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庫出庫斗提皮帶更換施工技術安全
一、施工任務1、水泥庫出庫斗提皮帶更換二.施工準備1.現場施工準備①聯系甲方相關負責人落實備件是否到位,并檢查其技術要求;②聯系甲方相關人員安排清理現場,以作施工現場準備;③聯系甲方提供工程所需鋼材、螺栓等加工類件;④聯系甲方相關人員進行設備斷電、現場開關打閉鎖,⑤乙方絕對服從甲方及指導人員的技術要求。2.施工人員及工器具準備①施工人員配置序號工種人數備注1項目負責人1項目經理2施工隊長13技術員14鉗工25焊工26起重工17安全員18叉車司機19普工2②工器具準備序號工器具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1T倒鏈臺2提尾輪配重2切割鋸臺1切斷皮帶3電動扳手臺4430T吊車臺1倒運皮帶51T倒鏈臺16安全帶個273T叉車臺1倒運斗子8液壓專用設備套19氣割套1108T叉車臺1倒運皮帶11常用鉗工工具套1緊固螺栓12鋼絲繩索若干13電焊機臺114尖嘴鉗把5三、設備檢修施工過程和進度1、辦理斷電手續。2、規劃場地,確保作業期間保證吊車、叉車、作業通道的順暢及舊皮帶、斗子的合理排放。3、工器具準備到位后,用2個1T倒鏈將尾輪提起。4、在機尾配重處開檢修孔,寬度400mm,長為斗提機寬度。5、在2層平臺檢修門處,打上夾板,固定皮帶,抽完尾輪纏繞皮帶時去掉。6、皮帶機尾尾輪處,皮帶斗子拆除;7、從檢修孔進入機尾尾輪上方,用切割鋸將纏繞在尾輪的皮帶切斷。8、用1T倒鏈將已切割段的皮帶短節抽出;9、拆卸尾輪;回裝新尾輪。10、聯系甲方人員,專人電動設備,拆卸斗子;方案為:每隔10個拆1個,直至拆卸完成。11、回裝新皮帶,采用以舊帶新方式;方案為:入新皮帶檢修口位置為三層平臺東側,檢修口規格:寬1000mm*高1400mm;舊皮帶從機尾出,通過鋼繩、滑子、叉車將舊皮帶抽出。12、皮帶接頭打卡子,按要求緊固螺栓,皮帶接頭灌膠在機頭。13、回裝斗子,第一圈從皮帶頭對稱處開始,先把配重斗子全部安裝安裝,然后每隔10個裝一個,一圈后;逢一個斗子安裝一個,直至完成。14、緊固斗子螺栓,調整尾輪,試車運行,清理現場。15、運行1個臺班,再次打緊斗子螺栓。四、檢修過程質量控制1.施工過程的質量保證①對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將首先確定一般、關鍵和特殊工序,并分別進行控制。在重要步驟要協同甲方相關負責人共同檢測。②一般工序的控制將執行相應的驗收規范和評定標準。③關鍵工序的控制以編制的施工方案進行專向控制,其質量標準確保達到企業內控制標準。④特殊工序的控制,除按編制的施工方案進行控制外,還應對工序控制點進行控制,并進行參數的檢控,作好記錄。2.施工工序的檢驗施工工序的檢驗實行“三檢制度”以操作者、班組自檢、互檢為主,專業負責人、專職質量檢驗員負責專檢。3.檢驗、測量設備的保證公司用于工程檢驗、測量的設備及器具,在使用前將全部送專業檢測機構鑒定,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以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4.工程資料的保證除滿足合同規定的要求外,我方對施工檢驗和實驗記錄,工程質量評定,工程質量驗收及工程竣工驗收記錄等將按照我公司規定的要求整理、編目。5.無負荷試車的質量保證設備試運轉是對設備施工質量全面的檢驗和考核。為使該項工作順利進行并得到可靠的質量保證,我方將根據圖紙、說明書及有關規范的要求,從組織機構、試運轉程序、安全措施、資料整理規范全過程的操作,確保一次試車成功。五、現場安全施工方案1.施工負責人負責現場安全工作,確保現場作業的順利進行;2.在施工過程中,安全員每天出工前必須召開班前安全會。要有針對性地對當天工作內容進行細致分析,將不安全因素消滅于萌芽狀態,避免走形式主義。