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新建施工工地安全檢查
我們知道,在進行煙囪新建之前,需要對施工地進行安全檢查,通過有效的安全檢查,可以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由于我國在建筑施工工地的選址和處理上面并沒有完整的規范,因此常常會出現煙囪施工工地留有安全隱患的情況,這就需要安全檢查單位組織人力和物力對煙囪施工工地進行檢查和安全危險排查,從而避免類似風險的出現。
一、安全檢查的重要性
對作業場所進行安全檢查有助于預防事故發生和疾病出現,通過安全檢查,可以識別和記錄危害,采取糾正措施,健康安全環境小組負責對安全檢查進行計劃、指導、報告和監控。對作業場所進行定期安全檢查是健康安全管理程序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安全檢查的目的
作為安全管理程序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作業場所進行檢查的目的是為了:
了解工人和管理人員所關心的問題:
獲得對工作及任務的進一步了解:
識別存在及潛在的危險:
確定危害的根本原因:
監督危害控制情況(個人防護川品、技術控制、政策、程序)
采取糾正措施
三、安全檢查的規劃
要對作業場所進行有效地開展安全檢查,檢查前的規劃尤其重要。
1、檢查內容
每次檢查都要明確誰去檢查,去哪里檢查,檢查什么,什么時候進行檢查及如何進行檢查,特別注意引起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因素(如壓力、穿戴、碰撞、振動、熱、腐蝕、化學反應及誤操作等)。每次檢查要完個覆蓋整個作業區,包括沒有進行作業的場所如停車場、休息場所、辦公區,及上鎖的房間等,檢查組可以通過下列兩種方式進行檢查:
每個組檢查一個單獨的區域如食堂、倉庫、維修室、施工區等;
每個組也可以單獨檢查一個項目如用電、高處作業、生活設施、設備。
檢查也可以按照作業區塊,也可以按照危害的種類,每個月檢查重點可以變更。
2、工作場所的基本組成部分
由作業環境、設備和作業程序組成。環境包括噪聲危害、振動、照明、溫度和通風等;設備包括在作業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工具和器具等;作業程序包工人之間的互相影響及工人的一系列作業過程。
四、作業過程中的危害工作場所危害包括:
安全危害:如不當的機械操作、不安全的條件、不安全的工作習慣;
生物危害由生物體引起,如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等:
化學危害包括固體、液體、蒸汽、氣體、粉塵、煙塵、霧等引起的危害;
人為危害是由工人生理或心理帶來的危害如重復費力的移動、振動、溫度過高或過低、不正確的工作方法、工具沒備缺陷:
物理危害是由噪聲、振動、能量、天氣、熱、冷、電、輻射和壓力等。
篇2:某工地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各項目工地都必須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工作應常抓不懈,同時應加強工地的安全動態檢查工作,落實職責分工,做到人人齊抓共管、職責分明、措施落實。
1、項目經理負責工地日常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并組織實施各項安全技術措施。
2、施工班組應進行崗前自檢,由班組長負責組織,針對本崗位的作業環境防護和人身自保措施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即進行整改。班組長負責填寫《班組班前安全活動記錄》、《班組每周安全活動日記錄》。
3、項目工地的質安員、電監員、機電員、材料員、后勤員及班組長每周對本項目進行周檢,并建立周檢例會制度,填寫《施工現場定期安全檢查記錄表》,周檢發現的問題應組織有關人員制定措施落實整改,專人督促檢查整改情況。
4、設備使用人員應按機械設備使用制度和產品說明書的規定進行操作和日常維護保養,并填寫《機械設備運行和保養情況記錄表》、《物料提升機每日班前安全檢查、運行記錄表》、《塔式起重機使用、維修保養、檢查記錄表》。
5、項目工地項目經理每月組織有關人員對照建設部JGJ59-99《建筑工地安全檢查標準》對所屬工地檢查評分,填寫有關的內容,發現問題及時制定措施專人負責整改落實。
6、項目工地應建立工傷事故登記表,每月填寫。出現工傷事故及時向上級報告。
7、加強日常的安全檢查工作,重點抓好樁基礎工程、深基坑防護、安全用電、防火、機械設備使用、“三寶”、“四口”防護、天面圍蔽、高支頂模板體系、腳手架的安全措施,還有季節性的防護措施、周圍高壓線的防護、危房的觀測等。對檢查發現問題用《工作檢查記錄表》做好記錄,督促有關人員及時進行整改。
篇3:工地項目防火檢查制度
(1)項目經理部每月定期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一次防火安全專項檢查;每周一次定期安全檢查中對防火安全進行檢查。
(2)檢查以宿舍、倉庫、木工間、食堂、腳手下架等為重點部位,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并做好防范工作。
(3)宿舍內嚴禁使用電爐、煤油爐,檢查時如有發現,除沒收入器物外,罰款50元。
(4)木工間不得吸煙,木屑刨花每天做好落手下清,如堆積不能及時清運的,處以罰款50元,木工間發現有人吸煙者罰款10元。
(5)按規定時間對滅火器進行藥物檢查,發現藥物過期、失效的滅火器,應及時更換,以確保滅火器材處于正常可使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