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管溝開挖施工方案
一、工程簡況本工程依照圖紙設計要求,由四川怡誠石油天然氣工程有限公司建設的燃氣管網安裝工程。建設地點:紅河州蒙自市;建設規模:城市道路干管15公里;建設內容:中壓管道15公里,其中北京路南延線、北京路北延線、銀河路南延線、PE100SDR11De1606.93公里,昭忠路PE100SDR11De1101.7公里,天馬路西延線DN200無縫鋼管9.7公里;項目總投資:1251萬元;計劃工期:150日歷天;施工范圍:施工圖設計的全部(具體以工程量清單為準);二、主要驗收規范及技術標準1.《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5-19972.《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6-19983.《埋地鋼質管道聚乙烯防腐層》GB-23257-20094、《城鎮燃氣設計規范》GB50028-20065、《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33-20056、《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原勞動部1996)7、《聚乙烯燃氣管道工程技術規程》CJJ63-958、PE管執行: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材GB15558.1-2003燃氣用埋地聚乙烯管件GB15558.2-2005三、施工準備1、配備管理人員,選調施工機械組成強有力的施工隊伍。明確施工任務劃分,進行施工人員、設備調配。2、對施工人員進行思想教育,要求每個管理者和施工人員必須樹立良好的管道工人形象,從生活作風、社會道德,尊重少數民族地區的風俗習慣,能夠體現出當代建設者的精神外貌。3、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教育,針對本工程施工和地理條件、地理環境的特殊條件,教育職工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識和環保意識。4、根據設備配置計劃,確定自檢、自修或進廠維修,以檢修完畢。四、一般技術要求1.一般情況下,管道與地下管道交叉,原則上應從被穿越物的下方通過。2.與管道交叉時,兩管間凈距不小于0.3m,并在交叉位置加裝套管等方法將兩管道隔離。五、施工順序?管溝開挖的質量對管道的埋深質量影響較大,埋深達不到設計要求,將影響以后的安全運行。管溝開挖要依圖進行,如遇見和圖紙不符情況應及時上報監理,得到監理指令后方可進行開挖。1、首先對圖紙所定管位進行探測,探測分儀器探測和挖坑探測,探明管位下方有無其他管路等障礙物,并設置醒目的標志,方可進入下步程序。2、放線:管位為中線,放出管溝放坡的邊線,在保證管溝深度的前提下,以保證不塌方為宜。3、開挖方式:風炮機破砼面人工開挖。4、管溝開挖A、管道溝槽應按設計要求的平面位置和標高開挖,管溝開挖應使溝底原土層不被攏動,人工開挖且無地下水時,槽底宜預留50-100㎜,機械開挖或有地下水時,槽底宜預留200㎜,預留部分的管道安裝前用人工清底,如局部超挖,需用砂土或素土填補并分層夯實。管溝堆土宜一邊堆放,另一邊作安裝場地或安全通道。挖出的舊構筑物、石塊、磚塊、木塊、垃圾等雜物與泥土應分別堆放。溝底遇有不易清除的塊石等堅硬物體及凡可能引起不均勻沉降的地段,其他基應深挖至設計標高以下200㎜鋪墊砂土或素土,并夯實平整。管溝內現場接點處按需加寬。溝槽沒有支撐時,二邊另外支撐寬度。由于該施工地段原地下情況不明,因而管溝的開挖以人工挖掘及修坡,為防止塌方局部采用打樁防護。B、開挖中嚴格控制溝槽直順度,溝底標高,嚴禁超挖,并對相鄰管線做好保護措施,清除溝底硬、雜物;管道安裝前人工清底至設計標高,如下雨,必須每隔25米設一集水坑,配備足夠水泵,嚴禁發生積水泡槽現象;間距6-10米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5、警示帶、示蹤線設A、警示帶、示蹤線、施工步驟管線上方綁扎示蹤線→管線上方回填沙10cm→回填土管頂上方50cm敷設聚乙烯警示帶→探測并讀取信息驗證→整理信息歸檔B、管線敷設到溝底調整完成后,在覆土之前,在管體的正上方表面綁扎示蹤線,示蹤線的連接和拐彎變向的折疊要符合規范,以確保示蹤線的導電性。