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方案模版
1.編制依據1.1北京市建設工程(文明安全施工管理暫行規定);1.2《2003年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要點》和《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工作標準》;1.3北京**集團公司IS014001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1.4北京**科研試驗大樓施工圖紙;1.5北京**科研試驗大樓《施工組織設計》;1.6北京**科研試驗大樓《現場文明施工方案》。2.工程概況北京**工程位于北京市**區**路**號,總建筑面積**m2,地下2層,地上16層,結構形式為全現澆框架—簡體結構,筒體局部17層,第17層為塔層。建筑框架部分檐高59.65m,筒體部分檐高65.25m。本工程為了達到“長城杯”的質量目標,為了保證施工現場能夠實現安全生產,為了保證職工在施工中的安全,根據該工程的結構特點,特制定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方案。本工程主要職能單位如下:建設單位:北京**單位設計單位: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監理單位:北京**監理公司監督單位:北京市質量監督總站施工單位:北京市**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第**項目經理部本工程開工、竣工日期如下:開工日期:**年**月**日竣工日期:**年**月**日3.施工現場環保工作計劃3.1認真學習和貫徹國家、北京市環境法律法規和本公司環境方針、目標、指標及相關文件要求,達到并超過“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的要求。3.2積極全面地開展環保工作,建立項目部環境管理體系,成立環保領導小組,予以運行控制,定期或不定期監測監控。3.3加強環保宣傳工作,提高全員環境意識。3.4現場采取圖片、表揚、評優、獎勵等多種形式進行環保宣傳,并將環保知識的普及工作落實到每位施工人員身上。3.5對上崗的施工人員實行環保達標上崗考試制度,做到凡是上崗人員均通過環保考試。3.6現場建立環保義務監督崗制度,保證及時反饋信息,對環保做得不周之處及時提出整改方案,積極改進并完善環保措施。3.7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進行環保革新發明,并注意及時宣傳推廣
3.8每月三次進行環保噪聲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3.9實行獎罰、曝光制度,定期獎勵。3.10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環保措施開展環保工作,其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強。
4.施工現場環保工作制度4.1積極全面開展工作,加強施工現場環保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由技術、生產、物資、機械等部門組成的環保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專職環保員一名。4.2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明確職責、權限。4.3建立環保信息網絡,加強與當地環保局的聯系。4.4不定期組織工地的業務人員學習國家、北京市環境法律法規和本公司環境手冊、程序文件、方針、目標、指標知識等內部標準,使每個人都了解IS014001環保標準和“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要求和內容。4.5認真做好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的監督檢查工作,包括每月3次噪聲監測記錄及環保管理工作自檢記錄等,做到數據準確、記錄真實。4.6施工現場要經常采取多種形式的環保宣傳教育活動,施工隊進場集體進行環保教育,不斷提高職工的環保意識和法制觀念,未通過環保考核者,不得上崗。4.7在普及環保知識的同時,不定期的進行環保知識的考核檢查,并鼓勵環保革新發明活動。4.8制定出防止大氣污染,防止水污染和防止施工噪聲污染的具體制度:4.8.1防止大氣污染制度:現場采用液化石油氣清潔燃料,嚴禁熬瀝青、燒雜物。4.8.2防止施工粉塵污染制度:現場臨時道路進行硬化處理,并定期灑水;在現場大門口設置簡易洗車裝置,對進出現場的運輸車輛車輪攜帶物清洗,做好防遺撤工作;嚴禁凌空拋撒施工垃圾。4.8.3防止水污染制度:車輛沖洗污水設沉淀池,食堂設置隔油池,定期清掏。
