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消防安全技術交底
編號:市政施管—10工程名稱分部名稱分項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交底人職務交底內容:1.一般要求(1)施工現場應實行區域管理,作業區與生活區、庫區應分開設置,并按規定配置相應的消防器材。(2)臨時用電必須安裝過載保護裝置,配電箱、開關箱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制作;施工現場使用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防火要求。(3)現場一旦發生火災事故(事件),必須立即組織人員撲救,及時準確地撥打火警電話,并保護現場,配合公安消防部門開展火災原因調查,吸取教訓,采取預防措施。(4)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根據施工中使用的機具、材料、氣候和現場環境狀況,分析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消防隱患與可能出現的火災事故(事件),制定相應的防火措施。(5)施工現場應按照國家和北京市消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消防法規的規定,根據工程特點、規模和現場環境狀況確定消防管理機構并配備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制定消防管理制度,對施工人員進行消防知識的教育,對現場進行檢查、防控,做好消防安全工作。2.用火管理(1)施工現場,嚴禁人員在禁止煙火的區域內吸煙。(2)冬期施工采用爐火養護混凝土時,必須設專人管理。(3)作業人員領取用火證后,方可在指定地點、時間內作業。(4)材料庫房、易燃材料堆放場、油庫區必須設禁止煙火標志,嚴禁煙火。(5)在宿舍內不得躺在床上吸煙。吸煙后的煙頭應立即熄滅,棄于指定地點,不得亂扔。(6)現場不得擅自使用電熱器具,特殊需要時,應經消防管理人員批準,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7)施工現場必須建立用火管理制度。用火前,現場必須制定消防措施,并申請用人證;消防管理人員必須到現場檢查驗收.確認消防措施已落實,并形成文件,方可發放用火證。3.臨時建筑(1)臨時建筑應采用阻燃材料。(2)臨時建筑應搭建在廚房、鍋爐房等動火部位區域的上風方向。(3)施工現場廚房、鍋爐房、汽車庫、變電室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15m。(4)臨時建筑與鐵路、火災危險區,易燃易爆物品、倉庫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30m。(5)電力架空線路下方不得支搭臨時建筑,需在其一側搭建時,其水平距離不得小于6m。(6)生活區臨時建筑應分組布置,組與組間應保持防火安全距離;門窗應向外開,室內凈高不得小于2.5。(7)現場存放易燃材料的庫房、木工加工場所、油漆配料房、防水和防腐作業場所,不得使用明露高熱強光燈具;各種材料應分類存放,易燃易爆和壓縮可燃氣容器等物品必須按其性質設置專用庫房存放;施工需用的易燃、易爆物品應據施工計劃限量進人現場;現場需設油庫時,庫房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庫房內凈高不得小于3.5m,地面應具有耐火、防靜電性能,坡度應為1%(向內);門凈高不得小于2m;門口應設內斜坡式門檻;照明必須采用外布線,燈具必須嵌人墻內;存放汽油時應采用防爆型燈具;油桶應按現定直立放置。會簽欄參加單位(部門,班組)參加人員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市政工程消防安全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10工程名稱分部名稱分項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交底人職務交底內容:(8)一期施工由于條件限制,需采用鐵制火爐供暖時,煙囪與房頂、電纜的距離不得小于70cm;火爐周圍應設阻燃材質的圍擋,其距床鋪等生活用具不得小于15m;嚴禁使用柴油、汽油等引火。(9)現場焊接(切割)作業應符合下列要求:1)作業現場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2)焊工必須實行持證L崗制度,取得資質證書。3)施焊前,必須辦理用火審批手續,方可操作。4)施焊(割)時,現場應設專人對消防、電氣等安全狀況進行監護。5)焊(割)作業完畢,必須檢查現場,確認無遺留火種后,方可離開。6)裝過易燃液體或氣體的管道、容器,未經徹底清除,嚴禁焊接(切割)。7)焊(割)作業現場周圍10n內的易燃、易爆物必須清除或采取隔離措施。4.消防設施(1)施工現場設置的消防進水管直徑不得小于100mm;消火栓應設置在消防通道附近。(2)施工現場應設置消防通道,其寬度不得小于3.5m;消防通道不能環行時,應在適當地點修建回轉車輛場地。(3)施工現場必須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設施,合理布局,并設標志,經常維護保養,按規定期限檢查、更換,保持靈敏、有效。(4)高度超過24m的建(構)筑物,應安裝臨時消防三管,其直徑不得小于75mm,每結構層應設消火栓口,并配備相應的水龍帶。(5)選擇滅火器應符合下列要求:1)撲救帶電物體燃燒的火災應選用鹵代烷、二氧化碳、于粉型滅火器。2)撲救可燃金屬,如:鉀、鈉、鎂、鈦、鉻、鋁鎂合金等燃燒的D類火災應選用專用滅火器。3)撲救可燃氣體,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炔氣等燃燒的C類火災應選用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4)撲救含碳固體可燃物,如:木材、棉、麻、毛、紙張等A類火災應選用水型、泡沫、磷酸按鹽于粉(ABC)、鹵代烷型滅火器。