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氣危害檢查項目規范

電氣危害檢查項目規范

2024-07-14 閱讀 7942

工作地的電氣設備是否有任何明顯的危險性(磨破的或裸露的導線、設備過熱、絆倒的危險等)

工人可接觸的設備、夾具、燈泡、電源插座等是否有任何“帶電部件”(帶有電能的部件)

被斷開的電路和電源插座是否已被斷電或保護,好象它們仍被使用。

軟線是否只在允許時使用——也就是說,不能用軟線代替永久性導線;不能有接頭或分接頭;并提供有應變釋放

帶有插頭的所有電氣設備是否都有一個接地插針(第三個針),用以防止設備的金屬部分被“激勵”或“帶電”。

所有的電插座連接正確,因而地和中性線之間無“反極性”

所有斷路器面板盒的面板前面及兩側是否有足夠的空間

所有斷路器面板盒的帶電“匯流條”是否被保護以防工人接觸

所有斷路器盒上是否有開關用途的說明,有“開”和“關”位置指示該盒子上是否標有流經該電路的電壓和電流

篇2:職業危害檢查獎懲制度

(一)、檢查人員及時間

1.礦領導牽頭組織,職業安全健康領導小組成員參加,每季進行檢查一次。

2.職業安全健康專(兼)職管理人員每月檢查一次。

3.專業科室、區隊負責人,對本專業、區隊作業范圍每周檢查一次。

(二)、檢查內容

1.各職能部門,生產區隊執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情況。

2.基層區對現場檢查:基層區隊的總體職業安全健康狀況,現場警示標識,防護設施運行情況,應急救援設施、通訊報警裝置運行情況,工人個人防護用品使用情況,工人操作規章執行情況,工人規章制度執行情況。

3.職業安全健康制度執行情況。

(三)、嚴格考核處罰

1.作業場所的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涉及到每一位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安全和千家萬戶的幸福,范圍廣、法規政策性強。因此,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山東煤礦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察辦法》和其他法規要求,各部門要在抓好作業場所職業安全健康責任制落實,加大作業場所職業危害治理的同時,按照有關規定抓好自查自糾工作。

2.自查自糾的內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山東煤礦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察辦法》規定和有關職業健康的標準,對自查自糾的資料,特別是各種職業危害因素的監測、評價要歸檔管理。

3.各相關部門每季首月5日前把自查自糾的結果和有關數據以書面形式上報職業健康管理辦公室。不按時上報自查自糾結果,罰部門負責人及責任人100元,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超過控制標準不及時上報控制計劃和方案,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部門責任人罰款300元,并按礦其他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4.礦每季度組織領導小組成員對全礦作業場所的職業安全健康進行專項檢查。對各部門的組織機構、制度的建立、落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治理、勞動保護的管理、職業安全健康檔案和職工健康監護檔案等內容進行檢查,檢查的結果納入部門考核。對制度不完善、落實不力、工作不到位,將給予部門負責人及責任人200元的罰款。

5.對職業危害因素涉及和危害因素超過國家控制標準的部門要建立個體勞保發放臺帳,同時申報領用計劃,并督促職工自覺使用個體防護用品,提高職業危害的防治水平。

篇3:職業危害檢查隱患整改制度

一、檢查方式

1、日常檢查

各崗位員工負責在交接班進行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檢查,部門負責人和綜合部管理人員負責日常性檢查和抽查。各崗位從業人員應嚴格執行日常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報告綜合部,并做好記錄。

2、定期檢查

每季度由綜合部負責組織對公司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以及隱患進行排查。

3、專項檢查

(1)季節性檢查

根據各季節特點開展專項檢查。如夏季防暑、冬季防護設施防凍等檢查。

(2)專業性檢查

主要是對職業危害的噪聲、粉塵、高毒等分別進行的專業檢查。

二、工作內容

1、綜合部負責對職業危害管理制度、現場環境、警示標識、防護設施、個體防護用品每月檢查一次,并做好檢查記錄;

2、生產部負責對產生職業危害的工藝、技術、設備每季度進行一次普查,并向王德風匯報;

3、綜合部負責在發現問題和隱患整改期限內進行跟蹤復查;

4、對檢查處發現的問題由檢查者向王德風書面報告,并將處理時間、方式及時登記,留存;

5、隱患整改由綜合部負責復查,驗收,并專門記錄。

三、記錄

綜合部制定檢查表和隱患整改臺賬,并做好記錄檔案,至少保存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