4.8.4防止噪聲污染制度: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間盡量控制在6:00—22:00,并采用低頻振搗棒,結構施工階段晝間不超過70分貝,夜間不超過55分貝;對強噪聲機械設置封閉工棚,加強教育,使人為噪聲減少到最低點;混凝土澆筑如須連續施工,須做好周圍居民的工作并向環保局提出書面報告。4.9凡違犯環保制度,屢教不改的人視情節輕重給予20—100元的處罰。5.施工現場環保工作措施5.1環境管理體系有效運轉,各單位環保員切實做好本職工作,隨時進行信息反饋,每月召開例會,由專職環保員總結信息,集體解決落實,保證環境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持續改進。5.2為防止大氣污染,施工現場采取如下具體措施:5.2.1職工大灶和茶爐,采用煤氣(電)方式,每月進行兩次自檢。5.2.2現場內嚴禁熬瀝青和燒雜物。5.2.3每月進行3次煙塵黑度監測。5.3為防止施工粉塵污染,現場采取如下具體措施:5.3.1工程施工現場采用壓型鋼板與240厚圍墻相結合進行現場圍擋,并保證高度在2.1m以上。5,3.2對類似水泥的易飛揚細顆料散體材料,安排在臨時庫房存放或用彩條布遮蓋;運輸時采用彩條布遮蓋或其他方式防止遺撒、飛揚;卸裝時要小心輕放,不得拋撒,最大限度的減少揚塵。5.3.3對進出現場的車輛,進行嚴格的清掃,做好防遺撒工作。在土方開挖運輸期間,設專人負責清掃車輪,并拍實車上土,對松散易飛揚物采取遮蓋。5.3.4對臨時施工道路進行路面硬化,在干燥多風季節定時灑水。5.3.5結構施工中的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運至封閉垃圾站,并及時清運。5.3.6運輸車不得超量運載,運載工程土方最高點不超過車輛槽幫上沿50cm,邊緣低于車輛槽幫上沿10cra,裝載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裝材料不得超過槽幫上沿。5.4為防止噪聲污染,現場采取如下具體措施:5.4.1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避免人為地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采取先進的聯系方式,避免如吹口哨的噪聲污染。5.4.2定期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文明施工的教育,對施工生產有關管理人員(包括外包隊負責人)定期進行文明施工現場對噪聲控制要求的考核。5.4.3澆筑混凝土時盡量安排在6:00~22:00進行,選用低頻振搗棒,結構施工階段噪聲晝間控制在70分貝以下,夜間控制在55分貝以下,并且經常測試。特殊情況須在夜間施工時,一方面要盡量采取降噪措施,另一方面要做好周圍居民工作,最大限度的減少擾民。5.4.4對強噪聲機械如電鋸電刨等,使用時須在封閉工棚內,盡量選用低噪聲或備有消聲降噪設備的施工機械;對使用時不能封閉的機械如振搗棒等,嚴格控制工作時間。5.4.5建筑物四周掛降噪聲網。5.4.6施工期間,尤其是夜間施工盡量減少撞擊聲、哨聲,禁止亂扔模板、拖鐵器及禁止大聲喧嘩等人為噪聲。5.4.7每月進行兩次噪聲值監測,并在夜間22:00以后進行抽測,監測方法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GBl2524--90)。5.4.8加強噪聲監測,采取專人監測、專人管理的原則,及時對施工現場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噪聲不擾民的目的。5.4.9會同有關部門和領導及時妥善處理重大擾民問題,詳細記錄問題及處理結果,必要時及時上報監理和甲方。5.5為防止水污染,現場采取如下具體措施:5.5.1施工現場道路平整,做到不積水。5.5.2對現場油料集中保管,油料庫做好防滲、污、跑、冒、滴、漏處理。5.5.3攪拌機和運輸車輛沖洗污水、地泵池污水等須設二級沉淀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線或回收供灑水降塵用。5.5.4現場內職工食堂污水經過濾、沉淀、隔油后排人污水管線。5.6做好施工現場環境保護的監督檢查工作,每月初、月中和月末對環境各項工作進行一次檢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文字記錄和存檔工作。6.施工現場環保領導小組為保證現場的環境管理達到標準,特成立現場環保領導小組,成員如下:組長:***副組長:***、***成員:***、***、***、***、***、***
