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汛期安全管理方案

汛期安全管理方案

2024-07-13 閱讀 9265

公司所在區域位于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當地汛期為的4—10月,主汛期為5、6、7、8四個月,露天采礦場、排土場、尾礦庫等生產作業場所的安全與天氣密切相關,是公司防洪防汛工作的重點,為確保公司安全度汛,加強汛期安全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公司成立防洪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加強防洪防汛工作的組織領導。

1、公司防洪防汛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

組長:王剛

副組長:

2、基本職責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尾礦庫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及技術規范,落實各級關于汛期尾礦庫管理要求和指示。

(2)組織應急救援隊伍學習《湖南鑫源礦業尾礦庫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湖南鑫源礦業露天礦山事故專項應急預案》、《湖南鑫源礦業臺風、洪澇、雷電、地震災害專項應急預案》,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3)研究解決防洪防汛工作中存在的各種隱患和問題。

(4)備足搶險物資,訓練應急搶險隊伍,并組織應急演練。

3、工作要求

(1)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明確應急救援指揮部、各應急小組及相關人員應急救援職責;

(2)整合資源,發揮優勢,充分利用現有人力物力資源,建立兼職救援力量,充實應急物資,組織應急演練;

(3)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堅持應急和預防工作相結合,做好預防、預測、預警和應急工作。

二、防洪防汛管理措施

1、3月份組織召開了防洪防汛專項會議,研究、部署防洪防汛工作,推動、督促影響防洪防汛安全的相關問題落實整改。

2、加強防洪防汛組織領導,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領導小組及成員職責。

3、結合公司實際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汛期安全管理方案并發布實施。

4、要求各屬地部門必須按照汛期安全管理方案的要求落實屬地管理職責與工作內容。

5、做好防洪防汛監測預警,汛期期間每隔3天收集今后1周的天氣預報,及時發布各類極端天氣預警信息,提醒廣大員工提高警惕、提前防范。

6、嚴格汛期期間的帶班、值守,加強巡查、檢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與處置。

7、4月上旬組織一次全面、系統的防洪防汛專項安全檢查,全面排查、整改公司在防洪防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8、做好應急管理,確保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充足、功能完好,組織相關防洪防汛專項應急演練。

三、尾礦庫防洪防汛對策措施

1、確保尾礦庫防洪防汛設施完整、完好,并處于可靠運行狀態

(1)尾礦庫的干灘長度、坡度和尾礦壩的安全超高等符合要求;

(2)排水構筑物(如排洪井、山體截洪溝、壩面排水溝等)無變形、移位、損毀、淤堵,排水能力滿足要求等;

(3)尾礦壩的輪廓尺寸完整,無變形、位移、裂縫、滑坡和滲漏等;

(4)尾礦庫周邊山體穩定,無變形、位移、裂縫、滑坡等。

2、落實巡壩護壩、每天24小時值班值守,汛期期間由平時的每2小時定點定線巡查一遍升級為每1小時定點定線巡查一遍,并做好記錄,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同時上報有關部門。

3、加強庫區通訊,照明等設施和應急道路的檢查,確保可靠和暢通。

4、切實做好壩體的變形監測和浸潤線的測定并做好記錄,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向公司領導和相關部門進行匯報。

5、維護好護壩草皮,防止雨水沖刷壩體,壩面不得有積水和拉溝,保持壩體排滲通暢。

6、及時清除排洪井前水面漂浮物,清理排水構筑物,保持暢通無阻。

7、維護好排洪井水位觀測標尺,按要求控制好庫內水位,確保有足夠的調洪庫容和泄洪能力。

8、嚴格按要求進行尾沙排放,確保沉積灘均勻平整和灘坡、灘長符合設計要求,避免灘面出現側形坡或扇形坡,嚴禁礦漿直接沖刷壩體。

9、暴雨時,無論白天或黑夜,專人帶隊不間斷地巡查,密切關注庫內的水位變化和壩體的安全情況,確保尾礦庫安全。

10、充實好防洪防汛搶險物資(如工程機械、工程車輛、土工布、、蛇皮袋、鐵鏟、羊鎬、土箕、照明等)。

三、采礦場、排土場防洪防汛對策措施

1、確保采礦場、排土場防洪防汛設施完整、完好,并處于可靠運行狀態

(1)排水構筑物(如山體周界截洪溝及平臺、坡面排水溝等)無變形、移位、損毀、淤堵,排水能力滿足要求等;

(3)平臺的輪廓尺寸完整,無變形、位移、裂縫、滑坡等;

(4)周邊山體穩定,無無變形、位移、裂縫、滑坡等。

2、落實安全巡查與作業安全確認制度,汛期期間每天安排專人定點定線巡查一遍,并做好記錄,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同時上報有關部門,雨天采礦、剝離、排土作業必須進行安全風險評估與確認,并經相關領導審批同意后方可作業。

3、暴雨時,采礦場、排土場停止作業,撤人、停產,無論白天或黑夜,專人帶隊不間斷地巡查,密切關注安全情況。

4、充實好防洪防汛搶險物資(如工程機械、工程車輛、土工布、、蛇皮袋、鐵鏟、羊鎬、土箕、照明等)。

篇2:尾礦庫汛期安全管理制度

1、為了加強尾礦庫安全管理,做好防汛工作,汛期前應采取下列措施:

(1)明確防汛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值班、巡查和下游居民撤離方案等各項制度,組建防洪搶險隊伍;

