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礦硐室: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3#豎井+1810.0m~+1821.5m溜礦硐室交底地點會議室主持人交底時間安全室一、工程概況:本次施工的+1810m硐室為箕斗卸礦硐室,主要工程包括:卸礦硐室、卸礦道、休息室、液壓站、人行繞道等。其中卸礦硐室分為兩個斷面,與井筒相貫硐室為中心高度11000mm、寬度9000mm、拱部半徑4500mm的半圓拱斷面,此斷面長度為2500mm;另一斷面為中心高度7000mm,寬度9000mm、拱部半徑4500mm的半圓拱斷面;卸礦道、休息室、人行繞道等具體尺寸詳見后附斷面圖。支護形式分為臨時支護和永久支護。掘進出毛斷面后,進行噴錨網臨時支護,錨桿為Φ40管縫式錨桿,長度為2000mm,間排距為1000mm,梅花形布置,網片為Φ6圓鋼加工,網格為150mm×150mm,噴砼厚度為50mm,強度為C25;臨時支護完畢后,搭設鋼拱架,鋪設建筑鋼模板進行永久支護。二、工程施工重點、難點:+1810.0m溜礦硐室斷面較大,施工難度大。為了保證施工安全及斷面成型,硐室采用反掘方式進行掘進。具體步驟如下:⑴在井筒施工同時做好硐室的測量放線準確工作,找準硐室標高;⑵隨著井筒下掘,當井筒掘進至硐室頂板標高以下4m處,停止井筒掘進;開始硐室放線⑶對暴露出的其它井壁進行噴錨網臨時支護,然后根據硐室具體方位,先將硐室上拱部眼打出(不進行爆破);⑷繼續井筒的正常掘進,在出矸的同時,將暴露的井壁進行噴錨網臨時支護,然后再將硐室中部爆破眼打出(不進行爆破);⑸繼續下掘井筒至硐室底板標高后,從硐室下部進行掘進施工。由硐室底部向上反向掘進爆破(利用之前打好的爆破孔進行裝藥爆破)。為了保證施工安全,每循環結束后立即開始進行噴錨網臨時支護,待硐室斷面掘進刷擴至設計要求后,開始進行永久支護。永久支護采用鋼拱架及建筑鋼模板,永久支護也同樣采取由下往上分層澆筑,每層相關硐室、繞道等與井筒一起澆注。三、技術參數、施工順序、工期、質量要求:技術參數:井頸段設計深度為51m。上部為4.5m深500mm厚磚砌臨時鎖口。臨時鎖口以下40.65m為雙層井壁,鋼筋混凝土結構,其中外層井壁厚度為300mm,內層井壁厚度為700mm。再往下2.85m為鋼筋混凝土壁座,壁座以下3m為700mm厚鋼筋混凝土井壁?;炷翉姸鹊燃墳镃30。1810.0m硐室施工順序:鑿巖→爆破→斷面檢查→臨時支護→出矸→鑿巖→爆破→斷面檢查→臨時支護→出矸→立模→檢查→驗收→澆灌混凝土。工期:20天工程量大任務重工期緊張。四、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1、井口制度管理井口管理嚴格按照《信號把鉤工崗位責任制》、《井口管理制度》和《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進行管理。2、鉆爆安全措施1)、打眼前必須“敲幫問頂”,打眼要平直,嚴格按巷道方位、巷道坡度打眼,“嚴禁邊打眼邊裝藥”。2)、實行光面爆破,炮后巷道圍巖上眼痕率不少于50%,超挖不大于150㎜,欠挖局部不超過50㎜。3)、定眼時要避開殘眼及裂縫,防止夾釬、造成廢眼。4)、實行濕式打眼,推進鑿巖機不能用力過猛,更不能橫向用力。5)、嚴格按爆破圖表布眼裝藥,眼深大于1.0m封泥長度不小于500㎜。6)、炮頭的制作必須在地面安全允許的范圍內操作,嚴禁井下制作引藥。7)、硐室放炮前必須將挖掘機及吊盤提到30m以上安全高度。8)、放炮后通風時間不少于30min,待吹散炮煙后,班長、放炮員、安全員下井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讓工人下井作業。9)、瞎炮處理:因連線不良的重新連線放炮,如果重放不響時距瞎炮0.3m處加平行的炮眼放炮,嚴禁手拉鎬刨,嚴禁用壓風吹瞎炮。3、裝巖安全措施1)、抓巖機司機要與當班組長配合密切,同時吊盤信號工要和與井底信號工行動協調,確保吊桶通過吊盤期間的提升安全。工作面的所有人員都必須聽從當班班組長的指揮。在抓巖過程中,工作面的工作人員要集中精力注意抓巖機的起落擺動。