篇2:施工現場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1目的
通過對生產、生活活動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減少施工生產、生活造成的環境影響,達到改善環境,保護人身健康的目的。
2.范圍
適用于公司項目部生產、辦公和生活活動中對環境污染的控制、防治和管理。
3.職責
3.1項目部:
3.1.1負責監督相關單位對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對施工現場各種污染進行控制。
3.1.2負責從技術上做好施工過程中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
3.1.3負責施工現場、辦公和生活活動過程中用水、用電的節能降耗控制和有害廢舊物品的3.1.4負責汽車尾氣的污染控制,食堂及生活鍋爐的污染控制,生活區噪聲、生活污水的控制。
3.2項目專業公司負責對施工過程中大氣污染、揚塵、噪聲、廢渣的控制以及所用危險化學品進行管理和控制。
3.3資產管理部負責在新購機械設備選型時,考慮機械設備對環境的影響。
3.5機械化公司負責現場施工機械設施的維護和保養,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
3.6物資公司負責危險化學品的管理,最大限度的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
4管理制度
4.1化學品及油品的控制
4.1.1物資公司負責化學品及油品的接收及檢驗,在接收過程中保證外包裝無破損,發現泄漏應及時退還供貨方。
4.1.2施工單位在使用化學品及油品時,應保證無跑、冒、滴、漏現象,廢油應及時收集于指定的容器后,交物資公司集中處理,嚴禁將廢油直接傾倒。
4.1.3鍋爐水壓及化學清洗后的排放,項目部要負責制定方案,并與業主方聯系排放到指定地。
4.2噪聲控制
4.2.1施工作業指導書要涵蓋施工活動、機械生產噪聲的控制措,施工單位按批準的作業指導書進行施工,同時做好作業人員的防護工作,工程管理部對施工過程進行管理。
4.2.2在聲源處利用隔音、吸音、消聲器等方法降低噪聲。
4.2.3現場作業人員佩戴防護用具降低噪聲的影響。
4.2.4增加綠化面積降低噪聲。
4.2.5進入生活區的車輛不準高音鳴笛。
4.2.6鍋爐吹管要編制吹管降噪措施,當地環保部門有要求時,方案和措施報當地環保部門批準。
4.2.7加強宣傳教育,生活區內養成講文明、講禮貌的良好習慣,自覺控制音響、音量、以免妨礙他人。
4.3大氣污染控制
4.3.1禁止焚燒瀝青、油氈、橡膠、皮革、塑料及其它能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
4.3.2禁止在生活區、辦公區附近從事露天噴砂和散發粉塵惡臭及有害氣體作業。
4.3.3積極使用低污染滅火器材。
4.3.4生活鍋爐大氣污染的防治。
4.3.4.1使用燃煤鍋爐時燃煤選用含硫量低,發熱量高的煤種,以充分燃燒,降低排放,使用燃油鍋爐時,選用霧化燃燒裝置,充分燃燒。
4.3.4.2燃煤鍋爐煙氣應采用除塵裝置,并定期檢查除塵器的使用情況,保證除塵器的正常運行。
4.3.5路面揚塵大氣污染的控制
4.3.5.1車輛限速行駛。
4.3.5.2路面灑水。
4.3.5.3車輛上路要將車輪清理干凈。
4.3.5.4管溝開挖時要做好浮土的管理。
4.3.6各種車輛尾氣排放執行相關的國家法規。
4.3.7易揮發性的危險化學品必須密封好,優先選用環保型化學品。
4.3.8砼的作業場所應做好防護措施;水泥和泥土運輸過程中采取封蓋措施,防止揚塵。
4.3.9施工單位負責施工中的廢棄物按要求進行分類,由責任單位統一處理。
4.4辦公區域環境保護
4.4.1辦公區域的垃圾要分類放置;
4.4.2更換下來的廢硒鼓、墨盒等廢舊辦公設施及配件統一交項目部,由供應商回收處理。
4.4.3一般文件要求雙面打印,如非保密文件不應將單面已用過的紙張扔進垃圾箱,此類紙張可用于非正式文件的再次利用。
4.4.4每天下班離開辦公室時,應關閉辦公電源。
4.4.5用水完畢及時關閉水閥,節約水資源。
4.5廢水控制
4.5.1項目部負責對生活污水的控制管理制定相應的措施,并負責同地方環保部門保持聯系。
4.5.2食堂嚴禁將食物的加工廢料、食物殘渣及剩飯菜倒入下水道。下水道應經常清理,防止淤積堵塞。
4.5.3施工生產的污水應按照污染程度分別處理。