3.提前落實設備斷電情況,處理現場各種安全隱患;4.提前清理好施工現場;5.施工過程中各工種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各工種嚴禁無證作業;6.各工種作業前嚴格檢查工器具的安全可靠性;7.吊裝大型設備前檢查吊裝工具是否完好,高空作業系好安全帶;7.叉車倒運設備時,要注意前后左右行人必要時要有專人看護進行;8.在本次施工過程中,交叉作業比較多,要服從調配,做到令行禁止。禁止疲勞作業。9.安裝臨時用電配電盤,杜絕用電安全隱患;10.施工過程中嚴禁飲酒,佩帶好勞動保護用品。六.現場環保施工方案1、清理現場時,避免揚塵;2、施工過程中,檢查維修設備用過的廢棄物,如:破布、油棉絲、廢機油、廢洗油、廢潤滑脂、廢鐵屑、焊條頭等分類回收做妥善處理;3、舊件回收倒運至甲方指定地點。陜西冀東水泥盾石工程有限責任公司2016年01月
篇2:皮帶斜巷貫通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截止8月14日早班,我隊施工的315皮帶道斜巷上返與上段還剩50m貫通,為確保貫通安全,制定措施如下:
一、315皮帶斜巷概述:
1、工作面位置:北為未掘區域;南為315軌道斜巷;西為315下山回風聯絡巷;東為315皮帶斜巷上部。
2、貫通前由315石門局部通風機抽入新風壓入工作面,污風經工作面→315皮帶斜巷→315下山回風聯絡巷→512軌道下山→512軌道上山→南二風井
3、與上部車場貫通后實現全風壓通風,并停止風機運轉。
4、貫通后風流方向:工作面→315皮帶斜巷→315下山回風聯絡巷→512軌道下山→512軌道上山→南二風井
二、貫通安全措施:
1、距貫通剩余50m時,由地測科核對貫通點準確位置,給定修正技術參數,施工隊組每班掘進前必須由驗收員和隊干一同檢查工作面激光線,發現激光指示儀松動要及時緊固調整,確保激光線與地測科所掛方位線在一條線上。
2、距貫通30m時,隊組技術人員配合地測科測量人員逐日核對進尺和圖紙,并逐日報告,確保準確貫通,由地測科匯報公司調度、生技、安全管理部、通風、等有關部門,確保貫通安全。
3、距貫通20m后,每班掘進前必須檢查工作面5m范圍內的支護情況,發現有缺少構件和錨桿、錨索松動現象時要將構件補加齊全和重新將錨索進行緊固、補打。機電工隨時檢查局部通風機,確保局部通風機正常運行。通風科做好調整風流的準備工作。在315皮帶斜巷上部距離貫通位置20米處設好警戒。
5、距貫通5m時,錨索采用2-3-2方式打設,錨索第1排間距1m,打3根,第二排間距2m,打2根,排距1.0m,交替打設,其他支護不變。
6、距貫通5m時,采用風動錨頭對貫通點進行探通,確定準確位置,施工前必須檢查工作面及貫通處10m范圍內的巷道支護,確保支護合格有效。
7、施工隊組在貫通前提前一天通知通風科、調度,由通風科派專人現場指揮,確保貫通時通風安全。隊組保證工作面及貫通點的正常通風工作。
8、貫通過程中加強對頂幫的觀察,加強工程質量的管理驗收,確保支護安全有效,有異常情況及時匯報有關部門。
9、在作業過程中隨時進行敲幫問頂作業,由有經驗的老工人采用長度不小于3m的長柄工具,將頂幫的活矸、活碳處理干凈,保證巷壁煤幫穩定。在敲幫問頂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監護,并要保證退路暢通。
10、貫通時割煤要緩慢進行,先以2㎡左右小斷面貫通,再由通風科人員觀測風流,指導隊組人員停局部通風機,風機停運后,由通風科測風人員進行風流調整,待風流穩定后隊組方可繼續作業,直至達到設計斷面。
未述部分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315下山工作面掘進作業規程》、《315皮帶斜巷開口施工技術及安全措施》及《315材料斜巷補充施工技術及安全措施》中相關規定執行。
篇3:Z皮帶機道過斷層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一、概述