(2)疏浚庫內截洪溝、壩面排水溝及下游排洪河(渠)道;詳細檢查排洪系統及壩體的安全情況,要根據實際條件確定排洪口底坎高程,將排洪口底坎以上1.5倍調洪高度內的堵板全部打開,清除排洪口前水面漂浮物,確保排洪設施暢通;庫內設清晰醒目的水位觀測標尺,標明正常運行水位和警戒水位;

(3)備足抗洪搶險所需物資,落實應急救援措施;

(4)及時了解和掌握汛期水情和氣象預報情況,確保上壩道路、通訊、供電及照明線路可靠和暢通。

(5)尾礦庫實際情況與設計要求不符時,應在汛期前進行調洪演算。

2、洪水過后應對壩體和排洪構筑物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與清理。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復,同時,采取措施降低庫水位,防止連續暴雨后發生垮壩事故。重大安全隱患,應報當地安全生產監督部門。

3、尾礦庫防洪安全檢查內容包括:設計防洪標準、尾礦沉積灘的干灘長度和尾礦壩的安全超高等。

4、檢查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是否符合現行尾礦設施設計規范的要求。當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高于或等于現行設計規范的要求時,可按原設計的洪水參數進行檢查;當設計采用的防洪標準低于現行設計規范的要求時,應重新進行洪水計算及調洪演算。

5、尾礦庫水位標高的檢測,其測量誤差應小于20毫米。

6、尾礦庫干灘長度的測定,視壩長及水邊線彎曲情況,選干灘長度較短處布置1—3個斷面。測量斷面應垂直于壩軸線布置,在幾個量測結果中,選最小者作為該尾礦庫的沉積灘干灘長度。

7、檢查尾礦庫沉積干灘的平均坡度,尾礦庫沉積干灘平均坡度與設計平均坡度的偏差應不大于10%。

8、根據檢測的灘頂標高、庫水位和計算出的沉積干灘平均坡度,檢查尾礦庫最高洪水位的最小于灘長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不小于70米。

9、根據檢測出的灘頂標高、庫水位和計算沉積干灘平均坡度,檢查尾礦庫在最高洪水位時壩的安全超高是否滿足最小安全超高要求:不小于0.7米。

篇3:汛期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組織機構

第一條?成立汛期安全領導小組

組?長:生產副總經理

副組長:副總工程師、安全環保主管

成?員:各生產裝置、部門主管。

第二條?設置汛期安全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全環保主管部門。具體負責與政府防汛指揮部聯系,指揮公司的防洪安全工作。每年五月~九月為汛期,其中六、七、八月為主汛期。汛期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在汛期實行24小時值班。

第三條?生產部門(生產調度值長)負責收集與廠汛期有關的水文、氣象、汛情資料,同時應加強與當地防汛指揮部聯系。并將重要汛情通報汛期安全辦公室及各部門。

第四條?保衛部門負責組織汛期應急搶險隊伍,并進行針對性訓練。

第五條?供應部門負責防汛物資采購和運輸車輛的調度準備工作。

第六條?物管部門負責防汛物資〈如塑料編織袋、麻袋、枕木、鐵絲、麻繩、水泥等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

第七條?行政主管負責汛期安全的通訊和應急車輛的保障工作。

第八條?電器部門負責汛期供電保障和系統維護工作,及避雷防護裝置的檢測工作。

第九條?規劃部門負責汛期建、構筑物、堡坎檢查和維護工作。

第二章?搶險組織及分工

第十條?應急保障的生產單位、生產管理部門、安全、物資供應和部門、后勤保障部門等單位,遇出現大雷雨異常氣候征兆時,或雷雨時,值班領導和生產安全分管領導必須在廠指揮生產,隨時聽候廠部安排和開展應急救援各項具體工作。

第十一條?人員、組織應急(響應)安排

1.生產副副總經理在廠調度中心,負責整體安排、指揮。

2.值長協助廠領導進行調度指揮。

3.副總工程師負責對外聯絡,對內下達調度指令。

4.各部門主管到生產現場,協調、落實調度指令。

5.電氣主管在總配電室,負責遵循廣饒供電局地調的調度安排,廠調度中心的調度指揮以及緊急情況下采取必要的措施。

6.各生產車間領導(無論是否輪值班)必須到各自的生產現場,按照廠調度指令停、開車,和依據需要及時召集各單位應急人員到現場。

第十二條?各單位必須在出現較大雷雨異常氣候征兆時或發生雷雨時,作出預先安排或具體安排,包括車間領導和技術人員到調度現場,各職能部門領導和相關人員到調度現場(如:總配電室、廠調度室等)重要崗位,以及當班人員配備情況、應急救援(響應)情況、安全生產具體情況。

第十三條?各單位在發生停電,經檢修送電正常后,必須得到廠調度室當班主調度員通知方能帶負荷(起動電機),嚴禁未經廠調度室同意擅自開車。

第三章?汛期安全檢查及整改

第十四條每年汛期前各單位必須對所轄區域的重點部位及危險區域〈生產場所、儲存場所、辦公場所、生活區等〉的邊坡地帶、堡砍、排水溝、地溝等進行徹底檢查,并及時整改。

第十五條各單位防洪度汛的檢查、整改工作應在四月下旬前完成,防汛安全辦公室在五月初組織檢查,對查出的問題進行限期整改。

第四章?附則

第十六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