4.5.3.1鍋爐化學清洗產生的污水要根據業主的要求進行處理后排入指定區域,盡量減少對水或土壤的污染。
4.5.3.2對污染影響嚴重,排放時間較長的污水,要編制污水處理方案,經工程部批準后實施,有特殊要求的要經當地環保部門批準。
4.5.3.3施工過程中各種高濃度的有機溶劑,化學廢液和油類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要用專門容器進行收集,統一處理。
4.5.4施工過程中應節約用水,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4.5.5工程管理部要加強對施工用水和污水處理的管理和監督。
4.6環境監控和檢查
4.6.1環境監督檢查執行《安全環境檢查制度》。
4.6.2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對現場周邊群眾的投訴及時溝通與處理。
4.6.3項目部進駐現場后要向業主索取《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
4.6.4下列材料的分類、標簽、儲存和處理作為重點檢查對象:
●廢舊電池,電腦廢舊材料?
●廢油?
●廢涂料?
●廢溶劑
●焊接廢料
●油料?
●潤滑劑
●輻射性添加劑
●易燃氣體(如乙炔)
●氣霧劑罐?
●油漆
●溶劑(清潔劑脫脂劑稀釋劑)
●泥漿材料
●粘合劑
●氨水
●次氯酸鈉
●酸類物質
●腐蝕劑
●水處理化學品
●水處理聚合體
4.6.5現場環境的監控和檢查由項目部進行,發現問題時應由責任單位及時制定糾正和預防措施,并實施。
篇3:施工現場環境保護與衛生防疫管理制度
一、環境保護基本要求
(一)基本規定
1.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中應有防治揚塵、噪聲、固體廢物和廢水等污染環境的有效措施,并在施工作業中認真組織實施。
2,施工現場應建立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責任落實到人,并保證有效運行。
3.對施工現場防治揚塵、噪聲、水污染及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進行檢查。
4.定期對職工進行環保法規知識培訓考核。
(二)防治大氣污染基本要求
1.施工現場主要道路必須進行硬化處理。施工現場應采取覆蓋、固化、綠化、灑水等有效措施,做到不泥濘、不揚塵。施工現場的材料存放區、大模板存放區等場地必須平整夯實。
2.遇有四級風以上天氣不得進行土方回填、轉運以及其他可能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
3.施工現場應有專人負責環保工作,配備相應的灑水設備,及時灑水,減少揚塵污染。
4.建筑物內的施工垃圾清運必須采用封閉式專用垃圾道或封閉式容器吊運,嚴禁凌空拋撒。施工現場應設密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分類存放。施工垃圾清運時應提前適量灑水,并按規定及時清運消納。
5.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應密閉存放,使用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揚塵。施工現場土方應集中堆放,采取覆蓋或固化等措施。
6.從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運輸,必須使用密閉式運輸車輛。施工現場出入口處設置沖洗車輛的設施,出場時必須將車輛清鯉干凈,不得將泥沙帶出現場。
7.市政道路施工銑刨作業時,應采用沖洗等措施,控制揚塵污染。
灰土和無機料拌合,應采用預拌進場,碾壓過程中要灑水降塵。
8.規劃市區內的施工現場,混凝土澆注量超過100立方米以上的工程,應當使用預拌混凝土,施工現場設置攪拌機的機棚必須封閉,并配備有效的降塵防塵裝置。
9.施工現場使用的熱水鍋爐、炊事爐灶及冬施取暖鍋爐等必須使用清潔燃料。施工機械、車輛尾氣排放應符合環保要求。
10.拆除舊有建筑時,應隨時灑水,減少揚塵污染。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三日內清運完畢,并應遵守拆除工程的有關規定。
(四)防治水污染基本要求
1.攪拌機前臺、混凝土輸送泵及運輸車輛清洗處應當設置沉淀池,廢水不得直接排人市政污水管網,經二次沉淀后循環使用或用于灑水降塵。
2.現場存放油料,必須對庫房進行防滲漏處理,儲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油料泄漏,污染土壤水體。