2444皮帶機道施工至△5點前29m時,迎頭見一落差為1.5m~2.5m的正斷層,因斷層走向與巷道掘進走向夾角較小,施工較困難,為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現場安全負責人:朱友成、朱玉國、高光
現場施工負責人:張紅果、王祥志、劉長勝
斷層位置及產狀示意圖
二、主要施工技術安全措施
1、施工前,要做到先檢查后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處理好后,方可工作。
2、鉆眼前,必須認真檢查鉆眼機具各部件是否齊全完好,鉆眼機具的供風彎管接頭必須擰緊,防止工作時脫扣傷人。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3、嚴格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制度,只有檢測迎頭及2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小于0.8%時,才能裝藥放炮。放炮后待30min炮煙散盡后,人員進入迎頭前,由班長負責安排兩名經驗豐富的職工對迎頭的頂幫進行認真找掉。找掉時,一人操作,一人監護頂板,人員站在安全地點,留好安全退路,按照從外向里,從頂到幫依次進行找掉活矸危巖,找掉時使用的長把工具長度不小于2m。打錨桿等支護作業期間,要使用好臨時支護設施,確保人員作業安全。
4、頂、幫錨桿間排距仍按700mm×700mm進行施工,允許誤差不超過±50mm。幫錨桿距迎頭不超過2排,底角錨桿距迎頭不得超過4排。頂、幫錨桿使用一塊z2370樹脂錨固劑錨固,裝藥后攪拌時間25~35s。錨索使用z2370、ck2370各一塊樹脂錨固劑,ck2370樹脂錨固劑裝在錨索孔底部。
5、過斷層期間,必須逐排掘進,循環進尺0.7m,最大臨時控頂距離不超過1.0m。即掘一排,錨固一排,偽頂破凈,從中間向兩邊逐個錨固,打一根錨固一根,嚴格按照錨桿快速安裝工藝進行施工,嚴禁空頂作業。錨索按1.4m“3-3”進行布置,一根布置在巷道中線上,另兩根各距巷道中心線0.9m對稱布置。
6、因斷層與施工巷道夾角較小,當斷層面進入到上幫時,在頂板完好處進行逮頂,每次循環逮頂高度不得大于2.0m,并在逮頂臺階處向迎頭方向200mm處打三根錨索,錨索在巷道中線上布置一根,另兩根各距巷道中心線0.9m對稱布置,錨索鋼絞線比錨索孔長250mm,錨索尾部露出鎖具150~250mm,錨索間排距允許誤差不超過±150mm。外露長度超過350mm時必須及時進行補打,錨索預緊力:120kn≤預緊力≤140kn。發現預緊力不足及時進行二次張拉。
7、過斷層期間頂板及兩幫均使用金屬網進行支護,當巷道上幫高度超過4.0m時,必須在距頂板向下1.5m處每2.1m布置一根φ18.9mm,l=7250mm錨索,加強支護。
8、過斷層期間,使用好三棵安全點柱,嚴禁空頂下作業。其頂板能使用吊環式撅頂道時,必須使用撅頂道配合三棵安全點柱使用。
9、過斷層的地點增加頂板離層儀,并掛牌管理以邊觀察頂板下沉量。當發現巷道頂板下沉量≥150mm時,必須采取打點柱或套棚等措施支護頂板,以防冒頂堵人。
10、每班接班前,必須對迎頭20m范圍的工程質量進行檢查,對頂、幫錨桿及錨索進行二次緊固、二次張拉,確保錨桿的螺母扭矩力為250~300n·m,錨索的預緊力為120~140kn。對失效的、角度不合格的錨桿、錨索必須及時補打。
11、過斷層區段,加強“一通三防”管理,嚴格按照通風工區制定的措施要求執行,風袋出口距迎頭不得大于5m。
12、斷層過去5m以后,頂板較穩定時,頂板錨索布置方式按原施工措施執行。
13、其它不盡事宜,仍按《2444掘進作業規程》及2444皮帶機道施工技術安全措施執行。
編制:
掘進二區
2011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