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健康檢查要點范本
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對象:存在或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用人單位。職業危害因素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
一、安全管理檔案資料
要求用人單位提供以下檔案資料
(一)行政許可
作業場所使用有毒物品的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向安監部門申請辦理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
(二)各項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包括:職業危害防治的責任、告知、申報、教育培訓、防護設施維護檢修、防護用品管理、日常監測管、健康監護檔案管理、操作規程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業危害防治制度。
(三)管理機構和人員配備
用人單位應設置或指定職業健康管理機構,配備專職或兼職的職業健康管理人員。
(四)教育培訓資料
1、用人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應接受安監部門組織的職業健康培訓,并經過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2、應對從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健康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五)建設項目評價與備案資料
對可能產生職業危害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主要檢查:預評價和控制效果評價報告、職業危害防治專篇及以上材料向安監部門報備的回執。
(六)作業場所檢測與評價報告
1、應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危害因素檢測,每三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危害現狀評價。
2、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用人單位,至少每一個月對高毒作業場所進行一次職業中毒危害因素檢測;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職業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七)職業危害申報回執
存在或產生職業危害的用人單位,每年一月底前,應按規定及時、如實將職業危害因素向安監部門申報。
(八)個體勞動防護用品購買和發放記錄
1、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的防護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導從業人員正確佩戴、使用防護用品。
2、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應當設置淋浴間和更衣室以及清洗、存放、處理勞動者工作服(鞋、帽)等物品的專用間。
(九)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職工訂立的勞動合,應將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及其后果、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并寫明,不得隱瞞或欺騙。
(十)應急救援預案
從事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應當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期組織演練。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記錄應當報當地安監、衛生和公安部門備案。
?二、作業現場檢查要點
(一)告知欄及警示標志
1、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危害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日常監測結果。
2、對具有嚴重職業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二)職業危害因素情況
是否存在物理(噪音、高溫、低溫等)、化學(原料、生產過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及生物方面的職業危害因素。并應當與申報情況一致。
(三)應急救援器材
從事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應當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
(四)作業場所設置
1、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高毒作業與其它作業場所隔離;
2、職業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3、高毒作業場所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
4、設置有效的通風裝置,可能突然泄露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業場所,設置自動報警裝置。
?四、三個重點作業的檢查要點
(一)木質家具制造企業的噴漆、涂膠和晾漆作業
此類作業產生的危害因素主要為苯系物
?1、企業必須設置獨立的噴漆間,不得與其他工序混用;
2、噴漆間必須采用上進風下出風、正負壓相結合的通風方式,保證空氣新鮮通暢;
?3、噴漆間必須使用水簾(水幕)降毒和流水排毒的措施,保證噴漆間毒物及時排出;
?4、噴漆間內應設置沖洗設施,墻壁和地面的油漆污垢必須定期進行清理。如果采用流水線作業,噴漆作業點必須設置局部隔離防護措施并使用水簾(水幕)降毒和流水排毒的措施;流水線上的打磨、擦色、烘干等作業點也必須設置通風排毒設施;
5、涂膠和晾漆作業必須與其它作業隔離。
(二)焊接作業
包括手工電弧焊、氬弧焊、氣(焊)割等。產生的危害因素主要有電焊煙塵、紫外線。檢查重點是操作人員的資質證書及個體防護用品使用情況。
(三)有限空間作業
有限空間是指空間有限、進出口受限制、不是為常規和長時間工作而設計的場所。
有限空間主要危害因素有有害氣體中毒(硫化氫、一氧化碳、甲烷等);空氣中氧含量低于18%或高于22%引起缺氧窒息或燃燒;可燃氣體、蒸汽、粉塵濃度超標引起爆炸;其它中暑、淹亡、墜落、電擊等。
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一定要對現場進行檢測,并作好通風、沖洗、隔離等前期準備工作。
1、?配備和設置安全防護和應急救援器材;
2、?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專業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3、?作業場所應設置安全警示、警告標志;
4、?編制事故應急救援處理預案;
5、?施工單位應具備安全生產資質;
6、?必須辦理有限空間作業工作票審批手續。
篇2:酒店客房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培訓個人衛生制度
酒店客房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培訓及個人衛生制度
一、客房從業人員必須按規定取得有效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操作。每年體檢一次。
二、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毒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衛生的疾病(腹瀉、咳嗽、發熱、嘔吐、手外傷等)不準上崗。客房從業人員凡患病、有疾病先兆必須向單位報告,患者本人與其他知情健康從業人員均不得隱瞞。
三、上崗前必須穿戴清潔的工作衣佩戴好工號牌。上崗時不準穿拖鞋。工作前接觸不潔物后必須用肥皂及流動清水洗手。
四、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理發、勤洗澡、勤換洗工作服帽,不隨地吐痰,不亂丟廢棄物。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以及戴戒指等手飾。嚴禁在工作場所內吸煙、隨地吐痰、揪鼻涕、搔癢、掏耳朵、剔牙和嘻戲打鬧。從業人員應保持良好個人衛生,操作時應穿戴清潔的工作服,不得留長指甲,涂指甲油,佩帶飾物。
五、每名從業人員配有的工作服須定期清洗,保持清潔。
六、不準把私人物品、有害物品帶入工作間.
篇3:石油公司職業病健康檢查與診療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職業病健康檢查與診療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相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各部室以及所有從事勞動的員工。
第二章管理
第三條公司要制定職工的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療管理制度,根據這一制度制定每年健康監護工作計劃的責任及程序。
第四條公司依法組織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按照公司職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度,建立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并妥善保存。
第五條職業健康檢查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時職業健康檢查。
(一)職工上崗前健康檢查
為了掌握勞動者的健康狀況、發現職業禁忌、分清責任,防止勞動者帶病進入公司,在招工前對應招者進行崗前職業健康檢查,不招用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二)職工在崗期間健康檢查
為了及時發現健康損害和健康影響,對勞動者進行動態健康觀察,按《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規定的體檢周期及項目組織勞動者進行定期崗間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與職業病危害因素有關的疾病或職業禁忌癥,要填寫"關于職業健康檢查結果的報告",不得安排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所從事的職業相關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應該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安排治療。
(三)職工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
為了了解勞動者離崗時的健康狀況,分清健康損害責任,在勞動者離崗時組織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于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四)應急時職業健康檢查
對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公司應當即使組織救治,進行健康檢查和醫學觀察。
第六條職業健康檢查由取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證的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承擔。
第七條員工在接受職業健康檢查或者復查或者醫學觀察期間視同正常出勤。
第八條職業病、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治
(一)發現疑似職業病例,要做進一步檢查,由職業病診斷機構確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二)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群體反應,可能與接觸有害因素有關,要配合有關部門對作業環境進行衛生學調查和評價。
(三)對患有職業病或疑似職業病的勞動者,應當根據職業病診斷機構的意見安排治療或療養,并定期組織復查,所需費用由公司承擔。
(四)對不宜從事原有害作業的,應當在確診之日起
日內調離原有害作業工作崗位,并填寫"關于職業病與疑似職業病病人的報告",交公司綜合辦公室。
(五)患有職業病的勞動者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其工傷保險待遇由造成該職業病的公司按照國家工傷保險管理規定處理。
第三章附則
第九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