3.施工現場設置的食堂,用餐人數在100人以上的,應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加強管理,專人負責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五)防治施工噪聲污染
1.施工現場應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制定降噪措施。在城市市區范圍內,建筑施工過程中使用的設備,可能產生噪聲污染的,施工單位應按有關規定向工程所在地的環保部門申報。
2.施工現場的電鋸、電刨、攪拌機、固定式混凝土輸送泵、大型空氣壓縮機等強噪聲設備應搭設封閉式機棚,并盡可能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一側,以減少噪聲污染。
3.因生產工藝上要求必須連續作業或者特殊需要,確需在22時至次日6時期間進行施工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施工。
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做好周邊居民工作。并公布施工期限。
4.進行夜間施工作業的,應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噪聲,可采用隔音布、低噪聲振搗棒等方法。
5.對人為的施工噪聲應有管理制度和降噪措施,并進行嚴格控制。承擔夜間材料運輸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笛,裝卸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擾民。
6.施工現場應進行噪聲值監測,監測方法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噪聲值不應超過國家或地方噪聲排放標準。
二、環境衛生和防疫基本要求
1.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衛生工作應由專人負責,明確責任。
2.辦公區、生活區應保持整潔衛生,垃圾應存放在密閉式容器中,定期滅蠅,及時清運。
3.生活垃圾與施工垃圾不得混放。
4.生活區宿舍內夏季應采取消暑和滅蚊蠅措施,冬季應有采暖和防煤氣中毒措施,并建立驗收制度。宿舍內應有必要的生活設施及保證必要的生活空間,內高度不得低于2.5m,通道的寬度不得小于1m,應有高于地面30cm的床鋪,每人床鋪占有面積不小于2m2,床鋪被褥干凈整潔,生活用品擺放整齊,室內保持通風。
5.生活區內必須有盥洗設施和洗浴間。應設閱覽室、娛樂場所。
6.施工現場應設水沖式廁所,廁所墻壁屋頂嚴密,門窗齊全,要有滅蠅措施,設專人負責定期保潔。
7.嚴禁隨地大小便。
8.施工現場設置的臨時食堂必須具備食堂衛生許可證、炊事人員身體健康證、衛生知識培訓證。建立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和有關管理規定。施工現場的食堂和操作間相對固定、封閉,并且具備清洗消毒的條件和杜絕傳染疾病的措施。
9.食堂和操作間內墻應抹灰,屋頂不得吸附灰塵,應有水泥抹面鍋臺、地面,必須設排風設施。
操作間必須有生熟分開的刀、盆、案板等炊具及存放柜櫥。
庫房內應有存放各種作料和副食的密閉器皿,有距墻距地面大于20cm的糧食存放臺。
不得使用石棉制品的建筑材料裝修食堂。
10.食堂內外整潔衛生,炊具干凈,無腐爛變質食品,生熟食品分開加工保管,食品有遮蓋,應有滅蠅滅鼠滅蟑措施。
11,食堂操作間和倉庫不得兼作宿舍使用。
12.食堂炊事員上崗必須穿戴潔凈的工作服帽,并保持個人衛生。
13.嚴禁購買無證、無照商販食品,嚴禁食用變質食物。
14.施工現場應保證供應衛生飲水,有固定的盛水容器和有專人管理,并定期清洗消毒。
15.施工現場應制定衛生急救措施,配備保健藥箱、一般常用藥品及急救器材。為有毒有害作業人員配備有效的防護用品。
16.施工現場發生法定傳染病和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時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同時要積極配合衛生防疫部門進行調查處理。
17.現場工人患有法定傳染病或是病源攜帶者,應予以及時必要的隔離治療,直至衛生防疫部門證明不具有傳染性時方可恢復工作。
18.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做職業健康檢查。
19.施工現場應制定暑期防暑降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