起落的高度要適當,確保抓巖在指定的范圍內安全動行。抓完矸石,抓巖機抓斗必須收攏到最小直徑,并提升至吊盤以下,用鐵鏈鎖死,以防放炮崩壞。4)、放炮期間必須對挖掘機進行安全防護,以免崩壞設備。5)、挖掘機的使用,必須由熟悉挖掘機的性能和操作技術的司機操作。6)、挖掘機每班使用完成,由機修維護人員及時保養、維護。4、提升安全措施1)、提升鋼絲繩、懸吊鋼絲繩、吊桶連接裝置以及天輪鉤頭必須按《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有關規定設專人定期檢查,并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2)、吊桶升降人員時,吊桶邊緣不得坐人,人、物不得同罐,乘罐人員必須佩帶保險帶,并生根使用。3)、吊桶的裝滿系數不得大于0.9。4)、小型設備及材料可用吊桶裝運,當裝運長、大物件時高出吊桶,要用繩索將上端綁牢在桶梁上或提升鋼絲繩上,但運輸前井口信號工必須事先用電話通知絞車司機及井下信號工,注意慢行。5)、運輸設備時,可用鉤頭直接吊運,連接裝置必須確保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并嚴格執行“一人掛鉤,一人檢查”的制度。6)、工作面裝矸吊桶在提升前附近人員必須離開吊桶擺動范圍,防止吊桶搖晃碰人。吊桶提升1m左右時,穩罐后再行提升吊桶。7)、井下信號工及吊盤信號工在吊桶運行中,必須目接目送。8)、乘吊桶上吊盤時,必須等吊桶停穩后,由吊桶內或吊盤人員將吊桶穩住,方可從吊桶上到吊盤上。9)、升降吊盤時,吊盤上工作人員必須配帶安全帶,并生根使用。10)、升降吊盤時,應停止其它一切工作,指派專人看管吊盤上下各管路口及吊盤周圍,以防卡掛吊盤。各穩車必須統一信號指揮,同步升降,如發現吊盤傾斜要立即停止吊盤升降,經調平吊盤后,再進行升降。11)、吊盤升降完畢,要進行吊盤調平校正。符合吊桶升降的條件后,吊盤支撐牢固,井上各穩車要切斷電源關門鎖好。12)、升降吊盤前,做好升降吊盤準備工作,穩車電動機檢查機械各部位是否良好,并在鋼絲繩上做標記。13)、每班設專人檢查井蓋門與翻矸臺溜槽的鋼絲繩,發現問題及時處理。5、井幫和頂板管理1)、堅持光面爆破,減少圍巖震動,采取錨網進行臨時支護。2)、放炮后嚴格細致檢查井幫和頂板,清除浮矸活石,凡是松動巖石不能清除下來,當班隨時觀察變化,并清楚地交待給下一班。3)、嚴格控制井幫段高,出矸不大于2.5m高度時就要及時進行錨網支護。4)、空頂距離炮前不超過一排錨桿距離。錨網作業時,前端2m必須使用點柱臨時支護。5)、交接班時,班長對工作面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認無危險后再讓工人進入工作面。6、防墜措施1)、鑿井期間,嚴格執行井口管理制度,設專人看管井口,及時清理井口盤上雜物,保持井口周圍經常衛生整潔,嚴防向井下墜物,各吊掛管口均應有完好膠皮堵墊或蓋板,以免雜物掉入井下。2)、封口盤、吊盤、翻矸臺上不得堆放雜物。3)、升降吊盤前,要徹底清掃吊盤,特別要清理吊盤四周及管口上的雜物。4)、每次放炮后,要及時檢查清理吊盤上面及底面的浮矸。5)、拆接管子時,所用工具必須用繩系在手腕上,管子口用麻袋封嚴,拆下的物件放入工具包內,不得隨地亂放,防止墜物傷人。6)、井蓋門除提升和放炮時打開外,正常情況下井蓋門都處在關閉狀態,井蓋門必須封閉嚴密。7)、出矸時工作面的把鉤工應清除吊桶邊緣、底面的雜物,以免墜落傷人。8)、井蓋門的鐵柵欄范圍內,嚴禁閑雜人等在井口逗留、張望。9)、井筒內高空作業人員,包括在吊盤上、模板上工作人員,應系牢安全保險帶,隨身所帶工具用繩系在身上以防工具墜落。10)、井筒內運輸設備和長料時,各連接件必須有足夠的安全系數,由當班運輸班長負責檢查。7、機電管理1)、井下電氣設備、纜線杜絕失爆。。2)、電氣設備擺放恰當、纜線吊掛整齊。3)、井下不得帶電檢修和搬運電器設備等。4)、提升司機實行雙監護。提升司機必須持證上崗,提升監控室內必須裝備電視監控系統,且圖像清晰;同時要配齊人員,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嚴禁疲勞操作。5)、穩車制動系統完好可靠。穩車安裝完畢后必須檢驗安全閘的可靠性。