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成品保護:安全技術交底

成品保護: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4 閱讀 4777

交底內容

1、對新入場的工人進行嚴格的“三級”安全教育,對應熟知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上崗。

2、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成品,不得隨意或無意破壞其他單位或本單位其他班組的成品,各種成品必須采取有力的保護措施。

3、施工現場要工完場清,建筑垃圾每天及時清運出場,嚴禁垃圾堆積成山。

4、所有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及工作證。不準帶無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不準在易燃易爆場所吸煙;不準在施工現場嬉戲打鬧;不準破壞和污染環境。

5、施工現場禁止穿拖鞋、高跟鞋、坦胸赤膊、嚴禁隨地大小便。

6、嚴禁酒后作業,帶病工作,嚴禁高空拋物。發現有垃圾井道、百葉等豎向洞口無防護時,及時向施工該負責人匯報。

7、施工現場的各種安全設施和勞動保護用品,必須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消險隱患,保證其安全有效。

8、建筑物內部按消防規范裝備滅火器材,消防栓四周3米內禁止堆放東西,在高空焊接作業時,下設托盤,防止焊渣、火花下落,引起火災。

9、大量面層粘貼時,要有人負責看管,防止碰碎、踩破。正在施工的墻體,嚴禁碰嗑。門框邊角及所有陽角墻面用木板護角進行保護,防止磕碰。已經安裝完畢的潔具、洗面盆、鏡子等要注意保護,防止損壞。對地面磚或石材施工完成后成品保護要求為:兩層較厚塑料薄膜加一層硬質面(為防止移位及被其他單位利用,最好用低質紙面石膏板)進行保護,每一層必須對成品進行全保護,接頭位置用透明膠布粘貼好,面層硬質面板必須滿鋪,相互間接縫也必須用透明膠布粘接牢固,并安排人員隨時進行維護。

10、現場材料堆放符合要求,施工用多少進多少,剩余的材料應及時收回,不得隨處堆放,做到活完料凈腳下清。

11、面積大的鋪貼或重要的工種施工完畢后,應由專人對成品負責看管,成品保護要保護到每個部位和每個角落,嚴禁有任何成品裸露在外未受到保護。要做到時常巡查,發現不堅守崗位的,要進行嚴肅處理。

12、為做到成品完整、質量優良,施工時建立各個工序的交接手續,做到每道工序完成即驗收,驗收完成后就加以保護并請甲方、監理進行檢查確認。

13、室內裝修時操作人員不準蹬踏設備、窗臺、管道、衛生潔具以及已經完成的成品。操作人員所用的梯子、高凳、小車等腳和把均需要用柔軟物進行包裹好,防止成品受到破壞。

14、電梯門套、面磚、石材墻面施工完成后,所有陽角必須進行保護,高度大于1.5米,以防止材料搬運過程中造成成品被破壞。

被交底人:交底人:安全員: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篇2:成品半成品保護安全質量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為保證施工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工序產品以及已完成的分部分項產品得到有效保護,確保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根據地鐵車站施工特點,特制訂成品、半成品保護措施如下:

1、鋼筋工程

(1)鋼筋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做好上蓋下墊,防止銹蝕、污染和變形。裝卸鋼筋時不得從高處拋擲。

(2)鋼筋焊接時必須做到各種焊材分類存放、妥善管理,并采取防止銹蝕、受潮變質的措施;雨天不宜進行現場施焊,必須施焊時,采取有效遮蔽措施。

(3)采用機械連接的鋼筋,加工后的套筒和絲頭進行保護,不得損壞絲扣,絲扣上不得粘有泥漿等污物。

(4)對加工好的鋼筋按部位、規格等分類堆放,并安插標牌,不得隨意堆放,集中堆壓。

(5)如發生長時間停工,則對外露鋼筋部分表面涂刷水泥漿等防銹保護措施。

(6)墻,板留洞時,除結構圖上有加強筋的,其余留洞位置嚴禁割鋼筋,應考慮鋼筋移位等其它措施。未經技術人員同意,任何人不得隨意切斷、移動已綁扎好的鋼筋。

(7)綁扎底、中、頂板鋼筋時,注意底板鋼筋不能抵到外墻圍護樁上,并注意保護防水不被破壞。綁扎好的梁、板鋼筋,不得隨意上人、隨意踩踏,設專人看護。

2、模板工程

(1)樓板模板完成后,嚴禁在模板上堆放集中施工荷載。并及時將多余材料及垃圾清理干。

(2)預留、預埋件在支模時配合進行安裝,不得任意拆除模板及重錘敲打模板、支撐,以免影響質量。

(3)混凝土澆筑時,不得用振動棒等撬動模板、預埋件等,以免模板變形或預埋件移位。

(4)模板拆除后,立即對模板的板面及縫隙進行全面徹底清理,保證下次使用不出現粘模現象。模板使用后要進行維修清理,如模板清理、變形校正、模板配件更換等。

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進行養護。遇炎熱或干燥天氣則應立即覆蓋并澆水。混凝土外露面采用塑料布覆蓋,但不得污染或損傷混凝土表面。覆蓋嚴密,塑料布應具有凝結水,并經常檢查。在非施工接縫外露面應及時抹平,并不得在其表面上留下腳印、工具痕及凹凸不平等。