C、示蹤線敷設完成后使用管道電纜探測器對示蹤線進行可探性測試,以確保警示帶連?接妥當,對示蹤線進行導電性檢查,并同步進行記錄。D、根據設計要求敷設聚乙烯警示帶。E、警示帶的敷設應在管線上方,左右偏移±10cm。F、警示帶的敷設平整,不得扭曲、纏繞,字面朝上。G、探測并讀取信息驗證,整理信息歸檔6、土方回填A、回填土應按《城鎮燃氣輸配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33-2005要求執行。B、回填前如溝槽內有積水,必須抽盡,嚴禁帶水回填。C、管頂以上0.5米內應無石塊、磚塊、垃圾等。管頂0.5米以上土質中應無直徑≥10公分的石塊、磚塊,如土質不符合要求,應進行回沙或換土處理。D、溝槽回填,應先用沙充實管底,再填實管道兩側。回填土應分層夯實,每層厚度為0.2-0.3cm,管道兩側及管頂以上0.5米內的填土必須由人工夯實,超過管頂0.5米時,可使用小型機械夯實。回填的同時做好警示帶敷設工作。E、回填密實度應達到95%,管頂以上0.5米內達到85%的要求。密實度檢測道路管每200米測一個點。六、施工技術措施1、管道周圍3m以內管溝的開挖:管溝開挖前應請地下設施主管部門的人員到現場監督指導施工,采用人工開挖,首先根據探測出的位置,在其管溝垂直方向挖出長槽的探測溝,探溝為2×0.5m,用鐵锨挖土,邊挖邊清理散土,挖溝人員要時刻注意土層的變化,如果在堅硬的土層中出現軟土或沙土層,很可能就是管道周圍的軟土層,挖土時就要格外的小心,一點一點地挖土,將管道周圍3m之內的管溝全部挖出2、管道并行施工:當管道與原有管道并行施工時,先確定原有管道的位置,在原有管道邊線50㎝以外進行管溝開挖。管溝開挖到距原有管道頂點邊線標高30㎝或軟土層時,必須采用人工開挖。如需挖出原有管道,則整體開挖至原有管道頂點邊線標高30㎝或回填軟土層,再采用人工開挖。挖至原有管道底邊線時必須對原有管道左右加鋼管側擋,在管溝上口加鋼管橫擔和吊帶,注意橫擔之間間距不得大于5m,側擋位置應和橫擔位置對應。然后在原有管道左右邊線50㎝以外繼續進行人工管溝開挖。3、地下管道的防護:如果是給排水管,要先在管道四周清理100mm的寬度,清理長度要大于管溝每側1m,將鋼管支撐放入已建管道底部,支撐管道,將已建管道固定好,防止斷裂。如果地下管道與新建管道交叉段較長,也應采取保護措施,可采用三角架及吊帶分幾處將原有管線吊起,避免下沉量過大。4、管道穿越:管溝挖好后,準備將穿越管道從管道下方穿過。首先將穿越管道放入管道一側的管溝內,用吊管機將預制管道吊起,向前移動,讓管道端點從其下方通過。走一段距離后,因吊點的影響,會使鋼管與管道的距離較近,需要移動吊點位置,最后將穿越管段按要求吊裝到位,新建管道距原有管道間距不小于0.3m。5、管道連頭:在管道穿越到位后,首先將其中的一端與先前已下溝的管段進行組對連頭,另一端加短節或切割鋼管進行連頭,連頭工序與主體管道連頭程序相同。七、安全、文明施工(一)文明施工措施1、必須教育職工樹立文明施工必須體現方便生活有利生產為民服務的正確思想;?2、施工現場設五牌一圖,交通要道處、居民住宅處、施工起圪點端頭設置封閉護攔分隔,施工區域與非施工區域設置移動護攔、分隔帶;?3、如遇暴雨等特殊氣候引起溝槽基坑淹沒應及時派員排水值班,設置危險警標,以確保行人安全;?4、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合理,施工管理條理清楚,現場材料機具堆放整齊,生活區整潔文明;5、施工內業資料齊全數據可靠,辦公室設立工程各類圖表齊全規范。資料采用工程質量站全套資料,認真如實記錄整理。