6)、井上井下纜線設備嚴加保護,發現電纜有破口或設備故障未排除,應立即處理,否則不準強行送電。7)、為控制下過放深度,吊盤上下移動后,應根據移動距離及時調整深度指示器上的限位行程開關。8)、吊盤下電纜必須有留繩。其它1、施工前必須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本措施,同時做好“技術交底”做到每個參與施工人員都能對施工內容、安全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2、施工過程中,嚴格執行敲幫制度,每班交接班、打眼前、裝藥前、放炮后、支護前都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并做到一人監護,一人操作。3、在人員乘吊桶升降時,或在井筒內的懸吊設備上作業或在井架上作業時,都必須佩帶安全帶。安全帶要牢固的掛在鉤頭專用掛環上,人員乘坐吊桶時其身體任何部位不準伸出吊桶外。嚴禁人與物料同乘一吊桶提升。4、安全軟梯必須緊跟大模,一旦發生意外事故,人員可以自安全梯上井。5、嚴禁煙火入井。嚴禁酒后上崗。嚴格入井檢身和人員入井升井清點制度。6、施工場地保持清潔衛生,井口工器具擺放有序,攪拌機使用結束后用水清洗干凈。7、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8、井下模板工作臺上工作的人員必須佩帶好安全帶,生根牢固。保險帶必須栓在牢固構件上,保險帶定期進行試驗。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檢查,發現損壞時,必須立即更換。9、上述欠缺的地方按照《3#豎井+1810m卸礦硐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來實施。10、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3#豎井掘砌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執行。簽到表
篇2:起重工掛鉤工信號工:施工安全交底
起重工(掛鉤工信號工):施工安全交底
1.起重工應健康,兩眼視力均不得低于1.0,無色盲、聽力障礙、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眩暈、突發性昏厥及其他影響起重吊裝作業的疾病與生理缺陷。
2.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作業。
3.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環境、吊索具、防護用品。吊裝區域無閑散人員,障礙已排除。吊索具無缺陷,捆綁正確牢固,被吊物與其他物件無連接。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4.輪式或履帶式起重機作業時必須確定吊裝區域,并設警戒標志,必要時派人監護。
5.大雨、大雪、大霧及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露天起重吊裝作業。 嚴禁在帶電的高壓線下作業。
6.在高壓線一側作業時,必須保持下表所列的最小安全距離。
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的最小安全距離 輸電導線(kv) 允許沿輸電導線垂直方向最近距離(m) 允許沿輸電導線水平方向最近距離(m)
1以下 1.5 1
1~15 3 1.5
20~40 4 2
60~110 5 4
220 6 6
7.在下列情況下嚴禁進行吊裝作業:
(1)被吊物質量超過機械性能允許范圍;
(2)信號不清;
(3)吊裝物下方有人;
(4)吊裝物上站人;
(5)立式構件、大模板不用卡環;
(6)斜拉斜牽物;
(7)散物捆扎不牢;
(8)零碎物無容器;
(9)吊裝物質量不明;
(10)吊索具不符合規定;
(11)作業現場光線陰暗
8.作業時必須按照技術交底進行操作,聽從統一指揮。