(2)新澆筑混凝土強度末達到1.2Mpa以前,不得在其表面來往行人、堆放機具或架設上部結構的支撐和模板等設施。

(3)混凝土的拆模不得過早。非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達2.5Mpa以上后方可拆模,以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和規范要求時方可拆除。

(4)拆除工作應自上而下進行,不得使混凝土受損,并減少模板破損,利用吊車拆卸模板時,必須使模板與混凝土完全脫落后方可吊運。

(5)拆除墻、柱、梁、板模板時禁止硬砸、硬撬,防止損傷砼表面。

(6)拆除模板時不提影響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拆除模板后的建筑物應在混凝土獲得100%設計強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設計荷載。

4、砌體工程

(1)砌體材料運輸、卸裝過程中,嚴禁拋擲和傾倒。進場后,要按品種、規格分別堆放整齊,作好標識。

(2)在砌筑過程中,水電專業及時配合預埋管線,以避免后期剔鑿對結構質量造成隱患。砌體砌筑完畢,不得在砌體上開槽打洞,或用重錘錘擊。

(3)墻體拉結筋、框架結構柱頂預留鋼筋錨固鋼筋、各種預埋件、預埋管線等,均要注意保護,嚴謹禁任意拆改或損壞。

(4)墻面砌隨清理,防止砂漿污染。落地砂漿及時清理,以免與地面粘結影響下道工序施工。

(5)在構造柱、梁、模板支設時,嚴禁在砌體上硬撐、硬拉。

(6)用于門洞上方的臨時模板及支撐,應在砌體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后才能拆除。

5、防水工程

(1)已施工完畢的卷材防水,應注意保護,在進行鋼筋綁扎等工作時防止鋼筋將卷材破壞。

(2)卷材防水層施工完成后,操作人員不得穿釘子鞋作業。

(3)增加固定中埋式橡膠止水帶鋼筋,端頭模板開槽夾止水帶的措施保證止水帶正確位置。確保止水帶中心線位置和施工縫中心重合不出現扭曲變形現象;

(4)頂板涂料施工完成并驗收合格后要及時進行保護層施工并隨之回填。

6、預埋件

(1)預埋件堆放場地要求:地基平整、干凈、牢固、干燥、排水通風良好、無污染。堆放控制:分類、分規格、堆放整齊,平直,下墊木;疊層堆放,上、下墊木,堆放地應做好防污染、防銹蝕措施;制成品上不得堆放其它物件。

(2)預埋件施工時采用定位筋焊接定位,避免振搗砼時梛位。

(3)對預埋管道,澆筑混凝土前,采用封口膠或其他材料對管口進行封口,防止混凝土堵塞管道。澆筑完成后,在管口位置設立明顯標志,防止人員踩踏或后期雜物堵塞管道。

7、預制管片場地內臨時存放

(1)管片堆場地坪必須堅實平整。墊木厚度必須一致。存放時,必須注意,不要讓油類、泥等污損管片。

(2)管片按型號堆放,堆放高度以三層為宜。為了方便運輸,堆放高度不宜大于6層。

(3)進入場地每片管片必須經過質量檢驗。管片應達到外光內實,外弧面平整,光潔,螺栓孔保持潤滑,管片不得有缺角掉邊,蜂窩等外觀缺損。管片外觀質量應符合規范要求,管片標識包括管片型號、規格、生產日期均正確無誤,出廠管片滿足28天強度合格。

(4)管片進場應附帶發貨單和管片合格證。

(5)運輸管片用叉車或吊車,存放至規定地點。

(6)在堆場內實施水平吊裝過程中要保持吊鉤平穩,防止碰傷。

(7)關盤運輸過程中要采取加隔離方木等防撞措施,并用吊帶等方式固定。

(8)管片在洞內運輸和拼裝過程中應防止撞傷破損。

(9)管片防水層施工后應避免雨淋,吊裝、運輸、安裝過程中防止污染和損壞。

8、實體成品防護

(1)施工完畢,現場雜物全部清理干凈。

(2)對已完工混凝土實體工程,應加以保護,不得在其上堆放帶有污染或腐蝕性的物品。

(4)不得在砼表面或棱角上用錘敲打。嚴禁在施工過程中把生重物直接從空中丟到砼面上。

(3)定期對已完成混凝土結構物進行檢查。若發現損傷或經污染混凝土產品,應及時修復。

9、盾構隧道

(1)管片拼裝時要注意保護,特別是封頂塊安裝時要防止擠傷。

(2)盾構機后配套過之前要抓緊時間修復破損管片,且保證顏色一致。

(3)盾構過后要及時清理隧道內渣土,沖洗管片。

10、不合格材料的處置

經檢驗后,若進場材料為不合格品,應立即或責令限期運出施工現場,并且在未運出場地前,應在指定的位置單獨堆放,并進行不合格品標識,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