(二)安全生產措施1、在公司質安部監督下,在工地設專職安全員,各施工班組兼職助理安全員一名,具體負責該工地安全生產,嚴格檢查執行安全生產六大紀律;2、專職安全員每天在出工前向職工進行安全施工操作規范宣傳交底,做到安全教育在前,施工在后,邊施工邊監督安全,及時采取整改應急措施,并認真做好每天安全記錄及整改措施;3、每周由項目經理為主組織安全員生產管理員機電員對工地安全及機具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情況及時整改;4、進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及個人勞動保護用品,非機電專職人員不得玩弄電器及機械設備;5、機械制動裝置必須在機械啟動前進行認真檢查防止失靈,電箱必須按裝觸電保護器,嚴禁使用老化裸電線,機械臂回轉范圍內嚴禁站人,機械作業專人操作;6、溝槽挖至1.5—2M深時應及時按放支撐,并認真觀察邊緣土基有否沉下開裂,防止塌方,上班前必須對支撐進行檢查有否松動、脫落、進行加固方可進行施工;?7、對地下管線必須在施工前摸清位置,開挖樣洞,人工開挖至管線表面露面,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施工,并記錄四大管線公司急修電話號碼,以備應急搶修。8、夜間施工必須配置足夠的照明,溝槽邊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窨井加蓋鋼板,以免不明行人、小孩玩游時跌落窨井。八、質量保證措施1、我單位保證質量控制活動符合指定的要求。2、我單位將科學配置人力、物質資源,合理優化工程成本。3、我單位將不斷追求高品質以適應需要。4、我單位將應用現代質量管理方法,將質量要求轉化為我單位的具體行動并具體應用到本工程施工項目建設中來。九、雨季施工技術措施1、在進入雨季前由各工程處組織一次檢查,管溝排水必須通暢,溝邊維護設施必須牢固可靠。2、雨季施工安全工作很重要,領導要引起重視,同時要按安全操作規程執行。十、安全措施及應急預案1、各種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保證操作熟練2、溝下工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及其他安全裝備,溝上配備專職監護人員,防止溝坡塌方傷人4、現場各工種應密切配合,聽從現場安全人員的同意指揮5、設制突發性情況預案,如損傷其他管路,施工人員受傷等(準備搶險人員及機具設備等)6、保證指揮人員的通訊通暢,及現場必要的交通工具。
篇2:管溝開挖回填管道試壓制度
一、管溝開挖、回填必須按指定專人負責指導,嚴格按圖紙和規程要求執行。
二、尺寸、數量、填沙和高、寬度、必須嚴格執行工程質量施工與驗收規范的規定,不得偷工減料。回填后的復耕和護坡堡坎要有利農田和管道保護。
三、管溝開挖、回填和護坡堡坎要作好隱蔽記錄,并在監理(建設)單位見證人的監督下現場負責人和施工方同時簽字負責,收集資料準確無誤。
四、管道試壓前必須在技術負責人指導下,搞好吹掃,強度試呀壓時,先行報告公司技術監督、安全管理、消防和特種壓力管理部門、監理(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現場共同進行,并做好記錄。達到壓力等級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五、管道試壓不合格或有漏氣,及時減壓修復再復試,合格后由各方面參檢負責人簽字匯合技術資料匯總成冊。
篇3:管溝開挖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1管道埋深管道埋深設計原則:一般地段管頂正常覆土為1.2m,不小于1.0m;石方段管頂正常覆土為1.0m,不小于0.8m。管溝開挖橫斷面、底寬、邊坡比及溝深等管溝參數詳見各分段說明書及線路縱斷面圖。2管溝尺寸管溝開挖尺寸應按《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3-20032006年版)的要求執行。此外結合沿線地形地貌,一般情況下管溝開挖尺寸可參考表3-1和表3-2;管溝橫斷面詳見《管溝橫斷面通用圖》(DL1-5000線01)。表2-1沿線管溝底寬情況表管徑(mm)溝上組裝焊接(m)溝下組裝焊接(m)旱地溝內有積水巖石旱地溝內有積水巖石355.60.91.11.31.21.41.3323.90.81.01.21.11.31.2273.10.81.01.21.11.31.2表2-2溝深小于5m時的管溝邊坡最陡坡度土壤類別邊坡坡度(高:寬)坡頂無荷載坡頂有靜荷載坡頂有動荷載中密砂土1:1.01:1.251:1.50中密碎石土1:0.751:1.01:1.25亞粘土1:0.671:0.751:1.0粘土1:0.331:0.51:0.67巖石1:01:01:03.9沼澤地段、濕陷性軟土地段、地下水位小于溝深地段及深度超過5m的管溝,應根據情況,采用明渠排水、井點降水、管溝加支撐等方法輔助進行管溝的開挖實驗,由監理或業主現場認定后,方可實施。