9.使用起重機作業時,必須正確選擇吊點位置,合理穿掛索具,經試吊無誤后方可起吊。除指揮及掛鉤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吊裝作業區。
10.使用兩臺吊車抬吊大型構件時,吊車性能應一致,單機荷載應合理分配,且不得超過額定荷載的80%。作業時必須統一指揮,動作一致。
11.需自制吊運物料容器(土斗、混凝土斗、砂漿斗等)時,必須按下列要求進行:
(1)荷載(包括自重)不得超過5000千克;
(2)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設計,報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批準;
(3)焊制時,須選派技術水平高的焊工施焊,由質量管理人員跟蹤檢查,確保制作質量;
(4)制作完成后,須經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組織驗收,并試吊,確認合格;
(5)驗收時必須將設計圖紙和計算書交項目經理部主管部門存檔,并由主管部門納入管理范疇,定期檢查、維護,遇有損壞及時修理,保持完好;
(6)使用前必須由作業人員進行檢查,確認焊縫不開裂,吊環不歪斜、開裂,容器完好。
篇3:消防工程施工安全交底
施工單位:
編號:單位工程名稱
分部工程名稱
分項工程名稱
交底日期
一、建立施工安全管理體系的原則
1.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群防群治制度,確保工程施工勞動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2.施工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必須適用于工程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3.項目經理部應根據本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結合各項目的實際加以充實,確保工程項目的施工安全。
二、施工安全管理目標策劃
1.安全目標
1.1控制和杜絕因公受傷、死亡事故的發生(負傷頻率在36‰以下、死亡率為零);
1.2一般事故頻率控制目標(通常在6‰以內);
1.3無重大設備、火災和中毒事故;
1.4無環境污染和嚴重擾民事件。
2.管理目標
2.1及時消除重大事故隱患,一般隱患整改率達到的目標(不應低于95%);
2.2揚塵、噪聲、職業危害作業點合格率(應為100%);
2.3保證施工現場達到當地省(市)級文明安全工地。
3.工作目標
3.1施工現場實現全員安全教育,要求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操作人員三級安全教育率100%;
3.2按期開展安全檢查活動,隱患整改達到“五定”要求,即:定整改責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時間、定整改完成人、定整改驗收人;
3.3必須把好安全生產的“七關”要求,即;教育觀、措施關、交底關、防護關、文明觀、驗收關、檢查關;
3.4認真開展重大安全活動和施工項目的日常安全活動;
3.5安全生產達標合格率100%,優良率80%以上。
三、施工安全管理目標實施的主要內容
1.六杜絕:杜絕因公受傷、死亡事故;杜絕坍塌傷害事故;杜絕物體打擊事故;杜絕高處墜落事故;杜絕機械傷害事故;杜絕觸電事故。
2.三消滅:消滅違章指揮;消滅違章作業;消滅“慣性事故”。
3.二控制:控制年負傷率,負輕傷頻率控制在6%以內;控制年安全事故率。
4.一創建:創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技術負責人 技術交底人 交底接受人
說明:
1.本交底一式三份:一份交資料員存檔、一份由交底人自存、一份交工人班組。
2.本卡由施工員根據技術規范及規程要求結合實際填寫。
3. 被交底人為班組負責人,負責向本班組所有工人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