5)撲救甲、乙、丙類液體,如;汽油、煤油、柴油等燃燒的B類火災應選用干粉、泡沫、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撲救極性溶劑B類火災不得選用化學泡沫滅火器。(6)設置滅火器應符合下列要求:1)滅火器應設置穩固,其銘牌必須朝外。2)滅火器不得設置在超出其使用溫度范圍的地點。3)滅火器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點,且不得影響安全疏散。4)施工現場一個滅火器配置場所內的滅火器不得少于2具,要害部位配備的滅火器不得少于4具。會簽欄參加單位(部門,班組)參加人員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市政工程消防安全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10工程名稱分部名稱分項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人交底人職務交底內容:5)手提式滅火器應設置在掛鉤、托架或滅火器箱內,其頂部距地面高度不得大于1.5m,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5cm。6)滅火器不得設置在潮濕和有腐蝕性的地點,須設置時,應有保護措施。設置在室外的滅火器,應設防雨淋、暴曬的設施。會簽欄參加單位(部門,班組)參加人員
篇2: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山西省商務廳節能改造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工種)名稱:施工現場消防交底內容:任何工種,未經安全部門辦理動火手續,現場不準動火作業。現場防火重點部位:屋面防水、料場、樓內裝飾等應有專人管理,在甲方消防器材配備的基礎上,結合現場施工位置,另外增加消防器材的數量。消防通道必須暢通,在醒日的地方懸掛警告標志。施工現場必須按劃分的用火作業區作業,必須有防火措施,滅火器材;遠離倉庫、木工車間和易燃材料堆放區,有專人負責消防工作。現場倉庫要設置在水源充足,消防車能駛到的地方。對易燃貨物要經常進行防火安全檢查,倉庫內嚴禁吸煙或有明火作業。倉庫電源線必須用PVC套管,照明燈具與易燃貨物必須保持不小于1米的距離。倉庫內嚴禁使用碘鎢燈;嚴禁亂接亂拉電源。在高壓架空線下面,不準搭設臨時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夜間有足夠的照明,并加強值班巡邏。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乙炔瓶等危險物品的距離>10米,與易燃易爆物品距離>30米。乙炔瓶和氧氣瓶倉庫存放之間的距離不得少于2米。使用時兩者的距離不得少于5米。氧氣瓶、乙炔瓶等焊割設備上的安全附件應完整而有效,否則嚴禁使用。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嚴格執行“十不燒”規定。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割。施工用電,應嚴格按照用電的安全管理規定,加強用電管理,職工要經常學習電氣防火知識,提高電氣防火安全意識。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合理設置防雷裝置,在塔吊、腳手架設置避雷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10歐姆。避雷接地體直接與建筑物接地體相連接。工地電工,每天必須對所有用電設備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設備停用時,必須拉閘斷電。電氣設備和線路周圍,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防火重點區域,配絕緣滅火器,掛禁止煙火警示牌。交底人:年月日接底人:年月日
篇3:建筑工程:消防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遵守《消防法》、《建筑工程消防監督審核管理規定》,認真貫徹執行消防工作“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指導方針。
2、施工場地布置、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要符合消防要求。
3、各種警告牌、操作規程牌、禁火標志懸掛醒目齊全,必須繪制消防平面布置圖,明確消防通道,消防器材的位置。
4、生產區、生活區、材料存放區、加工區等位置必須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好用。
5、嚴格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動火施工時采取有效的安全隔離措施。
6、組織全員防火消防知識學習,使全員達到“三懂三會”,即:懂得防火知識,會報火警;懂得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會使用滅火器材;懂得滅火知識,會撲救初起火災。
7、冬期施工采用保溫加熱措施時,應進行安全教育,并做好防護隔離措施。
8、大風天氣嚴禁使用明火。
9、倉庫、木工間、油漆施工處等有易燃物的地方,嚴禁煙火。施工產生的易燃垃圾要及時清除,做集中掩埋或焚燒處理。
10、宿舍內嚴禁使用電加熱器具和燃氣具,嚴禁在床上吸煙及亂扔煙頭。
11、嚴禁私自亂接亂拉電器設備。按容量正確選用熔絲,不能用銅絲等代替。會使用滅火器撲滅電氣火災。
12、油庫重地,禁止煙火,禁止打手機。油庫、油漆倉庫內燈具必須為防爆型,拉線開關應安裝于室門外,必須用鍍鋅管穿線。
13、禁止在高空架空線下面搭設臨時性建設物或堆放可燃物。
14、施工現場夜間配有照明設備,并保持消防通道暢通,安排義務消防隊值班。
15、其他未明確事宜按相關規定辦理。
16、其他補充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