3.10管道與已建管道、高壓電線及光、電纜有交叉時,兩側3m范圍內采用人工開挖,施工前應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征得同意后方可施工。由于現場情況的變化等原因,設計統計及圖上表示的管道穿越地下構筑物的數量和位置可能存在偏差,施工單位在管溝開挖之前要進行調研,以防止對其造成破壞。對于重要設施,開挖前應征得其管理單位同意,并在其監督下開挖。
3.11溝深超過5m,溝底寬應根據工程地質情況酌情處理,并對部分松土、軟土等地段采用梯形截面保護,避免施工、吊管下溝時塌方現象。為保證施工安全,同時減少土方工作量,需進行必要的支護,支護材料選用鋼板樁支撐,施工前做坡比試驗,由監理現場認定。
3.12對于地下水位較高地段管溝的開挖,應采取明溝排水措施排出管溝內的積水:在溝底一側開挖排水溝、集水井,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用水泵排走,用人工對溝底進行修整,抽水工作持續到整個地段鋪管工程結束。
3管溝開挖
3.1在耕作區開挖管溝時,應將表層耕作土與下層土分開堆放,以便于施工后復耕。
3.2開挖管溝應達到設計圖紙挖深的要求,溝壁應順直,轉彎處應圓順,溝底應平整,無石塊、樹根或其它堅硬物,溝壁不得有欲墜的石頭。
3.3管溝開挖應按管道中心線進行。開挖時,應將挖出的土石方堆放在施工作業帶的一側,距溝邊不小于1m,不得影響施工作業。直線段管溝應保證順直通暢,曲線段管溝應保證圓滑過渡,無凸凹和折線;溝壁和溝底應平整,溝內無塌方、無雜物。彈性敷設段,管溝尺寸按設計要求進行控制。
3.4石方、卵礫石段管溝開挖應結合周圍環境及地方政府的要求,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石方段盡量采用機械開挖,可采用帶粉碎裝置的巖石挖掘機開挖,以減少遠距離運土的工作量;機械開挖較困難時,可采用小藥量的松動爆破與機械清溝或人工清溝的方法進行開挖。石方、卵石段的管道敷設時,要求超挖0.2m,管溝溝壁不得有松動的石頭,溝底必須先鋪設0.2m厚的細土或細砂墊層,平整后方可吊管下溝。
3.5橫坡敷設管道時,應盡量減少施工作業帶寬度,減少對山體及植被的破壞。開挖的管溝土宜堆放在山體外側,并采取措施防止土、石塌落傷人。
3.6管溝開挖后不能及時回填的要做好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尤其是山區,應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防止雨季對管溝及土石方的沖刷。
3.7河流小型穿越工程的管道施工應合理安排施工季節,防止季節性洪水對管溝開挖和管道建設質量產生不利影響。河流穿越中管溝開挖的棄渣(土)應按照河道管理部門的要求進行處理,防止水土流失和堵塞河道。在開挖前按要求辦理相應的手續,取得有關方面的同意。選擇好施工季節,并應在管道組裝焊接做好充分準備之后再開挖,管溝的開挖深度應保證管道的設計埋深,當水流不可中斷時,應采取有效的導水措施。穿越完成后,應按照有關要求對河道、渠道進行恢復。
3.8穿越低等級公路(無套管穿越的公路)的管溝開挖時,開挖前要辦理有關的手續,取得相關部門的同意。管溝應在穿越管段預制完成后進行突擊開挖,完成穿越段下溝后兩側進行連頭。若穿越不能在一個夜晚之內完成,應修筑臨時道路或搭設鋼板式過橋,保證交通暢通。根據路基情況,管溝邊坡坡度適當減小或開挖直立管溝,以減小路面恢復工作量。開挖道路的回填、路面恢復按照設計圖紙和道路管理部門的要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