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內抹灰工程施工方法(七)
建筑室內抹灰工程施工方法(七)
一、一般規定
1.經過淋制熟化成膏狀的石灰膏,一般熟化時間應不少于15d;用于罩面時,應不少于30d。不得含有未熟化顆粒,已硬化或凍結的石灰膏不得使用。抹灰用砂,宜用中砂或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得超過3%,使用前需過篩。
2.抹灰工程應分層操作,即分為底層、中層和面層。
3.抹灰前應對結構工程以及其他配合工種的工作進行檢查,并符合要求,無遺漏現象。抹灰基層表面的浮灰、有害雜質應清除干凈,并灑水潤濕。光滑的混凝土基層面應鑿毛處理或刷界面劑或甩漿法處理,以增加其粘結力,防止空鼓。
4.墻面底層、中層抹灰前,應用抹灰層相同砂漿設置平整標志或標筋。頂棚抹灰前,應在四周墻上彈出水平線,并以此為依據先抹頂棚四周圈邊找平。
5.抹灰的工藝流程一般按照"先室外后室內"、先上面后下面"的原則進行。同一層室內應先做平頂、墻面,后做地面,如需先做地面時,必須采取保護措施,以免在做平頂、墻面抹灰時影響地面。
6.在室內墻面、柱面和門洞口的陽角,宜用1:2水泥砂漿做護角線,其高度不應低于2m,每側寬度不應小于50mm.
7.在外墻窗臺,窗楣、雨篷、陽臺、壓頂和突出腰線等,上面應做流水坡度,下面應做滴水線或滴水槽。滴水槽的深度和寬度均不應小于10mm,并整齊一致。
8.水泥砂漿及摻有水泥或石膏拌制的砂漿應控制在初凝前用完。各種砂漿的抹灰層,在凝結前,應防止快干、水沖、受凍、撞擊和振動,凝結后應防止污染和損壞。水泥砂漿不得抹在石灰砂漿或水泥石灰砂漿層上。
二、一般抹灰施工的質量控制
1.質量要求:抹灰工程的面層,不得有爆灰和裂縫,各抹灰層之間及抹灰層和基體之間應粘結牢固,不得有脫層、空鼓。抹灰層表面平整光滑、潔凈,接槎平整。陰陽角垂直方正、立面垂直。
2.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
(1)抹灰層厚度不宜太厚,特別是頂棚部位,抹灰層太厚,如基層粘結不牢,易脫落傷人,因此抹灰層的平均總厚度在頂棚部位不得大于15mm;在外墻部位:墻面不得大于20mm,勒腳及突出墻面部分不得大于25mm。
(2)為了保證每層抹灰的粘結和不致產生裂縫,對水泥砂漿,每遍厚度宜為5~7mm,對水泥混合砂漿和石灰砂漿每遍厚度宜為7~9mm。對于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的抹灰層,應待前一層抹灰層凝結后,方可抹后一層;對于石灰砂漿的抹灰層,應待前一層7~8成干后,方可抹后一層。
(3)面層抹灰經過趕平壓實后的厚度:麻刀石灰不得大于3mm;紙筋石灰、石灰膏不得大于2mm。
3.抹灰的面層應在踢腳板、門窗貼臉板、掛鏡線和開關插座面板等安裝前涂抹。
篇2:室內抹灰工程安全技術交底范本
室內抹灰工程安全技術交底范例
(1)作業人員,進入現場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紀律,熟記已并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好個人防護用品
(2)高處作業的腳手架穩固,鋪滿腳手板,設置圍護欄桿,嚴禁探頭板,不準墊高操作,工具材料放置穩妥,嚴禁向下拋扔物體。
(3)使用的木凳,支架必須平穩牢固,嚴禁站在陽臺欄板、門窗扇、暖氣片、洗臉池等部位業。嚴禁腳踏外窗臺上下腳手架。
(4)井架、龍門架、自立織吊運材料,必須待??勘kU裝置穩妥后方進入盤內拉運材料,不準倒退行走。吊盤下放時,嚴禁手、頭伸入架內,不準在卸料平臺邊沿休息,嘻笑打鬧。
(5)繩索、滑輪吊運材料,必須綁扎牢牢固,繩索結實,吊物不準碰撞掛腳手架。
(6)手持電動工具電源線必須完好,配備漏電保護器,一機一閘,嚴禁電源臨時搭掛在照明線或其它線路上。
(7)作業人員必須由通道或爬梯上下,嚴禁攀登腳手架、井架、自立架、龍門架或乘座吊盤上下。
篇3:室內水泥砂漿抹灰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室內水泥砂漿抹灰工程安全技術交底
1.進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六大紀律。
2.室內抹灰使用的木凳、金屬支架搭設平穩牢固,腳手板高度不大于兩米,架子上堆放料不得過于集中,存放砂漿的灰斗、灰桶等要放穩。
3.搭設腳手架不得有蹺頭板,也嚴禁腳手板支擱在門窗、水的管道上。
4.操作前應檢查架子、高凳等是否牢固,如發現不安全的地方立即作加固等處理,不準用2×8″、2×4″木料(2米以上跨度),鋼模板等作為立人板。
5.攪拌與抹灰(尤其在抹頂棚時),注意灰漿濺落眼內。
6.在室內推運輸小車時,特別時在過道中拐彎時要注意小車把擠手。在推小車時不準倒退。
7.嚴禁從窗口向下隨意拋擲東西。
8.井架吊籃起吊或放下時,必須關好井架安全門,頭、手不得伸入井架內,待吊籃停穩。方能進入吊籃內工作。
9.補充交底內容:
工程名稱:交底人:單位:班組:
年月日