工作會議,傳達上級指示,研究團內問題,討論、布置和檢查團的日常工作。

三、積極發揮黨的助手作用,經常向黨組織請示和匯報工作,及時反映團員青年的思想狀態,積極做好“推優”工作。

四、加強團的組織建設,健全團內“三會一課”的制度;做好發展新團員和超齡團員的離團工作;做好團干部的考查和培訓工作;做好團員證的管理和團組織情況統計工作;負責全校團員團費的收繳,管理和使用;加強團紀教育,檢查團紀執行情況,做好團內獎懲工作。

五、加強團的宣傳陣地建設,包括墻報、宣傳欄、網絡、團刊等,開展好團的宣傳工作。

六、組織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七、組織開展學生課外科技學術活動,著力培養廣大團員青年的創新意識,不斷提高團員青年的實踐創新能力。

八、組織開展社會實踐和青年志愿者活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引導學生全面成才。

九、關心團員青年的心理健康,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十、幫助和指導校學生會、社團聯合會開展工作,加強學生干部的教育和管理。

十一、維護團員青年的正當利益,及時向上級和有關部門反映團員青年的意見和要求。

十二、認真做好青年教工團的工作,引導青年教工在學校建設和發展中發揮作用。

十三、完成校領導和上級團組織布置的其他任務。

職責四:大學團委工作職責

共青團中北大學委員會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我校的基層組織,在學校黨委和上級團組織的共同領導下,團結、教育、服務、引導青年學生健康成才。

1、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青年人才為工作目標,制定團的中長期的工作規劃和階段性工作計劃;定期召開團委辦公會和各學院團委書記會,傳達上級指示;及時向上級團組織和同級黨委請示、匯報工作;圍繞青年特點和黨的中心任務,積極開展團的活動,充分發揮黨的助手作用。

2、組織開展全校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組織青年學習黨的科學理論,指導青年組織理論學習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對全校團員青年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引領青年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培養造就新一代合格人才。

3、抓好團的組織建設,對團員進行《團章》教育,健全團內民主生活,定期召開團員代表大會、團的全委會、常委會及民主生活會;做好新團員發展、團情統計、團費收繳、團組織關系轉接、團員注冊、推優入黨等工作,建立和健全團組織檔案;定期開展團內評優表彰活動,選樹典型;做好青年共產主義學校建設,定期培訓團干,提高團干素質;創新建團模式,努力實現團組織的多重覆蓋。

篇3:團委職責(大學)

全校團員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共青團的組織和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組織開展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活動;對大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指導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工作。

*團支部書記崗位職責

1.負責校共青團的全面工作,領導團總支開展活動。

2.負責制訂全校共青團工作的計劃,對團總支工作進行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